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程具有什麼性質?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美術課程具有什麼性質,是學校進行什麼的主要途徑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注:眾所周知,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關注的對象是不同的。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物,人文科學則更關心人。所謂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內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學科所體現出來的。美術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徵都內蘊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

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關於對語文性質的認識,在新課程標準中有了明確的定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就是說,語文同時具有工具和人文的雙重性質。 首先,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交際是人類特有的解決社會聯繫任務的活動,實現交際的...·園本課程的特有價值園本課程的特有價值 近幾年來,課程改革可以說是轟轟烈烈,我園從最早使用統編教材、南京教材、江西教材、建構教材一路走來,一直在不斷探尋適合我園幼兒的課程,即園本課程。一開始,我對園本課程的概念很模糊,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潛意識地認為這是領導階層的事情,我們一...·新課程與教學價值觀的重建新課程與教學價值觀的重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新的課程價值觀,即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幼兒園課程的性質與特點新課程 新理念 新天地--淺談美術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觀念應對 長沙市芙蓉區朝陽二小 李飛 提要: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其範圍之大、進展之快、效果之著,都是以前幾次課程改革不能達到.....·《品德與生活》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品德與生活》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 小學一至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本次基礎課程改革新增加的課程。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 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基本特徵: (一) 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什麼是蛋白質的生理價值?怎樣提高這種價值?

美術課程的性質是什麼?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1-9'FA'1.1.1)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1-9'FA'1.1.2)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圖像作為一種有效而生動的信息載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1-9'FA'1.1.3)

感知覺是思維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校體系中,大多數課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號的基礎上,而美術課程則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美術課程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水平。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1-9'FA'1.1.4)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

長期以來,人們將美術課程歸入 “技能”學科的範疇,課程結構以學科為中心,強調學科本位,偏重於知識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課程目標定位缺乏合理性。這顯然是對美術課程性質認識的偏差。實際上,人文性質是美術課程的根本屬性。

中學生從生理角度來說已經成人,所以人文教育更加顯得重要,我們上美術課不能只是傳授技能,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個繪畫工具,要通過美術課修正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矯正他們的生活習慣。通過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使他們對整個世界有一個客觀的、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認識和評價

確定美術課程的性質有什麼意義

一、確定美術課程的性質有什麼意義? 今天,聽了尹教授的課程標準解讀,感覺非常好。他通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把抽象的學科專業術語闡釋得通俗易懂、清楚明白。使我對美術課程標準的性質有了更加深刻具體透徹的理解。認識到了確定美術課程的性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和重要意義。它確立了美術學科的地位和作用。(1)確定美術課程的凸顯視覺性,突出了美術學科的特徵和美術課程的基本指向。

(2)確定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強調了美術課程不是一種以理論思維為特徵的課程,而是一種需要動手實踐的課程。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確定美術課程追求人文性,突出了美術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應該陶冶學生的人文情懷和精神。

(4)確定美術課程強調愉悅性,是將美術課程與學校的一般課程拉開距離,強調學習活動的感性和愉悅,讓學生真正發揮個性、大膽想象,自由 表達。 這些性質的確定都為我們的美術學科教學明確了學科定位,為廣大教師的美術教育指明瞭教學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我認為美術學科性質的確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因為我們的美術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傳承歷史、弘揚歷史,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創造新的歷史。歷史、現在、未來就像一條源遠不息的河流,共同組成中華民族燦爛文化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說它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我對基本理念的認識(1)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所決定的,是建立在一個基本信仰之上的,即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依據這一理念來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在追求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美術潛質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永遠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我們目前的教育機制,沒有更多的外在誘因和壓力可以導致學生學習美術。所以我們只有激發起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才能在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快樂。才能使美術學習的結果讓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功感,他們才會發自內心地喜歡這項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學習。

(3)關注文化與生活

強調文化是美術教育的國際趨勢,美術課程與文化的關係體現為:通過整體文化特徵瞭解不同群體的美術,通過不同群體的文化了解整體文化的特徵。而美術的學習是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的,美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4)注重創新精神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而美術課程被公認為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2.確定美術課程的性質有什麼意義

我們學習了尹教授美術課程性質的最新的闡述,其中強調了美術的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和愉悅性,即是凸現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下面我談談對這最新的課程學習的一點兒認識。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需要人的豐富而高尚的情感與之平衡。因為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凸現視覺性本質上是在強調美術的學科特性。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美術課以其獨到的實踐性來體現其學科特性。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長期教學實踐中,人們將美術課程歸入 “技能”學科的範疇,課程結構以學科為中心,強調學科本位,偏重於知識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課程目標定位缺乏合理性。這顯然是對美術課程性質認識的偏差。實際上,人文性質是美術課程的根本屬性。強調美術學科的愉悅性中,尹教授說,是將美術課程和其他的課程拉開距離。通過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使他們對整個世界有一個客觀的、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認識和評價。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對於美術課程基本理念的膚淺認識是:課程標準中這一理念實際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理念闡述表達了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實施基礎美術教育,必須體現全體性,第二,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第三,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現階段的美術課程太強調學科本位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因此,必須在美術教育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情境中,不僅要使學生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的表現形式、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更要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不同,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並對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寬容和尊重。要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中,評價不是為了甄別和選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評價以促進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促進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什麼說美術課程是人文性質的課程 ?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徵都內蘊於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自然科學關心的是物,人文科學更關心的是人。有論者將教育分成技術教育、導入教育和人本教育。技術教育主要是讓學生獲得生存的技術;導入教育主要將學生導人群體的現實;人本教育則更關心人的各種潛能的開發,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而導入教育和人本教育則與人文性有著密切的關係。所謂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義、人的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內涵。而人文學科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學科所體現出來的。自然科學是中性的,人文科學才具有道德與價值傾向。正如一位著名的德國大學的校長所說的,自然科學是時代的列車,而人文科學才是時代列車的司機。

當代社會,人們對過於重視科學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學所造成的不良現象,開始予以積極的反思,在科學中也開始注意滲入人文精神。早幾年,我國有一本暢銷的科學史著作《科學的歷程》,正是因為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結合才獲得巨大的成功。人們在閱讀中,不僅對科學發展的史實瞭然於心,而且還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徵都內蘊於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在美術教育中,滲入人文意識。應該注意這麼幾點:

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

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鑑賞,並將作品放在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掘人文內涵。

將人文性確定為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將使我們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美術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從而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更好地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與媒材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學生在美術課程中所學習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

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是什麼

美術可以帶動傳媒 可以引領一些潮流 例如服裝設計 裝飾裝潢

可以使人修身養性 使人更加具有耐心 提高自己的審美觀對美感的敏銳度

而且 學美術 可以讓人陶冶情操

我是今年的美術考生 家裡部分人對我學美術也存在這樣的質疑

但是 美術真的不是一無是處 堅信自己 走自己的路吧 加油

相關問題答案
美術課程具有什麼性質?
生產力具有什麼性質?
物體一般具有什麼性質?
黨的紀律具有什麼性質?
亞硫酸具有什麼性質?
理想具有什麼性質?
一氧化碳具有什麼性質?
電磁鐵具有什麼性質?
美術課程描述怎麼寫?
理想具有什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