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價格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什麼叫價格雙軌制

同一商品中國家統一定價和市場調節價並存的價格管理制度。因同時實行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兩種運行機制而形成。主要涉及糧食價格及生產資料價格。糧食收購制度改為合同定購後,國家規定“倒三七”比例價格收購,屬於國家定價;合同定購以外的糧食,由農民和糧食部門協商制定價格,屬於市場調節價。價格雙軌制主要是指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即同一城市、同種工業生產資料同時存在計劃內、計劃外兩種價格的狀態,國家計劃任務內的生產資料實行國家牌價,超計劃生產部分和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允許企業自銷部分實行市場價格。這是經濟體制轉換時期新舊體制並存的反映。 參考於網友 老師和尚 的回答

價格雙軌制的主要內容

價格雙軌制是指中國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一種特殊的價格管理制度。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物資分配體制以行政區劃為界,以行政指令為手段,通過層層申請、層層分配,並在此基礎上有組織有限制地訂貨,價格完全由國家有關部門控制,結果是企業被管死,產品“多年一貫制”,物資和資金週轉緩慢,各種浪費嚴重。從1981年開始,國家允許在完成計劃的前提下企業自銷部分產品,其價格由市場決定。這樣就產生了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產品按國家規定價格統一調撥,企業自行銷售的產品的價格根據市場所決定的雙軌制。價格雙軌制具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實現中國價格模式轉換的一種很好的過渡形式。它開闢了在緊張經濟環境裡進行生產資料價格改革的道路,推動了價格形成機制的轉換,把市場機制逐步引入了國營大中型企業的生產與交換中,促進了主要工業生產資料生產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在經濟過熱,供求矛盾尖銳、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高低懸殊的時候,某些不法之徒,大搞權錢交易,鑽雙軌制價格的空子,時而將平價的商品轉為市場出售,時而又將市場的商品變為平價商品,通過這種“評轉議”或“議轉平”,從中漁利,大發其財,成為暴發戶。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價格雙軌制正在逐漸縮小,直至消失。同品統價和市場調節價並存的價格管理制度。因同時實行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兩種運行機制而形成。主要涉及糧食價格及生產資料價格。糧食收購制度改為合同定購後,國家規定“倒三七”比例價格收購,屬於國家定價;合同定購以外的糧食,由農民和糧食部門協商制定價格,屬於市場調節價。價格雙軌制主要是指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即同一城市、同種工業生產資料同時存在計劃內、計劃外兩種價格的狀態,國家計劃任務內的生產資料實行國家牌價,超計劃生產部分和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允許企業自銷部分實行市場價格。這是經濟體制轉換時期新舊體制並存的反映。

價格雙軌制的概述

是指中國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一種特殊的價格管理制度。價格雙軌制指的是對同值的標的物實行兩種不同的定價機制,在中國一般係指工業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這是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的特殊產物。中國已經經歷了三次價格雙軌制向的單軌制的轉變,第一次是生產資料,第二次是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牌價),第三次就是現在面臨的資本市場的價格雙軌制--非流通股的場外轉讓價格與流通股的市場價格的並軌,也即非流通股在統一的市場上實現全流通。雙軌制是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特殊制度安排,是1979年至1993年間中國所實施的漸進式增量改革(體制外優先改革)戰略的一個重要特徵。雙軌制的特點是同時存在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價格體制。隨著體外價格機制的逐漸發育、壯大,最終讓體制內價格喪失其顯赫地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雙軌制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雙軌制類似於同一條道路上同時實施可以靠左行駛和靠右行駛的雙重規則,這必然會導致撞車和混亂。另一方面,雙軌價格的並存必然會助長計劃內外的倒買倒賣和權力尋租現象,造成腐敗蔓延。但是雙軌制的實施是當時中國經濟形勢下所產生的一個必然結果,它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雖然在其實施過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這種代價是轉型過程所必需的,制度的變革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什麼是價格雙軌制???

我國境內目前使用兩種貨幣:人民幣和港幣。近20多年來,筆者觀察到一種實際存在的現象——人民幣匯率在不斷地貶值(從1978年合0.357美金到2003年合0.121美金),即貶值到原有的三分之一;而港幣匯率不斷地升值(從1978年合0.29元人民幣,到2003年合1.06元人民幣)即升到三倍還要多。2006年以後,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才趨向於逐步(小幅度)升值。

這種現象是怎麼、為什麼發生的呢?

歷年來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統一發行的人民幣,是一種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幾十年間,對外貿易的匯率,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制定和調控。

從1949年1月到1953年初,人民幣對美金的匯率是根據中國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確定的,並按照國際市場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來調整。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轉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穩步發展工業、開展城鄉建設,物價趨於穩定。從1953年以後,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對外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當時國際上“固定匯率制度”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此後十幾年匯價固定在1美金=24618元(舊幣)=2.4618元(新幣),也就是人民幣1元=美金0.40元

然後,按照1978年全國出口平均換匯成本計算,1美元兌換人民幣2.80元。

1979年開始外貿體制改革,1980年12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1980年4月1日中國銀行開始發行“外匯券”,用來在友誼商店購買彩電、冰箱、洗衣機之類家用電器,以及洋菸、洋酒等等進口物品。

港幣早就跟美金掛鉤

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幣跟美金掛鉤,中心匯率為1美元兌換港幣7.8元。

1984年的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2角9分,調劑價格為3角3分,而黑市價格平均為4角至6角人民幣。

