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做了多少年皇帝?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唐德宗李適簡介 唐德宗之後的皇帝是誰

唐德宗李適,唐代宗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歲。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曆十四年(779年)即位。次年,為了改善財政,聽從楊炎的建議,廢除庸調製,頒佈“兩稅法”。另外,也試圖削弱藩鎮割據實力,加強中央集權,但由於措施失當,反而引起節度使的反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倉皇出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朱泚稱帝,後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叛變,再逃到漢中。於是發佈了《罪己詔》,聲明不再約束節度使,對其姑息遷就。從此,唐朝的中央權力進一步削弱。

其在位期間,時局稍為穩定,但任用宦官為統帥,並且勒索地方官進奉物資,在長安施行宮市,徵收間架、茶葉等雜稅,民生更加困苦。雖有人稱之為“中興之治”,但並沒有特別顯著的成就。

唐德宗於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死,死後諡號為神武孝文皇帝。

唐德宗李適之後的皇帝是唐順宗李誦。

李誦,即唐順宗;唐德宗的長子,唐肅宗上元二年(761)臘月初二(1月8日)出生於長安。806年逝世。去世後諡號為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葬於豐陵。

李適為什麼會當皇帝 歷史上李適的母親是誰是沈珍珠嗎

您好。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適出生於長安大內宮中。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孫、唐代宗李豫的長子,母為睿真沈皇后。同年十二月,拜特進,封奉節郡王。

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十一月,李適十四歲時,爆發了安史之亂。次年長安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天下陷於大動亂之中。李適和其他皇室成員一起飽嘗了戰亂和家國之痛,也親身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唐德宗李適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唐德宗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適初封奉節郡王。寶應元年(762年)擔任天下兵馬元帥,改封魯王、雍王,在名義上統軍平定安史之亂。次年拜尚書令。廣德二年(764年),被立為皇太子。大曆十四年(779年),李適即位。

李適在位前期,以強明自任,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干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頗有一番中興氣象。後任用盧杞等,政局轉壞。建中四年(783年),爆發“涇原兵變”,李適出逃奉天,後依靠李晟等平亂。執政後期,李適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在全國範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對藩鎮多事姑息,使其勢力日漸增強。他在位時期,對外聯合回紇、南詔,打擊吐蕃,成功扭轉對吐蕃的戰略劣勢,為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適於會寧殿駕崩,享壽六十四歲。在位二十六年。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廟號德宗,葬於崇陵。

李適善屬文,尤工於詩。《全唐詩》錄有其詩。

唐德宗李適之後的皇帝是誰

唐德宗李適之後的皇帝是唐順宗李誦

唐順宗李誦(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適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初封宣城郡王,後進封宣王,779年立為太子。

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同年八月,禪位給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次年李誦駕崩,諡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葬於豐陵。

說一下歷史的皇帝哪個到哪個,做了多少年,都叫什麼朝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朝代 起止時間 夏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東 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周 戰國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漢 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東漢 公元25年 三國(魏、蜀、吳) 公元220年—265年 西晉 公元265年—316年 東晉 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近代(1840--1919年) 秦始皇、秦二世 西漢 漢高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衍、孺子嬰 新 王莽 公孫述 劉盆子 東漢 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衝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三國 魏 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齊王曹芳 、高貴鄉公曹髦 、元帝曹奐 蜀漢 昭烈帝劉備 、後主劉禪 吳 大帝孫權 、會稽王孫亮 、景帝孫休 、末帝孫皓 西晉 武帝司馬炎 、惠帝司馬衷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 、明帝司馬紹 、成帝司馬衍 、康帝司馬嶽 、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海西公司馬奕 、簡文帝司馬昱 、孝武帝司馬曜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 漢(前趙) 劉淵、劉曜 北涼 沮渠蒙遜,凡二主 夏 赫連勃勃,凡三主 前燕 慕容皝,凡三主 後燕 慕容垂,凡五主 南燕 慕容德,凡二主 西秦 乞伏國仁,凡四主 南涼 禿髮烏孤,凡三主 後趙 石勒,凡七主 成漢 李雄,凡三主 前秦 苻洪,凡七主 後涼 呂光,凡四主 後秦 姚萇,凡二主 前涼 張重華,凡五主 西涼 李詗,凡二主 北燕 馮跋,凡二主 南朝 宋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準 齊 高帝蕭道成 、武帝蕭賾 、鬱林王蕭昭業 、海帝王蕭昭文 、明帝蕭鸞 、東昏侯蕭寶卷 、和帝蕭寶融 樑 武帝蕭衍 、簡文帝蕭綱 、元帝蕭繹 、敬帝蕭方智 陳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倩 、廢帝陳伯宗 、宣帝陳頊 、後主陳叔寶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 、南安王拓跋餘 、文成帝拓跋浚 、獻文帝拓跋弘(浚)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 、孝莊帝元子攸 、長文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修 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帝元廓 北齊 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後主高緯 、幼主高桓 北周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靜帝宇文闡 隋 文帝楊堅 、煬帝楊廣 、恭帝楊侑 唐 高祖李淵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則天皇帝武曌 、中宗李顯(哲)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肅宗李亨 、代宗李豫 、德宗李適 、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 、懿宗李漼 、僖宗李儇<儼> 、昭宗李曄(敏、傑) 、昭......

