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它有哪些步驟?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彙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範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儘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歎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複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準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誌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併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儘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複。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複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瞭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戶虎膏臼薇鉸......

如何寫好課程論文

寫論文最忌諱的是急躁心理,在學術上,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所以我認為寫論文要大體經歷如下過程:審題

課程論文的目的就是檢驗大家對課程的學習狀況,所以大家必須嚴格並準確的按照外教提出的論文題目來寫,不能有自己的改動,如果是兩問或者以上,更不能只選擇其中一問來寫,但是可以有詳有略.以這次論文中的第四題"日本持續危機的原因是什麼,2004年經濟復甦的障礙是什麼"為例,我們首先要明確這道題有兩問,你可以著重寫第一問,也可以著重寫第二問,但是兩問必須都涉及到.

這次有的同學的論文,可以看出寫作態度是非常認真的,但是由於跑題或者沒有抓住題眼,導致分數十分不理想,這是非常遺憾的.列提綱

提綱是文章的骨骼,好的提綱是寫出一篇好文章的必要一環.提綱要列出文章的大體思路,還以第四題為例,提綱中可以寫出持續危機的原因大概有經濟方面的,制度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國際影響方面的等,這樣在找資料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節省時間了.

3,查閱資料

要注意的是,沒有必要每一個方面都進行非常詳細的論述,比如,你認為銀行體系的問題和日本文化方面的問題是持續危機的主要問題,你就可以詳細查閱有關這兩方面的問題,其他方面一筆帶過即可.寫作

經過以上的努力,你會發現,論文已經基本成形了.在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論述層次一定要清晰,每一個小方面要加上小標題,最好加黑表示,這樣讀者就能一目瞭然,也能提示作者緊緊圍繞本段中心來寫.

⑵文章要體現一定的學術性,要把你所引用的事實或者數據和所學到的經濟學理論結合起來,有些同學為寫好論文查閱了大量資料,但是整篇論文全是現象的羅列,沒有任何的分析,這樣就更像調研報告而不是論文了.比如你引用了日本政府的某個政策來說明政策對日本持續危機的影響,那麼你要深入分析這個政策為什麼會造成日本持續危機,而不是僅僅把這個政策擺在那裡.對數據的引用也是一樣,這次論文有很多同學引用了大量數據,但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的同學就不多了.

⑶論文的格式要規範.格式規範並不是形式主義,它體現了作者在學術上的嚴謹.尤其是腳註,一定要詳細,這樣既是對所引資料作者的尊重,也便於大家以後的二次引用.以上幾點就是我對這次批改論文的幾點體會,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怎樣才能寫好學術論文

