唐弢是什麼時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05-27

唐弢是誰 唐弢和魯迅什麼關係

唐弢 (1913年3月3日-1992年1月9日),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現江北區甬江街道畈裡塘村),現代散文、雜文作家,藏書家;中國現代文學史、魯迅研究學者。原名 唐端毅 ,字 越臣 ,曾用化名 王晦庵 。筆名有“風子”、“韋長”、“懷三”、“仇如山”、“桑天導”、 “晦庵”等。抗日戰爭時期(按:1944年,上海。)為逃避日本憲兵追捕,以王晦庵的化名藏身滬西徐家彙;後發表書話文章時,都以“晦庵”署名。夫人是沈絜雲。 唐弢雖年少家貧,父親卻一心支持他上學。14歲時,父親典押房屋,將他送到上海洋人辦的華童公學。但因家貧,只讀到初中二年級便被迫輟學,靠自學寫作成才。唐弢發表的文章造就了,他與魯迅的會面,並使唐弢可以從魯迅這位前輩身上學習。可以說唐弢與魯迅兩人是亦師亦友的。 1929年唐弢於上海華童公學正科二年級肄業,即從事郵政工作,並寫作投稿輔以生計。1933年開始在《申報》副刊《自由談》上發表文章,後在魯迅指導下參加左翼文藝運動。作品在思想、藝術上含有很強的社會性、知識性、文藝性:有文藝抒情,意味雋永的;又時針對時弊,則筆鋒銳利;亦有評擊社會黑暗的激烈議論。因唐弢所寫的文風格式和魯迅很相似,達到亂真的程度;國民黨曾一度誤認唐弢所寫的文章為魯迅之手筆。 抗戰期間,唐弢在上海蔘加救亡活動,堅持抗日文化運動。1938年,唐弢參加了《魯迅全集》編校工作。後來還輯錄、考訂了魯迅的佚文;編輯出版了《魯迅全集補遺》、《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又編輯《文藝界業刊》,並與柯靈在《萬象》期刊一起共事,發表包括“書話”和其他雜文的文章。抗日勝利後,唐弢與柯靈合編《週報》,參加反迫害、反內戰、反飢餓等民主運動。1946年《週報》被禁,轉任《文匯報》副刊《筆會》主編。1947年任震旦大學、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復旦大學教授,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國家文物局魯迅研究室顧問,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及《文藝新地》、《文藝月報》副主編等職務。 1959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1978年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 1979年和1988年親身赴日,蒐集魯迅早年留學東瀛的史料。 唐弢愛讀書,也愛買書與藏書。先是1926年他到了上海,當時上海賣舊書的地方有漢口路、福州路、城隍廟和老西門。剛進中學時,唐弢喜愛南社詩人作的舊體詩,於是就從賣舊書的地方零星購了些文言著作如:《南社叢刻》、《國粹叢書》等近似現在所謂叢刊一類的舊書;又零星購了一些“五四”絕版的白話單行本書及“五四”以來的期刊如《莽原》第一卷合訂本等。到了抗戰期間他就開始祕密地購書、藏書。1942年上海被日軍侵佔,人們逃難時遺下的許多珍貴書刊,不識者都當作廢紙或被賣掉,或燒燬。唐弢知道了十分心痛,暗中下決心:別人賣書,他偏買書!就是這樣這批在日佔時期在上海大批集中購買的書,奠定了唐弢日後的大量藏書基礎。抗戰後,唐弢做研究的工作又不斷的購了很多書,他愛書,所以日積月累藏了很多的書。唐弢的收藏中,以新文學時的書刊最為系統、齊全。唐弢到了晚年藏書之富,在文化界首屈一指。 唐弢去世後,家屬將其藏3萬多冊藏書和1萬多冊期刊捐贈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 唐弢的散文作品曾收錄於中國大陸中小學及大學語文教材。

