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宣太后的母親是誰

宣太后羋八子到底是誰的女兒?

(2015-12-07 15:23:43)

轉載▼

草根司令彭國軍的博客

標籤:

宣太后

傳奇人生

歷史記載

羋月傳

兵馬傭

電視劇《羋月傳》正上演,該劇的原型便是秦始皇太曾祖母宣太后——羋八子。她是誰的女兒?真的會是楚威王的女兒嗎?

羋八子,一位傳奇女性,西安咸陽驪山腳下有她的陵寢,甚至有人說列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傭的主人不是贏政,而是宣太后羋八子。僅憑這一點,你就知道這個人多麼厲害了。

這麼厲害的人,史書自然不會放過。雖然在重男輕女的古代,史書對女性具有天然的岐視,但《史記》、《戰國策》等正史對這個牛人都有記載。雖然沒有專門的篇章,卻在多處呈現。

宣太后政治活動時期大約在公元前306年到公元前266年,是秦昭襄王的生母。秦昭王生於前325年,按一個女人生育年齡推算,其出生應當在公元前340-345年(按其15-20歲生秦昭王計算),也就是說,她的壽命足夠“高壽”,至少活了75-80歲——在古代屬最高壽之列。

史書沒有記載宣太后的名,只說她的姓氏為“羋”,來自楚國。羋,這是楚國的國姓。也就是說,她應當是楚國國君的後代——王族。《羋月傳》開播,幾乎90%以上的人都會念成“半月傳”,也就是根本不知道“羋”的讀音。其實,家喻戶曉的屈原、項羽就姓羋,與宣太后是本家。

電視劇《羋月傳》給宣太后一個名“月”,我估計可能是秦始皇兵馬傭身上有“羋月”字樣而來。也許本劇的導演、編劇、製片們就是奔著兵馬傭是宣太后的兵馬傭而非秦始皇贏政的兵馬傭吧——學術上的假設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比如秦始皇陵重見天日的時候等等)水落日出。如果真的能坐實兵馬傭是宣太后的,那也就完全可以坐實宣太后非一般女子,是當時秦國真正的當家人,是當時秦國的三軍統帥,國家元首……

先秦時期的許多真實歷史大都埋在地下,特別是女性。數千年儒家對古籍的增刪,但在少得可憐的古籍資料中,還是留下了秦宣太后的中言片語,有關她的姓,她的位,她的兄弟,她的兒子,她見外國使者講的那個黃色段子,她與義渠王、魏醜夫等情人花邊新聞、她被奪權——這些隻言片語足以讓我們還原一個非同尋常的奇女子。史上所載范雎當年勸秦昭襄王革除宣太后、宣太后的兩個弟弟,宣太后的另兩個兒子(即“四貴”)的特權領地,收回權力,正從側面印實了宣太后的確權傾朝野,是秦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羋姓本為商代的祭司,是典型的神職人員。在先秦時期,國之大事,惟祭與戎。祭司是貴族。羋姓祭司在周武王滅商後遷到長江中游丹陽一帶。後被封為楚。楚地廣人富,子孫繁榮昌盛,楚王中的眾子又被冊封到屈、昭、景等地,這些分支的羋姓後代便以封地為姓。到公元前四世紀時,屈昭景已成為楚國三大姓。《羋月傳》中提到的屈原、昭陽、景差便是這三大姓的代表人物。他們五大旱年前都是一家,都是楚王的後代,用今天的話來說便都是王族。秦宣太后羋八子也是該王族中的一員,為了與西部的秦國聯姻,在楚威王或者楚懷王時期遠嫁秦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候國為了“合縱”或者“連橫”,都會把王族的公主們嫁給別的諸候王,用姻親來結盟。所以,這個宣太后,極有可能是楚國與秦國聯姻來到秦國,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個女人。

宣太后像中國歷史上所有女人一樣,只有姓沒有名。或者有個名,也沒能留下來。史書上稱她為羋八子。羋是姓,可八子並不是名。八子只是她在成為太后前的地位等級。秦國後宮的女人很多,地位等級有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少使等等,八子屬於中層。可見宣太后在秦惠文王眾多女人當中混得並不好——連個良人都沒有混上。

羋八子在成為......

