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土豆?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土豆什麼時候種,怎麼種

四五月份種植,土豆切成4-5釐米的方塊,用生根粉拌一下就可以種植了蓋上地膜即可.

土豆如何大面積種植

土豆(馬鈴薯)大面積種植需要做好合理規劃,選擇合適的品種和做好水肥管理。

馬鈴薯栽培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選地整地

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作物。

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

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

如果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馬鈴薯,不但引起病害嚴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馬鈴薯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產量低,品質差。

馬鈴薯與玉米、小麥等植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

因此,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

前作收穫後,要進行深耕細耙,然後作畦。

畦的寬窄和高低要視地勢、土壤水分而定。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寬畦,地勢低,排水不良的則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

肥料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馬鈴薯的基肥要佔總用肥量的3/5或2/3。

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肥機為主,配合磷、鉀肥。一般畝施有肥機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

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釐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於植株吸收和疏鬆結薯層。

播種時,每畝用腐熟的人畜糞尿20-30擔,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種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齊,促苗健壯生長。

四、種薯處理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

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

但切塊時,易通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

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

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

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

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

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

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

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

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最適溫度和經常溼潤的狀態下,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時,種薯用0.5-1ppm赤黴素液或0.1-0.2%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鐘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鐘,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適時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

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

而適於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

多數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後種植。

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為宜。

六、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

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

露天怎樣種植土豆

土豆也要科學種植

在許多農友的心目中,土豆 (馬鈴薯)是種很“潑皮”的作物,將其剁成幾塊(只要上面有芽眼)種入土中,都能長成枝繁葉茂的植株,長出碩果累累的土豆。

土豆有晚疫病和早疫病。致病病菌主要在帶病土豆的薯塊和殘留在土壤中的殘根遺薯中過冬、越夏。土豆播種後病菌侵染幼芽、幼莖,形成帶病斑的中心病株,在低溫高溼(溫度18℃~22℃,溼度90%以上)時,病菌從植株的氣孔或表皮侵入發病。病菌落地則從薯塊的傷口、芽眼及皮孔侵入為害,造成植株葉片邊緣先產生水浸狀暗褐色病斑,莖部產生長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條斑。如果不及時摘掉病葉,剔除病株,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導致一株株土豆苗萎蔫枯死,地下的土豆一個個產生褐色或淺紫色粉斑,進而成為皮下部呈粉紅色幹腐型乾硬或內部溼腐型腐爛 (早疫病的土豆表皮呈深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凹陷斑,皮下呈褐色海綿狀幹腐)的沒有商品價值的廢物。

土豆晚疫病暴發的原因主要在於把土豆當成了“潑皮”莊稼,長期連作,不進行種子消毒、土壤消毒,發病後又未及時防治。

“潑皮”土豆也有它的“個性”,就是不能在長期種植薯芋類、茄果類蔬菜的地上連作,要求提供防治病害的有利條件。

一、選用抗病品種,挑選無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種

比如:內蒙古的“烏蒙”,黑龍江的“克新”,北京的“虎頭”“躍進”等系列抗病品種。

二、種子消毒

一是變溫浸種:先將薯種在40℃~50℃的溫水中預浸1分鐘,再放入60℃溫水中(種薯和溫水的比例為1∶4)浸15分鐘。二是藥物浸種: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種薯15分鐘後晾乾播種。

三、輪作

疫病是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共同的種傳加土傳病害,忌諱連作。要減少病源,減輕病害,必須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等不發生疫病的作物實行3年~4年的輪作。

四、土壤消毒

在種過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菜地連種土豆,必須進行嚴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莖葉,將土壤深翻20釐米以上,再清除耕作層中的殘根遺果(塊莖),減少病原物。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間。耙勻整成栽培壟後在壟頂開栽培穴或溝,栽土豆時在土豆周圍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幹細土的保護藥土。

五、合理施肥,科學管理

無論底肥還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氮、磷、鉀要合理搭配,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保證土豆“吃好”“吃健康”。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保護薯根,薯塊不外露,不受傷。

