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法是指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30

什麼是四依法

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指四種依止之項目。依,依止、依憑之義。於經論中約分五類,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依、說四依、身土四依。

什麼是四依法

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是說這個人名氣有多大,“因為他是大和尚,我才信他”,不是的,要看他講的話是不是佛經祖師的傳承,這樣叫“依法”。如果他講的不符合經典,那就不能依從;如果有人即使是個惡人,他說“唸佛往生”,你就要依他,因為他講的是佛法。當初釋迦牟尼佛求法就是這樣子的,向羅剎鬼求法,求半句偈子,佛都獻身讓他吃掉。這叫“依法不依人”,不依這個人的名望、學問、資格、地位。但是,我看現在“依法不依人”的人,一萬個裡面難得幾個,講實在的,都是“依人不依法”,“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因為他名望高……”如何如何,“哎,你講的怎麼跟大法師講的不一樣?”這就不是“依法不依人”了,你講這句話,是在挑撥人際關係,是不是?我在這裡,隆道法師在那裡,“哎,你怎麼講的跟他不一樣?”如果我們兩個搞得有矛盾,那怪誰?怪你。他講的是禪宗,我講淨土宗,當然不一樣!佛法八萬四千門,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經和那部經就不一樣,那怎麼辦?“師父,你講的淨土宗,經典依據在哪裡?你這麼講有什麼根據?”好,那師父就交底出來,哪部經、哪部疏論,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祖師怎麼講……如果聽過之後,“依法不依人”,雖然他沒有名氣、沒有修行、沒有道德,但是講的是佛法,就要依從。 什麼叫“依義不依語”呢?佛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死在語言文字上了,不能懂得佛法的意趣、指向的話,那是不行的。比如說,經中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往生,如果你誤解說“我只念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再不用唸了”,那就是沒有懂得《無量壽經》的意思;如果“依義”,如祖師講的,祖師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是多到一輩子唸佛,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臨終才遇到佛法,一聲、十聲也往生,這個叫“依義不依語”,你光依表面語言,就可能出問題。 什麼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就是方便的、權假的。比如說,《觀經》講到三福九品迴向也可以往生,這個是“不了義”,是方便;《阿彌陀經》就講了: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念彌陀名號能往生,這個是“了義”。《阿彌陀經》是《觀經》的延續,《觀經》把定散二善講完後,歸到《阿彌陀經》,歸到最後一句話,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我講那麼多,你就念這句佛號。”這是比較法,意思是說三福九品也可以往生迴向,要念佛就更好。來到《阿彌陀經》裡邊,就要把“持佛名號”更加詳細地展開,這個時候就不含糊了,因為釋迦牟尼佛講這部《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是“了義”;《觀經》是有問、有請,是韋提希夫人請求才講的,是隨順眾生而講的。《阿彌陀經》是隨佛的本懷而講的,當然《阿彌陀經》是“了義”了。“了義”怎麼講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所修的,是雜善、雜行,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想到報土去,不行的!能往生,也是邊地、化土,想到報土去,只有專念彌陀名號。這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什麼叫“依智不依識”呢?“智”就是心智、智慧;“識”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見解。當然我們沒有智,那我們依祖師。比如講“一心不亂”,你看到“一心不亂”四個字,如果用意識分別,“要這樣子、那樣子……”,那就違背了佛理。《阿彌陀經》也好,不管講怎樣唸佛,不能違背彌陀本願,如果和阿彌陀佛所發誓願不相吻合,那一定是教化的方便,一定要歸到佛的本願,所以,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為“專復專”。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有智,那就依他的。從聖道門來講,他是悟得自性了,能悟得一切佛法真理了,當然“智”就開發出來了。禪宗尤其有這個特點,禪宗的公案講......

佛教四依法什麼意思

1 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弟子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

2 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諸位要曉得,法是性德、是圓滿的,如來證到究竟極果,從圓滿果德當中流露出來的。

3 為什麼不能依人?人修得再好,性德未能全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圓滿,道理是在此地。

4 佛陀在世以音聲為教體,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把它記錄下來寫成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教科書。

5 經典是佛從性德里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依經典就是依性德,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依教奉行。

6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多佛少。魔有能力障礙正法,不能毀滅正法。所以只要你能接受正法,認真修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魔對你也無可奈何。

7 魔喜歡幫助那些迷惑顛倒的人——不能接受正法的人,增長貪嗔痴慢、增長自私自利,幫助他們造作惡業,看到他們墮阿鼻地獄,他很開心。

8 今天人業障深重,雖然學佛了,還是迷惑顛倒、依人不依法,這就壞了!

