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減少白色汙染?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怎樣可以減少白色汙染想說我又能做些什麼

我們青少年要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要不用或少用塑料購物袋,不隨意丟棄並積極回收廢棄的塑料購物袋,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購物袋;要向周圍群眾廣泛宣傳“白色汙染”的危害性,宣傳限產、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的重要意義,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等

怎樣才能減少白色汙染?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汙染”。

行政方面

1.加強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汙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汙染”問題的,上述頒佈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2.強制回收利用。   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複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汙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

廢舊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二次汙染。填埋會佔用較大空間;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劑汙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因此,廢塑料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回收利用,但目前廢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低。究其原因,有管理、政策、回收環節方面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技術還不夠完善。   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技術多種多樣,有可回收多種塑料的技術,也有專門回收單一樹脂的技術。近年來,塑料回收利用技術取得了許多可喜的進展,本文主要針對較通用的技術做一總結。   1 分離分選技術   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的關鍵環節之一是廢棄塑料的收集和預處理。尤其我國,造成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垃圾分類收集程度很低。由於不同樹脂的熔點、軟化點相差較大,為使廢塑料得到更好的再生利用,最好分類處理單一品種的樹脂,因此分離篩選是廢舊塑料回收的重要環節。對小批量的廢舊塑料,可採用人工分選法,但人工分選效率低,將使回收成本增加。國外開發了多種分離分選方法。   1.1 儀器識別與分離技術   意大利Govoni公司首先採用X光探測器與自動分類系統將PVC從相混塑料中分離出來[1]。美國塑料回收技術研究中心研製了X射線熒光光譜儀,可高度自動化的從硬質容器中分離出PVC容器。德國Refrakt公司則利用熱源識別技術,通過加熱在較低溫度下將熔融的PVC從混合塑料中分離出來[1]。   近紅外線具有識別有機材料的功能,採用近紅外線技術[1]的光過濾器識別塑料的速度可達2000次/秒以上,常見塑料(PE、PP、PS、PVC、PET)可以明確的被區別開來,當混合塑料通過近紅外光譜分析儀時,裝置能自動分選出5種常見的塑料,速度可達到20~30片/min。   1.2 水力旋分技術   日本塑料處理促進會利用旋風分離原理和塑料的密度差開發了水力旋風分離器。將混合塑料經粉碎、洗淨等預處理後裝入儲槽,然後定量輸送至攪拌器,形成的漿狀物通過離心泵送入旋風分離器,在分離器中密度不同的塑料被分別排出。美國Dow化學公司也開發了類似的技術,它以液態碳氫化合物取代水來進行分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   1.3 選擇性溶解法   美國凱洛格公司和Rensselaser工學院共同開發了一種利用溶劑選擇性溶解分離回收廢塑料的技術。將混合塑料加入二甲苯溶劑中,它可在不同的溫度下選擇性溶解、分離不同的塑料,其中的二甲苯可循環使用,且損耗小[1,3]。   比利時Solvay SA公司開發了Vinyloop技術,採用甲乙酮作溶劑,分離回收PVC,回收到的PVC......

要怎樣做才能減少白色垃圾?

白色垃圾百年難題

近年來,由於大量廢舊包裝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具使用 量激增,並且任意拋棄,各大中城市都普遍形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它已同汽車尾氣、有磷洗滌劑一起列被為今年我國環保治理三大重點。

塑料是一種很難處理的生活垃圾,它混入土壤能夠影響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填埋起來,佔用土地並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大量散落的塑料還容易造成動物誤食致死,北京南苑的麋鹿因誤食附近垃圾場飛入的塑 料袋而死於非命。塑料易成團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設施、城市 設施故障,釀成災害。

我國泡沫餐具的生產和使用量極大,食品包裝、購物買菜的塑料袋使用數量也 是驚人的。據粗略估計,本世紀我國的白色垃圾大約有800多萬噸。塑料製品是所有生活廢棄物中最難處理的部分之一,也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一般來說,採用衛生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這三種方法,基本上可以使垃圾處理達 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但我國的情況不容樂觀,自前垃圾收集、處理遠 未形成有序體系。拿北京來說,垃圾收集還未完成垃圾袋裝化,更不用提分類收集。