六、藥劑防治

疫病在條件合適時,發病迅猛,危害嚴重,因此要勤調查。發現病葉、病株要立即摘去銷燬,迅速噴藥防治。常用藥劑除福美雙、代森鋅、波爾多液、甲基託布津外,還有以下幾種農藥:

1.防治晚疫病72.2%普克力8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47%甲瑞農600倍~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2.防治早疫病50%撲海因1000倍液;77%可殺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每6天~7天用藥一次,連噴3次~4次。萬萬不能只防治一次就“馬放南山”。

春天把土豆上發芽的那一部分切下來(最好大一些 這樣能提供更多養份 可以使土豆芽長的又大又快) 把切下的土豆芽埋入土中 把芽露出來 過幾天 這芽會長大 底部會生根 慢慢等 到夏天 可以從土裡收穫了...

如何種土豆?切塊那種!

馬鈴薯種薯的切塊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切刀消毒,將消毒液盛裝於容器中,將切種薯用的切刀完全浸入到消毒液中;(2)切塊,用經消毒液處理過的切刀,先在種薯莖端1/4-1/3處橫切一刀,去掉莖端無芽或少芽部分,然後將剩餘部分切面朝下、芽端朝上放置,根據剩餘部分的大小對其進行縱切,單塊重20-50克,每個芽塊至少有2個正常的芽眼;每切完一個種薯,刀具均放在消毒液中浸泡處理,以防止病菌(毒)交叉感染;(3)薯塊處理,切塊後的薯塊經1-3天自然風乾後,即可直接播種。

誰知道土豆是怎麼種出來的?

我來回答吧,我是地道的莊稼漢,呵呵...

1.將土地刨鬆,施肥;2.將土豆切割-----注意要找見土豆上的發芽點,每個發芽點可以是一顆種子;3.切成4-5cm大小即可。4.播種:將切好的種子種在土下12cm處,行距和朱距都是一尺二寸------36cm。

在春天芒種的季節播種,在秋天大概八月十五左右收即可,不過在這生長的期間要注意噴兩到三次農藥,避免生蟲。

你不妨試一下,應該不錯的,有農家肥最好用,那就是地道的綠色食品啦

怎麼樣才能種出好的土豆?

每100克土豆所含營養如下

名 稱 數 量

水分(克) 79.8

熱量(千卡) 76

能量(千焦) 318

蛋白質(克) 2

脂肪(克) 0.2

碳水化合物(克) 17.2

膳食纖維(克) 0.7

膽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8

維生素A(毫克) 5

胡蘿蔔素(毫克) 30

硫胺素(微克) 0.08

核黃素(毫克) 0.04

尼克酸(毫克) 1.1

維生素C(毫克) 27

維生素E(T)(毫克) 0.34

a-E 0.08

(β-γ)-E 0.1

δ-E 0.16

鈣(毫克) 8

磷(毫克) 40

鉀(毫克) 342 鈉(毫克)2.7

鎂(毫克) 23 鐵(毫克)0.8

鋅(毫克) 0.37 硒(微克)0.78

銅(毫克) 0.12 錳(毫克)0.14

碘(毫克) 1.2

脫毒馬鈴薯大西洋栽培技術

一、品種習性:大西洋為油炸加工型品種,生育期從出苗至收穫85-90天左右,該品種較感晚疫病,既需冷涼的栽培環境又不耐低溫,因此生產中苗期應做好防凍工作,而各個技術環節都應抓好疫病的防治。

二、地塊選擇與準備:馬鈴薯是地下塊莖作物,需要深厚、疏鬆因此在地塊的選擇上要儘可能選擇疏鬆的沙質壤土作為栽培田塊,在滲水能力較差的水稻田種植,要推行高畦栽培,以利清溝排漬,增強土壤通透性。生產地點應集中連片,以便收購,煙區不提倡發展,

