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選擇好職業?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大學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大學生也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如何走出就業難的困境,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境況下,如何成功就業,當代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自覺、自為、自強地面對就業。

首先,要轉變“天之驕子”的觀念。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所需求的人才也將會越來越多,但各大高校畢業的學生數已經達到了一個龐大的數字,比起八、九十年代,中國對於大學生需求的缺口已經大大減少了,大學生再也不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天之驕子”,考上大學也不再是“金飯碗”。那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不管是不是人才都可以安排上崗的時代已經結束,當天之驕子的榮譽光環已經退去,當大學生和農民工的工資不相上下,當很多工作崗位日趨飽和,大學生就必須改變“天之驕子”的觀念,是樹立正確就業觀的第一步。

其次,要轉變只要學習好,畢業以後就不愁工作的錯誤觀念。一紙文憑的時代已經過去,招聘者認識到一個證件不能代表一切,他們需要的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具備這些能更快地創造效益,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入學時就要發展自己各個方面的才能,當能力的“含金量”越來越高,那才能成為真正的精英,而精英們是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工作的。歷史舞臺上的主角是這些精英們,大學生要想把屬於自己的那頁書寫的精彩些,就要轉變那種在中學時期死抱著課本學習的觀念,把學習的範圍擴展到各個方面,尤其在社會交際和創新能力上。

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09年共有80名本科應屆畢業生,其中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30名,出國8名,還有42名學生面臨找工作。在這42名學生中,由於平時關注及準備的事情不同,就業結果各異,見下表:

可以看出,凡是具備多種學科知識,在學術上或者實踐上有一定經驗的,招聘單位還是很歡迎的。

再次,轉變“寧要都市一張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錯誤觀念。現代的大學生就業的方向都是朝著東部沿海的大都市,希望能夠在經濟繁榮的東部地區生活,嚮往現代的奢侈生活,不願意吃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磨練自己,造成東部人才擁擠,人才招聘市場上人山人海,遠遠超出了東部地區的人才需求量,而西部地區的人才及其稀缺,更有甚者,西部地區的大學生也都往東部地區尋找機會,寧願在大都市中失業也不願到祖國最需要的西部去工作。西部有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大學生在西部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國家對西部有很多誘人的政策,大學生要勇於挑戰自己,邁出走向西部的腳步,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在西部打開發的浪潮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一些西部地區的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就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某著名高校一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來自於湖北一個小縣城,2005年畢業後經過雙向選擇,最終選擇了湖北宜化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這在當時,許多同學都覺得有些遺憾,認為這麼輕易地放棄北京,會後悔的。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這名學生已經成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的經理助理了,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最後,要轉變那種對低職位的鄙視觀念,不願意去做一些社會地位低的工作。近幾年來,有的公務員職位出現了上千人爭一個崗位的現象,而不少中小地市企業卻紛紛表示缺少大量大學生;一些福利優厚、實力超群的企業面對蜂擁而至的應徵者只得不斷提高招聘條件,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招聘現場卻門可羅雀。這一現象充分說明了大學生對優越職位的偏愛加劇了就業困難。其實,每個崗位都有自身的價值,放棄一味追求少數熱門職位,多幾個選擇,大學生的就業出路還是很多的。只有大學生轉......

