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增值稅?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什麼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指只對商品增值部分徵收的稅種,例:一臺電視機進價是1200元,售價是1300元,納稅人只對增值部分交納增值稅.比如稅率是7%,應該納稅:

售價1300元減去進價1200元等於增值部分100元×7%=7元.7元就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商品在各個流通環節上新增加的價值課徵的稅。早在1918年,德國工業鉅子西門子就曾提議以增值稅取代週轉稅。此後,美、日也有創辦增值稅之議,但未實行,直到二次大戰後,增值稅才真正在法國得以創立。

法國的增值稅戶每個商品流通環節都課徵,重複徵稅現象嚴重。1948年以後,為避免重複徵稅,在每個環節徵稅時,扣除以前環節所交稅款,這是增值稅的原形。1954年,法國對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實行按新增加的價值徵稅,採用“增值稅”的名稱。由於這種稅既能普遍課徵,保證財政收入,又能克服重複徵稅的缺點,因而顯示出很大的生命力,現已盛行於歐洲及亞、非、拉的很多國家,成為一個國際稅種。

1994年我國進行了以生產型增值稅為核心的稅制改革,在治理投資過度膨脹、市場需求過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步達到了改革目標。目前增值稅是我國的重要稅種之一.

增值稅是什麼意思啊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

比如說你買了一個電腦,商家給我開了增值稅發票。 這個發票體現的是什麼意思啊。 ← 你買電腦花了1170塊,其中1000塊是售價,170塊是增值稅稅款

這17%的增值稅,最終由消費者負擔。(不管是增值稅還是消費稅之類的什麼稅,最終都是由消費者買單的。)

商家在根據這個發票把稅交給稅務部門? ← 。並非直接根據此發票交稅,,,,,,商家在月底的時候會根據發票進行會計上的賬務處理。再根據賬務處理結果,到稅務部門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而稅務部門會不定期的到公司裡查賬,當然就是查發票之類的原始單據和賬簿記錄。

什麼是增值稅,什麼是國稅,什麼是地稅?

稅收分三類:1、國稅徵收;2、地稅徵收;3、國稅與地稅共享徵收。

一、國稅徵收:消費稅(含進口環節海關代徵的部分)、車輛購置稅、關稅、海關代徵的進口環節增值稅。

二、地稅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契稅、屠宰稅、筵席稅、農業稅、牧業稅。

三、國稅與地稅共享徵收:

1、增值稅:國稅75%,地稅25%;

2、營業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歸國稅,其餘部分歸地稅;

3、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及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國稅,其餘部分國稅與地稅按60%與40%比例共享。

4、個人所得稅:除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外,其餘部分的分享比例與企業所得稅相同。

5、資源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部分歸國稅,其餘歸地稅。

6、城市維護建設稅: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部分歸國稅,其餘部分歸地稅。

7、印花稅: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的94%歸國稅,其餘6%和其他印花稅收入歸地稅。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085268.html

什麼叫增值稅?稅率是多少

增值稅稅率就是增值稅稅額佔貨物或應稅勞務銷售額的比率,是計算貨物或應稅勞務增值稅稅額的尺度。

增值稅稅率分類  (1)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以下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2)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糧食、食用植物油、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圖書、報紙、雜誌、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農業產品、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3)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4)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請教什麼是增值稅?什麼情況下要交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間接稅。

徵收範圍包括所有的工業生產環節、商業批發和零售環節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的勞務以及進口貨物。增值稅實行價外稅。

在徵收管理上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在規定標準以上即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上或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上,經申請審批後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基本稅率為17%或13%,有權領購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按規定取得進項稅額的抵扣權。

小規模納稅人按6%的徵收率徵收,不能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什麼是增值稅,怎樣計算

增值稅的計算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繳稅額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麼是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徵稅,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0元呢?因為這時亥你公司作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這1700元增值稅對你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a公司多收了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乙產品80件,出售給b公司,取得銷售額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b公司這時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你公司的“銷項稅”。你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你公司負擔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乙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由於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產品獲得b公司的貨款後)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購買甲貨物時加入貨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繳過了),所以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購乙產品時付給你公司的,通過你公司交給國家。b公司買了你公司的乙產品,再賣給c公司,c公司再賣給d公司……,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如果你是一名會計,從會計分錄中也看得出來: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100件貨物時,分錄:

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應付賬款——a公司 11700

分錄中並沒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為公司的費用,而是做為“應交稅金”,因為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銷售80件甲產品時,分錄:

借:應收賬款——b公司 17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分錄中並沒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稅款做為公司的業務收入,而是掛“應交稅金”,因為這並不歸你公司所有,而是應交給國家的稅收。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給國家的稅收。

什麼是增值稅稅負

稅負率就是表示納稅人所承擔的稅收負擔的輕重的一個量化標準。增值稅稅負就是指增值稅納稅人所承擔增值稅額佔該納稅人當年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

計算公式是:稅負率=入庫稅款/全部銷售收入*100%

平時我們執行的是邊際稅率,不是納稅人真正的稅負率,稅負率是稅務機關評判行業納稅人稅收負擔的一種工具,也是國家制定稅收政策的一項參考依據。

這個數據算出來對企業控制稅收成本具有參考價值,通過稅負率的計算,企業財務人員可以知道本企業的稅負的輕重,在核算上是否規範,稅負重說明憑證取的不全,核算相對來說不規範,企業核算越規範,稅負率越接近同行骸平均稅負的最小值。

