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齡詩意?

General 更新 2024-05-18

王昌齡的《出塞》的詩意是什麼?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裡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藉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裡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參考資料:百度

出塞作者王昌齡這首詩的全部詩意是啥啊!

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 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出塞》的詩意

王昌齡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授汜水尉。之後又先後擔任過校書郎、江寧令、龍標尉等職,後世稱為王江寧或王龍標。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凝練,表現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五言古詩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七言絕句成就為最高。《出塞》、《從軍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詩近180首。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

出塞:古代樂府中的一種軍歌。塞,指邊境上險要的地方。

關:關塞。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勇敢善戰,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龍城,即盧龍城,是李廣駐軍的地方,在今河北省盧龍縣。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這裡指匈奴的軍隊。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通稱。

度:越過。

陰山:陰山山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漢時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今譯:

依然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邊關,

萬里出征的將士呵仍未歸還。

只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還在,

決不會讓敵人軍隊越過陰山。

相關問題答案
出塞王昌齡詩意?
王昌齡出塞表達了什麼?
小學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王昌齡是什麼詩人?
王昌齡是什麼代的詩人?
王昌齡哪個朝代的詩人?
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什麼?
塞下曲的詩意?
王昌齡的字是什麼?
王昌齡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