近年來,覺得稿件質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幾年開始審稿時,一審的通過率在90%以上;這一年來大概只有20%,有各種問題需要改後再審的約佔60%,不能錄用的約佔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麼都看不慣;仔細想想,確實不是,實在是近來稿件質量滑坡太明顯。有一次,在某學報編輯部開座談會,主題是如何提高學報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質量要高,這是大家公認的。大家對近年來稿件質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於原因,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同志認為是作者隊伍的年輕化;有的同志認定為是論文數作為指標被定在某些對個人或單位的評價體系中,造成單純追求數量而粗製濫造。應該承認,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問題並不以我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我們應該看到,作者隊伍的年輕化是必然趨勢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輕作者正處在創造力旺盛時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證。我認為,論文質量下降從面上看嚴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論文寫作的基礎訓練不夠。這種情況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因此,我把在審稿中碰到的問題總結了一下,希望對一些作者寫作有所幫助。一、科技論文的內容中學時就學過,文章的體裁最主要的有記敘文和議論文兩種。記敘文說的是某一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及影響,也可以加點作者的感想。議論文要說的是對某些問題的論點和為證明論點的正確性而做的求證工作,即提供論據,進行推理,最後得出結論。因此,這兩種體裁是很不相同的。還有一種接近議論文但嚴格說來不算議論文的體裁是隻對某些問題或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觀感,雖有觀點但並不刻意去證明觀點的正確性,這種文章屬於散文中的隨筆,本文即屬於這種文章。科技論文應該是議論文,至少應該有觀點。通俗地說,科技論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不是“是什麼”,而是“怎樣做” 和“為什麼”,對於“怎樣做”的文章,最好要有“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內容。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議論文寫成記敘文,特別是在做了某個項目的研究後的總結性文章,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很少去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可能是這樣寫很順,因為工作是他(們)做的,過程很清楚,用不著費勁就可以說明白。這樣的文章深度不夠。近年來軟件受到大家重視,但軟件類的文章大多屬於這種情況。加之軟件的頭緒一般很多,要說明白了,不分粗細,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點霧裡看花的味道。科技論文不是工作總結,也不是說明書。論文內容的正確性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不同領域的出錯情況很不相同,很難概括。然而,有五點是應該注意的:⑴要有創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創新,是很多刊物考慮錄用的最主要出發點,特別像《中國科學》這樣的權威性刊物,沒有創新就不可能錄用。可以說,創新有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兩種。工學類論文中,原始創新比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對一個問題進行分析,屬於集成創新。雖然這也是可取的,但論文必須雄辯地說明採用採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結果。有一篇論文寫基於hermit樣條的彩色圖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有兩個結論有問題。一是說用hermit樣條對提取的間斷的道路標誌線擬合後可以得到連續的標誌線,實際上,一般的三次樣條或多項式擬合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二是說hermit樣條更適於表達圖象上的彎曲的道路標誌線,但是沒有數據表明為什麼其它的擬合曲線就不適合。這樣一來,雖然別人在道路提取中沒有用過 hermit樣條,這篇論文的新意也就蕩然無存了。⑵論文的寫法一定要突出重點。有篇文章談及機器人的靈巧手,這個項目本身做得不錯,但這篇文章把靈巧手的結構、手指驅動、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說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說得不透徹,沒有深度。如果這篇文章能集......

如何寫好學位論文

畢業論文,一聽到這個詞很多大學生都覺得很可怕,很畏懼。似乎畢業論文是很難啃的一塊骨頭。確實畢業論文是大學生畢業最後重要的工作之一,論文導師佈置的課題,一定要完成,寫好畢業論文才能安心的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如何寫好論文呢?這是很多大學生們經常討論的問題,都在網上找一些寫論文的資料啊,文章啊,拿來抄襲和借鑑。 雖然這種方法不是很提倡,但是這也是寫論文的重要步驟之一。有的同學都是在這篇文章抄一段,在那篇文章抄一段,然後不加修改就直接完全複製。這樣的方法是不對的,知識自欺欺人,對自己寫論文沒有絲毫的用處。呵呵,我相信這樣做的大學生可不是少數,都用過這種方法來欺騙論文導師。真真正正自己寫論文,反覆修改的真的沒有幾個,是不是這樣的啊,同學們。 其實寫好畢業論文不是很難,關鍵是自己是不是用心去寫,寫論文最大的忌諱就是浮躁,很多同學一聽論文要寫那麼多字直接就慫了,不敢寫,怕寫不出。完全不必這樣,寫論文只要自己定好目標,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步驟去做,很快就可以寫出很多的字,自己有時都覺得很奇怪,自己都想不到會寫的這麼快。明確論文要寫的課題,定好論文大綱,搜索需要的文獻資料,合理的加入自己對事物的一些觀點,就可以。論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當然了查詢論文文獻資料是寫好論文非常關鍵的步驟,論文不同於寫日誌之類的人生感悟,論文需要充分的證據來證明你的論文觀點,讓別人看了會信服,相信你說的話,那樣才算一篇合格的論文。比較大的學術論文參考網站有谷歌學術、萬方數據、ilib2、知網、MBA智庫、scirus、microsoft academic、HighWire、GeNii學術綜合、CiNii論文等網站。這些網站基本上就是大學生寫論文查資料常去的站點了,有的網站需要註冊之類的。網站嗎,都這樣,可以說大學生們去這些網站查詢資料是再合適不過了。 搜霸論文文獻資料搜索器.rar

怎樣寫好一篇教學論文?

