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嚐膽是什麼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臥薪嚐膽是什麼時期,什麼事件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范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范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三年,飽受屈辱,終被放回越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

一次夫差帶領全國大部分兵力,去赴會,要求勾踐也帶兵助威,勾踐見時機已到,假裝赴會,領3000精兵,拿下吳國主城,殺了吳國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當初未聽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踐,死前,他只求,不要傷害吳國百姓。

臥薪嚐膽是哪個時期的?

春秋時期

臥薪嚐膽的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朝代?

臥薪嚐膽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pǐ),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珍寶,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lǐ)精明強幹,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嚭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於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屢敗。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臥薪嚐膽是什麼年代

春秋吳越爭霸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臥薪嚐膽是什麼年代的

臥薪嚐膽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

臥薪嚐膽 發生在什麼時代

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臥薪嚐膽的那個時代,皇帝是誰,是什麼時代

春秋末期

南宋的書籍卻屢屢提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明末樑魚的《浣溪沙》劇本,又極力渲染勾踐苦心志、勞筋骨臥薪嚐膽的英雄作為。明末作家馮夢龍在自己的歷史小說中,也多次提到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吳越春秋》中《勾踐歸國外傳》又是如此記載說:王歸國後,磨礪身心,日夜操勞。困極之時,“攻之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踐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嘗膽”是嘴體味苦滋味,“臥薪”則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薪”,不讓眼睛閉上睡覺。後人把“臥薪”說成是臥倒在柴草上,是《吳越春秋》的誤解,誤傳。

相關問題答案
臥薪嚐膽是什麼朝代?
臥薪嚐膽是什麼結構?
臥薪指的是什麼?
臥薪嚐膽是出自哪本書?
臥薪嚐膽是誰的典故?
宋朝以前是什麼朝代?
二千多年前是什麼朝代?
南宋之前是什麼朝代?
劉邦是什麼朝代的?
三國後是什麼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