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和什麼被稱為李杜?

General 更新 2024-06-09

什麼和什麼被稱為“李杜”其中“詩仙”是指什麼,“詩聖”是指什麼。

1、詩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2、詩聖――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聖”。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

3、詩鬼――李賀(790-816),字長吉。晚唐詩人。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今存詩242首。他的詩作有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的。據統計,他的作品中出現“死”字20多個,“老”字50多個。尤其是寫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讓人感到幽靈出沒,陰森可怖。因此,後人稱李賀為“詩鬼”。

4、詩神――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寫有9000多首詩,被後人尊稱為詩神。(另一說“詩神” 蘇軾 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5、詩奴――賈島 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6、詩隱――孟浩然,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被人們稱為“詩隱”。

7、詩魔――白居易;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

8、詩佛――王維 (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濟),遂為蒲人。他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9、詩豪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生於嘉興(今屬浙江)。

10、詩囚 ――孟郊。因長年生活在窮苦潦倒之中,雖然都曾得到過當時韓愈的獎掖與資助,但並沒使他們擺脫現實生活的困頓。所以在他的詩中象"淚"、"恨"、"死"、"愁"、"苦"這樣的字眼隨處可見。所以有詩囚之稱。

11、詩虎――羅鄴(825—?),唐餘杭人。父為鹽鐵小吏,家境貧困。鄴才智傑出,筆端超絕,氣概非凡。以七言詩見長。

12、詩瓢——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崇州市街子鎮)人。生卒年已不可考。在唐僖宗乾符年間,曾為青城縣令==《全唐詩》中也只收其詩1卷,計35首。《唐才子傳》稱唐求的詩“氣韻清新,每動奇趣,工而不僻,皆達者之詞”。

13、詩傑王勃――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14、詩骨――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15、詩狂――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16、詩家天子――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17、詩癖——蕭綱

18、詩窯——王仁裕

19、詩魂——梅堯臣

20、詩腸——張藉

與杜甫並稱李杜的大詩人叫什麼他被稱為什麼

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隱和杜牧。李白被成為詩仙。

被稱為"李杜"的詩人是什麼與什麼,而"小李杜"則是指什麼與什麼

被稱為"李杜"的詩人是李白與杜甫,而"小李杜"則是指李商隱和杜牧

被稱為李杜的詩人是什麼與什麼而小李杜則是指什麼與什麼

李杜:李白杜甫

他被稱為什麼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性別男, 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託可馬克),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今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但是,兩種說法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詳細生平】 一、好任俠,喜縱橫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裡,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的夫人是許氏,許氏死後續宗氏為妻。他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許......

與杜甫並稱李杜的大詩人叫什麼?

李白

在我國文學史上李杜之後被人稱為什麼,

在我國文學史上

李杜有“大李杜”和“小李杜”.

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隱和杜牧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和什麼被稱為李杜?
王勃和孟郊被稱為什麼?
溼地和海洋被稱為什麼?
為什麼孫中山被稱為我國國父 ?
為什麼張學友被稱為歌神 ?
杜甫和李白被稱為什麼?
美麗的雲南被稱為什麼和什麼 ?
在旅館裡我被稱為什麼?
湄公河被稱為什麼?
駱賓王被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