觀點明確具體,最好有新意;關鍵是材料的準備,這要下功夫,也在於平時的點滴積累;你有什麼好的想法或構思,要儘快記下來,這些靈感說不定就是你論文中的閃光點;材料可以是自己的經驗,也可是對別人東憨的整理,化為己用;主論點下面可有三四個分論點,字數1500-2000為佳!

如何寫好一篇議論文

怎樣寫好議論文

議論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一篇好的議論文決不能脫離生活。我認為議論文的練習需要走聽、看、說、寫四個步驟,四步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具體說來;第一步聽,是指聽老師講寫作方法,主要是為了學習老師分析文章的思路。為後面的三步打下基礎。第二步看,看是指看評論員文章,評論員文章主要議論國內外大事。我們看評論員文章不能只為了解作者所議的事件,應當從作者對事件的議論中分析出這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摸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如果對作者所議之事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根據對對方論點、論據的分析反駁他的觀點。第三步是說,說是人類最基本的表達方式。說對議論文寫作非常重要。說可以訓練短時間分析事物的能力。說,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駁論,駁論首先要看準對方的漏洞,只攻擊對方漏洞中的重點,也就是對方論點、論據的漏洞。第四步就是寫,寫是前三步的總結,因為在應試作文中不可能讓你說出自己的觀點。更不可能給你看和聽的時間,在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表達能力,就是用文字把你的觀點、思想表達出來,議論文的語言使用要準確、嚴密,論證要有邏輯性,敘述要概括、生動深刻。

如何寫出一篇精彩的議論文?

1、理解議論文的文體知識:議論文三要素、論證方法、議論文結構、常見的議論文的寫法、議論文的種類等。2、思想準備:想清楚要寫的內容。如果認識不清,你可看相關的書,《名人名言》《論點論據大全》可以說是個捷徑。

平時要注意積累,如每天背兩條名言,即一個故事。

這樣,你就會寫好議論文。不知你對議論文掌握的如何,不知下面的內容對你是否有幫助。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箇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

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

①文題

②開頭

③文章中間

④結尾

2、論據

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

選用事實論據 要注意:

①必須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最起碼是登過報紙上過電視的。

②最好具有新穎性。

③論據的表述要準確、敘述要概括,能證明論點即可。

選用的道理論據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話、諺語、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確,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論點有必然聯繫,能證明論點的。

3、論證:論證時使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 。

①論證的基本類型:立論、駁論。立論從正面論述,駁論從反面論述。我們寫議論文一般以立論為主。

②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

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辦)

也即:   引論 本論 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

a、總分總式結構 b、對照 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③常用的論證方法:

a、例證法(也叫舉例論證):用典型事例作論據來證明論點,俗話說事實勝於 雄辯。

b、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除引用上述介紹的理論論據以外,還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強論證的力量,另一方面,它還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議論文的文學性。

c、對比論證(也叫正反論證):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d、喻證法(也叫比喻論證),增強了作品論證的形象性、文學性、說服力。

二、議論文邏輯性的具體體現。

議論文的語言必須準確、鮮明、嚴密、有針對性。......

怎樣才能寫好議論文

一、議論文段的寫作可採用“五步法”來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開門見山,一定要擺放這一小節的分論點。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從理論上對分論點進行論證,即理論論證。要注意名人名言與分論點有關係,如沒有聯繫,則不能起論證作用。

(3)第三步:列舉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緊扣分論點。寫法上簡要敘述即可,不要過多描寫。

(4)第四步:分析說理。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沒有分析說理,光列舉一個兩個事例,不進行分析說理,那這舉出的事例就不能成為分論點的論據,也就沒有說服力。那麼怎樣進行分析呢?常用的有兩種分析說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設法。

(5)第五步:本段小結。照應本段開頭,重申這一節的分論點。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認為”等字樣。這樣一來,本小節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說理板塊

高考經驗:

