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長短有什麼影響?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工齡重要不?有什麼具體的好處啊

沒那麼重要~~尤其是在企業單位~~事業單位還好點~~

一般就是按工齡有補貼費~~企業一般是每年50或100,從來公司的第二年開始發~~.換了工作自然要從新計~~~~

事業單位工齡不同,工資級別就不同~~走的工資待遇自然就不同了~~

或者有的單位也按工齡看你有沒有評職稱的資格.但現在職稱多是以考代評,所以工齡穿後會越來越沒用的~~

所以如果是企業單位,其實真沒什麼~~多再一個公司幹一年,才補50/100的,夠幹嘛啊~呵呵~~

工齡長短與退休工資多少區別大嗎

養老金待遇主要跟四個因素有關:  1、繳費年限長短繳費15年還是繳費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  2、繳費水平高低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後的養老金待遇。  3、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注意,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4、受退休年齡影響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後,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

工齡有什麼作用

對你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學生來說,工齡就意味在你的繳費年限,閥際上你們現在是已繳費年限來計算工齡的,例如繳費12個月,就折算工齡一年,所以我不明白說工齡找回來是什麼意思,莫非幹了一年沒有繳納社保,要把社保要回來?至於工齡太重要了,養老金的計算及調整都需要工齡基礎的。

工齡長短退休金有影響嗎?

現在沒有工齡,都是按照繳費年限計算,繳費年限越長,領取的越多。反之就會少,

工齡的長短是否影響退休工資的多少

繳費年限長短和多少是確定基本養老金多少的關鍵數據。

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由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1、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係數。

工齡對以後有什麼影響啊

一、工齡的計算 據1953年頒佈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有關定義:“一般工齡”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而我們平時所在地說的“總的工齡”也可稱為累計工作年限。而且本企業工作年限,則指工人或職員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 計算“本企業連續工齡”只須掌握如下要點即可: 1、企業經轉讓、改組成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的,其在轉達讓、改組合並前後的本企業界工齡 ; 2、職工因工負傷停止工作的醫療期間,應全部作為本企業工齡計算; 3、職工因患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的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作為本企業連續工齡計算; 4、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作為工齡外,其前後本企業工齡仍應合併計算; 5、職工留職停薪期間、留用察看期間,應計入本企業工齡。 二、工齡同各種福利關係 (一)職工年休假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滬府辦發(92)15號文件規定:“企業職工連續工齡5年者,從第六年起,可享受年休假,其中工齡5-15年,休假7天;工齡15-25年,休假10天;工齡滿25年以上,休假14天。”上述工齡均指在本企業的連續工齡。 (二)醫療期 1.在2002年5月1日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依然適用《上海市勞動合同規定》中第十三條有關醫療期的規定,即"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因患病或者因工負傷,需要停工醫療的,用人單位應根據下例規格化定給予醫療期: (1)累計工作年限未滿10年,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的,醫療期為3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的,醫療期為6個月。 (2)累計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20年,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的,醫療期為6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未滿10年的,醫療期為9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15年的,醫療期為12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5年未滿20年的,醫療期為18個月。 (3)累計工作年限滿20年,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的,醫療期為12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未滿10的,醫療期為18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15年的,醫療期為24個月;在本單位工位年限滿15年的,不限定醫療期。 2.在2002年5月1日前與外商投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者,依然適用《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人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關於醫療期的規定,即“外商投資企業中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按在企業工作時間的長短,給予三個月至一年的醫療期,本企業工齡和一般工齡長的以及在行產經營中表現卓著的,醫療期可適當延長。” 3.在2002年5月1日後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的《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第1年,醫療期為3個月;以後工作每滿1年,醫療期增加1個月,但不超過24個月。勞動者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應當延長醫療期。延長的醫療期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具體約定,但約定延長的醫療期與前條規定的醫療期合計不得低於24個月。 (三)病假工資 根據滬勞保發(95)83號文件的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連續工齡滿8年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其中連續工齡不滿面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

工齡差一年有什麼影響 工齡長短與退休金關係介紹

您好!

工齡主要分兩種,一種是一般工齡,一種是連續工齡。在不同情況下,需要看不同的工齡。

一般工齡,也就是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工齡“,即參加工作、繳納社會保險的年限。一般工齡越長,參保年限越長,個人累計繳納養老金年限越高,則退休後領到的基本養老金越高。明白了吧,一般工齡和養老金掛鉤,計算一般工齡基本就是按照繳納社保的年限。

連續工齡,這個與我們在某個企業或公司就職期間的福利待遇息息相關,比如帶薪年休假、探親假、計發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等。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連續工齡。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工齡與病假天數的長短有 關嗎

工年與病假天數是無關的,只要有病假單和醫院診斷書請多久都可以,不過與工資是有關係,時間越長,工資越少。

計算工齡有什麼用處?

工齡是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人、職員工作的年限。工齡一般是確定職工工資、享受勞動保險待遇和享受某些福利待遇的一個重要根據。工齡主要分3種:1、一般工齡,又稱總工齡,指工人或職員的總的工作年限,在中國,一般工齡曾是確定職工退休待遇的一個條件。2、本企業工齡,中國又稱連續工齡,蘇聯稱不間斷工齡,日本稱企業工齡,指工人或職員在某一單位(包括經組織批准的調動)連續工作的時間,是一般工齡的組成部分。3、特定工作的工齡,工人、職員從事某種特定工作、但任某種特定職務或在某種特定部門擔任工作的年限。

所以說,工齡與你退休以後駭休金的多少,是否有有害工種和特殊工種補助等有很大關係。

請問一下工齡長短與養老金有關係嗎?

現在的養老金計算,使用的不是工齡,而是養老保險耿費年限,也就是說要看你這一生累計繳納養老保險的月數。

因為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時間比較晚,(約在1992-1996年之間,各省不同),建立賬戶之前符合國家規定可以連續計算的有效工齡,按國家規定視同為已經繳納的月數,即為視同繳費年限。而建立賬戶之後,則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折算成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視同+實際。

相關問題答案
工齡長短有什麼影響?
單位工齡有什麼影響?
眼軸過長有什麼影響?
紋身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長期做噴繪有什麼影響?
團員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尿白細胞有什麼影響?
掛靠建造師有什麼影響?
子宮小有什麼影響?
甲低對懷孕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