種植區絕對不能與烤煙或其它茄科作物相鄰或輪作。田塊選擇好後進行冬翻晒白,開深溝起

高畦,畦寬90-100cm,畦高30cm,溝寬20-25cm。大西洋需肥量大,每1000kg塊莖需吸收

氮5.8kg、磷2.5kg、鉀10.8kg,NPK比約為2:1:4。特別是前中期吸收養分較多,因此要施

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有機肥每畝需要1500kg以上,在整畦時施入,化肥選

擇氮磷鉀含量都為15%的含硫複合肥,每畝50kg,播種前在畦中間開溝施入。

三、種薯的處理:種薯的貯藏應選擇冷涼乾燥的環境通風貯藏,播種前挑掉病、爛薯

塊再進行消毒與催芽,消毒一般用福爾馬林1份兌水200份,浸種5分鐘後充分攤涼,催芽可

利用室內自然催芽,如播種前10-15天仍未見芽眼,可用1ppm的"九二0"浸種15分鐘後撈

起,進入室外溼潤沙床或溼潤畦中,搭弓形架覆膜藉助陽光和溫催芽,一般10-15天后可長

出1-2cm的壯芽。

薯塊過大在播種前可進行切塊處理,以保證每畝所需的播種密度。切塊時應保證每塊薯

塊都要帶有芽眼,薯塊大小不宜低於40g,切薯塊的刀具需準備兩把,浸在高錳酸鉀溶液中

消毒,輪換使用,切塊後切口需沾草木灰消毒,並攤涼8小時以上再進行播種。

四、播種期選擇:適期早播可避開後期高溫高溼氣候的不利影大西洋播種期安排要以

避晚霜凍害和塊莖膨大期避開25度以上高溫天氣為依據。當土層10cm溫度達7-8度時,越早

播種產量越高。但是播種過早則極可能遭受凍害影響,在沒有防凍保護措施下栽培,大西洋

在零度以下既受凍害,造成絕收,這點各鄉鎮在示範推廣時應反覆強調防凍措施的重要性,

切不可麻痺大意。播種過遲,晚疫病發生嚴重,而且商品薯沒有好的市場價格,直接影響

種植效益。

五、播種: 每畝播種量需確保在3000至4000株,實行寬行窄株,每畦播兩行,株距

30cm,播種深度5-7cm,種薯在播前進行分選,將芽長相近的薯塊安排在同一塊播種,播種

時,......

普通家庭怎樣種土豆?

有幾點要注意的,不過在家裡可能弄不了那麼多,儘量吧,呵呵

1.播種的馬鈴薯塊莖在地面下10釐米深的土溫達7度~8度,幼芽即可生長,10度~20度時幼芽茁壯成長並很快出土。

2.馬鈴薯塊莖生長髮育的最適溫度為17度到19度,溫度低於2度和高於29度時,塊莖停止生長。

3.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必須供給足夠的水分才能獲得高產。馬鈴薯的需水量與環境條件的關係密切而複雜。特別是與馬鈴薯葉片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植株所處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施用的肥料種類與數量以及田間管理、種植的品種等,都有很大關係。

4.馬鈴薯對土壤適應的範圍較廣,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土壤是輕質壤土。因為塊莖在土壤中生長,有足夠的空氣,呼吸作用才能順利進行。輕質壤土較肥沃又不粘重,透氣性良好,不但對塊莖和根系生長有利,而且還有增加澱粉含量的作用。用這類土壤種植馬鈴薯,一般發芽快,出苗整齊,生長的塊莖表皮光滑,薯形正常,而且便於收穫。

5.肥料充足時植株可達到最高生長量,相應塊莖產量也最高。氮、磷、鉀三要素中馬鈴薯需要肥量最多,其次是氮肥,需要磷肥較少。

6.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在生長期間日照時間長,光照強度大,有利於光合作用。

還有就是病蟲害防治方面的:

土豆的蟲害主要是蚜蟲、28星瓢蟲和地下害蟲,主要防治方法有:蚜蟲防治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10%蚜蝨一遍淨(蚍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進行防治;28星瓢蟲用80%敵百蟲500倍液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發現成蟲即開始防治;地下害蟲主要是螻蛄、蠐螬和地老虎,用80%敵百蟲可溼性粉劑500克加水溶化後和炒熟的棉仔餅或菜仔餅或麥麩20公斤拌勻作毒餌,於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誘殺,或用辛硫磷顆粒劑812粉,隨播種施入土壤進行防治。