大學生如何選擇職業,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

現在許多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顯得十分困惑,不知如何分析判斷抉擇。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不喜歡,又不知別的專業是否較好且適合自己,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沒信心,也不知道本專業的職業前景是否良好,有些同學則依賴父母親戚朋友給意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有些同學雖然有職業目標,但很難達到或需要特殊關係才能達到(如當公務員,當大明星等),甚至有些同學把職業目標定為30歲前有車有房無貸款,或者嫁個好老公,有個幸福的家庭等 在選擇職業之前要先對職業,打工,和生活進行區分。30歲前有車有房無貸款,或者嫁個好老公,有個幸福的家庭等只是個人人生目標或財務指標,與職業目標無關。職業是長期從事的,能滿足個人長遠發展和高層次精神需求的,同時為他人和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工作。打工則是相對說來較短期,滿足物質需要,如吃喝住宿的過程。當然通過打工可以探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為將來從事自己的職業積累經驗,資金,人事關係,創造機會,可以是一種有用的鋪墊或過渡階段。比如毛主席的職業是革命,職業發展方向是為中國革命找尋合適的發展模式(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接合),提出革命戰略(農村包圍城市),創建革命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指導和指揮革命鬥爭(而不是衝鋒陷陣搞地下鬥爭)。職業目標是通過革命來改變中國近代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找到符合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使中國再次振興,強國富民。當然為了生活,或是掩護革命活動,他也打過很多工。著名的有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在湖南湘軍中當兵等。我們不能說毛主席從事這些工作是無意義無價值的,因為通過這些工作經歷,他了解了社會,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能力,結識了革命同志,接觸了革命理論,最終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從他的事蹟我們可以看出尋找合適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自身實踐甚至實踐失敗中逐步發現,明確的,當然也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的,所以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任何期望依賴他人,一步到位,一勞永逸,一帆風順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在做判斷和抉擇之前,大學生應該審視自身的性格特點,優缺點,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理想期望及外部的機遇和形勢。可以分四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是喜愛什麼,其次是能幹什麼,再次有什麼機會,最後哪些機會更好。以下我來做具體分析。 對於自己喜愛什麼,能幹什麼,大多數學生應該還是有所瞭解的,畢竟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但是對於一些不清楚的學生我有如下建議幫助他們明白自身愛好能力。 首先可以問問比較瞭解你的父母好友,讓他們提供意見,也可以觀察父母祖父母的愛好能力和職業,如果自己在性格脾氣能力愛好比較象父親,那麼父親的職業或與之類似或相干的職業也許是適合自己的。 其次可以回想自己兒時的習慣,喜好的活動甚至是抓週的結果,這些是真實地反映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愛好。比如我從小喜歡聽評書,評談,演義故事,聽楊家將,岳家將,薛剛反唐,,水滸,西遊記,三國演義等,說明我喜歡鬥爭和謀略,喜好回顧過去,有點叛逆,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我喜歡多種運動比如乒乓球,網球,圍棋,長跑,溜冰,滑雪等。說明我喜歡嘗試不同事物,有耐力,愛運動。我抓週的結果是把尺。我想我現在從事的信息安全工作與此有相通之處。我的職業本質上還是工程師或技術顧問,尺是工程師的工具。尺又是代表標準的度量,我做信息安全也是防止或阻止內外部人員違犯公司的安全政策標準規範。尺還可以被老師用於懲辦學生,我做信息安全工作,一旦發現內外部人員違犯公司的安全政策標準規範也是要對他們進行懲辦的,所以似乎冥冥中我的抓週結果是和我的現有工作絲絲入扣的,真......

大學生如何選擇職業方向 15分

1、首先建議你冷靜下來客觀的評估一下自己,優勢和劣勢,做一個SWOT分析---認清自己。

2、結合自己的經歷、閱歷、經驗等,定下來自己要從事哪個行業?

3、結合自己興趣、能力定下來從事哪個崗位

4、然後去了解該崗位,接觸,做事兒 做事兒。

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

可以按興趣選擇,也可以根據自己專業選擇。看你更看重哪一項,當然自己的專業就是自己感興趣的更好。

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

如何選擇專業

1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社會需求選專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無疑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選擇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將來的就業就有保證

2

不能過於側重所謂的“熱門專業”“冷門專業”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應做到"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兩者兼顧。現在的"冷門"不等於將來是"冷門",現在的"熱門"也不等於今後也是"熱門"