焚燒雖然可以銷燬塑料袋,不過建一個垃圾焚燒廠是同規模填埋場的20倍的投入。至於人工降解產生有機油料的做法,需要較高純度的塑料製品,大規模處理是不現實的。因此,衛生填埋成為目前能收集塑料的主要辦法。北京已建起阿蘇衛、北神樹和安定3個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填埋場底部鋪設了厚厚的防滲層,並隨著垃圾的堆積,上面不斷用土覆蓋,然後再造植被,以便保證垃圾在一個四周密閉的空間範圍,不會汙染地下水、土壤和周圍的空氣。但是,以安定垃圾填埋場為例,面積達300畝的一塊土地也只夠北京一個宣武區使用14年。

抵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做法於不久前得到一些商場的響應,他們嘗試出售可降解的垃圾袋,但是購買者寥寥,因為這種垃圾袋價格在1元以上,並且不能承受較大的重量。萬客隆提倡使用布袋,效果也不理想。

標本兼治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專家認為,一方面應及時有效地處理既生垃圾,一方面用能降解、易降解的製品代替塑料。1998年11月,一種以秸杆作成的一次性餐具首次擺上了北京百盛購物中心的快餐桌。這種餐具不但安全衛生,而且一次性使用後入土即為肥料,入水可成為魚飼料,棄置路邊,幾天後就隨風而去了。在1998年12月13日的“綠色一次性餐具交流會”上,100多家企業展示了他們用稻殼、紙漿、澱粉等為原料製作的餐具。一種生物全降解一次性快餐盒經北京一輕研究所30多名研究人員近三年的研究,日前已通過檢測。測試證實,該餐盒使用後暴露在大自然中,40天內全部變為水和二氧化碳。這種餐盒以澱粉(玉米、木薯澱粉)為原料,加入一年生植物纖維粉和生物防水膠噴注到模具內加熱發泡成型。各種新生的替代產品正處在起步階段,但尚沒有達到大規模生產推廣的水平。

另外;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仍然比較落後,這其實是阻礙白色汙染治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治理白色垃圾的第一步就是垃圾分裝,這隻有在大多數人的自覺環保意識建立起來之後才有望進行。所以,治理白色汙染的最重要一點是提高每個人的環境意識。因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時間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決它的汙染問題真的可以稱做百年難題。

從隨州市獲悉,當地不但有效解決了“白色汙染”,還從這些垃圾中掘出了“金礦”。

在隨州市環潭鎮的塑料編織工業園區,共有23家企業從事廢棄塑料加工造粒、粒料拉絲、織布、製成品的生產。在工業園生產車間可以看到機器“吃白出金”的全過程:塑料薄膜、編織袋、油壺、塑料杯等廢棄塑料垃圾,通過粉碎、清洗、精軋、摻色、加工,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塑料粒子。經過拉絲、......

為減少白色汙染,你打算怎麼做(政治題)

從自己做起,不用或儘量不用塑料袋。

2 告訴身邊的熟人或認識的人,儘量少用塑料袋。

3 準備帆布袋或購物袋,來重複利用,並能影響更多的熟人,給他們袋子來一起做的更好。

4 實在不得已的塑料袋,用來做垃圾袋,儘可能的減少白色汙染。

5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自帶筷子和勺子,並用手絹來減少紙的浪費。霧霾對人有危害,注意防護

1、霧霾天氣少開窗。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飲水,可多泡飲菊杞茶這類中醫茶飲,預防疾病,多食用水果,從外回家後要深度清潔皮膚和頭髮,此外喜愛晨練以及買菜遛彎的老年人要注意減少出門,因為霧霾對老年人的身體危害極大。

2、外出戴口罩美國進口普 衛 欣 天 貓

3、多喝茶

4、適量補充維生素D

5、飲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霧霾天氣盡量減少出門[6]

8、開車注意車速

9、出門時,做個自我防護,佩戴專門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過濾PM2.5,隨時隨地呼吸新鮮空氣。

10、避免霧天鍛鍊。可以改在太陽出來後再晨練。也可以改為室內鍛鍊。

11、患者堅持服藥。呼吸病患者和心腦血管病患者在霧天更要堅持按時服藥

12、別把窗子關得太嚴。可以選擇中午陽光較充足、汙染物較少的時候短時間開窗換氣。

13、儘量遠離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車進入市區這些時間段,汙染物濃度最高。

14、補鈣、補維D,多吃豆腐、雪梨等

減少白色汙染的方法有哪些,至少3種

1.植樹造林

2.少用一次性用品

3.少用塑料袋

減少白色汙染我們應該怎麼做?