唐弢的唐弢藏書

唐弢的嗜書如命,在現代文學家中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對與他交往過的人來說自然是顯見的。沈絜雲回憶說,唐弢和她結婚不久,一次外出,走過一個有好幾個小馬路的交叉口,唐弢忽然說:“這裡有個賣舊書的地方,我進去看一看,十幾分鍾就出來,你在這裡等我一下。”沈絜雲只好由他去。不料唐弢進了書店後,一頭扎進書堆,竟忘了外面還有等他的人,仔仔細細淘起書來。沈絜雲在外面等得著急,無奈那條小馬路的門面上並沒有舊書店,只有好幾條弄堂,想找人也沒處找去,只好徒呼奈何。一個多小時後,唐弢才突然想起在外頭苦候著他的新婚妻子,從書店裡出來。愛書未必甚過愛妻子,唐弢完全是沉浸其間達到忘我境界了。沈絜雲說,藏書人都是書迷,都是書痴,古今中外無一例外,以唐弢的收藏之富,其痴其迷是可以想見的。唐弢先生自上世紀40年代起更以“晦庵書話”的寫作聞名於世,故而,書肆搜求、冷攤偶得、作者題贈、友人轉饋,積之時日,自然藏有諸多初版本、毛口本、題贈本、簽名本,成為新文學珍品淵叢之一。《唐弢藏書——簽名本風景》即為作者從唐弢先生所藏600餘冊簽名本中精選出105種,彙集成書,以饗廣大新文學愛好者及藏家,可謂蔚為大觀。關於新文學作品圖志一類的著述,已多有所見,而此書另闢蹊徑,擇取貼近藏書家以書傳情與審美心境的新視角,就晦庵藏書中,或原有簽名,為後來覓購;或作者題贈,為唐弢先生精心收藏;或作者轉贈,留有筆墨手跡者,選其封面、扉頁或版權頁,四色印刷,輔以關於作品內容和作者、受贈人相關情況的導讀性文字,使讀者步入那呈現歷史風貌的原生態情境,瀏覽、觸摸和品味那些隱含於薄薄冊頁中充滿人情味的美麗和溫馨。本書收錄作家珍貴簽名本105種,其中贈與唐弢先生簽名本的有巴金、茅盾、施蟄存、黃裳、錢鍾書、樓適夷、鄭振鐸、夏衍、張天翼、葉聖陶、曹禺、丁玲、趙家璧、駱賓基、戈寶權、傅雷、阿英、姚雪垠、柯靈等諸多知名作家。除此以外,本書收錄的其他簽名本還有:劉半農贈孔德學校的《揚鞭集》,汪靜之贈周作人的《寂寞的國》,梁實秋贈蕭公權的《罵人的藝術》,曾樸、虛白贈張若谷的《肉與死》,王禮錫贈屈武的《去國草》,蕭三贈元任的《蕭三的詩》,田間贈柳倩的《未名集》,李魯人贈吳文藻、冰心的《我們的手》,臧克家贈茅盾的《國旗飄在雅雀尖》,阿英贈葉聖陶的《桃花源》,朱維基、芳信贈林徽音的《水仙》,以及周作人《藥味集》等等。這些簽名本見證著一位藏書家幾十年的辛勞,也見證著作家間的深情厚誼,可稱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唐弢逝世後,夫人沈絜雲按照他的遺願,把所藏四萬餘冊珍貴書刊悉數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喜不自勝,稱展示的唐弢藏書精品“相當精彩,觀之令人暈倒”。唐弢藏書中,最富特色的兩種是初版本和毛邊本。初版本書籍相當多,僅展出的就有近百種,重要的有《魯迅自選集》、《老張的哲學》。《老張的哲學》在舊書市場上並不少見,可初版本就不容易找著了,唐弢收藏的這一本紅色鑲條朱彩燦然,品相極佳,殊為難得。收藏毛邊本的習慣可能跟魯迅先生不無關係,魯迅好書,尤好沒有經過機器裁切的毛邊本。唐弢青年時代起和魯迅有大量接觸,受其影響,也喜歡毛邊本。他所收藏的書中有近百種為毛邊本。唐弢身為文學家,在文學書籍的選購上也很有獨到之處,他購買、保存書籍是以他獨到的眼光、深厚的學養及滿腔的心血來完成的。藏書中,我們看到有大量20世紀初年出版的圖書和雜誌。如長沙王運長書局1901年出版的小仲馬著、林紓、王壽昌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上海南昌普益書局1903年出版的雨果著、蘇曼殊、陳獨秀譯《慘世界》,魯迅1914年捐資由金陵刻經處刻印的兩卷《百喻經》([印]僧伽斯那著......