9 一定要記住佛的話,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對經典要深信不疑。

10 經典裡面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要深信不疑,要依教修行。現在有很多人批評經典、毀謗經典,甚至還要改造經典,那些都是妖魔鬼怪,我們要認清楚,不能上他的當。

11 第二條是依義不依語。“義”是佛講的意思,“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

12 所以我們要依義,語沒有關係,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只要意思對就行了,這是重要的一個標準。

13 佛在經上說了很多名詞,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許多名詞?這是有用意的,這種說法的目的是破執著,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

14 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簡單的說,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了生死出三界,這叫了義;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

15 法門也是如此,不能超越三界的,這個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迴,這叫了義的法門。

16 我們今天看看所有的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就是了義的法門,這個經就是了義經典。

17 第四是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迴!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時時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18 今天佛不在世了,我們能守住佛的遺教——四依法,就如同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所以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一定要守住佛的四依法。

佛教 的四依法是什麼意思?

1 第一注意依經不依論。以佛法佛說的佛經的所講的佛法為標準。

真正學佛,所以我們皈依佛、皈依法,以佛所說的,這個留下來的記錄,那叫做經典。那麼這一種經典就叫做佛法。所以佛法,法字的意思,佛法這個法字的意思包括什麼呢?一切事,事實。一切理,一切道理。一切事,一切理,綜合攏來就叫做法。

第二依法不依人,

依佛法不依人。老和尚故意捧我,什麼善知識,老和尚話也靠不住,你們不要聽,我更不是善知識,他是客氣話。不要因為人的關係,要真正以真理為依歸.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只有佛經裡還有差別,有些佛經是不了義的經典。什麼叫不了義?不徹底的,不究竟的,有些佛經是究竟。所以要依了義,徹底,了就是徹底。不依不了義,有些小乘的經典,甚至後世還有偽造的經典,靠不住的。但是諸位聽了以後不要認為靠不住看都不看,都要看,你看了知道那個是不對的。

所以譬如有些人講這是外道,我說你學過沒有。外道我怎麼學它。那你怎麼曉得他是外不外呢?你知道了,才知道這個是外道。

第四句話依智不依識。真正學佛學道,要靠高度的智慧,

不是靠腦筋,或者是讀的書、常識與思想來的。譬如大家都學佛都曉得四大皆空,我常常說你肚子餓了,不要吃飯,看你空得了不,你就空不了,你說四大皆空嘛,天冷了,你不穿衣服,不怕冷你做得到嗎?做不到。所以都知道四大皆空。

佛語超拔是什麼意思

“超”就是離開, “拔”就是剝離苦難 就是叫一切眾生離開苦難,在此苦海游到彼岸, 明為超拔!

超拔的理論,是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意不依不了意。

以上來自網絡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識別一個在家居士修行是否如法,什麼是四種清淨明暉

一個字:善。

如法的居士應有如下幾條或全部:

1勤讀多讀佛經,

2不追求神通神奇感應,

3心平氣和不易動怒,

4努力持戒不紙上談兵,

5……

四種清淨明誨,即楞嚴經中講的:

其心不淫

其心不殺

其心不偷

其語不妄

依正法門什麼意思

這是指辯別正邪對錯之正法門的"四依法"。具體為: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佛教中講的一個女人身上只能接受三個眾生付體是什麼意思

佛經裡那部經說過,你找來給我看,如果是某一個人說的,不可信,世尊入涅槃前留下四依法,依法不依人。

在家人能否說法?白衣說法是佛法衰相嗎?為什麼

當然可以的 而且很多這樣的人 沒問題的 白衣說法是末法的一種現象 並不是說特指在家人不能說 兩回事的 如果修行人 依照佛教戒律 四依法 為標準 就沒問題的 怎麼就不行了!?

相關問題答案
四依法是指什麼?
中醫四診切是指什麼?
三定四不推是指什麼?
四個一是指什麼意思?
交通違法是指什麼?
工藝方法是指什麼?
打好四張牌是指什麼?
新疆四個統一是指什麼?
三妻四妾是指什麼生肖?
地理四極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