【1】購物拒絕一次性的塑料袋;

【2】注意做好塑料地膜的回收利用;

【3】拒絕過度塑料包裝的成品;

【4】注重塑料包裝的回收利用,垃圾分類。

怎樣才能減少白色汙染

改變相關生活習慣,比如說我們的生活用紙可以選擇竹纖維本色紙,健康、環保。我一直都在用生美惠的生活用紙,挺不錯的

為了減少白色汙染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首先我們必須有很好減少白色汙染的意識【必須】【前提】

1.出去購物時儘量少用塑料帶 用布袋【很環保】

2.我們用過的塑料帶儘量要重複使用 【簡單】

3.政策 國家要加大力度實行限塑令

4.垃圾分類

5.少用一次性產品

其實很簡單 只要我們想要把我們的環境搞好 一切都沒問題

減少“白色汙染”我們應該怎麼做?

白色汙染的防治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於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製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製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製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汙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並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製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製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汙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佔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汙染;紙製餐具成型後需立即烘乾,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製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汙染。 2、回收廢塑料並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汙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覆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後,進行分類、清洗後再通過加熱熔融,即可重新成為製品。從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氫元素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氫元素組成,只不過分子量較小。因此,把這幾類塑料隔絕空氣加熱至高溫,使之裂解,把裂解產物進行分餾,可製得汽油與柴油。 近年來,一些國家大力開展3R運動:即要求做到廢塑料的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國家,由於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料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汙染。 3、研究開發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與普通塑料同樣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廢棄後,其化學結構可以在某些條件下發生變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較小的分子,最後,被自然環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類: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雙降解塑料。但是現在許多降解塑料並非100%降解,只是把塑料變為塑料碎片,據報道,我國陝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已研製成功100%降解的塑料。它是將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設備粉碎成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再將兩者比例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用這種新技術生產的農用地膜,經過四至五年的大田試驗,結果顯示,在70天至90天內,澱粉完全降解為H2O、CO2,塑料變為對土壤和空氣無害的細小顆粒,並在17個月內同樣完全降解為H2O、CO2。現在這種塑料已投入批量生產。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還遠遠沒有得到大規模使用。開發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為解決白色汙染的輔助措施。 4、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汙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汙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白色汙染的感言 只有少用塑料袋,用環保袋。就算用了塑料袋,也不要亂丟。杜絕白色汙染,從每一個動作做起。

減少和治理白色汙染的措施

我給你舉個例子,在瑞士,洗衣粉\洗潔精等都是用幾十公斤的大桶裝的,人們買到家之後再將其裝入一個小瓶子裡使用.大桶還是可以回收利用,不存在有白色垃圾的問題.

一些快餐都是用紙質的袋子裝入的.

他們的垃圾是分五類,人們因為富裕的物質文明而帶動了較高的精神文明,人們從不會亂扔垃圾,每個公民都會嚴格的將垃圾分為五類扔到不同的垃圾區或垃圾箱內.

在中國,人的素質普遍低下,再而政府因為地方保護主義及其他種種原因,不會對生產方便袋的廠家取締,所以如果國家不強制禁止使用的話,白色垃圾就永遠不能得到制止.

兄弟你就不要想辦法了,有那腦細胞想想別的吧.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減少白色汙染?
政府怎麼減少空氣汙染?
怎樣減少空氣汙染?
怎麼減少黑色素的沉澱?
白色汙染我們能做什麼?
饑荒潮溼度怎麼減少?
怎麼減少員工流失率?
手機直播怎麼減少噪音?
豬骨頭湯怎麼熬成白色?
聯想怎麼減少啟動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