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疫情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25

全世界的五大病毒個有哪幾種

一、霍亂

定義: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通常經水、食物、生活接觸和蒼蠅等傳播,它發病急、傳播快、波及面廣、危害嚴重。經水傳播是霍亂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歷次較廣泛的流行或暴發多與水質被汙染有關。重症霍亂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腹瀉、嘔吐、脫水、循環衰竭及代謝性酸中毒等。如搶救不及時或不得當,可於發病後數小時至十多個小時內死亡,成人和孩童都不能避免。

暴發地:世界衛生組織稱,霍亂對全人類具有永久性的威脅,並且威脅在不斷增大。近幾十年來,霍亂主要在非洲的許多地方、南亞以及拉美的一些地方暴發。

現有的霍亂疫苗只對部分人有效,並且由於疫苗有毒副作用,一些國家禁止使用。但霍亂並不算最可怕的傳染病,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大約30萬起霍亂病例,病死率僅1%。霍亂較容易防治,只要不飲汙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就不會感染。

近期暴發記錄:據歷史記載,霍亂共有7次大流行。在1817年至1923年的百餘年間,霍亂共暴發6次,每次都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死亡人數也超過數千萬。

第七次霍亂大流行發生在1961年,源於印度尼西亞,然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和歐洲,1970年進入非洲,百年不見霍亂蹤影的非洲從此深受其害。1991年霍亂襲擾拉丁美洲,一年內就造成40萬病例和4000人死亡,僅祕魯的經濟損失就達7.7億美元。

1994年盧旺達內戰造成百萬難民缺衣少食,霍亂也開始流行。據統計,戰後一個月逃難到鄰國的盧旺達難民感染霍亂的人數約為5萬,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名患者死亡。

最近的一次霍亂大暴發是在津巴布韋。據世界衛生組織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津巴布韋自2008年8月暴發霍亂疫情以來,感染人數已經超過9.6萬,其中超過4200人死亡。這是非洲近1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霍亂疫情,不僅導致津巴布韋大量民眾感染或死亡,還波及到周邊一些非洲國家。

二、腦膜炎

定義:腦膜炎是脊髓液和大腦周圍液體受到細菌感染而誘發的疾病。這類細菌對抗生素較為敏丨感,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痊癒。腦膜炎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劇烈頭痛和頸部僵硬等,如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會失去意識甚至死亡。

暴發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是腦膜炎的頻發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非洲東起埃塞俄比亞,西至塞內加爾的21個國家是腦膜炎高發地區。

近期暴發記錄:自2009年1月以來,非洲的尼日爾、尼日利亞和乍得3國共有超過2000人死於腦膜炎。目前僅這3個國家就確診了5.6萬名腦膜炎病人。

今年,尼日利亞的腦膜炎疫情比原先估計的要嚴重得多。尼日利亞衛生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尼日利亞腦膜炎病例數量增加了8倍,達到47902例,而死亡人數也從衛生部今年3月初宣佈的300餘人增加到2000餘人。

目前,無國界醫生組織正在致力於一場大規模的腦膜炎疫苗接種行動,以幫助非洲國家對抗今年已經奪取2000多條生命的病魔。無國界醫生組織表示,他們已經救治了540萬民眾,並計劃為170萬人接種疫苗,這將是該組織展開的最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

三、艾滋病

定義:艾滋病,英語縮寫AIDS的音譯,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稱艾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艾滋病病毒 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內臟系統的病毒。HIV本身並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HIV破壞後,人體由於抵抗能力過低,喪失複製免疫細胞的能力,從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各種複合感染而死亡。

暴發地: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簡要介紹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這是世界上......

全球五大疾病有哪些?

一、瘧疾

目前,因全球變暖瘧疾正日益威脅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人民的健康構成了極大威脅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造成的,通過瘧蚊傳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蟲傳 染病。世界範圍內,僅是呈現臨床症狀的患者病例每年就在3億到5億之 間,而每年因患瘧疾而死亡的人數則在一到三百萬之間, 這其中大部分 為兒童。兒童,孕婦,旅遊者和各地的新移民對本地流行的瘧原蟲免疫 力較差,故是易患瘧疾的高危人群。瘧疾主要的流行地區是非洲中部, 南亞,東南亞及南美北部的熱帶地區,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

瘧疾患者多呈現高熱發燒症狀,由於早期跡象與流行性感冒有相似 之處,許多對該疾病不熟悉的外來旅遊者容易將瘧疾誤認為感冒,從而 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藥物治療而使得病情惡化。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會非常高。這也是非洲瘧疾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戰亂和經濟發展問題,處於疫區的非洲國家公共衛生和醫療狀況通常非常惡劣,這使得這些地方瘧疾 的感染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二、登革熱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 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 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本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 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 登革熱。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各地發生過多次大流行,病例數百萬計 ,在東南亞一直呈地方性流行。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近 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在東南亞部分國家,登革熱已成為 地方性流行病,國內有輸入病例或局部暴發疫情出現。

