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長江以?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江南指哪裡?長江以南嗎?

地理上的江南是指長江三角洲,包括揚州、鎮江、南京、無錫、丹陽、上海、蘇州、杭州、

湖州、紹興等這一大塊地方。文化上的江南則範圍還要廣一些,包話安徽南部、蘇南、浙北等地

何處是江南

“江南”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其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唐太宗將天下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將江南道細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此後,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漸穩定在今蘇南、浙北一帶,直至今天

從“江東”、“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來如恆河沙數般的各式地名中,最為奇妙的應該數“江南”了。

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到隋代為止,它所指的地域範圍與後來大相徑庭,那時它主要指長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帶。

“江南”的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這個地方起先是被叫作“江東”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項羽被流氓皇帝劉邦擊敗,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願選擇自刎也不願意逃回老家,那個“江東”指的其實就是後世的“江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國傳統中有以左代東、右代西的習慣,這一地名又被雅稱為“江左”,在公私文書及各類著作、文學作品中使用十分頻繁。

從“江東”、“江左”而變為“江南”,起源於唐代的貞觀十道。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據說唐太宗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記不住,只好將它們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一大片地區。由於這一次區劃的數目實在太少,南方各區大多過於廣袤,到了風流天子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將道的數目增加到15個。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地區。

唐朝的“地域歧視”

唐朝人對於各區域的觀念是非常有意思的。當時的人非常強調地域差異,動不動就把南北掛在嘴邊,可是被舉出來進行對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如“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獨知”(王智興)之類。

“塞北”我們知道那是從遼水之東一直綿延到賀蘭山、六盤山以西的一個漫長而遼闊的地帶,那裡總是令人想起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寒冷、風沙、荒漠,以及殘酷的人文環境如戰爭、白骨。而江南呢,從空間位置上它並不位於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來是因為它處於環境質量的另一個極端,此地從南朝以來便是有名的“佳麗地”。

這種對比方式讓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區之間大致是一個平行的關係,沒有哪一個區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現。當時較為突出的地域成見是“山東”(太行山以東)與關中的對立,兩個地方的人經常相互取笑、鬥氣。史載唐太宗曾在宴席上談起山東人如何如何、關中人又如何如何,言辭間頗有“同異”,有個大臣叫張行成的當即跪奏說:“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以東西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過來。

而在南方,各區域之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關係。嶺南自不用說,因為地多瘴癘,當時中原人覺得去那裡頂多只能撿回來半條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為僻處西南一隅,有“蜀道難”之稱,給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海甫有聯著名的詩:“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由此可見一斑。

揚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夠讓人想起南方的好來的是“江淮”。但是,這個地名包含著這層涵義已經是到了......

江南是長江以什麼

江南從字面上看:長江以南。

但是約定俗成的“江南”這個地理概念卻包括長江以北的揚州。

基本上就是以太湖為圓心,半徑100多公里的區域。

江南以長江什麼方向

江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以南,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以楚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游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區,隋唐以來常與山明水秀、文教發達、美麗富庶長江中下游地區(湘鄂贛浙滬蘇皖地)聯繫在一起,是長江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基本認為,狹義的江南現泛指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和瀕臨長江沿線部分等地,包括滬全境、浙湘贛北部和鄂蘇皖南部地區,以蘇州、杭州為中心的城市較具代表性。廣義的江南涵蓋了長江中下游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地區,即湘贛浙滬全境與鄂皖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南是長江以是什麼方向

東南方向。望採納

江南是指哪裡

所謂江南:一般泛指“長江以南”。春秋、戰國、秦漢、一般指以湖北以南的江南部分包括湖南、江西一帶,近代專指蘇南和浙江一帶。另:唐貞觀十道,江南道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蘇的鎮江以東南和安徽的長江以南地區。

故,不包括揚州這句是正確的。 揚州的確在江北,而且,揚州一直並沒有特別好的稱呼,皆是煙花柳巷,銷金之地,更何況鹽商駐地。除了近代朱自清一力推薦,鮮有人認為揚州屬於江南。

江南,是指被文人所美化了的地區。主要是以蘇、杭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的長江以南的地區。

江淮和江南的區別

江淮,顧名思義,指江(長江)、淮(淮河)一帶,廣義上指江南、淮南地區,屬於廣義的江南範圍,狹義上指長江、淮河之間的地區,特指今江蘇、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湖北東北部地區。

江南,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狹義的江南指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即今湘贛浙滬全境與鄂皖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由長江與漢江沖積而成故得名,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西起宜昌市枝江市,東迄中國中部最大城市武漢,北至荊門鍾祥,南與洞庭湖平原相連。

華南、華北、華中、華東、江南、江淮、長江以南、長江以北、這些都是怎麼劃分的 具體的都包括哪些省份

華東或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中國地理大區之一。

行政上的“華東六省一市”指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中國一般也把臺灣省列入華東地區。

華南是中國的一個地理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之“華南”

廣義的華南即“中國南方”,地理上指指秦嶺-淮河線以南中國的廣大區域。這種區分包括氣候、經濟生產、交通、文化等來區分,南方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及熱帶季風氣候,以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古時以水路為主要的運輸方式。

[編輯] 狹義之“華南”

俠義的華南則特指“嶺南”, 指“五嶺以南”,這一“華南”的概念包括現江西省,湖南省部分位於五嶺以南的州縣。 不過由於現代行政區劃的關係,狹義的“華南”通常只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海南省。

