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金匱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5-16

中國四大醫學名著作者分別是誰

一、《黃帝內經》

二、《傷寒論》

三、《金匱要略》

四、《溫病條辨》

作者: (漢)張仲景

我國古代醫學經典,一向有《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之稱。《黃帝內經》、《難經》,闡發醫理,為我國現存的兩部權威理論醫著;《傷寒雜病論》論述內傷外感各證的辨證施治及處方用藥,肇啟我國臨床醫學之端;《神農本草經》則載錄藥物性味功用,被後世奉為中藥本草的祖書。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現一般認為,它不是一個時期、或某一個人的著作,而是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到秦、漢幾百年間,由許多醫書彙集,不斷增補而成,其大部分內容形成於戰國。至於託名“黃帝”所作,誠如《淮南子·修務訓》所分析的,是由於“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的緣故。當時託名“黃帝”的書有20多種,《內經》是其中之一。

《內經》集中反映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確立了我國醫學獨特的理論,為中醫學的發展起了奠基和導向作用。歷代醫家的著作,有不少取材或取法於《內經》,而歷史上各種醫學流派的形成和倔起,其學術理論也大都濫觴於《內經》。所以《內經》是醫學之宗,不但在歷史上一直是中醫教學的必讀教材,就是現代的高等中醫院校也仍將其作為一門必修的主課。

今天中醫界遵奉的一套基礎理論,主要也是從《內經》中提煉發展而成。甚至當代醫學科學的某些研究課題,如生命科學,氣功原理,經絡實質,醫學心理學、氣象學等,也或多或少地可從其博大精深的論述中獲得新的發現或有益的啟迪。《內經》包括《素問》9卷和《靈樞》9卷,兩部分各列專題81篇,內容非常廣泛,逐步形成了中醫獨特的理論體系,並以此滲透、貫穿到中醫領域的各個方面,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和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等。臟腑經絡學說:《內經》在長期醫療實踐、活體觀察和古代解剖學知識的基礎上,討論了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通過經絡溝通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

論病學說:包括邪正理論、病因、病機、疾病傳變和病症5個方面,這些內容佔了《內經》大部分篇幅。邪正理論,《內經》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病因,講到了六淫、七情、飲食、勞傷致病等。病機分析也很詳細,特別是提出的“病機19條”,至今對臨床實踐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關於疾病傳變,《內經》從陰陽、內外、寒熱、虛實來歸納,給了後世醫家很大的啟迪。據初步統計,全書還有側重地對200多種病症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作了具體的論述,為後世的臨床各科發展奠定了基礎。

診法學說:《內經》診法的主要內容為望、聞、問、切,尤詳於脈診,而且強調“四診”合參,為中醫診法的淵藪。治則治法學說:提出了治未病、治病求本、標本論治、扶正祛邪、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等一整套治療原則。還總結了許多治療方法,如鍼灸、按摩、導引、薰熨、外敷、蒸浴、放血等。特別是鍼灸的很多手法,至今還在運用。

運氣學說:主要內容包括在《素問》7篇大論內,著重探討自然界氣候的常變對人體生理、病理影響的變化規律,並試圖按照這些規律指導人們趨利避害、防病治病。

養生學說:在“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等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內經》提出了協調陰陽、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等一系列防病健身益壽的養生方法,其中防重於治的思想尤為可貴。

綜上所述,可以略見《內經》在中國傳統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隨著多種譯本的問世,它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

《難經》全稱《黃帝八十一難經》,原題秦越人(扁鵲)所著。現在多數學者認為,它的成書年代,當在秦......

金匱要略 中醫學病例分析王某某,男,50歲,病已三天,到某 30分

病人是因中焦虧欠;傷寒論中所有配方就不治療中焦虧欠!或者說都不完美。

傳統中國醫學簡稱中醫學,以中國哲學中的什麼作為理論基礎

中醫基礎理論立根於陰陽五行學說。包涵樸素唯物主義和原始辯證法,普遍聯繫性和整體性的認識論的哲學思想。

陰陽和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哲學理論,概括了古人對自然界發展變化規律的認識,為原始的歸納辨證法。早在約兩千年前,陰陽學說就被引用玫醫學領域,成為中國醫學的一種理論。在我國醫學中,無論對人體的組織結構、功能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藥物治療,都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為了完整地理解我國醫學的精華,有必要了解陰陽和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

一、基本概念: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學說為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學說,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五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我國醫學便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用以補充陰陽學說。

(一)五行相生相剋: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關係中任何一〞行〞都脤有〞生我〞(母)和〞我生〞(子)兩方面的關係,把它比喻為〞母〞與〞子〞的關係。在相剋關係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勝)和〞克我〞(所不勝)兩方面的關係,稱之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

