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醫療保險是幾檔?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社保的基本醫療保險是怎樣分檔的

以深圳為例,深圳新的醫療保險辦法實施後,將基本醫療保險分為三個檔次,一檔、二檔、三檔分別對應原綜合醫療保險、原住院醫療保險、原勞務工醫療保險,各檔待遇水平皆有提高。

一檔的費用比較高,但保障是最好的,二、三檔的費用就相對比較低,很多公司企業就為外來務工人員統一選擇繳費較低的檔次,就算員工自己想多交一點,但沒有選擇的機會和權力。”列席會議的深圳全國人大代表易鳳嬌說, 之前我們諮詢過深圳社保局,他們的迴應是外來務工人員普遍工資比較低,不願意繳太高的費用。但是現在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都是公司企業的中層甚至是高層,所以能否也給員工一個選擇檔次的機會和權利,“如果員工希望有更全面的保障,願意交更多的錢,就可以到社保的專門窗口去申請。

社保基本醫療保險一檔二檔三檔是什麼

社保基本醫療保險一檔二檔三檔的概念各地區不同,以深圳地區為例:

深圳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分三個檔次:.基本醫療一檔、基本醫療二檔和基本醫療三檔,其繳費、待遇和適應人群有所不同。

一.繳費

1.基本醫療一檔(單位6%+個人2%)+ 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2%)+ 生育醫療(單位0.5%),繳費基數為員工實際繳費工資(最低為3131元),總交費272元;

2.基本醫療二檔(單位0.5%+個人0.2%)+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1%)+生育醫療(單位0.2%)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5218),總交費52;

3.基本醫療三檔(單位0.4%+個人0.1%)+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05%),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5218),總交費為29元;

什麼是綜合醫療保險

我國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統稱為職工醫療保險。它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保險的重要項目之一。

醫療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互濟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徵。因此,醫療保險制度通常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建立基金制度,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醫療保險費由醫療保險機構支付,以解決勞動者因患病或受傷害帶來的醫療風險。

醫療保險就是當人們生病或受到傷害後,由國家或社會給予的一種物質幫助,即提供醫療服務或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我國的醫療保險實施四十多年來在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國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這種制度已難以解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問題。

國務院於1998年12月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部署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內全國基本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什麼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參加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它是按照用人單位和職工的承受能力來確定大家的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它具有廣泛性、共濟性、強制性的特點。

醫保後對退休職工有哪些照顧?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

社會醫療保險要體現互助共濟,退休職工年老體弱,一般患病較多,是需要社會照顧的脆弱人群。切實解決他們的醫療費用負擔問題,正是這次醫療保險改革所要解決的一個工作重點。因此,國務院在《決定》當中針對退休人員專門規定了一些照顧性政策:

首先,明確了退休人員不繳納醫療保險費,這是一項基本政策,各地區、各部門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

其次,考慮到退休人員在以前的工作期間,已經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退休後收入低,特別是現在已經退休的職工,沒有足夠的用於醫療支付的積累,醫療負擔較重。因此,《決定》除了規定退休職工個人不繳納醫療保險費外,還規定了用人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要考慮年齡因素。年齡越大,單位繳費部分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越高,退休人員的個人帳戶劃入比例高於在職職工。

除此之外,《決定》還進一步明確對退休人員在統籌基金支付時的個人負擔醫療費的比例要給予適當照顧。規定退休人員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既是社會醫療保險的性質決定的,同時也是為了均衡企業負擔,為企業提供公平竟爭的機會。我想,在瞭解了上述情況以後,你們對醫療保險制度的互助共濟作用認識就會更加深刻了。

深圳社保綜合類的跟一二三檔的區別?

深圳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分三個檔次:.基本醫療一檔、基本醫療二檔和基本醫療三檔,其繳費、待遇和適應人群有所不同。

一.繳費

1.基本醫療一檔(單位6%+個人2%)+

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2%),繳費基數為員工實際繳費工資(最低為3632元),總交費297.8元;

2.基本醫療二檔(單位0.5%+個人0.2%)+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1%,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6054),總交費48.4;

3.基本醫療三檔(單位0.4%+個人0.1%)+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05%),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6054064),總交費為33.3元;

二.待遇

1.門診方面,基本醫療三檔、基本醫療二檔每年有1000元門診費用,但必須在綁定社康醫院才能享受,基本醫療一檔在所有醫院都可以看門診,但是都是用自己個人帳戶的錢,當個人帳戶沒有錢的時候,就得自己拿現金,說白了這些錢都是你交的錢;而基本醫療二檔和三檔每年都可以報1000元,這個錢是用了統籌基金的錢,而基本醫療一檔看門診的錢是自己的錢,只有用到統籌基金的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報銷。當然基本醫療一檔也不是說沒有好處,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第一,連續參保基本醫療一檔滿12個月以上,並且在一個醫療年度內門診自費費用超過3632元,超過部分就可以報銷70%,第二,在所有社康醫院看門診可以報銷30%,第三,門診做大型設備檢查時,可以報銷80%,這個報銷都是用了統籌基金的錢,除此之外都是用自己帳戶的錢;

