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地補貼多少錢一畝?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農民地補貼多少錢一畝

你好,按照目前政策,你可以享受糧食直接補貼10元每畝。農資綜合補貼59.7元每畝,良種補貼早中晚稻、小麥玉米15元每畝、油菜10元每畝、棉花15元每畝。現在國家對規模經營有許多扶持政策,你可以申請註冊家庭農場,當地政府也會對種植大戶進行一定獎勵。

現在農村增地補償是多少錢一畝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的耕地被徵收的,補償項目應該包括以下幾項。

第一項,土地補償費,計算方法是被徵收的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在農村每畝地年產值大概在2000元左右,拿最高的10倍算下來,土地補償可以得到2萬元。

第二項,安置補助費,計算方法是需要安置的人口數乘以土地年產值乘以徵收倍數,徵收倍數是4-6倍。例如,一個農民家庭被徵收的地是1畝,需要安置的是四個人,土地年產值平均每畝2000元。那麼安置補助費就是4乘以2000元乘以最高的6倍,算下來一共是48000元。

第三項,青苗補助費,這個各省規定都不一樣,大概也都是每畝1000元左右。

這樣算下來,一個農村四口的家庭,被徵地一畝。這一畝地能拿到的徵地補償一共大概七萬元左右。但是現實中基本上哪有這麼多?有的地方徵地補償是每畝5萬元,這可以說是廣大農村的平均價了。供參考。

現在中央對農村種田補貼多少錢一畝

國家標準50元/畝,各地可上下浮動

現在國家補貼農民種地各地標準不一樣

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農民種植水稻每畝補貼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公佈。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

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傳統水稻產區,也要在地方財政中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水稻良種補貼。

對水稻良種實施補貼。對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

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確定。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願。

山西出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政策:28日,山西省政府發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有關政策的通知,對農民種植小麥、玉米作物給予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一是用糧食風險基金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

從糧食風險基金中逐步拿出40%對全省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戶進行直接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負責落實和核定小麥、玉米種植面積,財政部門負責兌現資金。

對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實行補貼。

省財政撥款1000萬元對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10元;撥款1000萬元對200萬畝優質玉米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5元;撥款400萬元用於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上海市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措施:日前上海市出臺對種糧農戶實施直接補貼,調動種糧農民積極性的相關政策:一是今年繼續對本市種糧農戶實行直接補貼。對水稻種植規模在5畝以下(含5畝)的,每畝補貼60元;5-15畝的,每畝補貼70元;15畝以上的,每畝補貼80元。

今年繼續對糧農使用列入市優質水稻推廣計劃的水稻良種實施補貼。按全市平均每畝用種量,凡使用優質雜交水稻種子,每公斤補貼2元;使用優質常規水稻種子,每公斤補貼1元。

江西省出臺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農民只要種植早稻、中稻、晚稻,每畝給予10元補貼,早稻種植優良品種的每畝再給良種補貼10元。

湖北省:農民購買一畝早稻良種補貼10元,購買一畝中秈稻和粳稻良種補貼15元;

湖南省對糧農實行直接補貼,對水稻生產給予良種補貼:一、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

按農業稅計稅面積中的種糧面積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每畝補貼標準為11元。在4月10日前,先按每畝8元標準補貼到農戶,其餘部分在7月底前全部補貼到位。

二、對水稻生產給予良種補貼。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4月10日前,將早稻良種補貼足額補貼到戶,粳稻和中秈稻良種補貼也在播種之前補貼到戶。對晚秈稻的補貼,待國家確定後再公佈具體補貼方案。

種田補貼多少錢一畝地

一、關於補償主要是看種植的品種。

目前國家對農民的補貼主要是種植糧食的補貼。目前根據各省的情況不同,有的地方開始對棉花、油菜的種植也進行了補貼,補帖標準各地也不相同。你可以根據種植的品種你到縣級農村綜合改革辦(一般設在財政局)去諮詢一下。

二、如果你不是以《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規定“家庭承包形式”,而應該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如果是種植的糧食,原則上應該給承包人,因為一般情況下,是隻有種植糧食才給以補貼,不種則不給,村裡將土地承包給你,種什麼就由你定,你種糧食國給就給補貼,你不種糧食國家就不給。

國家政策佔用農民土地一畝地給多少錢

因國家建設徵用農村土地的補償標準可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執行。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1、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3、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農村補貼一畝地補多少呢

2015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最新出臺的農業補貼項目、農業補貼政策措施大全:1.種糧直補政策

