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怎麼設置曝光?

General 更新 2024-06-03

相機怎麼調曝光才合適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裡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單反相機的曝光度怎麼調

曝光度和三個數值有關,光圈大小,快門速度,ISO。。調整這3個任意一個,都可以改變曝光度。。。如果你不懂這3個數據,那你就屬於單反小白,先把說明書看明白吧。。這個是試用單反最基本的知識

單反相機的“曝光時間、光圈”怎麼設置才最佳效果?

曝光時間、光圈沒有一個絕對的設置,根據場景和要求,在細微處還可以使用補償功能。初學不要太複雜,不要用手動檔,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麻煩,要構圖,要設置光圈、快門、曝光補償,腦子還要想這樣的設置應該出來什麼效果。還不如設置一個光圈優先(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或者快門優先或者P檔(還可以進行程序偏移)。

單反相機的曝光度怎麼調?

根據你的創作要求而定。曝光量要正確還是或多或少。然後通過快門速度、光圈、ISO等不同組合的技術手段來達到創作目的。

如何給單反相機設置二次曝光

對於自動過片的膠片單反和數碼單反這需要相機有重複曝光功能才行,否則只能使用PS合成了。對於手動過片的膠片單反,可按住倒片按鈕後再一次搬動過片扳手即可。

單反相機曝光補償問題

曝光補償是不是隻有在A檔/S檔/P檔下有用呢?

答案:是的。

就是說在M檔下。。。其實是個雞肋?

答案:這是說法有誤。曝光補償只是針對自動(P模式)和半自動(A模式、S模式/有的相機是T模式)而設計的功能,不是針對M檔的。

談到曝光補償,不得不提到相機的測光模式。目前常用的電子測光模式,都是以18%灰作為基準,無論是P還是M或者A/S檔,相機都會將被攝物體看成是灰色的,然後給出一個參考標準。因此會出現在自動功能下,白色物體偏暗,黑色物體偏白這樣的情況。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真實顏色,或者表達攝影人的某種特殊感受,需要進行增加或者減少曝光的調整。在手動模式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增加或者減少進光亮,“曝光補償”通過人腦實現;在自動或者半自動模式下,就只能依靠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實現。

膠片時代,也有曝光補償。如何增減,是經驗。

只增加光圈或快門一檔,進光量增加一倍。比如,f/8,1/125 定進光量是 f/8,1/250的一倍。減少一檔,則減少一半。

同時增加一檔,得到4倍的曝光。

單反取景器裡顯示的曝光座標應如何調整?

單看曝光尺,往左偏往右偏都是補償的多了,減少補償才能恢復正常曝光水平。半按快門顯示的座標偏右偏左都提醒應該調整曝光補償以獲得正確的曝光。曝光尺的指示實質就是光圈、快門、感光度三者的恰當組合搭配,舉個例子,某個場景所需的正常曝光值是F4、1/80S、ISO 100,假設你設置到全手動擋,相機設置光圈為F2,感光度ISO 100,那麼此時的快門速度就不夠,曝光尺就會顯示高於實際曝光值(往+方向偏移),這時要手動增加快門速度才能保證正確曝光,而在其他檔比如S、A、P檔這些半自動/全自動檔位拍攝時相機可以自行判斷情況,更改曝光組合以達到正確曝光。再舉一個典型例子,假設場景所需的曝光值為ISO 800、1/30S、F2.8,這一曝光值也可以近似等效為F2、1/40S、ISO 800,又或是等效於F2.8、1/40S、ISO 1600,又可以是F11、5S、ISO 400,任何一個快門值、光圈值、感光度值理論上都可以找出對應的另外兩者的適當參數相搭配。這下可以明白了吧。

