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什麼時候結束?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梅雨季節要什麼時候結束

入梅的標準其實比較複雜,但一般來說,在我國的長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區有大片降雨區存在,南方北緯20度附近有副熱帶高壓頂著不讓雨區南下,造成降雨區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來回徘徊,出現長時期大強度的降雨。天氣形勢出現這樣的特點,差不多可認定為“入梅”。

從大氣環流特點分析,通常6月份開始,太平洋上空的副熱高壓增強,到了6月中旬副熱帶高壓穩定在華南上空,其北側的西南暖溼氣流伸展到江南上空,此時北方冷空氣的勢力也不甘示弱,北方冷空氣與南方的暖溼氣流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形成窄長的雨帶,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民間把這一期間的連陰雨天氣稱之為“梅雨”,梅雨開始的一天即為“入梅”。一般在7月上中旬,隨著副熱帶高壓再次增強,梅雨帶北移到淮河以北地區,即為“出梅”,“出梅”後盛夏開始,進入三伏天。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每年不盡相同,所以每年“入梅”和“出梅”也不一樣。

氣象上的入梅,一般是將初夏季節連續出現6-7天以上陰雨天氣、且日平均氣溫達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為入梅日,連陰雨結束之日稱為出梅日。

日曆上的所謂“入梅”時間是相對固定的,是根據“干支記日法”來推算的,它是把“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入梅”的時間總是分佈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間,“出梅”的時間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間。

因此,氣象上的“入梅”和日曆上“入梅”在時間分佈上是不一致的,但在有的年份也可能碰巧在一起。

梅雨季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氣象上的入梅,一般是將初夏季節連續出現6-7天以上陰雨天氣、且日平均氣溫達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為入梅日,連陰雨結束之日稱為出梅日。 日曆上的所謂“入梅”時間是相對固定的,是根據“干支記日法”來推算的,它是把“芒種”後的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入梅”的時間總是分佈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間,“出梅”的時間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間。 因此,氣象上的“入梅”和日曆上“入梅”在時間分佈上是不一致的,但在有的年份也可能碰巧在一起。

2017年梅雨季節什麼時候結束

你好,梅雨季節確實會隨年份改變,但是地域不同,時間差異會更大呢。

雖然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特有的天氣氣候,但它的出現卻不是孤立的,是和大範圍雨帶南北位移緊緊相連的。

在110E以東的我國東部地區,在汛期從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帶擺動在南嶺山脈和南嶺以南地區。在個別年份,雖然在某一段時間內移到南嶺以北地區,但是從一個候(五天為一候)或一個旬的多年平均情況來看,它往往是維持在28N,29N以南。這個時期就稱為"江南雨季"或"華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帶北移到29N-33N範圍內(即西自我國宜昌,東經長江口,然後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國兩湖平原北至淮河南岸),穩定少動。這時南嶺以南地區已處在雨帶之外,陰雨天氣結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告別了風和日麗的初夏,迎來了陰雨綿綿的季節,大雨、暴雨時而出現,一直維持到7月上旬,這就是長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節。

7月中旬開始,雨帶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區。先後在黃河、淮河流域以及華北、東北等地停滯、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稱為"黃淮雨季"、"華北雨季"此時,長江中下游梅雨結束,驕陽高掛,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這種天氣一直要維持到8月下旬,然後雨帶才隨著冷空氣的逐漸活躍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使雨帶一直退到華南沿海地區。雨帶的這種規律性變化,說明長江中下游的梅雨並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氣氣候現象,而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季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主要雨帶向北移動過程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滯的反映。

不知道你是哪裡的人,但是可以對號入座一下。

2016年梅雨季節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6.13-7.7

2017年梅雨季節什麼時候結束

:梅雨季節一般出現在每年6月上旬—7月中旬之間,持續30—40天。2017年梅雨季節具體將持續多長時間,請關注氣象部門發佈的權威消息。

2017年梅雨季節什麼時候結束

7月下旬的樣子就結束了 酷暑的日子就來了

今年的梅雨季節什麼時間結束

梅雨是東亞大氣環流春夏之交季節轉換期間特有的氣候現象,可分為典型梅雨和迎梅雨(早梅雨)。典型梅雨一般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陰雨,一般開始於5月中旬,為期約半個月。迎梅雨後,雨帶常一度南退,此後再次北進而為典型梅雨。多數年份,梅雨期持續20 -25天,長的可達一個多月,短的只有幾天。少數年份不出現梅雨,雨帶從華南迅速越過江淮流域而進入華北一帶,稱為“空梅”。

