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固態硬盤?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正好回答別人的問題,順便提供給你:

速度快的是採用PCI-E接口採用NVMe協議的SSD,這些產品為家用旗艦版的頂級,例如intel 750、三星的950pro,速度可達到2G/S以上。但這些接口的SSD由於啟動過程中需要加載驅動,實際開機速度並不比高端SATA3.0接口的SSD快,啟動後使用中的數據讀寫速度確實高。

開機速度上不少高端的SATA3.0接口SSD盤相差不大,高端的產品有intel 730 480G,三星850pro 256G以上,浦科特M6P 256G以上等,這些都是SATA3.0接口SSD家用高端產品,象intel 3700 3500 3510等是企業級產品,主要是耐久度和穩定性好,價格昂貴,除非服務器使用,家用沒必要選擇。再低一些檔次的有浦科特M6P、閃迪至尊超極速、東芝Q300PRO等

耐用方面:採用MLC顆粒的盤基本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很難在保修期內把顆粒壽命寫完。所以除非作為服務器(在服務器上使用建議還是選擇企業版的)或單純寫入測試用,否則不用考慮耐用問題。另一耐用指標是意外斷電的掉盤,這個無法避免,哪個品牌都有可能出現,相對來說具有掉電保護功能的SSD能降低掛盤的機率,如INTEL 730系列,但也有掉盤的。

所以目前家用如果選擇PCI-E NVMe協議的盤,推薦INTEL 750 400G或1.2TB,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主板支持才可以。選擇SATA3.0接口的盤高端推薦intel 730 480G(240G版本寫入偏低),三星850Pro 256G以上。

普通使用也需要較好性能的可選閃迪至尊超極速和東芝Q300pro,再低一點的有浦科特M6S 、Q200 EX、鎂光MX200、OCZ ARC 100、閃迪加強版,最好選擇240G以上的。

買SSD固態硬盤應該怎麼挑選

1、格式化問題:建議買來的新固態硬盤掛在WIN7系統下直接格式化,就是分區對其了,用其它軟件分區對其還麻煩,若用WIN7系統盤分區也能對其,但系統前面有個100MB的保留空間,看著不爽。

2、分區問題:看個人需要,固態硬盤裡面都是一個速度,不存在機械硬盤分區後C、D盤等的系統裝在C盤的速度快得問題;如果容量不大(60-64M)就不要分區了,只一個區就可以了。其實如果你考慮裝雙系統的話可以分多個區,如果一個系統,多大一個區就可以了。固態硬盤主要用來做系統和裝載遊戲的,若用它來存數據就沒意思了。

3、操作系統:建議win7,因為帶trim,XP不帶,裝WIN7後運行速度和XP的速度接近(感覺上的),XP更快。

4、速度:目前比較好得(個人建議):鎂光的M4 64G 和128G,在SATA3.0接口上持續讀取可以達到500MB/S以上;容量再高了價錢太高,沒意義,intel的速度要慢些,性能也不錯。其它牌子還有海盜船、威剛、芝奇、金士頓等等。建議買的話就選鎂光吧,intel質保時間很長(五年),也不錯,我這兩個牌子的都有。

5、壽命問題:不用考慮,除非出現故障,正常使用很難把顆粒磨損到其壽命,不要用固態硬盤作為BT下載盤;舉個例子:上面的M4 64G盤,有人已經寫入30TB(30000GB),仍沒有壞掉,我已經使用近2個月,寫入量是500多GB,按這個速度估計能用10年。讀取不存在壽命問題。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閃存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1、基於閃存類:

基於閃存的固態硬盤:採用FLASH芯片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

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盤、微硬盤、存儲卡、U盤等樣式。

這種SSD固態硬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2、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盤: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範圍較窄。

它仿效傳統硬盤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

DRAM固態硬盤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為了購買到滿意合適的固態硬盤,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容量:主流的容量有64G,128G,256G當然也有512G和1T,不過這價格也只有買外星人的玩家才能消受的起了。

另外,大容量也意味著高能耗和高發熱,因此選擇大容量的時候要謹慎考慮。

64G作為目前的入門級容量顯得有些緊張,尤其是在win7已佔據20G的空間的情況下,並且根據固態硬盤的特性,需要為硬盤預留出約20%的空間才能保證最佳效能和穩定性。