三、腦炎

腦炎(森林腦炎),森林腦炎又稱蘇聯春夏腦炎或稱遠東腦炎

腦炎(森林腦炎),森林腦炎又稱蘇聯春夏腦炎或稱遠東腦炎,是由 森林腦炎病毒經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臨 床特徵是突然高熱、意識障礙,頭痛、頸強、上肢與頸部及肩胛肌癱瘓 ,後遺症多見。

森林腦炎病毒屬於蟲媒病毒乙群,為RNA病毒,可在多種細胞中增殖, 耐低溫,而對高溫及消毒劑敏感,野生齧齒動物及鳥類是主要傳染源, 林區的幼畜及幼獸也可成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由於蚊媒叮咬。人群 普遍易感,但多數為隱性感染,僅約1%出現症狀,病後免疫力持久。本 病分佈中、蘇、捷克、保加利亞、波蘭、奧地利等國。

高熱和乾旱之後再發生暴雨,這種天氣模式最有利於登革熱爆發,而 且隨著全球變暖,這種天氣模式越發繁多,腦炎也成為更多人的公敵。

四、鼠疫

鼠疫,也叫做黑死病,世界上曾發生三次大流行

鼠疫,也叫做黑死病。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 ,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本 病遠在2000年前即有記載。世界上曾發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公 元6世紀,從地中海地區傳入歐洲,死亡近1億人;第二次發生在14世紀 ,波及歐、亞、非;第三次是18世紀,傳播32個國家。14世紀大流行時波及中國。

美國熱帶醫學雜誌報道,全球氣候異常,墨西哥州冬天和春天的溼度大於往年,這樣有利於齧齒動物食物資源的生長,跳蚤的生存和繁殖 也很盛行,因此導致該州發生鼠疫的個案今年增加了60 %。

五、霍亂

霍亂是一種水傳疾病,因飲用了被細菌紶霍亂弧菌汙染的水和食物沾染上的

霍亂(c......

中國5大神醫

扁鵲:

一.扁鵲,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名醫。

二.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內邱縣), 戰國時代名醫。又家於盧國(今山東長清一帶),因名之曰盧醫。《史記》等載其事蹟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鍼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發明創造:《內經》和《外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他是處在動亂的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飢寒困頓。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尤其是洛陽、南陽,會稽(紹興)疫情嚴重。“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目擊心傷。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佔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論喪,傷橫夭之莫救”(《傷寒論》自序)。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 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傷寒論》自序)。當時,在他的宗族中有個人叫張伯祖,是個極有聲望的醫生。張仲景為了學習醫學,就去拜他做老師。張伯祖見他聰明好學,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而張仲景竟盡得其傳。何顒在《襄陽府志》一書中曾讚歎說:“仲景之術,精於伯祖”。

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208),東漢末醫學家,漢族,身高約合現今1.61米。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

區政府“五大辦”是指哪幾個辦公科室?

應該是區五大辦吧:應該是區委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區政協辦公室和區紀委辦公室

關於疫情的案例分析怎麼寫啊,格式是什麼?★高分奉上★

這是人家的文章 你參考一下吧。

對了 你聽說過上海甲肝大流行嗎? 大概是93年的 網上有很多關於它的調查報告呢

一、理論背景介紹 kaoyantj

⒈ 傷寒是由沙門菌屬傷寒桿菌、副甲、乙、丙副傷桿菌引起的乙類腸道傳染病,可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等途徑傳播而形成多種類型的流行。傷寒的常見潛伏期為12~18天,最短7天,最長23天[1]。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以迴腸下段淋巴組織病變最明顯。傷寒典型的臨床特徵為持續發熱、相對緩脈、全身中毒症狀、消化道症狀、玫瑰疹、肝脾腫大與白細胞減少等,傷寒較常見的併發症為腸出血、腸穿孔、肺部感染、傷寒肝炎、心肌炎、腎損害等。 112室

⒉ 傷寒的診斷:以細菌培養為主,並可用血清學診斷,如肥達反應(試管法)和微量凝集試驗,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才有診斷價值[2]。 同濟

⒊ 傷寒的流行史及現狀: 濟

傷寒與副傷寒的年發病率: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一般高達30~100/10萬,1953年後普遍下降。我國為傷寒病的多發區,1986年前每年發病率仍在10/10萬以上,但以後逐年下降,僅有發生局部的暴發流行。如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貴州等地均有暴發流行事例發生,多以水型為主,食物型暴發亦有發生。一般地傷寒沙門菌佔首位(96.25%),乙型副傷寒佔2%,甲型副傷寒佔1%,丙型副傷寒佔0.4%[2]。 輔導