台州地區的梅雨季什麼時候結束

梅雨季節 一般會經歷20余天! 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梅,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梅。入梅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梅總在7月8~19日之間。

2016年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持續多久?如何防潮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梅雨季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雨”。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天氣開始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梅雨主要出現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臺灣、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緯度的其他的地區沒有梅雨。華南地區沒有明顯的梅雨現象。

梅雨季節持續多久

氣象學上,梅雨是東亞大氣環流春夏之交季節轉換期間特有的氣候現象,可分為典型梅雨和迎梅雨(早梅雨)。典型梅雨一般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陰雨,一般開始於5月中旬,為期約半個月。迎梅雨後,雨帶常一度南退,此後再次北進而為典型梅雨。多數年份,梅雨期持續20 -25天,長的可達一個多月,短的只有幾天。少數年份不出現梅雨,雨帶從華南迅速越過江淮流域而進入華北一帶,稱為“空梅”。

梅雨的名稱來源

初夏時節,我國長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時間的陰沉多雨天氣。時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稱“梅雨”或“黃梅雨”。又因此時溫度高、溼度大、風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發黴,所以又稱“黴雨”。“梅雨”之稱來源於我國的一個氣象名詞,古代稱為黃梅雨。早在漢代,我國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對梅雨更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宋代賀鑄曾被稱譽為“賀梅子”,據說他曾在《青玉案》一詞中寫下“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名句。宋代陳巖肖在《庚溪詩話》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的記述。歷史上所稱的“黃梅雨”,通常是指“梅”節令內的降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習慣上取“芒種”節氣為梅節令,此時正值梅熟時節,因此也叫“黃梅”。

梅雨季節如何防潮

1、適時關窗(適用空間:客廳、臥室)

潮溼的空氣來襲時,居民們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給窗外的溼氣任何潛入的機會。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溼度較午間更高,若不及時關上門窗,水汽將嚴重滲透至家居的每個角落。

2、偶用空調(適用空間:客廳、臥室)

室內防潮最方便的辦法就是不時使用除溼機或開啟空調機,抽取空氣中的水分。夏季防潮可以利用它們來避免室內空氣太潮溼,而致使家居特別是木製品、木地板受潮。

3、石灰吸潮(適用空間:廚房、臥室)

石灰是簡單易做的吸潮劑,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氣中大約0.3公斤水分。把石灰裝在木箱裡,天不潮時,蓋上蓋;天潮溼時,打開蓋,同時不要開大窗,就能使室內空氣保持乾爽宜人。

4、報紙防黴(適用空間:臥室)

天氣潮溼,衣櫥裡的衣物經常發黴,怎麼辦?長期打開衣櫥的門,可通風防黴,不過灰塵也多。如在衣櫥底部鋪上報紙,甚至在櫥門內側貼上報紙也行。報紙能吸收溼氣,達到防黴效果;而且報紙上的油墨味道還能驅蟲。

5、巧用乾燥劑

現在,市面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溼的乾燥劑,合理放置可以收到預防潮氣的良好效果。最常見的有吸溼盒和除溼包兩種。一般吸溼盒具有各種香味,適合放在客廳的沙發和牆角間、臥室的床下、廚房的櫥櫃下面。而以吸水樹脂和木炭為製作原料的除溼包則適合放置於衣櫃、鞋櫃等密閉的空間,當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將吸溼盒裡的物質取出,購買散裝乾燥劑裝入盒中再次使用。另外,......

相關問題答案
梅雨季什麼時候結束?
梅雨季節什麼時候結束?
浙江梅雨什麼時候結束?
梅雨什麼時候結束?
長沙暴雨什麼時候結束?
菏澤牡丹什麼時候結束?
無限月讀什麼時候結束?
超星泛雅什麼時候結束?
全運會什麼時候結束?
起凡武勳什麼時候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