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五帝距今多少年?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三皇五帝大約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無比,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八說,五帝有六說。具體三皇是誰,五帝是誰,存在多種說法。基本上,無論是按照史書的記載,還是神話傳說,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為久遠,時間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000多年前。

三皇: 三皇是上古的 伏羲氏 女媧氏 神農氏。 以天道泰德王天下為天皇泰帝。女媧氏建立婚姻制度,以人道倫德王天下為人皇娘娘。神農氏建立農耕制度,以地道炎德王天下為地皇炎帝。

揭祕三皇五帝距今多少年

矩靈氏:地皇之妻,人皇之母

有巢氏:遷巢湖,尊稱巢皇

燧人氏:尊稱燧皇,據說在位110年

華胥氏:是伏羲與女媧之母

伏羲氏:尊稱羲皇,據說在位118年

女媧氏:尊稱媧皇,伏羲死後即位,據說在位130年;被道教神化為女媧娘娘、后土娘娘

朱襄氏:史稱“後朱襄氏”

神農氏:尊稱農皇,一說即炎帝(存有爭議),少典子,前2986-前2867年在位,據說在位120年

臨魁:炎帝子,前2867-前2788年在位,據說在位80年

帝承:前2788-前2729年在位,據說在位60年

帝明:前2729-前2681年在位,在位49年

帝直:前2681-前2637年在位,在位45年

帝來(釐):前2637-前2590年在位,在位48年

帝裹(哀):前2590-前2549年在位,在位42年

榆罔:前2549-前2495年在位,在位55年

黃帝:少典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據說在位101年

少昊:又名玄囂,黃帝長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據說在位74年

顓頊:昌意子、黃帝孫,前2322-前2245年在位,據說在位78年

帝嚳:蟜極子、玄囂孫、黃帝曾孫,前2245-前2176年在位,據說在位70年

帝摯:帝嚳長子,前2176-前2168年在位,在位9年

三皇五帝巨今天有多少年

三皇五帝本來就是傳說。

最後一位皇是大禹,他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按照夏朝距今4100年推斷。

三皇五帝時代的結束距今4100年左右。

不過夏朝是否存在歷史學界尚無定論,至於其年代只是推測,沒有如殷墟那樣的實物證據。

從三黃五帝到春秋戰國多少年

從三皇五帝到春秋戰國有2000多年。

三皇五帝,含義有二:1.指歷史人物。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五帝,指金帝:顓頊,木帝:帝嚳,水帝:堯,火帝:舜,土帝:大禹。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中國的三黃五帝分別是誰。

三皇 天皇伏羲 地皇女媧 人皇神農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上古中國歷史,三黃五帝時期?

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字記載始於中古九朝第一朝弇茲朝晚期,距今約上萬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客觀地說:中國文字歷史有一萬多年,文字這是文明誕生的標誌!

中國的朝代史總共分為,中國上古六朝:盤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中國中古九朝:弇茲朝、伏羲女媧朝、神農朝、軒轅朝、少昊朝、顓頊朝、高辛朝、青陽朝、陶唐朝,中國下古十三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一、中國上古六朝(約400萬年前-約1萬5000年前):盤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

盤古朝:君主盤古氏般瓠,遠古時期約400萬年前-約300萬年前,紀元為開天闢地元年。人民具有能辨識天地的能力,開創了天地陰陽文化,此朝人類已別獸類,具有立體辨識能力,以群體勞動為生存條件,並誕生了信仰。

天皇朝:君主天皇氏望獲,遠古時期約300萬年前-約170萬年前,紀元為天靈元年,發明了數字、天干、地支,開創了五行文化,使人們有了最早的年曆,發明了數字和工具。天皇朝為舊石器時代早期,婚姻為血緣群婚,用天然火。此朝人類為熟練使用工具勞動的能人。

地皇朝:君主地皇氏嶽鑑,遠古時期約170萬年前-約70萬年前,紀元為地皇元年,古史記載地皇朝貢獻有三,一定三辰,二分晝夜,三有歲月,使人們有了時間概念,具有成熟的語言,地皇朝誕生了日曆和武術。

