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會投降?

General 更新 2024-06-04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投降了?

2個原子彈不能改變日本人對戰爭結果的預計。日本人結合在太平洋戰場上每殺死一個美國人需要陣亡兩個日本人的比率,預計美國人即使在日本登陸也會遭受重大的人員傷亡,最終會放棄徹底征服日本的打算,而和日本議和。即使原子彈的投放也不能改變日本人的想法,日本人不相信美國會把日本變成無人區,他們相信美國人的目的是要佔領並掠奪日本。而且當時日本的王牌部隊“關東軍”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相信任何國家也不會在主力未受打擊的情況下投降。

我認為:日本投降主要是因為蘇聯在幾天之內消滅了日本人引以為豪的“關東軍”,以數千人的代價即將數十萬關東軍擊潰,幾乎是一百個日本人也殺不死一個蘇聯人,這樣巨大的傷亡比率,完全徹底地挫敗了日本人戰鬥的信心。而此時美國為了對當時的盟友蘇聯進行扼制,接受了日本的附帶不可接受條件的“無條件投降”。這個從日本投降的時間和2蛋投放的時間以及蘇聯進兵的時間可以看出來。

當年日本人為什麼會突然宣佈無條件投降?

不是突然的,而是敗局已定不投降不行,主要是四面楚歌內憂外患,在東北幾十萬關東軍、偽滿洲國軍被蘇聯打的落花流水,滿洲國滅亡,日本失去了對我國東北的控制;在中國戰場被國共雙方牽制了60%的兵力約幾百萬人,另有幾十萬精銳部隊被國共軍隊殲滅;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打得一敗塗地,幾乎是只輸不贏,幾場大戰讓日本海軍空軍損失慘重;東南亞國家又不斷有人民起來反抗,統治不穩定,朝鮮半島光復,越南皇帝不支持,緬甸被中英聯軍收復;東京等國內主要城市被中美聯合空軍炸了個稀巴爛,廣島長崎又被扔了兩顆原子彈,最主要的盟友德國已經投降,國際上主要的獨立國家沒有一個支持日本,國內經濟嚴重受損,這仗還有打頭嗎? 所以是不投鄲不行,所謂無條件投降是不十分科學的,因為日本天皇至少向盟國提出過一個條件——保留日本天皇制度,不廢除日本的君主立憲制,這樣裕仁天皇才宣佈投降。

為什麼當年日本會投降

事實證明,原子彈沒能導致日本投降。日本當局向人民隱瞞了美國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繼續準備在本土決戰。甚至沒有在日本的最高決策層會議上討論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的問題。美國總統杜魯門8月7日在美國廣播電臺發表聲明,宣佈使用了新式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這席話被日本當局說成只是盟軍的宣傳。日本軍方堅持說,日本陸海軍還能作戰,還能給予敵人沉重打擊,併為日本爭取體面的停戰條件。

據美國軍方估計,為了保證在日本的登陸,至少需要9顆原子彈。但眾所周知,在轟炸了廣島和長崎之後美國已經沒有現成的原子彈了,製造新的原子彈需要很長時間。

心理作用大於軍事作用

顯然,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城市不是為了達到什麼重要軍事目的。戰爭期間指揮太平洋盟軍的麥克阿瑟將軍1960年承認,“1945年使用原子彈從軍事上講沒有任何必要性”。為了掩蓋使用原子彈的真正意圖,杜魯門1945年8月9日說,為避免平民傷亡而對廣島的軍事基地進行了核打擊。但事實是,在決定使用核武器時,美國領導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日本市民。文件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這一點。美國司令部8月2日的第13號令內容明確。“進攻日期——8月6日。攻擊目標——廣島市中心和工業區。第二個後備目標是小倉的武器庫和市中心。第三個後備自標是長崎市中心。”

在對廣島和長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進行核打擊時,美國人首先希望達到的是心理效應,為此殺死了許多人。杜魯門本人贊成其顧問的建議,該建議說:“應當儘快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應當投在有大量工人的軍工廠,使用它無需提前警告。”這個建議得到了採納。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第二個目的是嚇唬蘇聯和其他國家。擁有核壟斷可以使自己在戰後世界佔統治地位。在準備使用原子彈時,美國領導人指望轟炸可“使蘇聯變得更好說話”。因此,很難不同意英國學者布萊克特的觀點:“使用原子彈不是對付俄羅斯的最後一個行動”。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並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尾聲,而是冷戰開始的第一聲炮響。