3

要把握好“專業選擇的次序” :第一專業志願應填報錄取分數相對較高、符合自身興趣和比較熱門的專業,而第二、三專業的志願則應該填報一些相對比較冷門的專業

4

專業的選擇要根據身體條件:考生能否如願被所報考的院校錄取,不僅取決於高考的成績,包括考生的學習成績、身體條件、家庭經濟狀況等考生本人的自身條件

5

明確學校與專業的差別:好的學校固然好但是好的學校的一些專業不一定很好,為了將來就業考慮,學校和專業必須實地考察多方瞭解再做決定

如何選擇大學

1

明確大學的性質(綜合類、文史類、理工類、醫藥類)及各院校的特點:瞭解大學具有師資力量強、科研水平高、設備條件好等特點

2

對於綜合性還是專業性大學的選擇要具體因人而異:學一般分為綜合性與專業性院校。綜合性院校一般規模較大,專業門類齊全,校園面積較大,環境優美,學生活動豐富多彩。而專業性院校專業類型較少且集中

3

錄取分數線低的學校不一定就不好:通常來說,名牌大學因為綜合實力強、辦學水平高,錄取分數線也比較高,但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錄取分數線稍低的高校就不好。由於受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一些位於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錄取分數線相對較高;而那些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遠的高校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

4

要注意學校的師資實力和校風:在考察一所學校的師資水平,應注重看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院士和大師級人物的數量、作為未來院士預備隊的“長江學者”的數量、博士生導師的數量。另外,教育部對各個學校相同學科進行嚴格評審後,將排名在前一、兩名的命名為“重點學科”,由於在重點學科周圍必然有一個高水平的相關學科群作支撐,因此,一所學校的重點學科越多,說明辦學水平越高。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學風比硬件條件更重要

大學生就業怎樣選擇?

大學生就業選擇

首先要澄清一個流毒廣泛的說法: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不重要。這絕對是極其錯誤的。它給了大學畢業生一個錯誤的認識,對相當一部分人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那麼找怎麼樣的工作比較好?什麼樣的行業算好?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確的理解當前工資和未來發展?

一、 中國現階段職場利益集團劃分

這才是一個大學畢業生首先要知道的大問題。學校的主任不會和你說的,公司招聘時也不會和你說的,因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會和你說的,因為他們很可能也是糊塗的。如果這一部分已經有人很明確的告訴你了,或者你個人已經很敏銳的感知到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可以關閉這篇文章了,因為你已經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費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國的社會處在重要的轉型變化中:由計劃經濟轉向“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這個過程是一個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過程。在就業市場上,我們可以按大的方面對各種利益單位歸類如下:

1. 公務員(含事業單位)

2. 壟斷行業國企

3. 競爭行業國企

4. 外企

5. 民營企業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單位都可以在上述歸類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這不是理論研究,這和你未來的事業、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聯繫。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會上準備招聘你的這個公司(單位)到底是屬於哪個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擁有的力量和資源是不一樣的。這導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業獲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樣。在你選擇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瞭解這些。在目前的中國,社會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公務員(即官員),以及壟斷國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區,由於社會財富水平不一樣,因此公務員集團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雖然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大家都一樣,但是你到廣東、華東一帶了解下公務員的實際年收入,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你的同齡人在報考公務員了。實際上,即使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公務員在當地人群中仍然屬於高收入群體。而且也許更關鍵的是,風險非常小。收益和風險成正比,你一定在課堂上學過吧?哈哈,告訴你,那是西方經濟學原理,我們是中國特色的,不一樣的。在中國當公務員,風險小,收益大。也許你會說,不對啊,在你們哪個地方,公務員待遇也不怎麼樣啊?那麼我要告訴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當前中國允許地區間人員流動,因此由於不同地區經濟財富水平差異很大,因此落後地區的公務員確實是比發達地區的一般白領差的。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複雜之處,沒有絕對的。

