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是一種什麼文體?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辭的簡要介紹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併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楚辭,其本義是指楚地的言辭,後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一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國文學)。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國後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從總集名稱來說,它是西漢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莊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

“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張湯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我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另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史記》中已說屈原“作《懷沙》之賦”《漢書·藝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賦”、“宋玉賦”等名目。

在漢代,楚辭也被稱為辭或辭賦。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輯錄成集,定名為《楚辭》。楚辭遂又成為詩歌總集的名稱。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

銘是一種什麼的文體

1、銘是古代用於稱功德或申鑑戒的文體。文辭簡練、有韻,內容多簡短,構思精巧,內容樸素而義理深邃,與格言頗為相似,形式活潑且易誦易記。

2、釋義

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銘刻在碑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3、示例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弧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賦是一種什麼文體

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

賦的特點

一、語句上以四、六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壓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詩和賦的區別

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裡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45191.htm?fr=ala0_1_1#8

關於“辭”這種文體和“賦”的區別

賦 , 最早出現與諸子散文中 , 一種講求文采 、韻律 , 並具詩歌和散文性質的文體。 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側重於借景抒情, 而在結尾處又往往發一點議論,比如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蘇軾的《赤壁賦》. 辭 不是一種文體 , 不過說到辭 就會想到 《楚辭》, 《楚辭》以七言為主 , 多用“兮”字 , 善用想象 、象徵 、誇張 ,比喻等手法 , 是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源頭

詞是一種什麼文體,每一種詞牌對於 等都有嚴格規定

詞就是一種文體=。=它是詩的別稱,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每一種詞牌對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文體和體裁的區別?

文體,是指獨立成篇的文本體栽(或樣式、體制),是文本構成的規格和模式,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某種歷史內容長期積澱的產物。它反映了文本從內容到形式的整體特點,屬於形式範疇。

體裁指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和樣式,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具有某種穩定的形式,這種形式是隨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多樣性以及藝術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審美任務而產生髮展起來的。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體裁,是指詩文的文風辭藻。這些藝術手段具有派生的性質,因為它們都受各種體裁所特有的反映對象制約。體裁同藝術形象結構的各個方面,首先是同主題、情節和佈局相關,體裁的各個要素(其外在的、物質的標誌)可以歸入藝術形式,但它在整體上體現著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相關問題答案
辭是一種什麼文體?
記是一種什麼文體?
序是一種什麼文體?
養鬆獅是一種什麼體驗?
胸大是一種什麼體驗?
讀書是一種什麼?
孤獨是一種什麼感覺?
梵高的繪畫是一種什麼?
獾是一種什麼動物?
漢白玉是一種什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