增值稅是什麼意思

--------------------------------------------------------------------------------

增值稅簡介

發佈時間:2000年07月24日

一、我國現行增值稅概況

增值稅是以商品銷售額和應稅勞務營業額為計稅依據,運用稅款抵扣原則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它是在原來按照經營收入額全額課徵的流轉稅的基礎上,經過改革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傳統的營業稅制是按照商品銷售額或勞務收入額全額徵稅的,上一個環節已徵稅的經營收入額,在下一個環節按經營收入額全額課稅時又重複徵稅一次。這樣,導致了不同生產結構的企業生產和經營同一種產品、因生產流轉環節多少不同,稅負有輕有重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企業結構的優化組合和生產結構的合理調整以及商品的正常流通,也不利於貫徹公平稅負、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增值稅的計算採取的是稅款抵扣制,准許扣除進項貨物及勞務時已納稅增值稅部分的稅款。對於企業來說,只就經營收入額中本企業新增的沒有徵過稅的部分徵稅,因而與按經營收入額全額徵稅的流轉稅種比較,不會出現重複徵稅問題。對於產品而言,該產品的總體稅收負擔等於各個環節稅負之和。當稅率確定以後,無論產品經過多少生產流通環節,其稅收總額始終等於產品銷售額乘稅率之積,稅負不會因納稅環節多少和生產環節的變化發生時輕時重的問題,因此,增值稅更能適應市場經濟多種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有利於促進工業向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有利於穩定財政收入。由於增值稅有其自身的優越性,從它1954年在法國率先實行迄今,已有約60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實行了增值稅。

目前,增值稅在我國稅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1994年實行新稅制的重要內容就是,建立以規範化增值稅為核心的與營業稅、消費稅、關稅等互相協調配合的流轉稅制。國家常用的統計指標“兩稅”即為“增值稅”和消費稅,其在我國稅收收入中佔有很大的比重,1997年佔到43.6%,1998年佔到40.25%。以成都市為例,在實行新稅制的第一年(1994年),全市共組織入庫工商稅收42.4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8.32%,比上年增長28.5%,增收9.41億元,這種成績是與增值稅的改革是分不開的。

二、增值稅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特點

增值稅是以商品價值中的增值額為課稅依據所徵收的一種稅。是由法國財政部官員法里斯·勞拉首先提出並實行,後被世界許多國家採用的一種新課稅制度。在我國,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以其貨物銷售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和進口貨物金額為徵稅對象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因為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節的新增價值徵稅,所以叫做“增值稅”。

什麼是增值額:

所謂增值額是指企業或其他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因從事生產和商品經營或提供勞務而“增加的價值額”。它是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所取得的商品銷售(或勞務)收入額大於購進商品(或取得勞務)所支付金額的差額。增值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上看,增值額相當於商品價值(W)扣除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悼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C)的餘額,即由企業勞動者所創造的新價值(V+M)。這部分由勞動者所創造的新價值則稱為增值額。在我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增值部分基本上相當於淨產值。它主要包括工資、利息、租金、利潤及其它口於增值性的內容。

就商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而言,一件商品最終實現消費時的最後銷售額,相當於該商品從生產到流通各個經營環節的增值額之和。從一個生產經營單位來看,增值額......

增值稅是什麼?交多少百分比?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中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叮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至於交多少百分比,這沒有一定;

希望能幫助到你!

什麼是增值稅發票?稅是怎麼算的?我要全面點,謝謝!

首先你要知道增值稅是個價外稅。我說個簡單的例子,對於新人來說好理解。比如你在商場買一臺電視,從會計角度看,這電視的價格有幾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製造這臺電視的成本吧,第二個是賣這臺電視的相關銷售費用,第三個相關的消費稅,營業稅等等。這3個組成了你買電視機的價格。

假如你買了這臺電視機花了5000元,然後你把這臺電視機10000塊錢賣我了,這價差5000塊錢其實就是這臺電視的新增價值,要以這個基礎納稅,稅率17%

以上是為了方面你理解所述例子。但是增值稅的計算看下面:

接上一話題,你在商場買了一臺電視,那意味著商場不是生產電視的公司,所以商場也是從製造商那裡買的。你可以這麼理解,商家從製造商手上花了2000塊錢買一臺電視,5000塊錢賣你,你10000塊錢賣我。這裡就產生了2次新增價值。製造商生產電視賣價肯定高於成本,所以製造商產生了增值額,為了簡化,一切從製造商賣商家開始。

商家給製造商2000塊錢,從買材料製造到賣電視,2000*17%=340就是增值部分。但是商場付款給製造商就是2000+340=2340元。

賬務處理 借 庫存商品 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340

貸銀行存款 2340

然後商場賣給你5000

借 銀行存款 5850

貸 主營業務收入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850

也就是說銷項稅-進項稅=850-340=510.就是商場要交的增值稅。繼續看下面

進項稅=你買入東西的價值乘以17%

進項稅+買入東西的價值=價稅合計

銷項稅=出售東西的價值乘以17%

這裡你要注意一點,平時老百姓說買一個東西多少多少錢,往往就看我們直接花的錢,你可能有誤區:明明你從商家買電視花了5850元,這不是這個數字乘以17%。沒錯,增值稅的重點就是價外稅,也是我第一句話。因為5850是你的價稅合計。

當你把電視賣我的時候:

借 銀行存款 11700

貸 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1700

所以你叫的增值稅就是你從商家買來時候的進項850,這裡分錄我沒寫,商場的銷項稅其實就是你的進項稅;你把電視賣我,你產生你的銷項稅1700.1700-850=850.850就是你要交的增值稅。由此可以看出,你從商家買電視的時候多交了850塊錢的稅,但是你賣我得時候,你又多收了850塊錢稅,所以你只賺了電視機的增值價5000.就也是價外稅的實物理論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增值稅?
什麼是增值稅即徵即退?
什麼是增值稅稅負?
什麼是遞延稅款?
什麼是應納稅所得額?
什麼是示值誤差?
什麼是消費稅納稅人?
什麼是價值鏈分析?
什麼是車船稅多少錢?
什麼是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