有這樣一種說法,說什麼斯大林得知長島的原子彈爆炸後加快了蘇聯參與對日作戰的步伐,以便在戰後解決東亞問題時有發言權。也許是這樣,也許情況恰恰相反。大概,杜魯門急於趕在蘇聯參戰之前使用原子彈,以便將勝利的全部桂冠都戴在美國頭上,並得到佔領和控制戰敗日本的壟斷權。至於斯大林,其行為無可指責:蘇聯是在8月8日開始對日作戰的,此舉符合雅爾塔會議規定的義務,恰好是在德國投降三個月之後。

在決定轟炸廣島後,美國人相信斯大林將會履行諾言,在遠東向他們提供軍事支持。1945年5月28日美國總統在莫斯科的私人代表霍普金斯告訴華盛頓,斯大林親自通知他和美國大使,蘇聯軍隊將在8月8日前在滿洲戰場全線開戰。盟軍認為,正是蘇聯參戰使日本人最終相信全面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隨後發生的事件證明這種評價是正確的。

8月9日,在日本內閣召開的緊急會議上,日本首相鈴木說:“今晨蘇聯開戰使我們陷人絕境,繼續戰爭已是不可能的了。”日本天皇裕仁在告日本軍人的詔書中也沒有提到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只是說“現在蘇聯開始對我們作戰,繼續抵抗就會使帝國賴以生存的基礎受到威脅”。

可見,美國投放的原子彈給日本統治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這並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是,蘇聯開始對日宣戰,這使得日本統治者看到戰爭不可能取得勝利,或者說為他們取得有利的停戰條件,反而有可能威脅到日本天皇的統治地位,因此不得不投降。

1945年日本為什麼會宣佈投降?

日本宣佈投降的原因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各國盟軍在亞洲大陸各戰場對日軍發起反攻。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絕,並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

當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並宣佈對日作戰。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希望能幫助你。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為什麼投降

在《揭開日本投降祕密》一文中,我提到丘吉爾在其回憶錄中說道「若假定日本的命運是由原子彈來決定的,那實在是一種錯誤。在第一顆原子彈投下之前,它的失敗早已成為定局,那是壓例性的海權所造成的。專憑海權即可能奪佔用來發動最後攻擊的海洋墓地,並迫使其國內陸軍自動投降。因為它的海上航運早已被摧毀。」而在另一篇文章結尾處我又寫到「也就是說,約有120萬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佔戰爭中日軍死亡總數的64%。這才是日本戰敗的命脈所在。」事實上,美軍在太平洋上對日軍的沉重打擊和對其本土的嚴密封鎖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我們不妨稍稍看看史實。先看海戰。 在珍珠港後一年多的激戰中,美軍先後組織實施了十餘次登陸作戰。美軍總共損失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5艘、魚雷艇供給艦1艘、運輸船5艘、魚雷艇8艘,飛機約200架,陣亡約2000人,傷3000人。日軍損失2艘巡洋艦、26艘驅逐艦及大小運輸船隻數十艘被擊沉,飛機損失約1300架,陣亡官兵總數在2.5萬人以上。而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戰爭中,美軍傷亡2.2萬人的代價,使得日軍傷亡約6.5萬人,損失了三艘航母,其中兩艘還是三萬噸的大型航母,最沉重的打擊是日軍投入作戰的岸基航空兵幾乎全部損失,艦載航空兵損失超過92%。而在1944年10月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萊特灣大海戰中, 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8艘、潛艇7艘、損失飛機500架,另有3艘巡洋艦受重傷,傷亡約1萬人。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2800餘人,另有6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負傷。日本海軍則遭到毀滅性打擊,不再對美國海軍構成重大威脅。接下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的硫磺島戰爭中,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日軍其他損失為飛機90餘架,潛艇三艘。美軍陣亡6821人(其中陸戰隊陣亡5324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美日雙方傷亡比為1.23:1。美軍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也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假如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碰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反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硫磺島那樣的巨大傷亡。而在1945年3月至6月的沖繩戰爭中,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該戰爭被丘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有名的戰爭之一」。 接下來,就是把日本真正送進投降舞臺的「戰略大轟炸」。 1944年11月24日到1945年6月15日,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美空軍主要對日本的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橫濱、八潘和川崎等大城市進行了戰略轟炸。其中大規模轟炸有39次,出動B-29型轟炸機9108架次,投彈47000多噸,其中燃燒彈佔87%。比較典型的是1945年3月9日的轟炸,美軍共出動B-29型轟炸機334架,對日本東京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空襲,共投擲燃燒彈1665噸。在以後的10天內,美軍又對東京、大阪、名古屋、神戶進行了4次大空襲,稱之為「火攻閃電戰」。到6月15日,美軍對東京、川崎、名古屋、大阪、橫濱、神戶6大城市的轟炸,共出動B-29型轟炸機6560架次,投擲燃燒彈41788噸,還投擲了不少的普通炸彈。轟炸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被毀面積達28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657平方公里的44%。僅東京就死亡近9萬人,受傷6.2萬人,......