所以,如果不是裝XP,還是選擇更大容量一些的。至於128和256,差別並不算大,如果僅將硬盤作為系統盤使用,128是足夠了的,256可用於系統+軟件+常玩的遊戲,選擇因素最終還是取決於需求。

2、同步閃存與異步閃存:建議選擇同步閃存更好一些,速度更快,同時意味著閃存顆粒的高品質。

3、尋道時間:尋道時間越短越流暢,主流固態硬盤尋道時間大概在0.1ms左右,優秀的硬盤可以將這個值降低到0.07ms,實際使用上的差別卻也不大,基本感覺不出,挑選的時候還是按照性價比優先原則。

4、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大概有這麼幾種,SandForce系列,邁威系列,三星自家系列,鎂光自家系列。

個人認為其他主控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但因為SandForce兼容性強,搭配顆粒廣泛,魚龍混雜,使得該主控評價一般。

挑選主控顯然是個麻煩事,這裡可以從評價比較好的品牌選起,比如說英特爾,三星,鎂光,然後搜索它們的具體型號,看網上的評論即可。

5、穩定性:這個也是的大家最關心的一點,速度再快,用倆月壞了照樣白瞎。具體的考察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去第三方網站看看某品牌某型號的返修率,就可以大致和其穩定性掛鉤了。最後,不要迷信誇大的宣傳,在購買之前對品牌做一個基本的瞭解,這樣才能買到真正好用的固態硬盤哦。固態硬盤品牌主要有希捷,三星,東芝等,很多的牌子。那麼目前什麼牌子的固態硬盤比較好呢?之前為了這個問題有研究過一段時間,所以總結了一些比較好的固態硬盤牌子和網店,偶已經在我的個人博客中整理出了這些比較好的固態硬盤。如果你想了解網上比較好的固態硬盤店鋪網址和詳情,可點擊以下網址進入我的個人博客qiyazu.cc/497.html基於閃存的固態硬盤是固態硬盤的主要類別,其內部構造十分簡單,固態硬盤內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緩存芯片(部分低端硬盤無緩存芯片)和用於存儲數據的閃存芯片。主控芯片是固態硬盤的大腦,其作用一是合理調配數據在各個閃存芯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數據中轉,連接閃存芯片和外部接口。硬盤對比,固態硬盤的接口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幾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與普通的 2.5英寸硬盤一致。固態硬盤具有傳統機械硬盤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選MLC顆粒(部分tlc也可以考慮,slc不適合貧民用),選sata或pcie協議(現在的固態應該都是3.0的口,預算多、機器支持可以上pcie協議,pcie大小也有區別,自己百度吧)…PS:也有msata接口的,和sata一樣就是固態盤小一點;還有啊,#星個狗比不出貨,現在內存都貴,等等吧… 還有問題現在問吧,等會兒就下課了~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小剛SEO為你解答

看儲存單元:1.一般固態硬盤使用MLC作為儲存單元,這樣子的硬盤壽命在5年到10年,足夠日常生活使用。(擦寫次數為3000次以上)

2.另一種使用SLC作為儲存單元,價格較高,但使用年限變得更久(擦寫次數為100000次以上)

3.最後一種就是我們要避免購買的TLC單元,這樣的固態硬盤只有500次左右的擦寫次數,而且速度相對前兩個都有所不及。

步驟閱讀.2主控芯片:這個的話其實很難對比,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固態硬盤主控”進行主控芯片之間的對比。步驟閱讀.3接口:固態硬盤接口分3種

1.mSATA接口:這個接口的固態硬盤其實只是作為系統加速用的加速盤,已經 脫離的傳統硬盤的使用功能

2.SATA2/3:這是機械硬盤的傳統使用接口,一般大部分的硬盤都是使用這個接口。

3.PCI-E:這個接口的硬盤都是高端硬盤使用,相對於SATA速度更加的快,不過 由於高價導致使用的人並不多,一般是高端DIY玩家使用。

步驟閱讀.4外觀:有些固態硬盤無外殼,容易出現運輸中被損壞,個人建議買外殼用料較好的固態硬盤。(一般山寨硬盤為了節約成本會不使用外殼)