希望對你有用

種植土豆的主要方法

1、深耕地:暄鬆的土壤有利於薯塊膨大,地塊最好在冬前多施糞肥,盡機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長期短,產量潛力大,除多施糞肥外,開溝後應在溝內施用化肥,一般畝施三元複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鉀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後追施碳銨50-100公斤/畝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種:春季土壤化凍後儘早整地,澆水造墒,驚蟄節前後播種。播前1-2天切塊,單塊重半兩左右。點播時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開大溝深約10釐米,溝底播種以保證培土厚度,防止薯塊露頭變綠。可單行種植分次培土,也可雙行種植一次性培土不低於12釐米做成大壟。壟面刮平蓋膜前噴施乙草胺或施田補防治雜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確保足墒播種以利出苗。出苗後整個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澆水時注意不能漫上壟背。收刨前停水促進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質量。

6、稀植大塊:根據市場調查大薯價格高,故提倡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單行種植行距60-70釐米,株距20-25釐米;大壟雙行種植大行距60-70釐米,小行距20釐米,株距30-35釐米,每畝保苗4000-4500株(每穴留苗1株)。

7、及時化控:植株生長旺盛,可在現蕾後至開花前噴施多效唑30克/畝控秧。

8、除治病蟲: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五月上旬噴施吡蟲啉30克/畝防治蚜蟲;連陰天噴甲霜靈等殺菌劑防止晚疫病發生。

土豆在家怎麼種

並不是隨便切一塊就可以長出來的。

你看土豆表面會有一個一個凹進去的小洞。這些小洞裡面就有幼芽。

你可以拿塊溼布把土豆包起來放幾天,保持溼度。

小洞就會長出芽來。然後你把這些芽切出來,小塊不要太小,不要破壞芽。

放進土裡,芽朝上,保持土壤溼潤,會長得很快的。

水也不要過多,否則容易爛。溼潤,透氣就好。

土豆還是很好養的,很有成就感。我小時候就在花盆裡種過,長出來的土豆媽媽幫忙燉了吃。嘿嘿,很開心的。

也祝你成功!

怎樣種土豆

工具/原料

草木灰,發芽土豆

鐵鍬或者鏟子,籮筐

一、準備階段

1、選一塊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施上底肥,一般是鉀肥,比如說草木灰就挺不錯的,或者發酵好的雞糞肥。最好不要選擇已經中了兩年土豆的地塊,因為這樣土豆容易生病,不容易長好。

2、另外選擇微酸性的土壤,土豆不容易結疤,小皮皮容易搓掉,=。=,話說小時候我最愛搓土豆皮,一搓揭起一大片,想當年還可以將土豆皮開個小口子,完整的搓下來。

3、土豆可以在十二月份或者一月份、二月份提前育芽種植。沒有的話在二月份的時候去市場買發芽土豆吧。

4、整地。把大的石頭雜草都清除掉,最好用熟地,施上底肥,主要是有機肥料和鉀肥,燒荒用的草木灰不錯。

二、切土豆

1、十二月底、一月的時候可以把將要育芽苗的土豆放在溫暖光亮的地方進行催芽,這樣二月份就可以種植了。土豆的旮旯眼兒裡就會冒出小小的嫩嫩的小芽苗出來,好好保護他們,他們可都是未來的小土豆。

2、將發芽的土豆切塊兒,大土豆可以多切幾塊,每塊上面保證有兩到三個芽眼。

三、種土豆

1、將切塊的土豆傷口抹上草木灰,不抹也可以。然後放入土壤中,互相間隔大概15cm左右

2、土豆種進去不用澆水,因為這是春天雨水最充沛的時候,土豆長起來可以不用施肥,如果要施肥的話可以適當的撒些鉀肥。不適合用發酵的人畜糞尿或者尿素,這種肥料會讓土豆變的難吃。土豆也會開花喲!

四、收穫

等到五月份六月份土豆就可以收穫了。新鮮的土豆會不會很有成就感呢?

最後貢獻幾個土豆美食。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種土豆?
怎樣種土豆盆栽?
怎樣做土豆泥好吃?
怎樣下土豆視頻?
荒島求生怎麼種土豆?
在家怎樣炸土豆條?
怎樣用土豆炸薯條視頻?
怎樣種山藥豆?
種土豆怎麼切塊視頻?
怎樣種植紅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