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0

民樂都包括什麼?

民樂是指民族音樂,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樂器。據史料記載,早期的中國樂器有超過七十多種,不過大部分已經失佚,或不再使用。樂器的分類方法則是以材料為主,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被稱為“八音”。 吹管樂器 笛子:笛子的笛身是以竹子製成的。相傳笛子是在漢朝時從西藏傳過來的。笛子可以發出洪亮,明快,而圓滑的音色。笛子有很多種類,其中常用於樂隊的有梆笛,曲笛和新笛。 管子:管子是中國最古老的竹製吹奏樂器。今天,這種雙簧吹奏樂器也有木製的。它能用於描述富於幽默感的曲子並擅長於模仿人聲。 笙:笙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構造獨特,它是唯一可以同時演奏不同音調的華樂樂器。笙是以簧片振動發聲。 嗩吶:嗩吶,這種樂器是五百前由回教徒帶到中國。它可以產生即優鬱又明快的活潑音律,也可以在樂隊中模仿鳥鳴。 彈撥樂器 箏:箏,戰國時期已廣泛流行。箏的弦可以從十三條至二十一條、甚至更多。古箏的音色優美,可以奏出流水般的聲音。 揚琴:揚琴起源於西亞地區,在明朝時被引進中國。演奏時需要用兩支竹棒擊打琴絃。揚琴的高音部可以發出高昂,悅耳的音色,中音部可發出柔和,優美的音質,低音部能發出低沉圓潤的聲音。 琵琶:琵琶在華族樂器裡是屬於古老的樂器之一,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琵琶的表現力豐富並有多樣化的演奏技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華族樂器之一。 柳琴:柳琴,又稱柳葉琴。屬唐代以來在民間流行的二絃或三絃梨形音箱彈絃樂器。現改革製成四弦的彈絃樂器。柳葉琴的音質屬於高昂的。 阮:阮,古代稱秦琵琶,阮咸。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阮的品種有大阮,中阮,小阮及低阮。 箜篌: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自五十年代中期,即展開了箜篌複製工作。現用的箜篌綜合了豎箜篌臥箜篌的造型和結構特點,並吸收了豎琴的外形等研製而成。除了可演奏搖指、輪指、撥絃、掃弦等技法,也可運用揉、滑、壓、顫技巧。其音色纖細柔美,並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拉絃樂器 高胡:高胡是演奏廣東音樂和伴奏粵劇的主要樂器。它的琴筒蒙上一層蛇皮,當拉動琴絃時,它會發出精美、纖巧、而優雅的聲音。 二胡:二胡,也稱南胡。因為當時這種樂器首先在中國南部流行起來。它能發出幽雅而結實的音質。 中胡: 中胡的音色比二胡更低沉。中胡音箱的形狀各不同,有環形,也有八邊形。 板胡:音色清脆高亢宏亮,用於獨奏和合奏。 打擊樂器 鼓:在公元前二零七九年,便出現了鼓。過去在戰役中,人們以擊鼓號召進攻。鼓有許多種,有懸吊鼓架上、用兩個木槌打擊轉鼓、還有架在鼓座上的懸鼓。鼓也可分為金屬類、竹木類、皮革類等。 鑼:鑼是一種民間流行樂器,鑼音是通過木槌打擊金屬表面發出。 鈸: 鈸和鑼一樣,主要用於戲曲和慶祝活動中。 其他打擊樂器:其他的敲擊樂器包括沙槌、碰鈴、木魚、鈴鼓、馬鈴、梆子、手鼓、蓮花板、拍板、板鼓等。 特別效果如:雨聲是把黃豆放在竹篩上滾動而發出聲音;雷聲可通過搖動大而薄的鋅板片而發出聲音。

中國民樂裡都有什麼樂器?

