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厚度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19

地球的厚度是多少?

厚度? 這個問題不能用厚度來衡量。

就好像問鉛球的厚度,只能用半徑或者直徑來回答你。

地球是一個橢圓形

地球的半徑有三個常用值:

極半徑:是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里(6356.755 公里)(兩極的差極小,可以忽略),直徑為7900英里(12713.51 公里).

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里(6378.140 公里),直徑為7926英里(12756.28 公里).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里(6371.004 公里) .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直徑為7918英里(12742.008 公里).

如果像知道直徑 乘以2就是了。

地球地殼的厚度是多少

1、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一般說來,高山、高原部分地殼最厚,如我國青藏高原地殼最厚可達70km。

2、地幔 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 2800 餘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據地震波走時測定地核和地幔之間的分界面深度為2900千米,這個數值相當準確,與新近算得的數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個地震波的低速層,低速層之上為相對堅硬的上地幔的頂部。通常把上地幔頂部與地殼合稱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塊組成了地球最外層的構造,地球表層的構造運動主要在岩石圈的範圍內進行。

3、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 鎳元素組成 ,半徑為3480千米 。1936 年 ,I.萊曼根據通過地核的地震縱波走時,提出地核內還有一個分界面,將地核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由於外地核不能讓橫波通過,因此推斷外地核的物質狀態為液態。

地球有多厚?

如果用科學的說法來說的話,地的厚度應該是地球的直徑,關於天的高度,現在科學家已經用科學的方法觀測到100萬光年的距離,還沒有看到宇宙的邊緣,也就是說,現在的觀念應該是天有無限高(最起碼是應該大於100萬光年)。

1.3大氣層有多厚棗天有多高?

天到底有多高呢?人類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著這個問題:

1783年,法國的孟特格菲兄弟倆成功地釋放了人類第一個熱氣球,熱氣球載著兩名勇敢者飛上天空。這個熱氣球上升了900多米。

1804年,法國科學家蓋呂薩克乘氣球上升到了約7千米的高度。

1892年,科學家設計出帶有儀器的無人乘坐的氣球,這樣就能升得更高。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設計出能保持地球表面空氣壓力和溫度的密封艙,人類得以進入更高的大氣層。

1938年,被命名為“探險者2號”的氣球上升到21千米的高空。

1960年,載人氣球已能上升到34.5千米,而不載人氣球已能到達40-50米的高空。

再後來,飛機、火箭、人造地球衛星的發明,使人們對大氣層有了更科學的認識。

大氣層隨與地表面的高度不同,其內含的成份、物理、化學特徵不同,科學家為了研究揭開大氣的祕密,把整個大氣層根據其溫度變化、成分、電磁特性隨高度分佈的不同而分成若干層次。

溫度變化科學家將大氣層分為5層:

對流層:從地面到大約10~16千米處(極地大約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氣層的最底層。這一層集中了約整個大氣的四分之三的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量。大氣的對流在這一層十分發達,氣溫隨高度的下升而均勻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溫度下降到-55℃。在這層裡,大氣的活動異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還會翻滾。正是由於這些不斷變化著的大氣運動,形成了多種多樣複雜的天氣變化,風、雲、雨、雪、霧、露、雷、雹也多發生在這個層次裡,因而也有人稱這層為氣象層。

這層的頂部叫對流層頂,這裡氣溫不再隨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變,是一個很穩定的層次,對流層裡的天氣影響不到這兒來。這裡經常晴空萬里,能見度極高,空氣平穩,非常適宜噴氣客氣的飛行。

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這一層是地球大氣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濃度最大,因而這一層又稱臭氧層。由於臭氧層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熱而使空氣溫度大大升高,所以這一層的最大特點是溫度隨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頂部溫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層雖然水汽極少,天氣現象比較少見,但隨著氣象火箭和衛星的發射,發現這一層的氣流等的變化與對流層中天氣變化有著密切聯繫,相互影響。

中層:從平流層頂向上,也就是從55千米到80千米這個範圍被命名為中層大氣,簡稱中層。在這裡,溫度隨高度而下降,大約在80千米左右達到最低點,約為-90℃。

熱層:從中層大氣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範圍。之所以叫熱層,是因為這層中的空氣分子和離子直接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能量,因而運動速度很快,和高溫氣體一樣。這裡空氣極其稀薄,儘管熱層頂的氣溫可達1000℃(太陽比較寧靜時)~2000℃(太陽活動劇烈時),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會感到熱。

逃逸層: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氣層,這一層頂也就是地球大氣層的頂。在這裡地球的引力很小。再加上空氣又特別稀薄,氣體分子互相碰撞的機會很小,因此空氣分子就像一顆顆微小的導彈一樣高速地飛來飛去,一旦向上飛去,就會進入碰撞機會極小的區域,最後它將告別地球進入星際空間,所以外大氣層被稱為逃逸層。這一層溫度極高,但近於等溫。這裡的空氣也處於高度電離狀態。

除了按溫度分層外,根據大......

地球有多厚??

地球的‘’厚度‘’就是地球的直徑:12800千米(不包括大氣層)

地殼在地球各處的厚度是不一樣的.什麼部分薄什麼部分厚

地殼的厚度在地球各地是不同的。有的地方較厚,如我國青藏高原厚度可達60-80公里;有的地方較薄,如大西洋海盆厚度僅有5-6公里,太平洋海盆厚約8公里。海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公里,僅佔地球半徑的二百分之一。

地球外殼的厚度是多少

平均約17千米

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厚呢?

地球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

地球上的“厚被”指的是什麼?

一般是大氣圈(大氣層)。

相關問題答案
地球的厚度是什麼?
地球的內核是什麼?
地球的中心是什麼?
大概地看的詞語是什麼?
中立的態度是什麼意思?
風靡全球的讀音是什麼?
地球的斜軸有什麼好處?
土的稠度是什麼意思?
鹽水的濃度是什麼?
天經地義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