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有多大面積?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宜興的總面積多少

至2007年10月,全市轄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2個省級開發區、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有246個行政村、87個社區居委。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1萬公頃,山林4萬公頃,總人口1062363人。

無錫,江陰,宜興土地面積分別是多少?

無錫市區面積1622.64平方公里。江陰面積是987.53平方公里。宜興面積是2038.7平方公里。

宜興市城區佔地面積

無錫市宜興的面積:

1996.6平方千米

宜興市,簡稱宜,古稱“荊邑”、“陽羨”,位於江蘇南部,太湖西岸。中國著名陶都。宜興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之稱。

太湖的面積多大

太湖

所在地區 江蘇

面積 2425.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34米,平均深度米

容積 51.5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古瀉湖

生態特徵 太湖富營養化明顯,磷、氮營養過剩,80年代未主要汙染物總磷、總氮屬嚴重超標,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標;年最高水溫出現在7、8月,年最低水溫出現在12月下旬~2月上旬,歷年最高水溫達38.0℃,最低水溫0℃,水溫年變幅介於29.5—38.0℃之間,歷年平均變幅34℃左右,歷年平均水溫為17.1℃,太湖歷年平均水溫較陸上氣溫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過程相應、最高、最低值分別出現在7、8月份和1月份,歷年各月平均水溫均高於氣溫;太湖現有魚類106種,隸屬15目24科,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共有54種,佔太湖魚

形態描述 太湖湖面形態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為典型的圓弧形岸線,東北岸曲折多灣,湖岬、湖蕩相間分佈,從湖底地形可見湖盆的地勢是由東向西傾斜,湖盆形態呈淺碟形,湖中現有51個島嶼,總面積89.7平方公里;太湖平均高程海拔1.1米,南北長68.5km,東西平均寬34km、湖岸線總長405km,平均水深1.89米,最大水深3米,總蓄水量47.6億立方米,總面積36500平方公里;底質為泥沙;主要水系有東西苕溪、荊溪、黃浦江和江南運河五大水系,較大的河道有140餘條,入湖有70餘個,以上游入湖為主,多發源西部,主要有東苕溪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蹟,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溼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太湖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優美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遊人來此觀光遊覽。

太湖位於富饒的滬、寧、杭三角地中心,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佈著澱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後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水域面積約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積雖然小於鄱陽湖和洞庭湖,但這裡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原來的吳縣市,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吳中區無疑是天......

丹東和宜興哪個市區佔地面積大

丹東面積大。

宜興有多少人口?

宜興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萬,下轄21個鎮和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

宜興有多少個鄉鎮

行政區劃  宜興市轄4個街道、14個鎮:宜城街道、屺亭街道、新街街道、新莊街道、張渚鎮、西渚鎮、太華鎮、徐舍鎮、 官林鎮、楊巷鎮、新建鎮、和橋鎮、高塍鎮、萬石鎮、周鐵鎮、芳橋鎮、丁蜀鎮、湖父鎮。其中,屺亭街道委託宜興經濟開發區管理;新街街道委託環科園管理。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國家級開發區)

位於城區西側有,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規劃面積73平方千米,覆蓋宜城、丁蜀2個鎮,已建成面積7.8平方千米。分科研區、產品發生區和商住服務區。城市建成區面積25.96平方千米,城鎮人口占全市戶籍人口的52%。

2003年,管理2個社區(嶽堤南苑、綠園);11個村委會(謝橋、梅園、南河、銅峰、南嶽、潛洛、頭陽、紫砂、洛澗、查林、川埠)。2005年,管理3個社區、11個村委會:嶽堤南苑社區、綠園社區、文昌社區、謝橋村、梅園村、南河村、銅峰村、南嶽村、潛洛村、頭陽村、紫砂村、洛澗村、查林村、川埠村。2006年,宜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新街鎮成建制委託環科園管理;同時調整環科園下屬部分行政村的管理權屬,將川埠村、查林村、洛澗村、潛洛村、頭陽村、紫砂村等6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丁蜀鎮管理。

宜城街道(Yíchéng Jiédào)

2006年,撤銷宜城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宜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管理38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以蕪申運河為界,宜城鎮轄區內蕪申運河臨城內側區域為管轄範圍;蕪申運河外側區域為宜興經濟開發區管轄範圍,該區域內原屬宜城鎮的社區居委、村(組)、企業委託宜興經濟開發區管理,非成建制的村(組)可以設立新的村委會或併入鄰近村委會。

2007年,原大浦鎮管轄的山林、南園2個村委會劃歸宜城街道管理;將宜城街道的花圩、東梅、杏裡、文莊、軫村、東郊、邊莊等7個村委會劃歸屺亭街道管理;將宜城街道的紅塔、肖張墅、宋瀆、徐家橋、桂莊等5個村委會劃歸高塍鎮管轄;將宜城街道管理的綠園、文昌等2個居委會和南河、銅峰、南嶽、梅園、謝橋等5個村委會與原新街鎮合併設立新街街道。

原 宜城鎮(Yíchéng Zhèn)

宜興市人民政府駐地。東靠新莊鎮,南連丁蜀鎮,西鄰新街鎮,北接屺亭鎮、高塍鎮。2005年,面積87.1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1.7萬畝,常住人口18.886萬。鎮駐地建成區面積25.96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宜城教育西路,在市政府駐地西北2千米處。郵編:214200。

古稱荊溪邑、陽羨城。1946年稱雙溪鎮,1948年改稱義興鎮,1949年改名為宜城鎮,1954年改為宜城區。1958年隸屬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紅旗人民公社更名為宜城公社,1959年2月恢復宜城鎮。1991年銅峰鄉併入,1997年十里牌鄉併入,2000年紅塔鎮併入,2003年新莊鎮東郊村併入。

2003年,全鎮轄社區(荊陽、茶東、荊南、茶西、荊東、和平、嶽堤、民主、土城、新華、荊溪、寶東、九濱、陽東、陽羨、北虹、板橋、太鬲、宜濱、西木、大同、曲坊社、金三角、中心、陽泉);村委會(滄浦、溪隱、東山、城南、碓坊、東虹、寶塔、長圩、下漳、新塘、塘公、宜北、城北、巷頭、邊莊、文莊、東梅、花圩、袁橋、徐壩、談家幹、前杏、後管、桂莊、紅塔、徐家橋、軫村、橋頭、張墅、肖莊、宋瀆、周家浜、上堡、杏裡)。11月14日,根據《市政府關於新莊鎮王婆村等四個村民委員會區域調整的批覆》(宜政發[2003]259號),新莊鎮的東郊村委會歸屬宜城鎮管理。

2005年3月17日,《市政府關於同意調整宜城鎮長圩村等12個村民委員會區域的批覆》(宜政發[2005]55號)同意如下調整......

宜興有多少鄉鎮

宜興市轄宜城街道等4個街道、14個鎮。宜興市總面積1996.6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域面積242.29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區面積70平方千米,城市化率60.54%。

相關問題答案
宜興有多大面積?
歐洲有多大面積?
臺灣有多大面積相當於?
青島市有多大面積?
南美洲有多大面積?
一畝有多大面積?
關島有多大面積?
英國有多大面積多少人?
臺灣省有多大面積?
心大星有多大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