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前是什麼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戰國的前一個朝代是?

東周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夏商是兩個朝代.夏是一個,商是一個.

按古代說法,先是三皇五帝,堯,瞬,禹他們.這時候還是原始社會階段.後來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商朝,開始了奴隸社會.

商被滅後(武王伐紂,封神榜- -!)周接替了商.其中,歌裡說的西周只是半個.因為周分西周和東周.

而東周又分兩個部分,分別是春秋和戰國.也就說,我們平時的春秋戰國時期,嚴格說來都屬於東周.所以春秋時期,又叫東周列國時期.這時候已經出現了封建制度的萌芽,比如著名的商鞅變法.

後來就很明顯了,千古帝王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秦朝,中國正式進入封建社會.

而後是兩漢,分別是西漢和東漢.

這裡特別說明一下,中國古代如果分東西,則必定是西在前,東在後.比如西漢東漢;若分南北,則必定是北在前南在後.如果北宋南宋.其他的也都是這樣.

在漢和秦之間,有個楚漢相爭,就是霸王項羽和劉邦爭天下,象棋裡的楚河漢界就是由此而來.

三分魏蜀吳,就是三國時期.這個應該不用我多說,三國現在正熱,基礎大家都有所瞭解.

三分的結果是司馬氏得了天下,建立晉朝.

晉也分兩部分,西晉和東晉.按我前面說的規律,西在前,東在後.

之後是五胡亂華,大批少數民族進入,開始了南北朝時期.

南朝為晉,北朝為秦.當然,這個秦已經不是秦始皇那個秦,不要搞混了.

南北朝末期,戰局混亂,最後統一天下的是隋朝楊氏.

到隋煬帝時,天下再亂,唐太宗李世民統一天下,開創了盛世大唐.

唐之後是宋,分北宋和南宋.

南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遼,金,蒙古.

最後蒙古大軍南下,朝代進入元朝.

元被明取代,蒙古人被趕跑.

明之後,清朝入關.

至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封建社會結束.

春秋,戰國時期是哪朝代的,在什麼朝代之前,什麼之後

戰國前期周朝王室還存在,應該算是周朝吧!公元前256年,也就是周赧王59年,秦國滅亡了周王室,戰國七雄爭霸,沒了王室各自稱王,就是純粹的分裂時期了。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21年這35年,國家不屬於任何朝代,就是列國爭雄時代,中國歷史對這35年的紀錄都用秦國的紀年來記載。

什麼時候是春秋時期,什麼時候是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中國戰國時期的時代背景

經過幾個實力較強的諸侯的掃蕩,春秋時期的數百個國家各自為政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天下被七國瓜分.總的來說比之前,局勢要平穩一些.早期封建制度在這一時期產生.

戰國時期的死刑較之前的朝代有什麼變化

戰國時期(前476年,一說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兩種觀點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前403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瞭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

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變革的高峰。戰國時期,土地國有制徹底瓦解,土地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確立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各國的改革或變法運動促進了這一轉變。土地自由買賣已經合法化,參與土地買賣的有貧民、官僚和貴族。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除井田,民得賣買”。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秦王掃六合

秦王嬴政於公元前230年只公元前221年,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置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展開的標誌。

2、破趙逼燕。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地震和大饑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接著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3、攻破燕國。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將樊於期,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軻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4、佔領魏地。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王賁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將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5、大舉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將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於蘄南,殺楚將項燕,佔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6、吞滅齊國。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餘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疆域摺疊編......

戰國時期是什麼年代?

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週滅亡前和二週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二週於西元前256被秦國所滅,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紀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滅亡了。

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曠日之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韓、趙、魏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國分別是:燕、趙、魏、韓、楚、秦、齊。除最為強大七雄外,周王朝境內還存在著越、巴、蜀、宋、中山等“千乘之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公國、魯、滕、鄒、費等,但其影響力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它們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為七雄所滅。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戰國”之名,源自西漢劉向編注的《戰國策》。公元前453年,晉國大夫韓、趙、魏三大家族打敗智氏,繼而瓜分晉國,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後啟大秦帝國,中續百家爭鳴,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而在兼併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而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戰國時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社會的雛形。

請問春秋戰國前後都有什麼時期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啟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湯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武王姬昌

東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周平王(宜臼)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始皇嬴政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9】漢高祖劉邦

新【9-23】王莽

東漢【25-220】劉秀

魏【220-265】曹丕

蜀【221-263】劉備

吳【229-280】孫權

西晉【265-316】司馬炎

東晉【317-420】司馬睿

十六國【304-439】

宋【420-479】劉裕

齊【479-502】蕭道成

樑【502-557】蕭衍

陳【557-589】陳霸先

北魏【386-534】拓跋珪

東魏【534-550】元善見

西魏【535-557】元寶炬

北齊【550-577】高洋

北周【557-581】宇文覺

隋【581-618】隋文帝楊堅

唐【618-907】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902-979】方鎮

契丹 遼【916-1125】耶律阿保機

北宋【960-1127】宋太祖趙匡胤

西夏【1038-1227】元昊

南宋【1127-1276】宋高宗趙構

金【1115-1234】完顏阿骨打

元【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

明【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

清【1636-1911】皇太極

戰國時期中的七國是屬於那七個國

燕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面積會超過蘇秦時期,大約25萬平方千米) 趙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 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齊面積大約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臨淄,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魏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都城安邑,後遷至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塊) 韓面積大約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平陽,後遷至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陝西東南部(一小塊),長平之戰前山西領土全部劃給趙國,韓國面積這時大概只剩下不到3萬平方千米。) 楚面積大約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城郢,後遷至壽春,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面積大概有150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500萬。 秦面積大約30萬平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成雍,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長平之戰前四川應該大部分劃入秦地,面積大概可以達到80萬平方千米,人口400餘萬。

我對歷史不瞭解,戰國以前是什麼朝代?

春秋就是戰國之前的朝代了。給你一首我小時候就必須背下來的朝代歌你就瞭解歷史了。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中國的朝代是怎麼排的?唐宋元明清之前是什麼啊?

夏、商 (前2070年〜前104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 (前770年〜定476年)

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秦 (前221年〜前207年)

西漢 (前206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 (220年〜581年)

隋 (581年〜618年)

唐 (618年〜907年)

五代宋遼夏金 (907年〜1279年)

元 (1271年〜1368年)

明 (1368年〜1644年)

清 (1644年〜1912年清帝退位)

相關問題答案
戰國前是什麼朝代?
春秋戰國後是什麼朝代?
宋朝以前是什麼朝代?
二千多年前是什麼朝代?
南宋之前是什麼朝代?
三國後是什麼朝代?
西周以前是什麼朝代?
清朝之前是什麼朝代?
南北朝以前是什麼朝代?
宋朝之前是什麼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