1980年10月中國開辦了外匯調劑業務,規定外匯調劑價格在官方匯率之上加10 %,形成了匯率的雙軌制。此後10年來,匯率調整的依據,是國家的出口換匯成本的變化。匯率雙軌制的基礎是價格雙軌制。官方牌價和調劑市場價格並存,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此外,還存在外匯黑市或灰市,屢禁不止。

從1985年起,對境外匯給國內居民的匯款或從境外攜入的外匯,准許全部保留,在銀行開立存款帳戶。調劑外匯的匯率,原由國家規定在官方匯率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如10%)幅度。

1988年3月放開匯率,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匯供求狀況議定,中國人民銀行適度進行市場干預。1991年11月起允許個人所有的外匯參與外匯調劑。個人出國探親、移居出境、去外國留學、贍養國外親屬需用外匯,可以憑出境證件和有關證明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經批准後賣給一定數額的外匯,但批匯標準較低。

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到三分之一

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呼聲一直很高。這有非常明顯的利益背景,即國有外貿部門的出口利益集團,希望藉人民幣貶值而擴大出口,從中獲利。

從1991年4月9日起,中國政府對官方匯率的調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調整的方式轉為逐步調整的方式,即實行有管理的浮動,

到1993年底調至1美元兌5.72元人民幣,比1990年11月17日下調了9%;同時,放開外匯調劑市場匯率,讓其隨市場供求狀況浮動,匯率波動較大,調劑價格一度達到1美元合11元人民幣。

在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和中國人民銀行入市干預下,1993年底調劑價格返回到1美元合8.72元人民幣。

1994年1月1日,實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並軌,人民幣對美元的官方匯率牌價猛地由1: 5.8貶......

價格雙軌制的主要作用

在中國,實行價格雙軌制有利也有弊。其積極作用有:①刺激短線行業的發展;②國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所需要的經濟資源;③為地方經濟和非國有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④推動價格改革及整個商品市場的發育。消極作用有:①衝擊國家計劃;②推動產品成本上升;③造成非規模經濟的企業過量增加;④為腐敗現象的滋生提供條件。價格雙軌制利弊雙重作用的消長,主要取決於實施範圍的大小,對象選擇是否合理,通貨膨脹是否嚴重以及財政、生產計劃、物資分配等方面的體制是否與之相協調。

價格雙軌制的產生原因

雙軌制價格的產生,並非主觀決策的失誤,而是改革過程中必須接受的現實,是無法迴避的選擇。這主要是因為:第一,中國是一個資源約束型的國家,不僅總量短缺,而且結構短缺更為嚴重,全面放開價格是不可能的。同時,也不可能寄希望於實行某些政策,就能在短期內解決長期積累起來的總量和結構矛盾,創造出一個全面放開價格的條件。而在價格扭曲的條件下,市場配置資源不可能是最佳,甚至產生逆調節。正是這種放統兩難的局面,決定了中國只能實行雙軌制價格,寄希望於通過兩種價格撞擊反射,交叉推進,最後達到理順價格關係。第二,雙軌價格產生還同經濟體制改革的戰略選擇有關。中國從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繼之實行利改稅以及財政分灶吃飯,從而形成了既定的利益格局,這在客觀上強化了價格機制的功能,扭曲的價格信號造成錯誤的資源導向。但是,要大面積的調整生產資料價格,又受到由於強化利益刺激所形成的既定利益關係的牽制,因而實行雙軌制則是比較切合實際的選擇。

什麼是股票的雙軌價格?舉個例子

應該是指上軌和下軌吧?

這個沒辦法舉例。

上軌是股價在上漲過程中碰到下降下軌

下軌是指股價在下降過程中碰到上漲上軌

價格雙軌制的歷史演變

中國工業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是在1979年價格改革以來逐步發生與發展的。國務院於1981年批准對超過基數生產的原油,允許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口;1983年批准對石油、煤炭超產部分實行加價出售;1984年批准工業生產資料的超產部分可在加價20%以內出售;1985年取消了原訂不高於20%的規定,超產部分允許按市場價格出售;1988年對主要工業生產資料規定了最高限價;1989年對橡膠、炭黑等工業生產資料的雙軌價格“並軌”,即把兩種價格併為一種價格,有的商品併入國家定價,有的商品併入市場調節價。

什麼是雙軌制?怎麼樣?

你好:

雙軌制度,俗稱兩條腿走路的制度。與多腿制行銷方式相比,雙軌制的最大優點是互動互助,符合了深度工作的理念,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

現在,最坑人的就是雙軌制度。理由有以下幾點:

1,雙軌制把“一夜暴富”傳染病注給從事者,誘騙說“理想狀態下”平行發展,快速實現財富積累;平行,咋可能?

2,企業有軟肋。雙軌的對碰獎,一般都是無限代的,所以,企業不敢放開手腳大幹。

3,縱觀發展史,發展穩定長久的公司(如安利、榮格集團),都不會採用雙軌制,而採用穩定的級差制。這樣公司生存靠真實的正規產品銷售。

可以交流,望採納。

雙軌直銷軟件和雙軌直銷制度開發的價格是多少

這個可大可小,錢不是問題,最主要看誰來開發,您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然後有沒有人買單 ,這是重點!

相關問題答案
雙軌價格是什麼意思?
雙免合格是什麼意思?
不可比價格是什麼意思?
基年價格是什麼意思?
獲利價格是什麼意思?
雙妻之格是什麼意思?
冰點價格是什麼意思?
合約價格是什麼意思?
助推價格是什麼意思?
申報價格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