為什麼日本會無條件投降?

先說國外方面,軸心國3個,其他兩個都已經垮了,日本難道指望自己滅掉全世界?

再說日本本國,在中國的戰爭陷入僵持,基本沒有進展,在東南亞被美國連連逼退。美國也對日本城市接連轟炸,日本最多是強撐著,根本沒有再戰的實力了。再加上美國在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兩城幾乎被夷為平地,日本國內震動。美國稱日本再不投降就在日本所有大城市投擲原子彈,鬼子也怕被滅門,只好投降 - -

至於有條件無條件,已經不是他們說了算了。日本是戰敗國,合約怎麼籤只能聽戰勝國的

抗日戰爭日本為什麼會投降

駁斥美國原子彈才是抗日戰爭勝利的論點

作者:朱驥

我是反對抗日戰爭的勝利來源於美國的原子彈和蘇聯的軍事進攻這一說法的。整個抗日戰爭中國堅持了整整八年加上九一八事變就是14年。這14年當中美國人在幹什麼?蘇聯人又在幹什麼?他們關注的是歐洲是希特勒德國!南京大屠殺的時候,美國人在哪?蘇聯人在哪?依靠他們中國早不知道亡國n回了!

而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反而取得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請看看當年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怎麼說的吧。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說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次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屬下策。”

而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已經不能和腐朽的清王朝同日而語了。腐敗透頂的清王朝面對八國聯軍的侵略尚且沒有徹底亡國。更何況,中華民國面對一個日本又怎麼會滅亡?!

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反而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我看歸功1.中國人民。如果沒有中國四萬萬同胞面對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與日寇做殊死的搏鬥,抗日戰爭怎麼可能戰勝凶殘的日寇和日寇豢養的漢奸賣國賊偽軍?2.中國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軍隊和一切抗日武裝。

這裡我要做個說明。四萬萬同胞之所以能夠萬眾一心堅持抗戰,蔣介石是領導抗日戰爭勝利的核心。蔣介石自始自終都沒有投降日寇。這就保障了中國政府自始自終沒有投降日寇。使得中國抗日戰爭有了首腦。而蔣介石與國民政府之所以沒有投降日寇,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功不可沒。正是有中國共產黨的監督與堅持抗戰才促使蔣介石和國民政府堅定了抗戰的信念和信心。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實現的國共合作使得中國人民有了堅強的抗擊侵略的主心骨。這才凝聚起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中國軍隊不僅在中國,還出動遠征軍營救出中國境外的7000英軍。得到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盛讚。丘吉爾曾對羅斯福說:如果沒有中國的堅持抗戰,日本將多出100萬日軍橫掃東南亞的盟軍。

中日這場全面與持續的歷史大決戰,總共進行了八年一個月又三天,雙方總共進行過22次的會戰(雙方每次會戰均動員兵力在十萬人以上),1117次以上的戰鬥(雙方兵力在一萬人以上),以及38931次的小型接戰,中國軍人傷亡了360萬人(其中國民黨陸軍損失310萬,空軍損失3萬損失一半以上戰鬥機,海軍基本全軍覆滅),日軍傷亡了110萬,中國平民傷亡了3560萬人,接近六千億美元的財產以及無數的文物遭到日軍的摧毀與劫掠。

中國付出瞭如此巨大的代價,難道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和蘇聯出兵東北就可以抹殺的嗎?!!!

