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證明了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引力波也稱重力波,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以光速傳播的時空波動,是時空曲率的擾動以行進波的形式向外傳遞的一種方式。如同電荷被加速時會發出電磁輻射,同樣有質量的物體被加速時就會發出引力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項重要預言。

如果引力波被首次直接探測到的消息能夠得到證實,那麼這些都將顯得不再那麼重要,因為我們將會因此受益良多:我們將會再次確認愛因斯坦是對的,引力輻射是真實存在的,並且黑洞的合併過程的確會產生這樣的引力輻射,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引力輻射信號是可以被 從地球上探測到的。這將是一個全新的天文學領域,一個不需要望遠鏡的新的天文學領域,它將引領我們打開理解黑洞、中子星和其他難以採用傳統方法進行觀測的天體類型的全新視野。

什麼是引力波,它有沒有被證實

彭羅斯宣稱,對赫爾斯-泰勒脈衝星系統的觀測已經累積起了如此確鑿的關於引力波存在的證明,這實際上使得廣義相對論的精確度已經和實驗吻合到10的負14次方,赫爾斯和泰勒因此獲得1993年諾貝爾獎。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接的證據,引力波的存在還是有理由懷疑的,但樓上如此決斷地說引力波不存在的依據是什麼?

問問題前不妨先在百度知道查一下以往問題:參考:zhidao.baidu.com/question/4639752.html

引力波天文學是利用天體的引力波來研究天文現象的學科。按照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天體在加速運動或變化時均有引力波輻射。不過是幫迪和皮拉尼從理論上真正證明它的存在,並說明它是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的一種穿透性極強的橫波,攜帶能量和與波源體有關的信息。因而我們可以用質量體系做天線,直接接收並探測天體發射來的引力波。

由於引力波很微弱,應當用大質量高品質因素材料做天線並放在極低的溫度下進行工作。儘管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馬里蘭大學的J.韋伯就開始實測引力波,迄今仍未有真正的結果。而通過對射電脈衝雙星PSR 1913+16公轉週期變化的研究間接地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

參考資料:database.cpst.net.cn/...5.html

記得采納我的答案哦

引力波現在已得證明存在,它對地球的影響如何!

引力波對地球的影響就是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引力波的發現的影響:如果引力波被發現具有雷管雞預言的性質,那我們幾乎所有的太陽能電池都將變成雷管雞錐形的,而我們用的太陽能電力將是之前的5倍!!!當然未來不只這些,但肯定會很多,1894年赫茲否認電磁波具有實際的作用,今天我們幹什麼能離開電磁波呢?

到底什麼是引力波?能不能解釋得通俗一點?

西人前幾天曝出的所謂引力波,也只是它們的一面之詞,用它們的觀測手段觀測處到的現象到底是聲波還是其他什麼波,鬼知道。有些東西看看就行,不必當真。當時猶太人也只是假設而已。我還是比較相信牛頓的引力理論,後來被猶太人推翻了待之什麼時空扭曲,不可信。有質量就會產生時空波動,請問空間怎麼會波動?一個立方米的空間不管你充斥其中的物質如何變化,它永遠是一個立方米,何來波動。

引力波有什麼作用和用途?

1、驗證了已故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預言。如果引力波不被發現,愛因斯坦的理論就如同缺了一條腿的凳子,是有漏洞的。引力波的發現,擬補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漏洞,也確定了他的理論的正確。

2、引力波的發現類似當年的發現X光一樣,是一種工具。有了這個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引力波的觀察,去觀察遙遠的宇宙的現象。發現暗物質、時空穿梭等等才是有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沒有引力波,以我們現有的技術是做不到這些科幻世界才有的事情的。

3、引力波不同在於,引力波的週期要長得多,同時也微弱的多,能觀察到引力波,至少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水準,觀察到引力波說明在這個領域人類的技術進步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宇宙引力波的存在說明了什麼?能幹什麼

說明了力,個能量,例如扭曲時空,,很可能形成蟲洞

有理論公式證明引力波的嗎

這【引力波】是先有【理論預期】,後由實驗觀測的(目前,是不是能夠普遍認定還不敢說)!不要搞反了。——就是說,它的理論證明早就有了,就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發生發現引力波真實存在有什麼意義

首先,這一發現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的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原初引力波——的存在。過去近百年中,廣義相對論的其他預言如光線的彎曲、水星的近日點進動以及引力紅移效應都已獲證實,唯有原初引力波因信號極其微弱,技術上很難測量,而一直徘徊在天文學家“視線”之外。劍橋大學博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CITA國家研究員”馬寅哲認為,原初引力波的發現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有力證據,相對論所預言的所有實驗現象全部被驗證,實驗與理論符合得都很好。   其次,這一發現打開了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戶。   在天文學幾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觀測宇宙的主要手段是觀測光,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天文實驗都是在收集光子。而根據標準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爆炸之後約40萬年,光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混在一起,宇宙處於晦暗的迷霧狀態,光無法穿透。而引力波則不同,它誕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並以光速傳播。從事引力波研究多年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認為,引力波被測量到,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引力波而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之後僅僅10的負35方秒的極早時期,同時引力波也可以作為另一種觀測宇宙的手段。引力波天文學這門新學科的大門也由此打開。   第三,這一發現有助於真正理解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   根據上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暴漲理論,140億年前,在大爆炸之後不到10的負35方秒的時間裡,宇宙以指數速度急劇膨脹,即所謂“暴漲過程”。原初引力波忠實記錄了暴漲時期的物理過程。馬寅哲告訴記者,現在關於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理論模型有數百個,但“到底哪個對,還是都不對,在今天之前是不清楚的。但如果(美國科學家的)結果是真的,那麼很多理論模型會被排除”。   第四,這一發現意味著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將會進入下一個重要里程碑。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的“餘燼”,是一種瀰漫在整個宇宙空間中的微弱電磁波信號。過去幾十年中,人們測量微波背景輻射,其實主要測量的是溫度場的信息,卻一直沒有測量到引力波的獨特印記——B模式偏振。目前,全球多個小組在探測引力波,新發現無疑將極大鼓舞他們的士氣,並促進有關國家進一步加大科研經費和人力資源投入。   馬寅哲表示:“此項工作若獲證實,當之無愧是諾貝爾獎級的工作。而且在此之後,關於引力波的諾貝爾獎可能還會再出現。宇宙‘暴漲’理論的提出者也可能獲獎。”克勞斯也對新華社記者說,新研究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如果獲得證實,它“可以躋身過去25年最重要的宇宙學發現之列”並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相關問題答案
引力波證明了什麼?
引力波究竟是什麼?
家有書香閱讀題“苦”不釋手的“苦”為什麼加引號?說明了什麼? ?
焦耳發明了什麼東西?
布魯諾發明了什麼?
通過蜻蜓發明了什麼?
資質證明是什麼?
當地納稅證明有什麼用?
無業證明有什麼用?
張衡發明了什麼地震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