我們再來看一看國企的情況。一說到國企,很多人馬上就想到下崗。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首先,解僱員工並不是國企獨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僱員工,並沒有任何人給他們補償,給他們“安置”。同時,也不是任何國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崗。我們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誰擁有力量和資源。在中國,說白了就是誰擁有力量和行業壟斷的權力,想效益不好都難。這不是國企還是私企來簡單劃分的。例如中國移動、電信、的競爭行業的國企,幾乎都是完蛋兩個字(不含假裝放開的行業)。這裡面有個很清晰的發展脈絡:在90年代初,只有國企存在,民營力量非常微弱。而國企長期的低工資、高福利政策,使得閘門打開後第一批進入市場經濟的人嚐到了“高”工資的甜頭;在90年代末,以2000年為分界線,時局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壟斷行業的國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資源做市場經濟,毫無懸念,他們無往不勝,獲得了大量的利潤;當前階段,以 2005年為分界線,則又是另外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這種情況下,壟斷國企將出現分化,具體發......

大學生未來選擇職業的五項標準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

1、認清自我

擇業首先要認識自我,瞭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搞清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範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什麼。通過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希望有個良好發展空間,或是為將來的長遠發展積累經驗和技能?在搞清楚階段性目的和價值取向之後,才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向陽生涯CCDM大學生職業規劃師提醒,只有弄清了自己的擇業標準,才能避免擇業時的盲目。

2、解讀職業

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要進行深入綜合的分析,瞭解該職業所需的專業訓練、能力、年齡、性格特點等要求,職業的性質、工作環境、福利待遇以及發展空間和就業競爭機會。向陽生涯認為,除此之外,還要清楚公司文化和人文環境。這樣就不會在費盡心思找到工作後,因為與自己的期望相差甚遠而放棄工作機會。向陽生涯上千份案例數據顯示,職場新人總是在頻繁地更換工作單位,許多人或以薪資作參考,或以環境舒適度為指標,很少有人從行業發展現狀、優劣勢、發展前景預測等出發,理性而全面地思考問題,最終導致個人得不到長遠發展。

3、準確定位

大學生求職難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給自己制定一個大學生職業規劃。向陽生涯認為,大學生應該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然後再尋求專業包裝以獲得更好的職位。如今有很多大學生選擇通過專業機構來武裝自己,增加自己求職時的砝碼,請專家幫自己確立職業定位,制定大學生職業規劃,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問題。另外也有一些大學生選擇參加相關的職場特訓,比如在JCP求職就業特訓營中,頂級就業力專家就會破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祕密,教授大家找對職業平臺的技巧和方法,同時在求職簡歷和麵試環節進行現場演練,大大地幫助學員提高求職能力,高效找到最適合的工作。

4、鎖定目標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後,現在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實條件,確立生涯目標。也就是說順利找到職業定位後,需要對自己過往的實習經歷或工作經驗進行認真的疏理,在此基礎上,你的就業範圍便能夠進行鎖定,比如在哪些行業什麼職位上,自己的能力將得到最大最順利的展現和發揮。當你的求職目標變得"有的放矢"時,你的求職行動就會變得更加有成效。向陽生涯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認為,思考之後的行動,更能體現其價值。

5、確定方案

確認了就業範圍,還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可操作的短期目標計劃。對於缺乏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找到進入職場的機會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這時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用好身邊的人脈資源,儘早接觸社會,尋找各類工作機會,最好能通過熟人推薦工作,這樣的成功率往往最大。同時要注重自己學習能力的培訓與提升,不單單是專業領域的技能,而是多個領域都可能用到的技能和素質,包括自信心、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挫折應對、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這些技能和素質的增強,有助於提升求職成功率、在職場的適應程度等。

面臨擇業大學生,怎麼才能選擇一個好行業

職場上,想要過的輕鬆,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輩子的龍套。作龍套的壞處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勞全沒有,裁員先考慮。現在的職場絕不是養懶人的地方,你要比別人生存的好,就唯有當主角,讓別人去做龍套。你不能踩著別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墊背。

胸懷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條件。在職場上,你若沒有一個奮鬥目標,就不可能進取的往上爬,到最後只能淪為龍套,成為別人的犧牲品。所以不管毀滅世界,還是成為第一首富,你都必須心存志向,以此為目標。

