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二爺是哪裡人?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關公是哪裡人?

關羽(160?-220),字雲長,本字長生,身長約合1.98米,幷州 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漢族。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演義中為五虎上將之首,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的佳話。

歷史上關羽是哪裡人 關羽是哪個地方的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蹟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關羽是那裡的人?他埋在什麼地方?

千古一將——關羽關雲長——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山西”。 這位故鄉河東解州的千古名將,年輕時就急公好義,扶危濟困,因殺死侮辱民女的縣尹而亡命天涯。從此,“桃園三結義”——與劉備、張飛結義起事,“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降漢不降曹”——劉備謀誅曹操不成,兵敗投奔袁紹,被曹操俘虜的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誅顏良,斬文丑”——為報曹操知遇之恩,助曹操解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得知劉備下落,不畏艱險前去尋找;“火燒赤壁”——關羽率一萬水軍在此戰中立下重大功勳;“水淹七軍”——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活捉于禁,力斬龐德,“威震華夏”;“敗走麥城”——一孫權派人抄關羽後路,關羽兵敗麥城,壯別人世。 關羽的一生,忠肝義膽,誠信磊落;吒叱風雲,橫掃千軍,堪稱英雄人傑,令萬民景仰。 傳說關羽死後,孫權將其首級放入一匣內獻於曹操。曹操開匣觀看,只見關羽口開目動,鬚髮皆張。曹操大驚失色,說:“關羽活著可怕,死而復活更可怕。”急忙命人設犧禮祭祀,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洛陽南門外,並親自率百官前往拜祭。 關羽顯聖驚嚇曹操,只是後世人的誇張渲染。不過關羽死後的確頭葬在河南洛陽,身子葬在湖北當陽。現在洛陽、當陽各有一處關羽墓,民間盛傳,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山西

關羽是哪個國家的人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後來劉備定軍西蜀,建立蜀國,算是蜀國人吧。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蹟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另外,古骸有地名關羽,但其確切位置不明。

古代關羽是哪裡人

河東解(山西運城)人。

關羽(160或162-219)本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山西運城)人。東漢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躲避,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關羽其人,在《三國志》和各種典籍的記載中,都沒有關於他身世的詳細記載。既沒有關

於他長輩和妻室的記載,對他的幾個兒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語焉不詳。只是在《三

國志》《關羽傳》中說了一句:“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就沒有交代了

。而有關他那個在《三國演義》中被頻頻提到的兒子、蜀漢大將關平,也只在說關羽死的

時候這麼記了一筆:“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裴注《蜀記》又曰:“權遣

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便再沒有說什麼,連關平的表字是什麼都不知道。關羽其他的

後代和家屬,在《三國志》他的本傳中關羽死後說道:“……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

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

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裴注《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

破,盡滅關氏家。”看這些資料可以知道:關羽,本字長生,河東解人,有子關平、關興

。關平和關羽一起在荊州被殺。關羽次子關興早卒,而關興的嫡子關統無後,所以在關統

死後便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號。而關氏家族在成都的人口被魏將龐德的兒子

龐會隨鄧艾入蜀後全數殺死。大約我們可以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關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才有了個比較明確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

旦在浚修古井的時候,發掘出關羽的墓磚。上面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

,資料比較詳細,還略有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此寫了《關侯租墓碑記》。據墓磚上

文字記載,關氏家其實是個文人世家。關羽祖父叫關審,字問之。漢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

,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寶池裡。記載說他“衝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訓其子,於

桓帝永壽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關毅,字道遠。性至孝,父審卒後,在墓上結廬守

喪三年,除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關羽。羽長成後娶胡氏為婦,靈帝光

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後錢塘人馮景山又據此作了《漢壽亭侯祖系記》。

按照這些資料看,民間習俗以五月十三為關羽的生辰去關廟祭祀關羽以及在家供奉,實在

是個誤傳,五月十三日當是關羽子關平的生辰。墓磚的發現還讓我們證實了關平的確是關

羽的親生子,而並非是象《三國演義》和一直以來民間傳說中所說的那樣,只是他的養子

。同時,從墓磚上的記載還可以知道,《三國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傳曰:羽好左氏

傳,諷誦略皆上口”一說,並非空穴來風,因為關羽祖父關審就用《易》和《春秋》來教

子,所以關羽對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應該是秉承家學所致。

關公是哪裡人

@Rise"安寧"[87團•鑽石 2017/05/07 17:36:52

關羽(160?-220),字雲長,本字長生,身長約合1.98米,幷州 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漢族。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對象,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演義中為五虎上將之首,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有“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的佳話。