除了魯迅,其同時代的作傢俱有他那般諷刺藝術效果的文人有誰

似乎只有唐弢一個。而唐弢本人說,常聽魯迅談話,感到他讀了很多自己沒見過的書,沒聽過的故事。

別的作家,有點良心的,都會來點諷刺,不如是之甚也。

讀完林語堂的論幽默,他老人家不怕耐煩,把英國人若干種笑法,不厭其煩的指教無知的中國人,略帶西崽的酸氣(我是不謙虛,實在想象不出,哪個作家受了這番婆心,真能仔細練出點規矩的寫法)。也許有的人更喜歡他那種平和。試想當年,他那些勸百諷一,不像抹白了自己的鼻子,把屠戶的凶殘,用哈哈的笑聲吐他出來,大出氣做不到,但求舒服些罷了。

胡適,據說他的好政府主義,是在說政府裡沒有好人(好像多麼妙哦,腦子不急轉彎,愚民想得出嗎?)。而人們偏猜測他們想要參政權,呵呵。陳西瀅,除真正的笨伯,誰看不出他的陰一套陽一套,似乎很公平的把兩造都罵到,是有虛有實呢?

什麼軍勝,屍勝啊,可以分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三段論喲

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第二個十年中,以刊登雜文為主的期刊大量湧現,雜文理論的論爭和革命現實主義雜文理論體系的形成,都是現代雜文運動蓬勃發展並進入成熟期的重要標誌。就雜文創作本身而論,以魯迅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進步作家的戰鬥雜文,其隊伍和影響日益壯大,成為這一時期社會輿論的中心。同時,戰鬥雜文反映現實更敏銳、更廣泛、更深刻了,而且雜文的文體樣式和藝術風格也更豐富、樣了。當然,以魯迅為代表的“魯迅風”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的形成和發展,是現代雜文史上最重要的成果。聶紺弩在為《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雜文卷》作序《雜文:侵入高尚的文學樓臺》中就曾指出:  如果只有魯迅一個人,現代雜文就不能構成“史”。現代文學領域確實形成了雜文的寫作群,儘管寫雜文的人也很雜,但革命的、戰鬥的、健康的雜文畢竟是我國現代雜文的主流,構成這個主流的是左翼作家創造的雜文,這個主流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重要的一翼。  魯迅是中國現代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的開創者。他的雜文創作和理論主張,在雜文領域開闢了一條革命現實主義的廣闊道路。“左聯”時期,魯迅同瞿秋白、茅盾等人一起披荊斬棘,並肩戰鬥,並率領徐懋庸、唐弢、聶紺弩、王任叔、柯靈、周木齋等雜壇新秀,以革命雜文為戰鬥武器,向一切反動勢力作集團式衝鋒,構成了當時雜文創作的主潮,顯示了所向披靡的威勢。文學史上稱為“魯迅風”的雜文,就在“左聯”這一時期形成。所謂“魯迅風”雜文,就是魯迅式的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它當然不能囊括中國現代雜文的一切,但無疑是中國現代雜文的主流。“魯迅風”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一)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打擊敵人、匡正時弊、張揚真理,進行廣泛、尖銳、巧妙的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為基本內容;(二)有自覺的美學追求和美學創造,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注重多樣化、形象化的說理以及筆調的諷刺和幽默的雜文味,追求一種“理趣美”;(三)在雜文的藝術風格上,文體的樣式上,不拘一格,隨物賦形,允許有廣闊自由的創造天地。“魯迅風”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是一個比創作方法、藝術風格和藝術流派廣泛得多的概念,也是一個在時代的運動中不斷流動、不斷豐富、不斷髮展的概念。  在魯迅逝世後,有的雜文家,以魯迅為導師,堅持魯迅的方向,學習魯迅的精神,繼承和發展魯迅的雜文傳統。“魯迅的方向”成為戰鬥雜文家的共同方向,魯迅的革命現實主義戰鬥雜文傳統被的人所繼承,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發揚光大。如上海成為“孤島”時期,王任叔、周木齋、唐弢、柯靈、孔另境等人,自覺繼承和發展魯迅雜文戰鬥傳統,以《導報》、《譯報》、《華美晨報》和《魯迅風》為陣地,發表戰鬥雜文,並結集出版了王任叔、唐弢、柯靈、周木齋、周黎庵、文載道六人的雜文合集《邊鼓集》(1938年11月)和王任叔、唐弢、柯靈、周木齋、周黎庵、文載道、孔另境七人的雜文合集《橫眉集》(1939年7月),使“孤島”雜文創作有著很大的發展。他們在雜文中揭露日偽的血腥罪行,歌頌人民大眾的抗日救國偉業,批判小市民的奴才意識,痛斥國民黨當局種種使“親者痛,仇者快”的倒行逆施,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在中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文藝史冊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他們的雜文被稱為上“孤島”時期“魯迅風”雜文流派,是繼“語絲”派、“現代評論”派、“太白”派、“論語”派之後,中國現代雜文史上新出現的又一個雜文流派。  王任叔等組成的上海“孤島”時期“魯迅風”雜文流派,經歷了一個從分散到統一,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上海“孤島”時期,起始於1937年11月12日國軍從淞滬......