江蘇省是我國傷寒高發區之一,傷寒的發病率一直居全國前列。1980~1998年疫情資料顯示:全省累計報告病人423795例,年平均發病率34.34/10萬。全年各月均有發病,但8~11月份病例較多,佔總病例數的51.43%,有明顯的秋季高峰,傷寒潛伏期3~45天,平均15天。因此,傷寒患者感染的高峰期應在8~9月份,我省傷寒發病可分為四個階段:4~7月份的上升期,8~11月份的流行期,12~次年1月份的下降期,2~3月份的低發期。傷寒高發區為蘇南太湖和蘇北裡下河這兩個水網地區。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和鹽城五市的發病數佔總發病數的76.83%,而這五個地區的人口只佔全省總人口的39.72%左右。1987~1998年全省報告暴發疫情369起,報告病人8595例,暴發原因以水型為主,1987~1998年共發生耿86起,佔77.51%。近年暴發疫情逐年大幅減少,但由食物引起暴發的比例則有所上升,從1992年前的平均4.80%上升到1992年後的平均33.33%[3]。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我省發病率逐年下降,其中1年居全國首位,7年居第2位,近兩年退居第4位。1998年降至7.23/10萬,達歷史最低水平[4]。 共濟

⒋ 爆發:是指在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現,這些人多有相同的傳染源或傳播途徑。大多數病人常同時出現在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內。 48號

二、案例背景資料 33623 037

⒈ 丹陽市某鎮傷寒暴發疫情 正門對面

1.1流行病學特徵:某鎮地處九曲河上游,共有行政村20個,人口數(92年年終人口)33892,1993年年初至10月2日共發生傷寒219例,總髮病率646.17/10萬,比92年同期上升1725%,其中1~8月底該鎮共報告傷寒76例。進入9月份以後,該鎮傷寒發病數陡增,從9月1日至10月2日報告傷寒143例,受威脅人口數18828人,罹患率759.50/10萬。具體分佈情況見圖一和圖二。 同濟大學四平路

kaoyantj

共濟網

143例傷寒病人分佈在16個行......

世界衛生組織怎樣評價韓國疫情的

世界衛生組織

(亦稱“世衛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於巴黎的國際公共衛生局和1920年成立於日內瓦的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戰後,經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決定,64個國家的代表於1946年7月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會議,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1948年4月7日,該法得到26個聯合國會員國批准後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每年的4月7日也就成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 ”。同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2007年陳馮富珍女士正式出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一職。

世衛組織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獲得儘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衛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05年5月,世衛組織共有192個成員國 。

世界衛生大會 是世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主要任務是審議總幹事的工作報告、規劃預算、接納新會員國和討論其他重要議題。執委會是世界衛生大會的執行機構,負責執行大會的決議、政策和委託的任務,它由32位有資格的衛生領域的技術專家組成,每位成員均由其所在的成員國選派,由世界衛生大會批准,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三分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君子協定,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是必然的執委成員國,但席位第三年後輪空一年。常設機構祕書處下設非洲、美洲、歐洲、東地中海、東南亞、西太平洋6個地區辦事處。

中國是世衛組織的創始國之一。中國和巴西代表在參加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聯合國於舊金山召開的關於國際組織問題的大會上,提交的“建立一個國際性衛生組織的宣言”,為創建世界衛生組織奠定了基礎。1972年5月10日,第25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了中國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合法席位。此後,中國出席該組織歷屆大會和地區委員會會議,被選為執委會委員,並與該組織簽訂了關於衛生技術合作的備忘錄和基本協議。1978年10月,中國衛生部長和該組織總幹事在北京簽署了“衛生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雙方友好合作史上的里程碑。198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駐華代表處。1991年中國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被世衛組織授予最高榮譽獎“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金質獎章,他是被授予此獎的世界第一位衛生部長。

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

所有接受世界衛生組織憲章的聯合國成員國都可以成為該組織的成員。其他國家在其申請經世界衛生大會簡單的投票表決,多數通過後,就可以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國。在國際關係事務中不能承擔責任的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或其他能夠對該地區的國際關係承擔責任的權威基於該地區自身利益制定的申請,該地區可以作為預備成員進入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按照區域分佈(現在共有192個成員國)。

非洲地區辦公室(arfo)

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科摩羅,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萊索托,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裡,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共和國,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里昂,南非,斯威士蘭,多哥,烏干達,......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五大疫情是什麼?
中國四大名酒是什麼?
中國四大補品是什麼?
我中國四大名著是什麼?
中國四大刺繡是什麼?
中國最大的海是什麼海?
中國四大板塊是什麼?
中國三大戰役是什麼?
中國最大的省是什麼?
中國四大名園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