唐德宗李適登基哪一年?

唐德宗(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李適,(適發音為Kuò),漢族,天寶元年(742)四月十九日(5月27日)生於長安大內宮中。他是唐肅宗的長孫、唐代宗的長子,母為睿真沈皇后。779年6月12日至805年2月25日海位。曾用年號:建中公元780—783年、興元 公元784年、貞元 公元785—805年;廟號:德宗;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安葬地:崇陵。

中國歷史上在位超過50年的皇帝分別是,分別在位多少年

公元221年秦始皇滅六國首稱皇帝以來,中國歷史上共歷408帝(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南明、北元加上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父子、袁世凱共408位,若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121位君主,商朝、夏朝60位帝王也算進去,中國皇帝應該有589位。

按照比較公認的正史明確記載的排行榜如下:

第一名.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在位61年(1662-1722),年號康熙。他在位時間最長,一是福臨死的早,他8歲就繼位了。再就是他一生生活習慣健康,壽命較長,69歲在當年算是長壽了。注重養生,不濫用補藥 古之帝王,大多偏愛補藥,而康熙對補藥則有所戒。

第二名.愛新覺羅.弘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在位60年(1735-1796),年號乾隆。值得說一下的是,他是為了不超過自己的爺爺——排名冠軍玄燁,在位滿60年時禪讓給兒子顒琰。名義上下課了,但是皇帝的印璽,還沒交出來。直到他徹底死掉,他兒子才算是真正執政。弘曆繼位年齡比冠軍爺爺晚16年,但是,他更是懂得養生,一直活到89週歲。實際執政時間63年。

第三名.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56年。 遼道宗自即位之日起,就面臨著日益加劇的政治危機。欽哀之變失敗後,皇太后與耶律重元把希望寄託在對興宗的繼承上。由於興宗的妥協、忍讓,皇太后的支持,重元日益驕縱不法,朝臣無敢言其非者,且久處戎職,握有兵權,對興宗和道宗都是很大的威脅。重熙後期,圍繞著皇位繼承問題,興宗與重元的矛盾已逐漸尖銳化、表面化。雙方甚至都在謀求宋朝方面的支持,爭奪已到了箭拔弩張的地步。興宗死後,這個難題便留給了遼道宗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篤信佛教,廣印佛經和建築寺塔,勞民傷財,使社會矛盾激化,使遼國開始由強盛轉向衰落。 公元1100年12月,耶律洪基病倒。1101年正月,病重,吩咐由孫(太子耶律溶之子)耶律延沼繼位。甲戌日病死於混同江畔。耶律洪基死後諡號為道宗。

第四名.劉徹 漢世宗武帝劉徹,漢朝第7位皇帝,在位54年(公元前141-公元前87)。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他在位共使用“建元”等11個年號。16週歲繼位,活到69週歲。 漢武帝劉徹,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也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時才16歲,到公元前87年他逝世為止,總共做了54年皇帝,佔了整個西漢王朝四分之一的時間。 漢武帝,中國古代的第二個封建王朝漢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登基。他是景帝第十子,母親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去世於公元前87年(後元二年二月丁卯日)。

第五名.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戰國時秦國國君,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異母弟,早年在燕國做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