羋月原型是誰?秦宣太后的老公是誰

羋月是楚國人,她父親是楚國國君,所以羋月自小倍受溺愛,常常與楚王在宮廷裡嬉鬧玩耍,有人勸楚王要注意形象,可是楚王在這個小女兒面前仍舊是嘻嘻哈哈,可見羋月在楚王心中的地位。

遺憾的是這樣的溺愛沒有持續多久,楚王就病逝了。羋月的母親隨後在後宮中遭到排擠,一家人被逐出宮門。那段時期是羋月最悲慘的日子,每天居無定所,飯不果腹。

後來作為陪嫁,羋月來到秦國。雖然秦國之行讓他與青梅竹馬的戀人分散,但這為她以後在政壇上呼風喚雨打下了基礎。到秦國後沒幾年,她生下一個兒子。母以子為貴,羋月自此開始了她的受寵生涯。一時間她在後宮之內無人敢惹,無論何人見了她都要客客氣氣。

不過好景不長,秦惠王正在壯年時卻暴病身亡,剛剛生活有了轉機的羋月又跌到了谷底。嫉妒她的人數不勝數,她很快就被逐出宮外,發配到邊疆。幸運的是這樣的苦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時任國君的贏蕩死於一次意外,秦國瞬間大亂,羋月趁勢回到秦國,並且在弟弟的幫助下重整河山,蕩平內亂。

之後將自己兒子扶上皇位。於是羋月也成為了皇太后。《羋月傳》的故事就是取材於這段歷史。

秦宣太后羋八子是羋月嗎

羋月,楚國人士,乃楚威王之愛女,後來楚威王去世,羋月無人依靠,生活一落千丈,她的母親向氏也被趕出王宮並改嫁他人,自此羋月生活艱辛,與弟弟躲過一次又一次災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羋月與楚公子相愛,卻無奈被嫁與秦國,成為秦王贏駟的寵妃,到後來生下贏稷,與姐姐羋姝決裂,羋姝自此處處打壓羋月。及贏駟崩,羋月和她的兒子被髮往燕地。不料,武王因舉鼎而亡,秦國內亂,羋月無奈下嫁義渠王,借義渠之力平定秦國內亂,輔佐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此乃《羋月傳》中羋月之事。

歷史上的羋八子雖不知其閨名為何,但從姓氏來說,羋乃楚國國姓,可見羋八子即便不是楚威王之女,也應為楚國貴族之後。且其有一異姓弟弟魏冉,可見羋八子之母也曾改嫁。而這位魏冉弟弟則是公子稷繼位的重要人物。

秦惠文王死後,惠文王后的兒子公子蕩繼位,是為武王。而羋八子與公子稷卻被質燕國,燕國乃苦寒之地,宮中數人,卻偏偏質他們母子二人,可見惠文王后並不待見羋八子,而羋月也曾受羋姝打壓。後來嬴蕩因舉鼎身亡,羋八子與公子稷被趙王祕密送回秦國,在羋八子與其弟魏冉鐵腕下,平定內亂,輔佐公子稷登基,羋八子成為宣太后。

羋八子雖未借義渠之兵,卻也經鬥爭才得來兒子繼承王位,羋月與宣太后羋八子生平基本吻合,可見,宣太后羋八子乃羋月的歷史原型,而羋八子之名的確已不可考。

羋月和秦始皇的關係

羋月即是歷史上著名的“羋八子”,從輩份上論,秦始皇嬴政該叫她太奶奶的。羋月奠定了秦朝一統天下的基礎,是秦始皇最應當感謝的前輩。而且,據說,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當初羋月希望為自己準備的。

宣太后和呂后誰的年代早

宣太后年代更早。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

秦宣太后是誰?