1、縱觀近幾年來的高考議論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數以說理見長。對文章進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論證的深度,更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縝密。

2、“講道理”(分析論據)是議論文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揭示其中所蘊涵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繫,使論點與論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論點是統帥,論礌是士兵,論據要為論點服務。通過講道理可以使論點旗幟鮮明,提倡什麼反對什麼都給人以清醒的認識。

結 論:我們寫議論文,不能只是觀點加材料,還應該加以分析。

如何寫好一篇論文綜述?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蒐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①通過蒐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醫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臨床科研選題及進行臨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範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一、選題和蒐集閱讀文獻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蒐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蒐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已經介紹,如看專著、年鑑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複。蒐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蒐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戶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複。

三、注意事項

⒈蒐集文獻應儘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蒐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蒐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

如何寫好議論文

議論文的三要素

議論文具有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事物或者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科學原理和典型事實,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1、論點

論點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闡述和說明的基本觀點,在議論文中要解決的是"證明什麼"的問題。在一篇議論文中,論點是文章的價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優劣主要取決於它。因此,對論點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論點要正確。論點一定要符合客觀實際,作者除了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以外,還要以辯證法的觀點去研究分析問題,防止認識上的主觀片面性。此外,還要注意論斷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應當是準確無誤的。準確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論點準確,包括概念、論斷、提法和分寸的準確;論據、引語準確;語法、邏輯、用詞造句準確;闡明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準確;實事求是、切合實際,不武斷、不浮誇,要一分為二。

(2)、論點要有針對性。申論的論點針對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輿論導向上具有針對性;鍼砭時弊,針對社會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各種弊端、陋習,對症下藥,加以評說,予以治療;觸及當前社會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決的方法等等,以正確引導輿論和指導實踐;抓住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分析說理,解開人們的思想疙瘩;針對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論證評說。

申論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加以論述。因此,哪裡是主要的問題、哪裡是問題的主要方面,必須在動筆之前解決好。需要說明的是,申論論證評說的是"主要的問題",而不是問題解決的方案和做法。

(3)、論點要深刻。論點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能科學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要使論點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須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裝腔作勢的議論。同時,深刻也還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敏銳性;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從表面現象能夠看到事物發生發展的根源;具有預見性,即對錯綜複雜的矛盾及其未來的結局分析之後,能夠作出具有預見性的科學論斷。

(4)、論點要鮮明。作者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定要旗幟鮮明,不能模稜兩可。對所論述的問題自己先要思考透徹,不能含混不清。論點的語義必須十分清楚確切,不能曖昧不明。

(5)、論點要新穎。論點要有創見,給人以啟發。要善於發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矛盾,不能人云亦云。新穎性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論題新穎,即評論的問題能夠觸及新的矛盾,或者能夠提出新的見解、主張;在與錯誤及片面的觀點交鋒中鮮明地提出精闢的見解,表現出真理的光輝。論說中有新的論據,並能以這些新的論據作為依託,引發議論;選取新的議論角度,諸如輿論的非熱點、容易被忽視或者被掩蓋的矛盾側面、對解決矛盾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環節等。

(6)、論點要同一。在論證過程中要保持思維的確定性,防止出現違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換論題或轉移論題的現象。這一條是從邏輯上對論點提出的要求。

(7)、論點要突出。議論中不能以材料淹沒論點。當所論述的問題比較複雜時,其中心論點與派生出的分論點、小論點的關係只能是總分關係,因為多中心即無中心。這是從文章中心思想的表達上對論點提出的要求。

2、論據

論據就是用來論證論點的根據,是議論的基礎,解決的是"用什麼證明"的問題。

論據有事實論據和事理論據兩種。事理論據除一般原則外,還包括那些從長期生活實踐中概括出來的、被公認為符合事理的諺語、俗語、典故等。

申......