唐朝經歷了多少年,共有多少代皇帝

共經歷了289年,唐朝一共有21帝 1、唐高祖——李淵 2、唐太宗——李世民 3、唐高宗——李治 4、聖神皇帝——武則天 5、唐中宗——李顯 6、唐睿宗——李旦 7、唐玄宗——李隆基 8、唐肅宗——李亨 9、唐代宗——李豫 10、唐德宗——李適 11、唐順宗——李誦 12、唐憲宗——李純 13、唐穆宗——李恆 14、唐敬宗——李湛 15、唐文宗——李昂 16、唐武宗——李炎 17、唐宣宗——李忱 18、唐懿宗——李凗 19、唐僖宗——李儇 20、唐昭宗——李曄 21、唐哀帝——李祝 帝王名號在位期年號 高祖618 — 626* 武德618 — 626 太宗626 — 649 貞觀627 — 649 高宗649 — 683 永徽650 — 655 顯慶656 — 660 龍朔661 — 663 麟德664 — 665 乾封666 — 667 總章668 — 669 咸亨670 — 673 上元674 — 675 儀鳳676 — 679 調露679 永隆680 — 681 開耀681 — 682 永淳682 — 683 弘道683 中宗684+ 嗣聖684 (武后控制下的朝廷) 睿宗684 — 690 文明684 (武后控制下的朝廷) 光宅684 垂拱685 — 688 永昌689 載初689 — 690 武后則天690 — 705 天授690 — 692 周“朝” 如意692 長壽692 — 694 證聖694 — 695 天冊萬歲695 萬歲登封696 萬歲通天696 — 697 神功697 聖歷697 — 700 久視700 — 701 大足701 長安701 — 704 中宗復位705 — 710 神龍705 — 707 景龍707 — 710 少帝710+ 唐隆710 (韋后控制下的朝廷) 睿宗復位710 — 712* 景雲710 — 712 太極712 延和712 玄宗712 — 756* 先天712 — 713 開元713 — 741 天寶742 — 756 肅宗756 — 762 至德756 — 758 乾元758 — 760 上元760 — 761 元761 — 762 代宗762 — 779 寶應762 — 763 廣德763 — 764 永泰765 — 766 大曆766 — 779 德宗779 — 805 建中780 — 783 興元783 — 784 貞元785 — 805 順宗805* 貞元805 永貞805 憲宗805 — 820 永貞805 元和806 — 820 穆宗820 — 824 長慶821 — 824 敬宗824 — 827 寶曆825 — 827 文宗827 — 840 太和827 — 836 開成836 — 840 武宗840 — 846 會昌841 — 846 宣宗846 — 859 大中847 — 859 懿宗859 — 873 鹹通860 — 873 僖宗873 — 888 乾符874 — 880 廣明880 — 881 中和881 — 885 光啟885 — 888 文德888 昭宗888 — 904 文德888 龍紀889 大順890 — 892 景福892 — 893 乾寧894 — 898 光化898 — 901 天覆901 — 904 天佑904 哀帝904 — 907 天佑......

唐朝有多少年?多少個皇帝?叫什麼?

唐朝在618年建國,907年滅亡,王朝存在290年不到。 唐朝共有21位皇帝,其中唐中宗、唐睿宗都曾經兩次任皇帝。 1、唐高祖 李 淵 2、唐太宗 李世民 3、唐高宗 李 治 4、唐中宗 李 顯 5、唐睿宗 李 旦 6、武則天 武 瞾 7、唐玄宗 李隆基 8、唐肅宗 李 亨 9、唐代宗 李 豫 10、唐德宗 李 適 11、唐順宗 李 誦 12、唐憲宗 李 純 13、唐穆宗 李 恆 14、唐敬宗 李 湛 15、唐文宗 李 昂 16、唐武宗 李 炎 17、唐宣宗 李 忱 18、唐懿宗 李 漼 19、唐僖宗 李 儇 20、唐昭宗 李 曄 21、唐哀帝 李 拀

唐朝一共經歷了多少年?有多少位皇帝?

從618到907一共(289年)一共25位皇帝如果減掉復辟和武周共22帝

高祖 李淵

太宗 李世民

高宗 李治

中宗(為武后所廢) 李顯

睿宗(為武后所廢) 李旦

武周(690年—705年)

則天順聖皇后武曌,

唐朝復辟

中宗(重祚),中宗被毒殺。

少帝(殤帝) 李重茂

睿宗(重祚) 李旦

玄宗 李隆基故亦稱為唐明皇,

肅宗 李亨

代宗 李豫

德宗 李適

順宗 李誦

憲宗 李純

穆宗 李恆

敬宗 李湛

文宗 李昂

武宗 李炎

宣宗 李忱

懿宗 李漼僖宗 李儇

昭宗 李曄

廢帝 李裕

哀帝 李柷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6527.htm#3

相關問題答案
李適做了多少年皇帝?
秦始皇做了多少年皇帝?
康熙做了多少年皇帝?
李世明當了多少年皇帝?
李世民當了多少年皇帝?
劉莊當了多少年皇帝?
溥儀當了多少年皇帝?
李世民是多少年皇帝?
曹丕當了多少年皇帝?
楊廣當了多少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