常見的民族樂器主要有:

胡類(京胡 板胡 二胡 中胡 高胡等)揚琴 柳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古箏 古琴 箜篌 笛(梆笛 曲笛)笙(中音笙 高音笙等) 嗩吶 簫 巴烏 管子 三絃 鼓(排鼓 花盆鼓 板鼓等) 響器(碰鈴 鈸也叫鑔 木魚等)

關於樂隊:

·拉弦:揣胡 中胡 高胡 板胡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等

【其中二胡人數最多,板胡、高胡、中胡由於音質特殊一般會在樂曲中有solo展示,長線條旋律一般多為拉弦所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要是補充樂隊低音聲部。】

·彈撥:揚琴 琵琶 中阮 大阮 柳琴 等

【彈撥聲部為樂隊伴奏節奏的支撐,就像房間的房樑一樣。有時也負責展現樂曲中輕快的部分,如喜洋洋、步步高等耳熟能詳的傳統曲目中,彈撥聲部則單獨展現。】

·吹管樂:笛子 笙 嗩吶 等

【嗩吶聲音高亢,不會全曲跟奏,一般為solo單獨展現,也有的曲目根本不需要嗩吶。笛子也是主要的旋律聲部,有時也參與伴奏。笙的solo不多,屬於樂隊的中和劑,負責節奏型。另外樂隊校音也靠笙,由笙給出標準音A,樂隊各聲部分別校音。】

·打擊樂:排鼓 定音鼓 大堂鼓 鑼 三角鐵 碰鈴 木魚 等

【打擊樂主要負責烘托氣氛,掌控樂曲節奏,屬於伴奏樂器,但個別曲目會以solo單獨展現,如龍騰虎躍、豐收鑼鼓等。】

民樂是什麼意思

民樂就是指民族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湧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絃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種絃樂器合奏的絃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樸、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絃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絃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緻,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絃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傳統民族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以及宮廷典禮、宗教儀式等結合在一起,較少採取純器樂表演的形式。民族器樂的實用性使不少器樂曲牌因用於不同場合而產生變化。

傳統民族器樂曲都有標題,分標名和標意兩類。標名性標題只給樂曲取名以示甲與乙之區別,它和音樂內容無直接聯繫,如《工尺上》、《四段錦》、《九連環》、《十景鑼鼓》等。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目和解題等提示樂曲的內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賽龍奪錦》等。

民族器樂曲按傳統習慣分為“單曲”與“套曲”兩類。單曲多為單一獨立的曲牌。套曲由多個曲牌或獨立的段落聯綴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麴,晉北的八大套等。如按樂曲的曲式結構類型分,主要有變奏體、循環體、聯綴體、綜合體等,其中以變奏體、聯綴體最為多見。

創作中各種變奏技法被廣泛運用。民間藝人在一首曲牌反覆演奏時,善於用各種演奏技巧對旋律作加花裝飾而形成變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禮曲》(嗩吶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種常用的變奏手法,它將“母曲”的結構成倍擴充,同時作加花裝飾。如《歡樂歌》(江南絲竹)、《南繡荷包》(二人臺牌子曲)、《柳青娘》(潮州弦詩)等樂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種變奏手法是採取變化主題的結構,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主題在其後的五次變奏時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擴充和緊縮。而琵琶曲《陽春白雪》中之《鐵策板聲》則採取結構次序的倒裝。這種結構次序的變更在鑼鼓段中更為常見。

20世紀20年代以來,劉天華、聶耳等......

什麼是民樂合奏

樂器種類有琵琶~揚琴~中阮~柳琴~笛子~二胡~古箏,大提琴,低音貝斯...嗩吶·笙~等北方及西洋樂器...而阮還包括了大阮和小稜..胡琴又分了二胡,中胡和高胡等..專業的民樂合奏對於打擊樂等都很注重

參考資料:cul.wenda.sogou.com/question/32177770.html?fr=srch

請問民樂的起源是什麼?