如何寫好論文討論部分

討論是科技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討論的目的是解釋現象、闡述觀點,說明您的調查/研究結果的含義,為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其主要作用是回答引言中提出的問題,解釋說明研究結果如何支持你的答案,這些答案如何與該主題現有的相關知識相吻合。討論通常被認為是一篇論文的“心臟”,最能反映作者掌握的文獻量和對某個學術問題的瞭解和理解程度。討論是許多中國作者論文的薄弱環節,也是與國際作者論文的差距所在。討論部分很難寫,作者應予以高度重視,投入應有的時間和精力,認真寫好討論。討論部分寫作的好壞往往決定一篇文章的深度,也是其學術水平的標誌。作者應圍繞主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避免重複敘述數據結果,避免重複摘要和引言內容,避免冗長的文字堆砌。討論要以研究的結果為依據,作者既不要不敢下結論,也不可妄下結論。討論部分應強調指出研究所獲得的新的重要結果和結論,說明研究的價值和侷限性;要與研究目的結合起來討論,避免提出研究結果不支持的結論;如果未作經濟學分析,一般不應下成本-效益方面的結論;要避免強調和暗示未完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有把握,可以提出新的假設和進一步研究的建議。許多作者的論文討論不繫統深入,重要原因之一是沒有正確引用相關文獻,因而沒有把研究結果放在更廣闊的背景中討論。許多作者在討論時不引用或沒有系統引用相關文獻,有的認為沒必要,有的因為沒找到,有的故意迴避引用,以凸顯自己研究的“新穎”和“價值”。有的作者雖然引用了相關文獻,但沒有結合自身的研究討論,也就是沒有把前人的研究結果和自己的研究結果融合在一起討論。如此討論,導致論文分割(Balkanization),讀者無法系統深入的瞭解和理解你的研究結果。一個誠實的或者成熟的作者,應該對研究結果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既強調研究的成功和可取之處,也要指出研究的侷限和不足。為使你的信息表達清楚,在全面的闡述、支持、解釋和論證你的答案和討論其他重要的和直接相關的問題前提下,討論部分應儘可能的簡短。必須注意,討論旨在對結果進行評論,而不是重複敘述結果。不應過多著墨於不太重要的枝節問題,因為這會使你的重要信息模糊不清。“文”無完“文”(No paper is perfect)。關鍵要讓讀者知道什麼是確信無疑的,什麼只是假設推理性的。“討論”部分的結構組織很重要,開始寫作前,應草擬提綱,以符合邏輯的形式組織你的思想。可以採用鏈狀圖、問題樹、數字編號或其他組織結構。汲取前人的經驗,結合本人十年編輯工作的體會,總結寫作“討論”的十個步驟,以期有助於組織你的思想。1以“從特殊到一般”的邏輯結構來組織“討論”:從你的發現到文獻,到理論,到實踐。在你寫作“討論”時,可討論一切,但必須簡潔、簡短和明確。2 以重申你試驗驗證的假設和回答引言中提出的問題作為開始。使用相同的術語,相同的動詞時態(現在時)和你在引言中提出問題時相同的觀點。3 以試驗結果支持答案。闡明你的結果如何與預期和已有文獻相關聯,清楚地說明為什麼你的研究結果可接受,如何與該主題已發表文獻的知識相一致或吻合。4 討論與所提問題相關的所有結果,簡明的概括研究結果的主要含意,不管結果統計顯著性如何。5 應以正確的邏輯順序來描述每一個主要的發現/結果所揭示的模型、原理和關係。表述這些信息的邏輯順序很重要。首先陳述答案;其次提供相關結果;然後再引用他人的研究結果。如果必要,將讀者指向插圖或表格,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6 論證你的答案。如果必要,可解釋為什麼你的答案令人滿意,而別人的不滿意。只有提供正反兩方面的論據,才能使你的解釋更令人信服。7 討論和評價對結......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寫好論文?
怎樣寫議論文?
怎樣寫好作文的方法?
四年級怎樣寫好作文?
怎樣寫好作文的結尾?
怎樣寫好一篇學術論文?
怎樣寫好說明文?
怎樣寫好高考英語作文?
怎樣寫好四年級作文?
怎樣寫好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