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秦始皇的高祖母 秦宣太后羋八子。這個太后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她是中國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太后”這一稱謂就是始於她。最厲害的是,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治秦國41年,雖然最後被兒子奪回了權力,但威風猶在,照樣在王宮裡豢養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男寵帶去陰間殉葬,兒子不敢說一個“不”字,大臣們也只敢以委婉的路數勸解。這位太后行事之不羈、手段之高明,可謂獨步古今,史籍中所載的種種有關她的史蹟,更令人瞠目結舌。她的一生充滿戲劇性,比武則天、慈禧活得更精彩痛快,可謂是婦女性解放的先鋒。

歷史上的宣太后是現在的那個地方的人

宣太后本是楚國人,(春秋的楚國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

宣太后的老公是誰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宣太后是誰?為什麼說她才是兵馬俑的主人

秦始皇陵坐落在距西安30公里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驅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東側發現大型兵馬湧從葬坑,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專家和旅遊者的高度重視,甚至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秦兵馬捅從葬坑,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捅坑佈局嚴整,結構奇特。如現開放的

一號湧坑,從葬的陶人馬約6000餘件,同真人真馬一般高大。這些陶俑,依坑排列,面向東方,形成一個長方形軍陣。湧坑東端有2i0個武士俑,手執弓管遠射兵器,三列橫排,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銷甲捅組成的主體部隊,一個個手執矛、戈、就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個過洞裡,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西端,各有一排手執弓彎的武士俑,似側翼衛隊。“強弓勁彎”的戰袍俑是秦陵部隊的外圍,蹲姿射捅系後備軍。數以千計的陶人,每個身高1.86米左右,容貌不一,神態各異,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陶人的職務、兵種和性格,從其裝束、體態、臉型、神情、手勢以至細微的發須變化,可略辨一二。秦兵馬湧的主人是誰?自1974年發掘以來,國內外學者一般都認為當是秦始皇,這一”隊伍整肅、裝備齊全、威風凜凜、氣壯山河的陣容,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平的藝術再現。

但是,近幾年來,學術界有人對這一流行觀點提出了質疑。陳景元在《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發表題為《秦誦新探》的文章,對舉世矚目的秦兵馬湧的主屬問題,提出了大膽而全新的見解。作者指出,有關秦倆主屬這一重大結論性命題,並未有人依據可靠的材料用科學的語言進行117ff確、系統而周密的論證。

文章歹舉和分析一系歹無法解釋的疑問和矛盾觀象,明確地否定了秦始皇是兵馬俑主人這一當今流行的說法。如過時的軍陣:在~號坑、二號坑裡,大量的卒兵圍繞戰車排列成一·個個整齊的大小方陣,戰車兵又是這支部隊的主力。而)車戰則是這支部隊最基本的作戰方式。但在《文獻通考》寂園雜記》人淮南子》《史記》等古籍中,秦始皇時期只有大量使用步兵和騎兵的記載,幾無進行車戰的痕跡,可見它與兵馬誦這個軍陣隊伍毫無共同之外,卻有天淵之別。又如奇特的武士:湧坑裡所有要衝鋒陷陣的武士,有的精梳各種發舍,有的頭戴一頂軟帽,而攻堅作戰中自身防衛所必需的頭盔,一個都未準備,大量武土沒有護身銷甲。這樣的武士是沒有戰鬥力的,說這是秦皇橫掃六國的精銳之師,令人費解。又如違禁的兵器:秦軍以精良的鋼鐵兵器更新了裝備以後,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下令收繳全國銅製兵器,運人咸陽,悉數銷燬,鑄成12個重各24萬斤的大銅人。之後,任何人繼續收藏銅戈一同劍,就是一種罪死不赦的犯上行為。二號坑內有銅劍劍頭,誰敢用這種陳舊、劣等的兵器去給秦始皇作陪葬之物,又如犯上的服色: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立即“改正朔,易服色”,規定了。衣服、族族。節旗,皆尚黑”的制度。而桶坑裡幾乎所有的武士誦,從上到下身穿大紅、大綠的戰袍,紫色、藍色、白色的長褲,真是五顏六色,異常鮮豔,哪裡有一絲一毫,倘黑,,的意味。

作者進一步比較了殉湧制度的異同,考證了銅鈉年代的順序,追溯了大多數武士湧獨特的頭冠和發舍的本源,並根據武士誦身上發現的銘文的判讀、卉氏墓地的探究以及;日楚軍隊的分析,指出這個大型兵馬湧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祖上秦昭王的生母、曾在秦昭王時期專權達41年之久的秦宣太后。從而把秦兵馬

湧坑的實際營建年代前推了半個世紀左右。

在1984年召開的秦湧發現十週年學術討論會上,專家、學者專門討論了秦兵馬湧的主屬問題。絕大多數人仍然認為秦始皇是秦湧的主人。

秦湧考古工作者秦鳴在《文博》雜誌 1985年第:期以《秦......