在左聯時期誰就曾與徐什麼庸並稱雜壇雙璧

唐弢 徐懋庸

魯迅一生的作品 作品的簡介 各 個時期的 5分

魯迅(1881.9.25—1936.10.19) 生平簡介 主要作品

​ 原名周樟濤,後改名周樹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81年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版《魯迅全集》中所收最早的短文《戛劍生雜記》寫於這一年。

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1903年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誌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1年寫了第一篇用文言寫的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於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

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不遷往北京,任部員和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員。後任僉事和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公餘校錄古籍,研究佛學和金石拓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抨擊封建禮教的“吃人”罪惡。此後3年間陸續在《新青年》發表小說、新詩、雜文譯文50餘篇,並參與《新青年》編務。1920年8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1923年,第一本短篇小說《吶喊》出版。1926年第二本短篇小說《彷徨》出版。這些作品是我國新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力作,對後來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除了小說,又開始寫了很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雜文,以多篇《隨感錄》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發表。最初的雜文集《熱風》出版於1925年。此後機會每年都有雜感集問世。這些雜文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解剖社會和人性深刻遒勁,文風犀利活潑,有極強的戰鬥力和感染力,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特有的樣式。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週刊、《語絲》週刊和文學社團未名社,終其一生培養文學青年付出了巨大精力。

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4月因看穿了國民黨反革命的真面目憤而辭職。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誌,並開始研究馬列主義文藝理論。193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字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在國民黨政府的文化為剿中與“民族主義”等派別開展論戰,也批評了內部的“做”傾思潮,有力的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

1936年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他留下約一千萬字的文化遺產,許多著作譯成多種文字,充實了世界文學寶庫。他把一生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安葬時,上海民眾代表敬獻一面白地黑字的旗幟覆於棺上,上面寫著“民族魂。”

[著作書目]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

我的鑄件是電爐鑄球墨出爐的溫度1550多度 球化劑放的四斤硅鐵13斤 鑄出來的件加工有點硬 是

是否要考慮下熱處理

有沒有專收錄民國時期文人書信的集子

出版社:中華書局

I S B N:9787101097139

作 者:龔明德

頁數:266

出版時間:2013-12-01

印刷時間:2013-12-01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版次:1

印次:1

字數:110

編輯推薦語

《巴金致索非一信的寫作月份》;《茅盾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二日致範泉信》;《何其芳一封舊信的年份》;《郭沫若致唐弢的“請罪”函》;《端木蕻良三十五歲時一信》;《茅盾致錢君訇書信的年份》;《巴金致何為的一封信》;《巴金致胡喬木談中國現代文學館一信》;《未入集的冰心談閒章一信》……龔明德編寫的《舊日箋(民國文人書信考)(精)》收錄了這些民國文人的作品。

我心目中的魯迅----------六百字作文

魯迅的時代,中國的文藝差不多勉強銜接著西方十八九世紀末。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紀文學史,法國人擺得出司湯達、巴爾扎克的好樣子,英國人擺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樣子,德國人擺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樣子,俄國人擺得出托爾斯泰或者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好樣子,印度還有個泰戈爾,也是好樣子——現代中國呢,謝天謝地,總算五四運動過後,留下魯迅先生這張臉擺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丟我們的臉——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國文學家,除了魯迅先生,哪一張臉擺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