步驟閱讀.5讀寫速度:這個我想大家都會判斷,但在這裡小夜給大家提個醒:不要只注意連續讀寫速度,也要關注4K讀取等小文件讀取速度。(打開軟件速度很大程度上由小文件讀取速度決定)

步驟閱讀.6尺寸:固態硬盤有9mm和7.5mm兩種,一般7.5mm可以兼容9mm硬盤,但如果購買了9mm的硬盤那麼就無法安裝在7.5mm的硬盤位上。臺式電腦需要使用2.5轉3.5寸支架。(現在還有1.8寸的硬盤,要注意區分)

固態硬盤怎樣選?如何看SSD的好壞的?

可以從幾個方面判斷:

1.建議儘量選擇120GB以上的固態硬盤,SSD容量太小,對其性能有一定影響;2.讀寫速度數值越大,SSD固態硬盤性能就越好;3.固態硬盤顆粒影響使用壽命,排序依次為分別為SLC、MLC、TLC;4.固態硬盤品牌選擇,比如國內老牌臺電固態硬盤,採用的是一線大廠商的主控與芯片技術,比較可靠。

怎麼選擇SSD固態硬盤好

質量好速度可以的=貴的

主控很重要,影響速度、壽命

信息量有點大,且目前無簡單判斷方法,只能說大廠品牌、貴的、質保長的固態硬盤,多數可以

固態硬盤因技術門檻低,導致易生產,品種多、品牌雜、品質不一(個人認為造假也容易,如:擴容)

無法簡單說明,只能建議:

資金充沛,買大廠品牌、貴的、質保長的固態硬盤

資金不充沛,可放棄或隨便嚐鮮一下

固態硬盤是與傳統硬盤不同的新東西,好壞參半,無所渭那個好(目前)

傳統硬盤又叫機械硬盤,有馬達、有盤片,因此有機械運轉的一切毛病:機械磨損、不可碰撞、速度限制不能太高、體積大.....

優點是:技術完善、便宜、容量大、兼容性高....(使用簡單)

固態硬盤又叫ssd硬盤,其基礎是內存,與U盤、存儲卡的基礎是一樣的(技術更先進),可以當它是一個高速的大U盤,因此:無磨損、偶爾碰撞也不易壞(非破壞性)、速度可以很高、體積較小,

缺點是:技術仍需完善、昂貴、容量小、兼容性不高(對於老電腦使用)、基本無法數據恢復

如果你的電腦是新的,本身有(可用)固態硬盤,問題較少若是老電腦,可能會遇到些問題

!!!!固態硬盤分區及使用也有許多特別之處!!!

分區時應預留20%

!!!!XP不支持固態硬盤的一些新技術!!!

!!!固態硬盤正確設置使用,才能發揮優點,否則可能會更糟!!!!

例、須SATA3接口、開啟ACHI、4K對齊

!!!固態硬盤也有壽命,不同內存芯片(主控芯片)性能不同,價格不同、壽命不同!!!

大至以上,不全面

純原創,即使複製也是複製自己的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在京東自營裡買一塊M6S+ 512GB固態硬盤,考慮到高速讀寫文件。

如何選購固態硬盤

主要顆粒類型

SLC>MLC>TLC

目前TLC比較便宜

如何挑選移動固態硬盤

看你選中的品牌有沒有自家的圓晶廠。比如:三星,Inter,閃迪。不推薦“三金一雲”

看主控。科普網站:ssd.zol.com.cn/502/5022902.html

看存儲介質,現階段商用的大概就MLC和TLC兩種,MLC有錢就上,預算緊張就上TLC(建議購買大容量的TLC)。

其次是看接口,SATA 3、M.2、PCI-E ;走PCI還是SATA,PCI讀取寫入一般幾G一秒,SATA的話平均450MB每秒。看你需求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選固態硬盤?
怎麼看固態硬盤好壞?
怎麼加固態硬盤?
什麼樣的固態硬盤好?
老電腦怎麼加固態硬盤?
怎麼看固態硬盤型號?
英諾達固態硬盤怎麼樣?
固態硬盤接口怎麼選?
創久固態硬盤怎麼樣?
怎樣在光驅換固態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