人皇朝:君主人皇氏愷胡洮,遠古時期約70萬年前-約20萬年前,紀元為九皇元年,以九條河流劃分了九大行政區域,這是九州最早的由來,誕生了以樹皮為材料製作的原始華服。人皇朝誕生了以《九頭紀》為首的最早的非文字史書以及大量原始城鎮和樹皮衣服。

大巢朝:君主有巢氏巢居,遠古時期約20萬年-約5萬年前,紀元為巢皇元年,大巢朝為舊石器時期的中期,為母系社會時期,男子以打獵和捕魚為主,女子以採集野菜和挖掘塊根為主,禁止同族同輩男女通婚,群婚。誕生了以獸皮為材料製作的原始華服。

燧明朝:君主燧人氏燧允婼,遠古時期約5萬年前-約1萬5000年前,紀元為燧皇元年,燧明朝有十大發明(後期包含弇茲朝):一是木石取火,二是扶木紀曆,三是結繩記事,四是圖騰徽銘,五是榑木陽曆,六是河圖洛書,七是陶符文字,八是八索圭表,九是太極渦旋,十是天道文明。

二、中國中古九朝(約1萬5000年前-約公元前2071年):弇茲朝、伏羲女媧朝、神農朝、軒轅朝、少昊朝、顓頊朝、高辛朝、青陽朝、陶唐朝。

弇茲朝:君主織女氏風織女,約1萬5000年前-公元前7724年,紀元為女帝元年,以鳳為圖騰,弇茲朝與燧明朝一起研創了十大發明,誕生了以苧麻為材料製作的原始華服。婚姻制度禁止人與獸通婚,始建“人道”的血緣婚姻制度。有文字符號記載始於弇茲朝末期,距今約上萬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

伏羲女媧朝:第一任君主青帝風伏羲,立都陳倉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紀元為羅奉元年。第二任君主鳳女媧,紀元為女皇元年,以青龍和白蛇為圖騰,立朝78位帝王。施行以女人為主體的對偶婚姻,首創一夫一妻婚姻,開婚姻法之先。創造八卦,“龍”圖騰,誕生了蠶絲華服。

神農朝:君主炎帝姜魁隗,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4405年,紀元魁隗元年,以羊為圖騰(麒麟)。此朝階級出現了,首次出現了負責保衛工作的宮廷禁衛軍和部落自衛軍,並誕生了棉毛華服。此朝人類政治文明顯著成熟。

軒轅朝:君主黃帝姬邦卉,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3年,紀元帝芒元年,立朝前以熊為圖騰......

三黃五帝分別是誰

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基本上,無論是按照神話傳說,還是史書的記載,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燧人、伏羲、神農 伏羲、女媧、神農 伏羲、祝融、神農 伏羲、神農、共工 伏羲、神農 、黃帝 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流行,意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天神,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另一種解釋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聖王,以第一與第四種說法較為常見。 歷史 現在對於這一時期歷史的認識存在很多爭議,但是這一時期中國處於原始社會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由於對這一歷史時期現存的資料大多和神話傳說糾纏在一起,許多事情很難判斷真偽。基於史料,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 最早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這個部落大約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主要從事農業勞動。附近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收復了周邊各個部落。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就是由此產生的。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

問中國三黃五帝到底是誰?

我國古代有把遠古三個皇帝和上古五個帝王合稱為三皇五帝的傳說,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無比,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那麼,三皇五帝究竟是誰?說法頗多分歧。

《史記 秦始皇本紀》說,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且認為泰皇最貴。那麼,泰皇是誰?《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春秋緯》提出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的另一種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等,則又主張三皇應為燧人、伏羲、神農,而《運鬥樞》、《元命苞》等緯書,除了認同伏羲、神農外,補上了創造人類的女媧。此外,《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通鑑外紀》又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由此看來,伏羲、神農佔了三皇之兩席,諸說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誰,分歧較大。

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世本》、《大戴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而《禮記?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皞、顓頊為五帝;《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三皇五帝中,五帝一般採取《史記 五帝本紀》的說法,至於三皇,則無從確定了。

三黃五帝是那幾位?