關羽是個怎樣的人

你好,

史上記載的關羽確實是當世虎臣,忠君重義。但同時他也是有些驕傲狂妄的人,死於輕敵。

關羽斬顏良是史實明確記載,誅文丑則未定(文丑確實死在那一戰,具體誰殺的沒有記載)。只論武藝的話,想必張飛、典韋、許褚、呂布都能做到斬殺顏良,至於兩軍交戰,客觀因素太多,那就不好說了。

關於他的妻子,並沒具體記載,只是說他長成後娶胡氏為婦,靈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關興。(現有人認為胡氏名胡定金)

我想你所知道的劉備、關羽、張飛只是從《三國演義》裡看到的,事實上劉備的起兵張飛起了很大的作用(張飛是地主,劉備起兵時候錢財來源之一),而那時候劉備只是賣草鞋的(皇親身份也是隔了十幾代,一抓搐大把,不是演義寫的那麼神),關羽是賣豆的殺人逃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史上,鞭打督郵的是劉備而不是張飛,只是羅貫中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才掛到張飛頭上。

人有缺點很正常的,關羽忠君、善友、武勇、義氣;但是他由於剛愎自用,驕傲過頭死於呂蒙之手;而張飛的暴躁是對普通的軍士和小將,比如遇到龐統顯示其才華時,他也是羨慕、佩服的。所以張飛是羨強而凌弱。甚至有一些遺蹟顯示張飛會書法,且長的挺俊。

關羽是什麼地方人啊?

姓名:關羽字:雲長(160-219)籍貫: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 關羽,蜀漢五虎大將之首.他本來字長生,逃亡到涿郡跟隨劉備擔任護衛,劉備升為平原相後,他和張飛被任為別部司馬統率軍隊.後來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胄,讓關羽代行太守的職務.不久劉備就被曹操打敗投奔袁紹,關羽則被曹操活捉,但曹操對他很優待,任命他為偏將軍. 後來曹操與袁紹在白馬交戰,關羽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打敗了袁軍,曹操立刻奏封他為漢壽亭侯,但關羽卻歸還了曹操的賞賜去袁紹軍中投靠劉備.在平定荊南的戰鬥後,關羽被任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入川后,關羽又被授予荊州的管理權.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升關羽為前將軍,賜給符節斧鉞並命他攻打樊城曹仁.關羽用漢水淹沒了來救援樊城的于禁七軍,並活捉了他,殺了大將龐德.曹操害怕得想遷都來躲避關羽.但最後決定挑撥孫權攻打關羽.孫權誘降了江陵和公安的守將糜芳和傅士仁,曹操也派出徐晃夾擊關羽.關羽在撤退時被孫權的將領擒獲,最後在臨沮被孫權處死.死後追諡為壯繆(音:謀)侯.

三國演義裡的關羽是什麼地方人

關羽其人,在《三國志》和各種典籍的記載中,都沒有關於他身世的詳細記載。既沒有關

於他長輩和妻室的記載,對他的幾個兒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語焉不詳。只是在《三

國志》《關羽傳》中說了一句:“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就沒有交代了

。而有關他那個在《三國演義》中被頻頻提到的兒子、蜀漢大將關平,也只在說關羽死的

時候這麼記了一筆:“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裴注《蜀記》又曰:“權遣

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便再沒有說什麼,連關平的表字是什麼都不知道。關羽其他的

後代和家屬,在《三國志》他的本傳中關羽死後說道:“……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

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

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裴注《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

破,盡滅關氏家。”看這些資料可以知道:關羽,本字長生,河東解人,有子關平、關興

。關平和關羽一起在荊州被殺。關羽次子關興早卒,而關興的嫡子關統無後,所以在關統

死後便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號。而關氏家族在成都的人口被魏將龐德的兒子

龐會隨鄧艾入蜀後全數殺死。大約我們可以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這些了。

關羽的身世,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才有了個比較明確的答案。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

旦在浚修古井的時候,發掘出關羽的墓磚。上面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

,資料比較詳細,還略有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此寫了《關侯租墓碑記》。據墓磚上

文字記載,關氏家其實是個文人世家。關羽祖父叫關審,字問之。漢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

,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寶池裡。記載說他“衝穆好道”,常以《稜》、《春秋》訓其子,於

桓帝永壽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關毅,字道遠。性至孝,父審卒後,在墓上結廬守

喪三年,除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關羽。羽長成後娶胡氏為婦,靈帝光

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後錢塘人馮景山又據此作了《漢壽亭侯祖系記》。

按照這些資料看,民間習俗以五月十三為關羽的生辰去關廟祭祀關羽以及在家供奉,實在

是個誤傳,五月十三日當是關羽子關平的生辰。墓磚的發現還讓我們證實了關平的確是關

羽的親生子,而並非是象《三國演義》和一直以來民間傳說中所說的那樣,只是他的養子

。同時,從墓磚上的記載還可以知道,《三國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傳曰:羽好左氏

傳,諷誦略皆上口”一說,並非空穴來風,因為關羽祖父關審就用《易》和《春秋》來教

子,所以關羽對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應該是秉承家學所致。

至於那個關索,我們可以從前面的史料上知道並無一點關於這個人的記載。江蘇南通曾經

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1465—1487)年間刊刻的《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索出身傳等