很久很久以前,通過地殼運動擠壓形成的祁連山區

最能代表中國的民樂是什麼

我要最佳啊我先說好了小宇! 《春節序曲》你自己聽去,全是民樂,而且是歡快的。 《高山流水》最牛X的古箏曲子。自己聽去 《二泉映月》經典的二胡 這三首是比較典型的。梁祝現代演奏都是小提琴版本的。四樓的別誤人子弟行麼?

中國所有的民族樂器有多少種?各是什麼?

吹奏樂器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壎(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鼕鼕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號角(漢族)

彈撥樂器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絃(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打擊樂器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拉奏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絃(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絃琴(佤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民樂的相關概念

“國樂”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在近代又有所發展的屬於“國粹”的音樂,可見“國樂”的創作時間指的是古代;“新音樂”指的是那些學習過西方音樂的人所寫的音樂,如學堂樂歌,可見新音樂的創作時間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音樂”則不僅指古代傳承下來的音樂,也指中國人按西方理論創作和改編的音樂。“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鑑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什麼是民樂

民樂就是指民族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 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湧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絃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種絃樂器合奏的絃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樸、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絃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絃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緻,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絃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傳統民族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以及宮廷典禮、宗教儀式等結合在一起,較少採取純器樂表演的形式。民族器樂的實用性使不少器樂曲牌因用於不同場合而產生變化。

傳統民族器樂曲都有標題,分標名和標意兩類。標名性標題只給樂曲取名以示甲與乙之區別,它和音樂內容無直接聯繫,如《工尺上》、《四段錦》、《九連環》、《十景鑼鼓》等。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目和解題等提示樂曲的內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賽龍奪錦》等。

民族器樂曲按傳統習慣分為“單曲”與“套曲”兩類。單曲多為單一獨立的曲牌。套曲由多個曲牌或獨立的段落聯綴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麴,晉北的八大套等。如按樂曲的曲式結構類型分,主要有變奏體、循環體、聯綴體、綜合體等,其中以變奏體、聯綴體最為多見。

創作中各種變奏技法被廣泛運用。民間藝人在一首曲牌反覆演奏時,善於用各種演奏技巧對旋律作加花裝飾而形成變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禮曲》(嗩吶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種常用的變奏手法,它將“母曲”的結構成倍擴充,同時作加花裝飾。如《歡樂歌》(江南絲竹)、《南繡荷包》(二人臺牌子曲)、《柳青娘》(潮州弦詩)等樂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種變奏手法是採取變化主題的結構,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主題在其後的五次變奏時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擴充和緊縮。而琵琶曲《陽春白雪》中之《鐵策板聲》則採取結構次序的倒裝。這種結構次序的變更在鑼鼓段中更為常見。

20世紀20年代以來,劉天華、聶耳等......

中國民樂如何分類?

中國民間音樂按其體裁藝術特點尚可分為六大類: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器樂、綜合性樂種等。每類音樂又各有多種體裁、形式、樂種和作品。

民間歌曲,分為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長歌及多聲部歌曲等不同的體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區、民族的不同而風格迥異,各具特點。

歌舞音樂,伴隨著民間舞蹈的歌唱和器樂演奏。

說唱音樂,說唱藝術是說(白)、唱(腔)、表(作)三位一體的藝術。也稱曲藝

戲曲音樂,戲曲是演員在舞臺上綜合運用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段,裝扮角色(劇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藝,丹人、教人、娛人的戲劇藝術。

民族樂器,早在兩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種樂器了。到如今經常使用的樂器已達兩百多種。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為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彈絃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這些樂器既能獨奏,又能組合成各種形式和樂隊進行重奏和合奏,並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性樂種,是指兼具以上五種類型中兩類或兩類以上的樂種。

相關問題答案
民樂是什麼?
漢樂府民歌是什麼意思?
人民網是什麼媒體?
我國的國歌民國是什麼?
怏怏不樂是什麼意思?
酷家樂是什麼企業?
灑水車上的音樂是什麼?
民豐是什麼意思?
微樂是什麼?
新民居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