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用地費用包括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土地使用費包括哪些內容?

土地使用者 因使用土地而向 土地所有者 支付的費用定 應納土地使用費額=佔用土地面積*適用的單位標準

房地產開發土地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1號)第二十七條規定,房地產企業開發產品計稅成本支出的內容如下:

(一)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指為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或開發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買價或出讓金、大市政配套費、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使用費、土地閒置費、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及相關稅費、拆遷補償支出、安置及動遷支出、回遷房建造支出、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等。

(二)前期工程費。指項目開發前期發生的水文地質勘察、測繪、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籌建、場地通平等前期費用。

(三)建築安裝工程費。指開發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建築安裝費用。主要包括開發項目建築工程費和開發項目安裝工程費等。

(四)基礎設施建設費。指開發項目在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基礎設施支出,主要包括開發項目內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汙、排洪、通訊、照明等社區管網工程費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園林環境工程費。

(五)公共配套設施費:指開發項目內發生的、獨立的、非營利性的,且產權屬於全體業主的,或無償贈與地方政府、政府公用事業單位的公共配套設施支出。

(六)開發間接費。指企業為直接組織和管理開發項目所發生的,且不能將其歸屬於特定成本對象的成本費用性支出。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工程管理費、週轉房攤銷以及項目營銷設施建造費等。

根據上述規定,房地產開發土地費用,主要包括(一)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指為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或開發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買價或出讓金、大市政配套費、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使用費、土地閒置費、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及相關稅費、拆遷補償支出、安置及動遷支出、回遷房建造支出、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等。

工程項目前期費都包括哪些費用

指土地、房屋開發前發生的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以及水文地質勘察、測繪、場地平整等費用。

土地出讓金的主要成本包括哪些

土地出讓金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1、徵地拆遷補償支出,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收回收購國有土地補償費、拆遷補償費等;2、報批規費支出,主要包括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防洪保安 資金、徵地管理費、耕地開墾費、耕地佔用稅、樹林植被費、土地交易費等;3、其他支出。

土地出讓金除了支付土地成本以外,還需計提專項基金。目前我市土地出讓金中需計提的專項基金包括:1、社會保障資金,標準為成交價的8%;2、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標準為4700元/畝;3、廉租住房資金,標準為土地收益的10%。4、教育資金,標準為土地收益的10%;5、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標準為土地收益的10%;6、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標準為土地收益的5%;7、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標準為土地收益的3%;8、農民培訓基金,標準為1000元/畝;9、部門業務費,標準為土地收益的4.5%;10、新徵地工作經費,標準為1000元/畝。

摘牌後,還需要交地價款、交易服務費、契稅、登記費、證本費及出讓文件約定的有關費用(測量費、評估費)

徵地費用包括哪些

依法徵用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補償。徵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第八條 土地補償費標準根據被徵用土地的不同類別按耕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相應倍數確定。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標準為每畝1600元。

第九條 徵用土地,按下列標準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耕地(含原為耕地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其他用途的土地),每畝16000元;

(二)徵用其他農用地,每畝12800元;

(三)俯用集體建設用地,每畝16000元;

(四)徵用未利用土地,每畝8000元;

第十條 徵用土地,按下列標準支付安置補助費:

(一)徵用農用地,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徵地單位農業人口數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被徵地單位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17000元,需要安置的被徵地單位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農用地數量除以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徵地前平均每人佔有在冊農用地的數量計算;

(二)徵用農村集體所有非農業建設用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需易地復建的按復建地的標準計算。

第十一條 徵用土地,按下列標準支付青苗費:

(一)耕地每畝800元;

(二)魚塘、竹園、林地、桑茶、果園、苗圃等土地的青苗補償費由徵地單位與地上物所有權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金壇市價格認證中心評估後確定補償標準。

第十二條 徵用土地,涉及房屋拆遷安置和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自徵地調查之日起,在徵地範圍內的突擊建設、栽植的附著物不予補償。各項附著物補償費,按照產權歸屬支付。產權不明的,由市國土資源局代結算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冒領。

第十三條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後,市國土資源局應當將80%的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作為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將其餘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權人。

徵地的各項補償費用應當自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徵地補償安置費用到位後,市國土資源局應當及時在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公告。

徵地補償費用沒有到位的,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有權拒絕交地;徵地補償費用到位的,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不得拖延交地。

第十四條 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部分,納入公積金管理,必須用於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建設,以及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徵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不得挪作他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撤銷的,土地補償費全部用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基本生活保障。

土地成本包括哪些

一般是兩大部分,具體有以下幾項: 1、土地取得費。分三種情況: 1)徵用農村集體土地時,土地取得費就是徵地費用。 2)城鎮國有土地的土地取得費按拆遷安置費計算;拆遷安置費主要包括拆除房屋及構築物的補償費、拆遷安置補助費及相關稅費。 3)從市場取得土地使用權時,土地取得費就是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價格。 2、土地開發費。土地開發費有三種: 1)基礎設施配套費。 2)公共事業建設配套費。 3)小區開發配套費。

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包括哪些

1、在用地前需進行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報批,需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範圍為規劃區內城市批次裡的新增建設用地(農用地、未利用地),城市規劃區外,獨立選址的以出讓方式區的土地的。

2、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土地使用著所在政府向省,國家交納的。不過一般在操作中當地政府在申報審批新增建設用地的時,在獲得省或國家批准的時候先交了,回頭把土地給使用者的時候有的是收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有的地方是把這個費用包含在土地出讓價格裡面了,劃撥土地好象也要交。

工程總造價包括哪些費用?

直接費.間接費.利潤 .稅金

直接費包括直接工程費(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與措施費(環境保護費,文明施工費,安全施工費,臨時設施費,夜間施工費,二次搬運費,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裝費,混鼎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費,腳手架費,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施工排水.降水費)

間接費包括規費(工程排汙費.工程定額測定費.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與企業管理費(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勞動保險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財產保險費.財務費.稅金.其它)

徵地成本包括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徵用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國家耕地保護司回覆: 耕地開墾費、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耕地佔用稅以及徵地管理費等費用,可以計入徵地成本。

土地出讓金包含哪些費

土地出讓金就是土地出讓金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土地出讓金不是簡單的地價。對於住宅等項目,採用招標、拍賣的方式,可通過市場定價,土地出讓金就是地價。可是對於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配套房等項目,以及開發園區等工業項目,往往不是依靠完全的市場調節,土地出讓金就帶有稅費的性質,是定價

相關問題答案
應用文英語包括哪些?
人工費應包括哪些內容?
建築工程安裝包括哪些?
建築配套工程包括哪些?
建築中專專業包括哪些?
建築行業稅金包括哪些?
建築經營成本包括哪些?
監理工地資料包括哪些?
自費藥包括哪些?
建築主體工程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