四種》,其中的《花關索出身傳》一開篇就寫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一見如故,“在青

口桃源洞”“姜子牙廟王”之前“對天設誓”,以後打算幹一番大事業。劉備對關、張二

人說,“我獨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掛心,恐有迴心”,關公道:“我壞了老小,共哥哥

同去。”張飛道:“你怎下得手殺自家小?哥哥殺了我家老小,我殺了哥哥底老小。”劉

備道:“也說得是。”於是關、張二人約定互相殺光對方的家屬。張飛跑到關羽老家蒲州

解縣,殺死了關家大小十口,只是因為不忍心才帶走了已經長大了的關羽長子關平、放走

了已經有身孕的關羽的妻子胡金定,後來生下小英雄關索。關羽殺了張飛的全家。辦完這

些事後:“將身回到桃源鎮,弟兄三個便登呈(程)。前往興劉山......

關羽是一個怎樣的人

關羽,河東解良人。在與劉備結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屬於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軍、萬人敵……這些都說明亡命之徒的特點,比如許楮、臧霸等人都屬於此類。但是關羽有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區別於張飛等人的是他還治《春秋》。所以不管當時的人還是後世的人,都認為他是比張飛這種一般意義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個檔次的。所以劉備可以把荊州交給他打理。建安十七年,諸葛亮帶張飛、趙雲進川,很不放心的把荊州交給關羽。在劉備看來,關羽是隆中戰略計劃中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選。諸葛亮當時似乎也找不到更適合的人選。因為當時的情況是在赤壁之戰前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關羽精甲水軍萬人,劉崎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支原本劉表手下精銳的荊州水軍正是關羽鎮守荊州的主力軍。關於荊州的戰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這一性格特點,關羽的另一特點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劉備得孔明之後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君勿復言』羽、飛乃止。如果說當時關羽瞧不起剛剛二十出頭剛出茅廬的小子還是正常的話,那麼後來要於馬孟起單挑就太不識大體、自負、不能容物了。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完全是一個爭勇鬥狠的一介武夫,不識大體,諸葛亮的一封信還要遍示賓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虛榮!諸葛亮的這封信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助長了雲長的驕、傲之氣。建安二十四年,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果然、劉備將黃忠列為無虎上將引起了雲長的憤怒大丈夫誓不與老卒為伍不肯受拜。此時關羽針對的並非是黃忠,矛頭指向的已經是劉備了。此次幸虧費詩的善言,不然劉備真不知道如何下臺階了。此時雲長已經如此難控制,劉禪代位之後又如何駕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國歷史上來看,此時劉備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

量淺,胸無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傷。比起司馬懿坦然受婦人服,關羽的心理素質極差。孫權給兒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還說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這樣傷人的話。後關羽圍樊城,讓孫權出兵相助,孫權卻使敕使莫速進。關羽極其憤怒下說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這樣的話,“洛子”是對江東人極骸的侮辱,還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將移師東吳。看看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心中雖痛罵韓信,但是嘴上還說“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此外看關羽北伐,糜芳、傅士仁供應軍糧,有時不能及時到達,關羽宣稱還,當治之;再看看劉邦,在外面辛苦作戰,還不停的給後方的蕭何封官,兩下比較,治《春秋》的關羽比起市井無賴劉邦來實在太遜。陸遜的一封信竟然讓關羽心花怒放,撤去後防重兵。這充分說明了他只是一個淺碟子,實在淺的很。

在用人方面,關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這些後方重鎮以及供應軍需的重任交給素來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敗!大軍解圍撤退,反擊江陵之日,情勢和當初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敵前撤退反擊彭城一樣,項羽一舉擊潰劉邦的部隊,關羽復仇之師卻邊走邊散,這是怎麼樣的統帥?當年孫權給吳下阿蒙開出的看書單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稱的關羽應該感到臉紅(有可能是臉紅了)。

關羽的自負,不僅斷送了自己,還斷送了諸......

相關問題答案
關二爺是哪裡人?
張飛,關羽,趙雲,劉備分別都是哪裡人? ?
奧巴馬是哪裡人?
狄仁傑是哪裡人?
舜是哪裡人?
你是哪裡人粵語?
諸葛亮到底是哪裡人?
劉伯溫是哪裡人?
江姐老公是哪裡人?
中通老闆是哪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