中央財政將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補貼資金原則上要求發放給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具體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2014年1月份,中央財政已向各省(區、市)預撥2015年種糧直補資金151億元。

2.農資綜合補貼政策

2015年1月份,中央財政已向各省(區、市)預撥種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

3.良種補貼政策

小麥、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畝補貼10元。其中,新疆地區的小麥良種補貼15元;水稻、棉花每畝補貼15元;馬鈴薯一、二級種薯每畝補貼100元;花生良種繁育每畝補貼50元、大田生產每畝補貼10元。

4.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機械在省域內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

5.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政策

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按報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機型和類別確定,拖拉機根據馬力段的不同補貼額從500元到1.1萬元不等,聯合收割機根據喂入量(或收割行數)的不同分為3000元到1.8萬元不等。

6.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政策

國家將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實行新增補貼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傾斜政策。

7.提高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政策

2014 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提價幅度為5.4%;2014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別提高3元、3元和5元,提價幅度分別為2.3%、2.2%和 3.3%。2015年,繼續執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

8.產糧(油)大縣獎勵政策

常規產糧大縣獎勵標準為500-8000萬元,獎勵資金作為一般性轉移支付,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使用,超級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用於扶持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在獎勵產糧大縣的同時,中央財政對13個糧食主產區的前5位超級產糧大省給予重點獎勵,其餘給予適當獎勵,獎勵資金由省級財政用於支持本省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

油菜籽增加獎勵係數20%,大豆已納入產糧大縣獎勵的繼續予以獎勵;入圍縣享受獎勵資金不得低於100萬元,獎勵資金全部用於扶持油料生產和產業發展。

9.生豬大縣獎勵政策

依據生豬調出量、出欄量和存欄量權重分別為50%、25%、25%進行測算。中央財政繼續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

10.農產品目標價格政策

2015年,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

11.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政策

中央財政安排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補助60.5億元,在主產省實現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12.深入推進糧棉油糖高產創建支持政策

2013 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0億元,在全國建設12500個萬畝示範片,並選擇5個市(地)、81個縣(市)、600個鄉(鎮)開展整建制推進高產創建試點。2015年,國家將繼續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整建制推進試點,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集成推廣區域性、標準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輻射帶動區域均衡增產。

13.園藝作物標準園創......

現在國家發給農民的土地補貼款,一畝地究竟補貼了多少錢

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對符合以下條件的農村土地流轉項目,財政對土地流出方(農戶)按每畝1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1、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係,土地流轉期限在3年以上,單宗土地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積300畝以上);

2、土地流轉價格不低於農戶常年直接經營純收入或市、縣規定基準價,同時確保流轉農戶每年的收益獲得穩定增長。對流轉期限在三年以上的規模流轉,流轉價格的確定應採取實物計價、貨幣兌現或根據項目盈利水平和物價上漲情況分年段確定增長幅度,以確保農民長遠土地收益不降低。

3、對取得工商部門營業執照,具有示範帶動作用、運作規範(有章程、股權證書、實行“保底分紅”)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優先扶持。

4、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律、土地流轉操作規範、流轉合同手續完備。

5、當地政府重視土地流轉工作,能夠安排土地流轉扶持資金,用於對土地流轉農戶的獎勵。

2016地補貼多少錢一畝

一、關於補償主要是看種植的品種。 目前國家對農民的補貼主要是種植糧食的補貼。目前根據各省的情況不同,有的地方開始對棉花、油菜的種植也進行了補貼,補帖標準各地也不相同。你可以根據種植的品種你到縣級農村綜合改革辦(一般設在財政局)去。。

國家徵地,一畝地多少錢補償費,按國家政策

第一,根據江蘇省的規定,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最低標準,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為每畝24000元、21000元、18000元、16000元.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徵地農民,其安置補助費最低標準,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為每人26000元、23000元、17000元、14000元。

第二,具體你所述地塊標準以其所歸屬地類可以參考。(地域不同,補貼政策也不同)

國家補助給農民的地錢一畝地是多少

農村徵地的補助方法: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徵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徵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地單位安置因徵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補償標準

1、各項徵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准的徵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 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相關問題答案
農民地補貼多少錢一畝?
田地徵收多少錢一畝?
耕地賠償多少錢一畝?
林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國家對土地買斷多少錢一畝 ?
農村合作社補貼多少錢?
農村賣地多少錢一畝?
湖南五保戶補貼多少錢?
農村承包地多少錢一畝?
阿里出差補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