五行相生之中,同時寓有相剋:相剋之中也寓有相生(圖一)。

相生相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不可缺少的條件。所以五行生剋制化是正常現象。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過或不及,出現異常現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變化。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過度的相剋,超過了正常制妁的程度,其規律同相剋,但被克者更加虛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來是自己所能克勝的,卻反而被它克勝,其規律與相剋正好相反(圖二)。例如,正常時土克水,若土氣虛弱,或水邪氾濫,水就反過來侮土。

(二)五行歸類:中國醫學中以五行為中心,將自然界和人體有關的事物和現象按其屬性、形態相類同的,分別歸納成五大類,其關係簡列如下表:

二、臨床應用:中國醫學的五行說,是將人體各部份歸屬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歸納的同類事物之間發縱的聯繫,各類事物之間發生橫的聯繫。在縱的聯繫方面,例如屬於木的,有肝、膽、目、筋、怒、青、酸、風等,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是〞肝開竅於目〞,〞肝主筋〞,〞怒傷肝〞,肝病易生〞肝風〞等等。臨床上,望診時常以面部的色澤來辨別臟腑的病證,如青色多屬肝風,赤色多屬心火,黃色多屬脾溫,白色多屬肺寒,黑色多屬腎虛。而用藥時,有時也可按五臟與五味的關係加以選擇,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等等。

在橫的關係,就是各類事物之間,運用生克、乘侮等變化來來說明五臟之間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的相互關係。

例如某一髒有病既可因生克關係由另一髒傳來,也可以通過生克關係傳到另一髒。所以在治療時除對某髒本身的病變進行處理外,還要考慮到其它臟腑,進行全面調治。(金匱)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即是此意。又有所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即是根據這種道理而確立的治療原則。如肺氣虛,可以根據土生金,虛則補其母的道理,用溫補脾土的方法來治療;又如肝火太盛,也可根據木生火,實則瀉其子的道理,用清瀉心包火的方法來治療。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

醫學的中醫史

中國的中醫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鍼灸並嘗試草藥。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祝由科》,後世人在這部醫藥著作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由祝由科裡將純粹的醫藥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藥庫)、史(管記錄)、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醫學分科。醫師總管醫藥行政,並在年終對醫生進行考核;《周禮》記載“歲冬則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說,醫生每年都要通過年終考核增減俸祿。當時的患者已經分科治療,而且建立病歷。“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規定在死者病歷上要寫明死因,然後送交醫師存檔,以便總結醫療經驗,提高醫療技術。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歷制度。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齊國有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後世則尊稱他為神醫扁鵲。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秦代的《封診式》對法醫鑑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在人命案件中,鑑定檢驗的主要內容有屍體的位置、創傷的部位、數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檢驗完成之後,必須提交書面報告,稱為“爰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鑑定和現場勘察報告。秦代還在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傳染病醫院——“癘遷所”,並制定了最早的治療傳染病的隔離制度。據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中記載:當時規定,凡經醫生在給病人檢查後發現有鼻樑塌陷、手上無汗毛、聲音沙啞、刺激鼻腔不打噴嚏等症狀者,一律送至癘遷所隔離治療。這說明中國古代對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措施,很早就已經是得力有效的。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于意和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並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張仲景採用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在《傷寒論》中歸結為“八綱辨證”和“六經論治”,經由這兩種方法辨證論治後,再採用“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治療疾病。“八綱辨證”是書中貫徹辨證論治的具體原則,所謂“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分析和檢查疾病的部位、性質而歸納出來,“六經論治”是整個臟腑經絡學說在臨床醫學上的具體運用。東漢末年,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術進行手術的......

我國古代醫學中不畏懼權利的有

古代醫學著作發展

公元475-公元265年(戰國-三國)

《黃帝內經》的出現絕非偶然,而是先秦醫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有醫經七家,共計216卷,但絕大部分已經失傳,而《內經》是僅存者。《黃帝內經》包括現存的《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其成書時期一向有爭議。它並非一人一時之手筆,大約是戰國至秦漢時期,許多醫家進行蒐集、整理、綜合而成。中醫學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兩者在《內經》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體觀念最為突出。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共計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均不詳。此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八十一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

《傷寒雜病論》為張仲景著作,成書於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問世以後不久,由於戰亂原著散失,後人分別蒐集其中的傷寒部分和雜病部分,整理成兩部書,即《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是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書以後,一直指導著後世醫家的臨床實踐。

公元265-960年(晉-五代)