中國最早的古史系統。中國的古史傳說中,到戰國時期形成幾種“五帝”說;戰國末始有“三皇”一詞,到漢代才形成幾種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說。 “皇”的原義是“大”和“美”,不作名詞用。戰國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為人主的稱呼,遂用“皇”字來稱上帝,如《楚辭》中的西皇、東皇、上皇等。時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稱為“三皇”。在《周禮》、《呂氏春秋》與《莊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並對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義作了解釋,但都未實定其人名。 漢代所定的人間歷史上的“三皇”有五說:①《尚書大傳》為燧人、伏羲、神農。《禮·含文嘉》、《春秋命歷序》亦同此說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運鬥樞》為伏羲、女媧、神農。③《禮·號諡記》為伏羲、祝融、神農。《孝經鉤命決》引《禮》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說為伏羲、神農、共工。⑤西漢末的《世經》所排古史系統,在黃帝和顓頊之間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戰國時說的“五帝”中多了一帝。於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黃帝升為三皇,與伏羲、神農並列。首先是《禮·稽命徵》持此說,張衡上漢順帝書及其後的皇甫謐《帝王世紀》亦從之。接著是偽《尚書序》宣揚此說,由於它的經書地位,從此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歷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實上述諸說皆為西漢末以後緯書所編造的神話。 漢代仍傳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漢末緯書《春秋命歷序》、《始學篇》等以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經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還具人形(一說他們分別有十二頭、十一頭、九頭);“中三皇”則具人面蛇身或龍身,分別有十三頭、十一頭、九頭(一說以中地皇為有巢氏、中人皇為燧人氏);“後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漢代畫像石和帛畫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間的“五帝”一詞在孟子時尚未出現,他書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詞排在“三王”前,但無人名,只在其《議兵篇》中稱堯、舜、禹、湯為“四帝”。《孫子兵法》有“此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稱(但梅堯臣謂此“帝”字系“軍”之訛)。《管子》及《莊子》所屢稱“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實人名。其實,自西周至春秋戰國時記載神話和歷史傳說文籍中,先後出現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號,大抵居西邊的有黃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鯀、禹、四嶽、稷(棄)、高圉、太王、玄囂、蟜極、昌意、青陽等,居東邊的有太皞、少昊摯、顓頊、高陽、高辛、堯、羿、浞、澆、俊(即舜、嚳)、契、冥、上甲微等,地區未明的有帝鴻氏、縉雲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後三者可能在東)等,由東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東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後裔八姓(如季連羋姓為楚祖)等等。《莊子·胠篋》列舉了古帝十二名及全書中屢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韜》列舉了古帝十五名,《逸周書》所列古帝多達二十六名。由於戰國後期五行說逐漸建立,凡事都要湊五為成數,於是在上述許多古帝王中,遂有羅列“五帝”的必要,並出現了下列五種五帝說。 ①《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其說根據《國語·魯語》對他們的讚譽而定。《帝系》為其編造了以黃帝為始祖的世系。《呂氏春秋》及《史記·五帝本紀》承用了此說。 ②《戰國策·趙策》與《易·繫辭》提出的宓戱(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人。《莊子》、《淮南子·淑真訓》及《三統曆》亦承此說。《通鑑外紀》反對三皇五帝說,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王符《......

三黃五帝指的是什麼?

有關三黃五帝的幾種不同組合,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一些說法:

三黃:

⒈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⒉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⒊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⒋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五帝:

⒈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⒉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⒊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⒋黃帝、少昊、顓頊、嚳、堯(《資治通鑑外紀》)。

一般都認為是上述的第一種。

相關問題答案
三黃五帝距今多少年?
三國時期距今多少年?
紅山遺址距今多少年?
堯距今多少年?
周文王距今多少年?
光緒元寶距今多少年?
公元七世紀距今多少年?
司馬遷距今多少年?
晚明代距今多少年?
佛教距今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