而且魯迅先生非得那麼矮小,那麼瘦弱,穿件長衫,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站在那裡。他要是長得跟蕭伯納一般高大,跟巴爾扎克那麼壯碩,便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可他要是也留著于右任那把長鬍子,或者像沈君儒那樣的光腦袋,古風是有了,畢竟還是不像他。他長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 “五四”;非常地“中國”,又其實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為西洋的強大,固然在模樣上佔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見優秀的中國人,那種骨子裡的儒雅凝鍊,脫略虛空,那種被彼得盧齊準確形容為“高貴的消極”的氣質,實在是西方人所不及。好比中國畫的墨色,可以將西洋的五彩繽紛比下去;你將魯迅先生的相貌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氣逼人,然而一點不囂張。

那年蕭伯納在上海見魯迅,即稱讚他好樣子,據說老先生應聲答道:早年的樣子還要好。這不是魯迅會講話,而是他看得起蕭伯納,也看得起他自己。

我這不是以貌取人麼?是的,在最高意義上,一個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說法只是我對老先生的一廂情願,單相思,並不能徵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見不必徵得同意,不過是自己說說而已。

中國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歡魯迅的第二個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學論,就人物論,他是百年來中國第一好玩的人。

“好玩”這個詞,說來有點輕佻,這是現在小青年隨口說的話,形容魯迅先生,對不對呢?我想來想去,還是選了這個詞。這個詞用來指魯迅,什麼意思呢?我只好試著說下去,看看能不能說出意思來。

最近二十年,“魯迅研究”總算比較能夠將魯迅放回他生存的時代和“語境”中去,不再像過去那樣,給他塗上厚厚的意識形態塗料,比較平實地看待他。那麼,平心而論,在他先後、周圍,可以稱作鬥士、先驅、導師、革命家的人,實在很不少。譬如章太炎敢於鬥袁世凱,魯迅就很欣賞;創建民國的辛亥烈士,更是不計其數;梁啟超鼓吹共和,蔡元培首倡學術自由,胡適宣揚民主理念,梁漱溟親力鄉村建設……這些人物不論成功失敗,在中國近代史都稱得上是先驅和導師,他們的事功,可以說均在魯迅之上。

魯迅一輩子叫喊國事天下事,可是你說他熱衷政治,他既不入國共兩黨,也不做官;你說他是個文人,他卻私下和當時的“亂黨”交接甚密,還入過左聯。就拿他常被通緝這件事來說,將魯迅和政治家比較,也不算怎樣地不恰當。據說,白色恐怖時期,魯迅曾經認真地向革命者打聽嚴刑拷打究竟是怎樣的滋味,可見他是準備吃苦頭的。

老先生“迭宕自喜”

現在我這樣子單挑個所謂“好玩”的說法來說魯迅,大有“以偏蓋全”之嫌,但我不管它,因為我不可能因此貶低魯迅,不可能抹煞喜歡魯迅或討厭魯迅的人對他的種種評價。我不過是在眾人的話語縫隙中,撿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為“好玩”的魯迅圖像。

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謂“好玩”一詞,能夠超越意義、是非,超越各種大字眼,超越層層疊疊的價值判斷與意識形態,直接感知那個人——當我在少年時代閱讀魯迅,我就會不斷不斷髮笑。成年以後,我知道這發笑有無數祕密的理由,但我說不出來,而且幸虧說不出來——這樣一種閱讀的快樂,在現代中國的作家中,讀來讀去,讀來讀去,只有魯迅能夠給予我,我相信,他這樣寫,知道有人會......

為什麼捐獻骨髓的人和被捐獻者1年內不能見面?

或許是怕加重患者的病情吧.

從心理上說,讓患者有更好的心理平衡,不會覺得欠人家的,這樣有利於康復.

相關問題答案
唐弢是什麼時代的人?
吳承恩是什麼時代的人?
巴金是什麼時代的作家?
楊絳是什麼時代的作家?
孟子是什麼時期的人?
諸葛亮是什麼朝代的人?
居然是什麼朝代的人?
孟嘗君是什麼時期的人?
燭之武是什麼時期的人?
柳下惠是什麼朝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