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土地沙漠化?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怎樣防止土地荒漠化

人因原因大大加劇了荒漠化的發展,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也主要是針對人為原因實施的。

1、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增長,提高農牧民的收入;

2、合理利用水資源,減少水井的數量,避免牲畜大量無序增長;

3、調整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

4、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改善耕地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

怎樣防止土地沙漠化

嚴肅法紀,懲治行政腐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制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規。與防治沙漠化有關的有《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目前又在制定《防沙治沙》,還制定了與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規。   這些法律法規之所以稱其為法律法規,是因為它們本身具有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強制性。在一個法制的社會,沒有凌駕於法之上的權力。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的本身就是非法,為法所不容。因此,丁何違背沙漠化

法律法規的行為(包括政府行為)都要依法進行懲處,並給予改正。否則,法不成法,只能助長行政腐敗,擾亂社會秩序。   然而,在我們的各級政府部門中,總有人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個人的特權,好像法律法規是給老百姓制定的,是專門用來管教老百姓的,而約束不了自己。凡符合自己和本部門利益的就依法行政;反之,則千方百計繞過“政策障礙”,甚至尋找種種藉口,把法律法規撇到一邊。應該說,正是這種執法部門的行政腐敗,加劇了我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破壞。   建議全國人大以“西部開發,生態先行”為題,就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進行一次執法大檢查,及時糾正各級政府執法中出現的問題,避免歷史上大開發帶來生態大破壞的悲劇重演。   土地荒漠化不僅是我國西部地區當前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制約我國西部大開發順利進行的主要瓶頸之一。面對我國西部地區土地荒漠化的現狀,吸取國外相關法律措施,提出在資源管理和決策上建立部門交叉合作的協調機制、在"禁限制度"中建立一個西部固沙植物保護名錄等一些完善我國《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的法律建議,力求能對我國西部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法律體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啟示。

環境問題的決策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識

我國保護天然林、在長江、黃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決策是在1996年水災後作出的;而禁止採挖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的決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塵暴和揚沙天氣災害連續襲擊北京地區後作出的。均系亡羊補牢,付出了慘痛代價後而痛下決心。事實上,無論是洪澇還是乾旱,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學者和媒體發出了“長江有變成黃河的危險”、“風沙緊逼北京城”這樣的警告。我國高層決策者也並非置若罔聞,只是由於涉及廣泛的社會利益群體,而政府的財政支持能力有限,難以當機立斷。然而,凡屬生態環境問題都有一種“疊加效益”,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從根本上解決,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環境加速惡化的步伐,而且將來一旦治理起來,費用也更加高昂,代價也會更加慘重,遠遠超過以生態環境為代價所換取的眼前的和暫時的利益。   建議國務院設立包括沙漠化在內的各類生態環境問題專家諮詢小組和預警預報系統,為政府部門的高層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加大防沙治沙的國家資金投入

中國治沙工程,國家長期投入不足。“八五”期間,國家投入治沙資金僅1億多元,地方配套資金又很難落實,因為沙區多是“老、少、邊、窮”地區,地方財力有限。相當一部分群眾尚未解決溫飽,很難拿出錢來防沙治沙。1999年國家投入治沙資金為3000多萬元,主要用於治沙工程建設,按治理面積平均每畝投入2.26元,只夠買兩三棵小樹苗,與實際需要相差甚遠(有專家認為治沙經費每年需20億元)。目前,在西北地區,造林一畝成本約100元,每畝治沙工程造林,則需500至600元。過去的辦法是發動農民投工投勞,以彌補造林經費的不足。在現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計劃經濟時代的低投資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攤派,無償使用勞動力的辦法越來越行不通......

土地沙漠化會產生怎樣後果?我們該怎樣防止土地沙漠化? 5分

不能種植物

森林為什麼可以防止土地沙漠化

樹木有一種保持水分的特性,含 有固沙的作用,使土地更堅固.............

為什麼要防治土地荒漠化,怎樣防治土地荒漠化

為什麼要防治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綜合作用的結果。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異常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嚴重的乾旱條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風蝕加快,引起荒漠化。 人為因素主要指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開墾草地並進行連續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加快風蝕或雨蝕。就全世界而言,過度放牧和不適當的旱作農業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發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樣,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積土地鹽鹼化,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從亞太地區人類活動對土地退化的影響構成來看,植被破壞佔37%,過度放牧佔33%,不可持續農業耕種佔25%,基礎設施建設過度開發佔5%。非洲的情況與亞洲類似,過度放牧、過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村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影響是:土地生產力的下降和隨之而來的農牧業減產,相應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一系列社會惡果,在極為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大量生態難民。在1984-1985年的非洲大饑荒中,至少有3000萬人處於極度飢餓狀態,1000萬人成了難民。據1997年聯合國沙漠化會議估算,荒漠化在生產能力方面造成的損失每年接近200億美元。1980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進一步估算了防止乾旱土地退化工作失敗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在未來20年總共約損失5200億美元。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由於全球土地退化每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423億美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如果在下一個20年叮在防止土地退化方面繼續無所作為,損失總共將高達8500億美元。從各大洲損失比較來看,亞洲損失最大,其次是非洲、北美洲、澳洲、南美洲、歐洲。從土地類型來看,放牧土地退化面積最大,損失也最大,灌溉土地和雨澆地受損失情況大致相同。從1980年和1990年所作估算的比較來看,由於世界各國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進展甚微,在1978-1991年間,全世界的直接損失約為3000-6000億美元。這尚不包括荒漠化地區以外的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我國荒漠化類型及其分佈

我國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凍融荒漠化、土鑲鹽漬化等4種類型的荒漠化土地.

我國風蝕荒漠化土地面積160.7萬平方公里,主要分佈在於旱、半乾旱地區,在各類型荒

漠化土地中是面積最大、分佈最廣的一種.其中,乾旱地區約有87.6萬平方公里,大體分佈在

內蒙古狼山以西,騰格裡沙漠和龍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達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乾旱地區約有49.2萬平方公里,大體分佈在內蒙古狼山以東向南,穿杭錦後旗、橙口縣、烏海市,然後向西縱貫河西走廊的中一東部直到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呈連續大片分佈.

怎樣防治土地沙漠化?

具體措施包括:

(1)抓緊落實草原家庭承包制;

(2)限定最高草原載畜量,建立草原監理制度,嚴禁超載放牧;

(3)搞好草原圍欄,圍欄旁邊要種樹;

(4)改變飼養方式,推行牲畜舍圈養或劃區輪牧;

(5)加強對草原的養護,大力防治草原病蟲鼠害;

(6)採取草地復壯措施。

在西部地區廣佈的山地和丘陵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蝕比較突出,導致土地質量下降,生產潛力衰退。因此必須加強對長江上中游山地環境的整治工作。

具體措施和方法包括:

(1)全面規劃,綜合治理。

(2)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

(3)水土保持的管理和監測。

(4)退化坡地......

x是誰?他是做什麼的?

他是外星人!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防止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如何防止蘋果汁氧化?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英文?
導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如何防止沙塵暴?
山地車如何防止爆胎?
個人如何防止沙塵暴?
如何防止臉部肌肉下垂?
如何防止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