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安的嗎?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百家姓有姓安的嗎?

有啊 ,安祿山啊

《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 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於《三字經 》。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該書前幾個 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趙是指趙宋,既然是 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 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 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他判斷《百家 姓》“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所謂“有國”據史書記載,吳越在宋太祖開國後,還存在一段時間,至宋太宗興國二年才率土歸降。可見這本書是北宋初年問世的。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我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該書頗具實用性,熟悉它,於古於今都是有裨益的。

[編輯本段][1]【百家姓歷史】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且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得延續。百家姓中有七成姓來源於洛陽偃師。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是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著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姬,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隻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

《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個姓姜,雞個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十世紀北宋朝代起在中國廣為流傳。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迷。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

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公元1125-1210年)最早在他的詩《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詩人在註釋中指明他的靈感源自兩本書,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開始流傳了。

宋朝的皇氏姓‘趙’,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宋朝的一位學者相信‘孫’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統治者--李後主的姓氏。這就是《百家姓》的開場白--“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紀初)出版的,它根據漢字和蒙古字的語音、筆畫對應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並不完整,流傳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錄完整。它總共記錄了438個姓氏,其中408個是單姓,有102行組成,38個是複姓,編成15行。最後一行是百家姓終,即百家姓完結篇,由118行構成,共有472個字。

清朝後期又出現了另外一本有關百家姓的書--《增廣百家姓》,書中記錄了444個單姓,60個複姓,結束語為“百家姓序”。

現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圖畫,每頁上方除了記錄歷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屬家族外,旁邊還有他的圖像;每頁下半部是由四個字或姓氏組成的短句,讀起來很像古時的四句詩詞。

......

中國有多少姓安的人?

在百度上搜索估計12萬左右!!!

中國的百家姓有姓安的嗎?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孫安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遙遠的西方,曾經自立為“安息國”,成為自行為政的國家,長時間跟中原沒有關連,其子孫以國為姓,稱為安氏。一直到漢朝時,才重歸中原,我國開始有了“安”供個姓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3、出自他姓或賜姓安氏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下同),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

② 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

③ 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

④ 唐時有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裡,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髮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一五卷,為我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名為氏,稱為安姓,後世安姓奉安清為安姓的得姓始祖。

百家姓裡面有姓安的嗎?

百家姓裡面有姓安的,安姓來源: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東漢靈帝時(168-189),安息國太子安清,潛心專研佛學,來到京都洛陽定居,其後有安氏。南北朝北魏時,安息國又有世子來到中原亦為安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時有代北鮮卑族複姓安遲時,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定居中原,改為漢姓安氏;據《唐書》所載,為“昭武九姓”之一。當時郝連山北昭武城有康居國,後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阿姆、錫爾梁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稱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九姓先後歸附內地。安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

歷史上有什麼姓安的人嗎

樓主您好。這是古代和近代的: 明洪武間羅羅斯宣慰安定 明洪武間建昌衛指揮使安配 明朝知府安濟 明宣德間馬湖府知府安? 明正統元年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安均 明中葉知府安鰲 明萬曆間知府安興 貴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萬銓 明末貴州宣慰同知安邦彥 抗擊吳三桂鬥爭主將安坤 清代反吳鬥爭名將隴安藩 順治間涼山河東長官司安泰寧 咸豐間四川河東長官司安世榮 沙馬宣慰司安韋威 雍正間河西宣慰司安祥茂 雍正間河東長官司安鳳英 民主革命先驅者安健 上層愛國人士安登俊 大土司安登銀 希望對您有幫助!

姓安的到底有多少人口?

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萬增到170萬,達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安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佈於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陝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

百家姓裡面有沒有安這個姓? 10分

有。外國的安徒生。唐朝的安祿山。

畢 郝 鄔 安

姓安的有多少人

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約二百零九萬兩千餘

中國有沒有人姓“安”的? 20分

安祿山就姓安……清朝時還有個安德海安公公……好人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對了,有個安金藏,也是唐時人,和來俊臣叫板來著,間接救了李旦,最近有本網絡小說裡還寫過他。這是個強人!很強,各種意義上……

你可以參考百度百科中的安姓名人

baike.baidu.com/...331699

中國姓安的人大概有多少個?

大概九萬多.雖然韓國姓安的人佔的多,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啊,肯定比韓國的多.

希望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有姓安的嗎?
有姓夏的嗎?
有姓蓋的嗎?
有姓雞的嗎?
有姓飛的嗎?
有姓冷的嗎?
有姓龍的嗎?
有姓西的嗎?
有姓蒙的嗎?
有姓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