單反入門之如何調整曝光補償

在我們拍攝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人說我們的照片欠曝了或者過曝了。對於初拿相機的攝友來說往往只是知道要延長和縮短曝光時間,或者開大縮小光圈才能校正這種“過曝欠曝”。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面對曝光越來越糊塗,其實對於曝光來說相機裡面一直有一個重要的參數在提示著我們,那就是曝光補償。曝光補償不是一個動詞,也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名字。曝光補償是用來量化一張照片明暗程度的參數。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世間萬物是因為光線照射到物體之後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成了像。如果極白是反射了100%的光線的話,那麼極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線,反射了0%。在極白和極黑中間的灰色卻並非像我們想象中反射了50%的光,經過科學家們精確測量實際上處於最中間的灰色反射了18%的光。所以中間的亮度又被稱為18度灰。▲不同亮度與18度灰如果我們使用相機自動檔(AUTO)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景拍攝照片,會發現儘管光線的強度差距很大,但是拍攝出來的照片亮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這就是因為相機在自動檔時會根據測光系統來設定出相應的光圈、快門、感光度,從而拍攝出一張18度灰的照片——不太亮,不太暗,剛剛好。如果對於這個剛剛好的亮度進行量化的話,這樣一張亮度居中的照片曝光補償就是0。▲一張曝光補償為0的照片一般相機的曝光補償都是從-2到+2的,也有部分高級相機曝光補償是從-3到+3的。如果對於同樣一個場景拍攝,曝光補償為-1的照片亮度就是曝光補償為0的照片亮度的一半,曝光補償為-2的照片亮度為曝光補償為0的照片的1/4。反之,曝光補償為+1的照片亮度就是曝光補償為0的照片亮度的2倍。對於很多場景18度灰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亮度。比如我們拍攝雪景時,相機的測光系統不會知道這是雪,是白色的,只會傻傻地認為這裡太亮了,所以如果曝光補償是0的時候拍攝出來的雪景就是一片被“灰”雪覆蓋的場景。如果我們拍攝的是煤場,相機會傻傻地認為這裡太暗了,如果曝光補償是0的時候拍攝出來的照片裡會都是“灰”煤。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在拍攝雪景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地加曝光補償,這樣才能將雪拍攝成白色;拍攝煤堆的時候,我們要減曝光補償,這樣才能將煤拍攝成黑色的。▲適當增加曝光補償雪才是白色的對於初學者要切記一點就不會搞錯曝光補償:曝光補償與拍攝時環境亮度沒有任何關係,只與拍攝完成的照片亮度有關係。即使周圍一片昏暗,如果加曝光補償,最後的照片也是明亮的;即使周圍燈火通明,如果減曝光補償,最後的照片也是昏暗的。從上面的描述我們知道,其實曝光補償都是在一些特殊場景或者特殊情況下才調整的。比如你拍攝的物體本身比較亮,在畫面中佔了很大面積,為了體現物體本來的亮度就要把照片拍攝亮,就要增加曝光補償。同理,如果物體本身較黑,在畫面中佔了很大面積,為了體現物體本來的顏色就要把照片拍暗,就要減少曝光補償。此外有時候我們要表示歡快的場景也會提高照片的亮度而增加曝光補償。對於一些壓抑的陰鬱的題材,我們要適當減少照片亮度而減少曝光補償。▲悲涼的場景要減曝光補償很多照片的明亮程度就能夠反應攝影師的拍攝意圖,所以可以說曝光補償是在照片中反應攝影師拍攝意圖的重要參數。在我們的相機上只要不是純自動相機就都能夠調整曝光補償,如果你的相機只有AUTO這個自動檔那就算了吧。曝光補償一般只能在P(程序曝光)、A(光圈優先)、S(快門優先)檔中調節,在M(手動檔)檔下雖然不能直接調節曝光補償卻可以通過調節光圈、快門、感光度來控制。▲相機肩屏中的曝光補償標尺曝光補償一般在相機中表現為一個標尺的樣子,也有表現為數值的樣子,在默認情況下......

單反相機如何正確曝光?