這一時期,有不少醫家從事《內經》的整理和註釋工作。最早進行此項工作的,為齊樑間的全元起,他註釋《皇帝素問》八卷,書名《素問訓解》。此書到南宋時失傳。

隋唐時期,楊上善又將《內經》分類編纂和註解,編成《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是現存最早的《內經》注本。

註釋《素問》影響較大的,是中唐時期的王冰。他歷時十二年,於762年撰成《注黃帝素問》二十四卷。

《脈經》作者王叔和,成書於魏晉。《內經》《難經》均有關於診脈法的闡述,王叔和蒐集有關脈法的資料,採集各家之說,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脈經》十卷。

《諸病源候論》於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編撰。全書共50卷,分67門,論述了1739種病候。該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對疾病記載的廣泛和詳細,對病源的認識。

《肘後救卒方》晉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匱藥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攜帶,將其中救急、多見、簡要實用的部分,摘要編成《肘後救卒方》3卷。《肘後救卒方》現存8卷,書中突出之點是對某些傳染病的認識,達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為唐代孫思邈著。孫思邈十分重視醫家的醫德。孫思邈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卻不拘泥。他很重視婦科、兒科疾病的診治,《千金要方》首列婦人方3卷,少兒嬰孺方2卷。

《外臺祕要》是唐代王燾著作。全書40卷,分1104門,是唐代另一部規模巨大的綜合性醫籍。內容包括有今天的內、外、骨、婦產、小兒、傳染病、皮膚、五官、畜疾等科的證治。本書主要選輯東漢到唐的很多方書而成。臨床各科編排較為合理,先論後方,次序井然。重視急性傳染病,傷寒、溫病、瘧疾等,所佔篇幅較大,說明對傳染病具有相當知識。

《鍼灸甲乙經》晉代皇甫謐著,成書於256-282年,為現存最早的鍼灸專書。全書分12卷128篇。書中敘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重點介紹腧穴總數、釐定部位,詳細介紹了鍼灸操作方法,並把各種適應證按照臨證需要排列出來。此書影響久遠,其他一些著名的鍼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書的基礎上發揮而成的。此書也較早傳到國外。

《劉涓子鬼遺方》南齊人龔慶宣著,約成書於475-502年之間,是現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內容,載金瘡、癰疽、瘡癤、疥癬及其他皮膚疾患,有內外治處方140多個。

《仙授理傷續斷祕方》隋唐藺道人著,約成書於841-846年。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學科價值的傷科專書。它反映了隋唐時期治療骨傷科疾病的水平已相當先進。書中載40餘方,為傷科用藥奠定了理論基礎。

公元960-13......

古代人稱狼瘡為什麼病

中醫紅斑狼瘡,紅斑狼瘡在中國古代醫籍中沒有相對應的病名,但就紅斑狼瘡各種症狀在歷代醫學典籍中都有不少記載,如中醫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就有"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綿紋……;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狀的描述。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按照本病斑疹紅赤如丹塗之狀,形如蝴蝶,名之為"紅蝴蝶瘡"、"馬纓丹"、"茱萸丹"等。又因紅斑狼瘡常因日光暴晒而誘發或日晒後病情加深,名之為"日晒瘡"。

而盤狀紅斑狼瘡常在面部形成周邊盤狀隆起的紅斑性損害,有人稱其為 “鬼臉瘡” 、 “流皮漏” 。對系統性紅斑狼瘡表現發熱、發斑者,按衛氣營血進行辨證治療,稱其為 “溫毒發斑” 、 “熱毒發斑”、 “陰虛發斑”、 “血熱發斑”等。系統性紅斑狼瘡損傷心臟、肝臟、腎臟等,出現胸水、腹水、水腫等症狀者,中醫稱為 “懸飲” 、 “水臌” 、 “水腫” 等,如病程較久,人體比較虛弱者,可以歸屬於 “虛勞” 範疇。總之由於病情的發展階段不同,外在的表現不一,累及臟腑各異,中醫有不同的相對應的名稱。

中醫對紅斑狼瘡的發病機理認識不一,大致認為本病有先天不足,身體虧虛,加上七情內傷,勞累過度,房事不節,外受 “六淫”之邪侵襲,引起五臟虧虛,三焦阻滯,陰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而臨床以虛象為主要特點,兼有溼阻、血瘀等標實之症。