秦宣太后父親是誰

秦宣太后就是羋月(八子),她父親是楚威王。楚威王的子女為如下幾人:楚懷王熊槐,宣太后羋八子(宗女),羋戎(宗子)。

楚威王是戰國時期楚國頗有作為的君王,他在位時期,繼承其父楚宣王救趙伐魏與開拓巴蜀的格局、滅掉了越國,並在泗水大敗齊軍,楚國的勢力擴張到了長江中下游與江淮地區。此間楚國的經濟、軍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疆域也得到了較大的擴張。

宣太后與義渠王之子是誰

羋月與義渠王曾育有兩子,但在史書上卻無他們之詳載。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昭王母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義渠國大敗後,也想與秦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昭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但義渠王一到咸陽,就被早已盤算好的宣太后久留於秦,並長期與其淫亂。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滅了義渠,在該舊地置北地、隴西、上郡。北地郡治義渠縣。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

宣太后為什麼殺義渠王﹖

宣太后既然壯年守寡,現在又把持朝政,肯定就不會獨守空闈。雖然做為太后她不可能正式下嫁於人,於是她就有了許多的情人。

其實說起來,宣太后見於史籍的第一位情人來頭不小,而且宣太后與之情好,也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

此人就是秦國外境戎狄——匈奴之義渠王。當初惠文王在世時,義渠是歸附服從了秦國的,但是秦昭王繼位,年幼無知,前來朝賀的義渠王年輕力壯,性情桀驁不馴,對新秦王心生蔑視,分分鐘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在這樣的情形下,宣太后以一國太后身份向義渠王暗通款曲,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自然戾氣大減,叛亂的心思也就少了。

戎狄所處位置,在秦國的長城外,乃是秦國舉足輕重的大後方。正因為宣太后犧牲色相,籠絡住了義渠王長達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國能夠毫無後顧之憂,騰出手來增強國勢,並且在諸侯國間征戰不休,屢有斬獲。

三十年後,秦國已隱然成為諸侯國間的老大,國勢大強,已經不用畏懼戎狄的威脅了。於是宣太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將情夫誘到甘泉宮去“度假”,然後就在溫柔鄉中突然發難,將義渠王殺掉,並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將甘肅寧夏一帶原屬義渠王的領地全部收入囊中。——從此,秦國不再有西部邊陲的後顧之憂,進而為宣太后的玄孫贏政能夠放手一搏,成為始皇帝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太史公司馬遷說,宣太后在與義渠王來往的三十年中,還為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後來如何卻不見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為首的秦國殺死了的話,一定會見於史籍,以此進一步證明“秦乃虎狼之國”。而竟不見記載,可能這兩個孩子早在父母來往的三十年間就已經夭折了,鑑於當時的醫療生活條件,這個可能性更大——而兒子死了,當然也是進一步促使宣太后對情夫痛下殺手的因素之一。

為什麼說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兒子(假如真有過的話)早死,是促使宣太后最終向義渠王下手的?

我只是覺得,假如宣太后不想生孩子的話,完全可以不用孕滿生產,而她居然生了,她的本意,猜想就要利用秦太后與義渠王之子,繼承戎狄的王位,從而免除秦國的隱患,兵不血刃就將戎狄收歸秦有的。

而兩個兒子居然都沒能養成,自己也不可能再生育,以血緣懷柔的政策失敗,她才終於向義渠王下了殺手。

(只是猜想,請勿擡槓。)

總之,宣太后充分利用了她身為女性的一切優勢,並把它們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達到了千軍萬馬也達不到的目的。義渠王不幸,把這個嬌滴滴的女人等同弱者,就只能有如此下場。

相關問題答案
宣太后是誰?
中國最後一個太后是誰?
康熙的皇后是誰?
李隆基的太子是誰?
唐代宗合葬的皇后是誰?
龍王三太子是誰?
入戲太深是誰唱的?
清朝皇太極是誰?
中國現在的太子是誰?
秦時明月東皇太一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