2.住院方面,本醫療一檔、基本醫療二檔的待遇是一樣的,統一報90%,在深圳所有定點醫院都可以直接辦理住院,報銷比例都為90%;基本醫療三檔住院報銷比例根據不同級別醫院而定,在一級醫院可以報銷85%,二級醫院報銷80%,三級醫院報銷75%,而且三檔參保人辦理住院時要先到綁定的社康醫院就診,不能直接到其他醫院辦理住院,要通過綁定醫院開轉診單,才可以到綁定醫院的上一級醫院看病,也就是說如果想看病的醫院不是綁定醫院的上一級醫院,是沒辦法轉診到該醫院去的,當然也可以不用去開轉診單,直接到想住院的醫院辦理住院,但是報銷比例又會下降10%,比如說按正常來講,在三級醫院住院是報銷75%,如果沒轉診單就過去,就只能報銷67.5%左右了.所以參保人儘量爭取參保基本醫療二檔;

(如果不知道自己交的是哪一個檔次的醫療保險,關注後回覆“社保查詢”,查詢那篇“如何快速簡單查詢醫療檔次”的短文,會教你如何查詢)

更多深圳社保問題,可關注“吳秋榜”公眾號

醫保是統一的分幾檔的

一是基本醫療保險,具有強制性,“保基本、廣覆蓋”和費用分擔的特點與原則,使參保人獲得基本醫療保障;同時為解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患重大疾病時,超過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的大額醫療費用難以承受的問題,建立“重大疾病醫療補助金”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附加項目。

二是補充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險以外的補充醫療保險形式之一。有些企業效益較好,有能力為職工增加一些福利待遇,還有些企業原來享受的醫療待遇較高,新的醫保制度實行後,職工的醫療待遇降低的幅度較大,而企業又有條件通過企業內部的補充醫療保險幫助職工解決一些困難,重點解決退休人員和患重病人員醫療費負擔過重的困難,提高職工的醫療保險待遇。補充醫療保險費可以從成本列支。

三是公務員醫療補助,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建立,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對國家公務員實行補充醫療保障,以保障公務員合理的醫療消費水平不降低。

此外,有條件的單位還可參加商業保險以作補充。

深圳基本醫療保險一檔和二檔有什麼差別,哪個更好

影響大了,一檔扣很多錢的,然後報銷的話也會多一些。一檔的計費方式是:你的工資乘以8.2%,然後公司承擔6.2%,個人承擔2%,(工資必須是3632-18162的範圍)。二檔是用6054乘以0.8%,公司承擔0.8%,個人承擔0.2%,一檔是屬於原綜合醫療,二檔是屬於住院醫療。看你自己的情況購買咯。但是深圳戶口的必須購買一檔,想詳細瞭解的話,可以打12333諮詢,這是社保熱線電話。

怎麼查詢社保醫保是幾檔的?

可諮詢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具體諮詢。

如上,供參考~

醫療保險分幾擋?金額多少?

你是說我們交的社保還是商業保險呢?社保的差別不大,一般是按醫院的級別分的,但是綜合的報銷比例都差不多是50%~60%左右,商業保險報銷比例會好一些,綜合比例在80%-90%左右。

社保現在有幾檔啊,最低檔有沒有醫保啊

社保也分好多種的,有機關單位公務員的,事業單位的,企業單位的,都不太相同。

如果你是問企業社保的話,就分企業職工社保和農民工社保,農民工社保是最低檔的,不過也包含有醫保的,只是訂受的醫療待遇不太相同,沒有每月的回撥的幾十元,並且還會有最高報銷限額。

醫療保險一檔和二檔的區別

一檔不建立個人帳戶,統籌基金按照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規定的比例,支付參保人員住院以及以下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1.惡性腫瘤放療、化療、鎮痛治療;2.腎功能衰竭病人的透析治療;3.腎移植後抗排異治療;4.血友病。二檔要建立個人帳戶,統籌基金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規定的比例和範圍,支付參保人員住院和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個人帳戶資金以上年度本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為基數,按以下比例劃入:不滿35週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3%; 滿35週歲至不滿45週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5% 滿45週歲未工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7%;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繳費期內劃入比例為4%,繳費期滿後劃入比例為上年度本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0%的4%。在每年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時候,參保人員都可以自由選擇按一檔參保還是按二檔參保。參保人員繳滿本人繳費年限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要享受二檔醫療保險待遇的,二檔實際繳費年限應達10年,二檔實際繳費年限不足10年的,須補齊不足年限的繳費,才能享受二檔待遇,補繳標準按補繳之月一檔和二檔的差額計算。

相關問題答案
綜合醫療保險是幾檔?
醫療保險是不是新農合?
醫療保險是什麼?
醫療保險是怎麼報銷的?
基本醫療保險是什麼?什麼意思? ?
醫療保險序列號是什麼?
每年醫療保險幾月份交?
醫療保險編號是什麼?
什麼是醫療保險?
小孩醫療保險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