大學生如何選擇自己的近期職業與終生職業 怎麼選擇?500-800字就好。高分求。

古人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一年我基本上沒有幹過幾件象樣的事情,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就更是差遠了,按邏輯推理,我就已經失敗了一半。可是我又不甘心,因為嚴格說來,我的大學生活還剩下三分之二,失敗一半對我來說也太不公平。如果說時間上真的沒有後悔藥,那麼能帶給我最大安慰的莫過於現在流行的選秀節目中的“復活”一詞。把自己將來要做的每一件事當做一次“選秀”對待,“死了”還有“復活”的機會。

特此,我從三個方面對接下來三年的大學生涯進行了規劃。“有夢想就有希望”,我不敢保證我的職業規劃完完全全的切實可行,但至少它代表了我現階段最大的理想,也是近期最應該付諸時間實踐的,它的實施與否主宰著我的後半生的成功與失敗。

第一、學業方面

學習不僅是為了今後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你終身受益,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吧。無論怎樣,學生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拋開了學習一切都無從談起。作為新聞業的學子,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值普遍要偏高,我們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記者,因為自己對體育比較感興趣,尤其對籃球一往情深,所以最渴望的就是能到NBA賽場上去見見我的偶像——籃球健將們,去飽覽他們颯爽的英姿,然後用我手中的神筆為他們記錄下經典的特寫。總之,我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成為人民心目中的“無冕之王”。歷史上的名記者們沒有一個不是博才多學,厚積而勃發已是一個不變的規律。這就意味著我必須博覽群書,為今後步入社會後能獨擋一面作好充分的準備。此外,英語四級雖然和學位證無關,但是和我意向的工作單位掛鉤,萬一哪一天真的到了NBA的賽場上有一個掛牌為foreigner的偶像等著我去採訪,也說不通讓一個職業籃球手來學習我們中國人自己都頭痛的中國字來接受我的採訪。為了征服它,為了做一名稱職的記者,敬職敬業地做好採訪前的準備,我必須提前買票以便增加一些籌碼。還有,在這個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尤為必要。所以,我對自己的的大學生涯作出了簡短的設計。

大二:

一、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和其他基礎學科,堅信基礎的東西一定是最重要的。大一的時侯

英語考砸了,影響了整體成績跟獎學金還有一點距離,要加倍努力,爭取獲得獎學金。不要再像大一那般貪玩,整天沒課就無所事事,多看一本書,可以多學一個道理(概數)。

二、拼了命也要把英語四級過了,爭取一次性通過。這學期實在過不了,下學期再給最多一次機會,當然這不絕對不優先考慮。

三、嘗試著考計算機二級。一級證書有了,但那是將來地球大學生都會有的證書,擺出來會讓人笑掉大牙的,它基本上沒什麼用處可言。“物以稀為貴”,考計算機二級是形勢所迫、勢在必行,即使過不了也要考。據前人(學長學姐)所述,沒考和沒過並不能劃等號,沒報名參加考試就有了不去學習的藉口,讓自己變得懶惰、無所事事,處於零成功階段,而參加考了沒過效果是不一樣的,雖然不能把夢想中的證書握在手中,但在用心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證書和能力如果我不能兼得,那麼我認為自己會選擇後者,因為它具有長遠的利益。考計算機二級,我的原則是重在參與。

四、認真負責的做好在院報、系報等報社的工作不斷地鍛鍊和提高自己,寒暑期間到一些媒體去參加社會實踐,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從媒體的工作人員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應對社會的道理。教授們常跟我們說,“學新聞的如果不結合實踐,那麼課堂上學得再好,你也只學到了一半甚至還沒有”,遇上問題才知道老師說的話也能成為真理。所以,必須要求自己學以至用。

大......

相關問題答案
大學生如何選擇好職業?
大學生如何選擇工作?
大學生如何管理好自己?
大學生如何做好自己?
大學生如何賺錢最快?
大學生如何行使權利?
大學生如何做到自律?
大學生如何認識自我?
大學生如何應對薩德?
大學生如何和老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