治療上普遍認為紅斑狼瘡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近年來中醫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常用的治療方劑有數十種,所選藥物達到了上百種。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治療的同時不斷的總結,逐步提高,經過錘鍊篩選產生了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狼瘡飲系列方劑等不同的治療藥物,使紅斑狼瘡的中醫療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狼瘡(Lupus)一詞來自拉丁語,在19世紀前後就已出現在西方醫學中。但直到19世紀中葉,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醫生才正式使用“紅斑狼瘡”這一醫學術語。不過他所說的紅斑狼瘡僅指以皮膚損害為主的盤狀紅斑狼瘡而言。人們看到得這種病的人,在顏面部或其他相關部位反覆出現頑固性難治的皮膚損害,有的還在紅斑基礎上出現萎縮,瘢痕,素色改變等,使面部變形,嚴重毀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過的一樣,故有其名。

中醫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取“辨證施治”的方法,即將收集到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這種方法既不同於簡單的局部對症治療,又有別於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不分性質、一方一藥治一病的辨病治療方法。中醫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

紅斑狼瘡主要分為盤狀紅斑狼瘡(DLE)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其間還有播散性盤狀紅斑狼瘡、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SCLE)、深部紅斑狼瘡等亞型。1851年 Cazenave 首次提出紅斑狼瘡這一醫學術語時,是指盤狀紅斑狼瘡而言。我國古代醫籍中並無與此雷同的病名,但根據其病因、病機及症狀仍有類似的記載。由於當時診療技術的客觀條件限制,而且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表現變化多端,未能將其確切命名和歸屬,以致今人在論及紅斑狼瘡的理、法、方、藥時各持己見,莫衷一是。現代中醫......

中醫學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獨特理論風格和診療特點的醫學體系。是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的傳統學科。它的發生與發展,除取決於實踐參驗外,還與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寶命全形以貴生的系統思維方式、哲學思想等關係至為密切。中醫理論的探索方法與解釋依據的獨特性,也蘊蓄了她的特色,逐漸形成一批原創性的醫學發現和醫學發明,如藏象、經絡、鍼灸、氣功等理論和醫療技術,並不斷比益增附,直到現在還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中醫學是一條不斷髮展的歷史長河,是歷史的延續性與創新性的辯證統一。中醫學在歷史上為保障中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世界許多國家中亦越來越受到重視。

起源與發展

[編輯本段]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的國家。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生存的需要,醫療活動就隨之而產生。由於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採取的生產方式也不同,因此引發出多種形式的醫療活動。《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的《素問??異法方宜論》寫道:砭石從東方來,毒藥從西方來,灸焫從北方來,九針從南方來,導引按蹻從中央出。說明古代流傳下來的醫療方法是中國各族人民的經驗彙集。中華民族所聚集生長的地理空間跨度廣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類型。古代除以農業社會文化為主外,尚有草原遊牧文化、森林狩獵文化、河海漁業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創造出不同的醫療技術,運用不同的藥物資源,導致中醫學的民族和地區差異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這是中醫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多樣化理論學說的原因。就其學術層面而言,也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特點。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科學技術乃至經濟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繫。中華民族久遠的歷史也是鑄就傳統醫學豐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國,遠在百萬年前已有人類生存,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須同疾病和傷痛進行鬥爭,從而產生了醫療救助實踐。火的使用,使人類得以熟食,驅寒保暖,同時有一定的防溼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藉助溫熱作用的治療得以施行。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們就用砭石作為治療工具。現存古書《山海經》中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的記載,箴石就是砭石。1963年在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中國第一枚新石器時代的砭石,之後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以及用於醫療的骨針、竹針,以及銅器和鐵器時代的銅針、鐵針、金針、銀針,說明鍼灸技術發展到現在使用鋼針已經歷了漫長龔歷史時期。《淮南子??修務訓》說,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記補??三皇本紀》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的記載。說明藥物的發現,是與原始人的植物採集及其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過著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釀酒就開始了,龍山文化時期已有專門的酒器,在殷商文化中則發現更多的酒器。酒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以治病。《漢書》以酒為“百藥之長”。上述事實都表明,中醫源自於先民生存和生產勞動的需要,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生產、生活的需要決定和孕育了中醫學的發生與發展。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著名醫家,出現了許多名著和重要學派。3 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10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醫學已經分科,《周禮??天官》把醫學分為疾醫、瘍醫、食醫、獸醫四科;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客觀的診病方法和藥物、鍼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王室已建立了一整套醫務人員分級和醫事考核制度,《周禮??天官》記載:“醫師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藥工)二人,史二人,徒二人,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春秋戰國時代,湧現......

相關問題答案
醫學中金匱是什麼?
醫學中靶點是什麼意思?
數學中合算是什麼意思?
醫學上大體是什麼意思?
數學中樣本是什麼?
小學中心句是什麼意思?
化學中純度是什麼意思?
哲學中矛盾是什麼意思?
數學中倒角是什麼意思?
光學中視場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