其他與“華南”相近或相似的地理概念

中南

中南這一地理概念較少見於傳統稱謂, 是近代以後逐漸使用的。 通常包括現今之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和海南省。 今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前身為中南軍區,轄區即包括上述省區,後將河南省劃歸濟南軍區管轄。

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交通圖冊,通常將河南省的公路網和兩湖,兩廣,海南統一劃入“中南地區”。

江南

江南廣義上亦曾指廣大南方地區, 但隨著歷史發展逐漸收窄為“江東之地”, 即今日上海市,江蘇省長江以南的地區,安徽省長江以南的地區,江西省東北部和浙江省錢塘江以北地區。

粵和越

“粵”通“越”,古指百越之地, 範圍也曾經包括自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但是隨著江南地區的逐漸漢化,其含義範圍也逐漸在收窄, 唐宋以後“粵”“越”兩字含義已經分開。 “越”指錢塘江以南的“越地”(相反錢塘江北稱“三吳”),江南地區也可稱為“吳越”。

而“粵”則特指當時漢化程度還比較低的嶺南地區(兩廣,海南)。 至明清時代,“粵”仍泛指兩廣,如徐霞客之遊記即將廣東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南明位於廣西桂林的靖江王,自稱“就藩於粵西煙瘴之地”(顧誠《南明史》),而太平天國運動則“起於粵西”。

清末之後,“粵”之含義收窄為特指“廣東省”,現代提到“粵”,則一般不會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計算在內。

華北、華北地區廣義北方指秦嶺-淮河線以北中國的廣大區域。為中國政治地理大區,指位於中國北部的區域。現時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共計5個省級行政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四盟(市),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

華中或華中地區,中國傳統的地理大區,或稱“中部地區”。

1949年後,現華中地區可指:

華中四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華中三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江西省被視為華東地區。

華中地區常與華南地區合稱中南地區。

現時屬於中國經濟地理上第二階梯的中部經濟區。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區域大致為長江下游南岸的地區。

歷史上的江南

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區為地理座標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湖北長江以南一帶。

唐朝設立江南道,後來又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為定義現代江南含義的開端,往後江南成為江東地區的專稱。歷......

“江南”是指中國哪個地方?

hands

經濟文化上的江南專指江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上海以及錢糖江以北的

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但是經濟和文化上的江南是一個特定稱謂,是專門稱呼經濟自古就發達和文化出色的並且在地理上必須是水埂的地方,江南之所以是江南,就是因為是水鄉,江南的文化就是水文化上孕育的吳文化和淮揚文化,而且江南必須是自古富蔗的地方。一個字,水,象安徽江西湖南浙江錢糖江以南這樣的地方是水鄉嗎?有蘇南那樣水鄉氣息嗎,有蘇南那樣發達的經濟嗎,有蘇南那樣的自古富蔗嗎?有蘇南那樣的水鄉吳文化嗎?沒有就是了,這些地方僅僅是地理上的江南(長江以南)而已,而經濟文化上的江南專指江蘇的揚州,蘇南(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上海,嘉興和湖州(包括錢江以北杭州),什麼紹興寧波溫州,都是越地,都是山區,不是吳地也不是水鄉平原,所以不是特定稱謂上的江南,還有安徽江西湖南,窮就一個字,既不是水鄉,都是山區,又不是吳文化或者淮揚文化,怎麼是江南呢?

為明確江南的地理區位,寫個流程圖。

特定稱謂的江南:

中心:江蘇蘇南蘇錫常,太湖金三角。

吳文化鼻祖,水鄉平原文化,中國2000年的經濟重心,

中國自古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方,江南一詞最先就是形容蘇南的。

副中心1:江蘇蘇南的南京,鎮江。

水鄉文化,皇城故都,兼有淮揚文化和吳文化。

2:江蘇蘇中的揚州(包括淮安,泰州,和南通)

水鄉平原淮揚文化,是歷史上唯一能和蘇南比及的經濟發達之地。

3:浙江嘉興,湖州和錢江以北的杭州,

水鄉吳文化,是蘇南吳文化開拓地(說難聽點就是蘇南殖民地)

支流:明清時安徽的徽州算是可以,但咎其現在經濟實在無法和江蘇或是浙北相提並論,所以現代很少人提它是江南。

紹興,寧波,溫州,台州等浙南地區都是越地,而且都是山區,不是水鄉,和蘇南文化差異太大,雖然是長江以南,雖然高山很秀麗,但不是文人和經濟學家筆下特定稱謂的江南。

什麼湖南什麼江西,說起來更離譜了,說地理江南無所謂,但真向經濟江南文化江南上硬靠,真的很牽強,是水鄉平原嗎?是吳文化嗎?經濟自古發達嗎?不客氣說,根本和江南一點邊都不搭,還整天喊著江南兩個字不放,比蘇南喊得還響亮,對此蘇南人只會說一個詞語:痴鬼(痴婆子)。

相關問題答案
江南是長江以?
江北是長江以什麼?
古代江南是現在的哪裡?
江南是哪個地方?
塞外江南是指什麼地方?
塞上江南是指哪裡?
憶江南是什麼短語?
憶江南是一首什麼的詩?
憶江南是什麼名?
哪個不是長江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