在我們拍攝照片時如果將被攝物體拍的過亮,那麼畫面較亮的部分就會因為過亮而失去細節的表現,我們就說這樣的照片過曝了;同理,當你把被攝物體拍的過暗時,畫面暗處的細節也會有所缺失,這樣的照片就欠曝了。下面兩張照片一張是過曝,一張是欠曝,這樣的曝光都是不正確的,它們都不能稱為合格的照片。大象如今相機的測光系統非常強大,一般來說在使用P檔、A檔和S檔拍攝時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過曝或者欠曝,但手動M檔就不一樣了,因為M檔是純手動檔,所以初學者往往控制的不是很好,自然對M檔也比會較懼怕。今天筆者就著重為大家講述在手動M檔時怎樣讓照片曝光準確。白色的花朵拍的太亮細節缺失降低曝光量後花的細節展現出來·M檔拍照利器—曝光提示  雖然我們在使用相機M檔拍照時,相機的所有參數都是手動設置的,但是相機作為我們的“好哥們”會在旁邊對我們進行善意的提醒,這個提醒就叫做曝光提示。這個曝光提示在哪呢?其實它在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取景器裡。·相機的測光模式詳解  數碼相機的測光系統一般是通過測定被攝物反射回來的光線強弱來進行測光的,這樣的測光方法稱之為反射式測光。其原理非常簡單,相機自動假設所測光區域的反光率為18%的灰色(這個數值是通過大量研究得到的),當所拍攝的畫面反光率高於18%灰度時,相機就認為畫面過曝了,需要調低曝光量(調小光圈,或調快快門),反之就是欠曝,需要增加曝光量。下面我們以尼康D3100為例,來看看該機的測光模式。·點測光  點測光,顧名思義就是隻對一個點進行測光,該點和對焦點在同一個位置(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區域而已,不是完全的點),這種測光方法的好處是可以根據攝影師的喜好,對某一個攝影師認為正確的點,或者是被拍攝主體進行正確測光,而不會被附近的其他光線干擾,換句話說相機只保證該點的曝光正確,別的地方曝光是否準確它不管。  適用拍攝用途:舞臺攝影,個人藝術照,新聞特寫等。·中央重點測光  原理和點測光相同,只是它測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比較小的區域(一般是畫面中心10%左右的區域)。它的優點是在自動拍攝時,更容易獲得較為真實的、更接近現實的測光,不會因為測光點對準了錯誤的地方而造成的曝光錯誤。缺點是無法對一個非常小的參考點進行正確測光。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測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攝的主體不再畫面中央的話,中央重點測光就不適用了。  適用拍攝用途:人像照片,特寫照片等。·矩陣測光  矩陣測光和評價測光是一樣的概念,它是將畫面分成幾個區域,每個區域單獨測光,然後相機處理器彙總各區域測出的數值並通過權重計算得出一個最終值,從而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這個測光模式的好處在於可以輕易獲得明暗均衡的畫面,不會出現局部的高光過曝或欠曝,整個畫面明暗均衡。其缺點是無法滿足多種情況,比如,陰影、逆光等等。  適用拍攝用途:集體照片,家庭合影,一般風景照片。有的時候相機的測光系統也並不是完全準確,比如在拍攝雪景的時候往往所拍畫面總是灰濛濛的,雪也顯得不是那麼白。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補償了。·控制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補償  我們接著剛才拍攝雪景的問題,在相機自動測光的情況下,之所以拍出來的雪會有灰濛濛的感覺是因為相機在測光時是以18%的灰色為標準的,也就是說即使你對著一張白紙拍照,拍出來的紙也是18%的“灰紙”。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改變”相機對曝光標準的認識,所以就出現了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就是有意識地變更相機自動演算出的“合適”曝光參數,讓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這樣拍攝者就可以......

相關問題答案
單反怎麼設置曝光?
單反怎麼設置自動對焦?
座標標註單位怎麼設置?
信用卡賬單日怎麼設置?
單反怎麼關掉閃光燈?
草圖大師單位怎麼設置?
雙卡單待怎麼設置?
單反攝像怎麼設置?
陰天單反相機怎麼設置?
佳能多重曝光怎麼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