(附錄:東方慕尼黑:日本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極大憤怒。然而,美國和英國政府卻對日本採取姑息、慫恿的綏靖政策,妄圖利用日本侵略軍來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以犧牲中國來換取它們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東方慕尼黑陰謀”。

對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美國政府不僅不譴責,反而口口聲聲說要保持“友好公正的立場”。美國務院甚至宣稱,“中日之間的武裝衝突給和平和世界進步事業帶來嚴重的打擊”,雙方應負“共同的責任”,公然偏袒日本侵略者。

英國政府採取了同美國政府一樣的立場。“七·七事變”爆發後,英國便邀請美國共同 “斡旋”,替日本轉達所謂的“和平條件”,即要蔣介石政府投降。1937年9月12日,中國就日本全面侵華向國際聯盟提出申訴,要求世界各國制裁日本。然而,當時把持國聯的英國對此百般拖延和阻撓,敷衍了事,企圖把中國的申訴推出國聯之外。1939年4月,英國駐華大使往返於日本和蔣介石政府之間,積極......

中國為什麼接受日本的投降?

主流的想法。

1、中國已經打不起了,中國當時兩個政府,兩個黨。哪個政權會在這個時候去拋開國內江山去幹小日本呢?極有可能陷入一邊對內一邊對外的戰爭中去。

2、國際不像打了,列強們好歹把德國法西斯扳倒了,希望的不再是戰爭,而是瓜分戰爭成果,讓自己的國家享受和平,那時候的中國沒有發言權啊,大國的意志中國當時撼動不了。

忍一忍吧,日本這個國家一沒資源,二沒戰略縱深。孤零零的一個島國只能依靠這依靠那,等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上的另一極的時候,日本……歸宿問題難說..

____

我覺得樓主你補充的欠妥當!現在確實有些個哈日、哈韓的**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有同感的,有誰看南京南京的時候不是憤恨的不行!不是不想報復,但是國家利益不允許採取實際行動,國家要的是安定的生活,復仇是計較過去,而不是為以後考慮!我的意思不是要忘記這段歷史,恰恰相反!我們要永遠記住,等待時機。

二戰時日本為何會投降?

我以為,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上的,由於美軍長期的封鎖,日本當時的經濟已經崩潰,能源嚴重短缺,國內近9/10的工廠關閉,失業率飆升,套一句老話說:日本人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天皇曾經連續召集御前會議,本已打算宣佈無條件投降,但軍方反對者眾多,理由是戰力仍在,滿州利益不容受損。戰力確實仍在,但經濟已經崩潰,日本國內實在已經是難以為繼,恰好此時分別經受兩次毀滅性的打擊,導致最終宣佈投降。可惜的是我時間上不允許,無法查閱更多資料,記得當時有學歷史的學友探討過此類問題。不知道各位戰友有何高見?

1945年日本為什麼會投降?

導致日本投降的具體原因自己一直說不準,幾曾在兒時讀書的課本上、大量的歷史文獻上、視空見慣的媒體報道上都是八路軍的八年抗戰取得的。後來真正的歷史事實告訴人們導致日本投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英國在緬甸沒打幾下就全軍潰退,不值一提。僅在閥戰的西部戰場上反擊德國法西斯發揮了部分作用(遠不如蘇聯與美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堅持八年遊擊抗戰,應該說功不可滅。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直接展開的大規模正面作戰譬如著名的淞滬戰役、臺兒莊戰役,打通緬甸雲南公路接受美國的軍事援助,我們決不能因為政治需求否認歷史而不去承認。臨近日本投降之時,蘇聯入軍東北,對促進小日本快速投降起到以一定作用,但縱觀看歷史看,還是美日之間的太平洋戰爭,最後日本失去了繼續堅持戰爭的能力。後期日本在太平洋上的空軍、海軍基本全軍覆沒,來源於中東的戰略石油完全被封鎖,鹿兒島美軍登陸,本土被炸,再加上兩顆原子彈,小日本才不得不投降,應該是這樣吧。這好像應該是符合客觀歷史的。

參考資料:不是原創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日本會投降?
為什麼日本黑社會合法?
為什麼日本人的名字?
為什麼日本這麼發達?
德國為什麼無條件投降?
為什麼日本人胸大?
為什麼日本想佔領中國?
為什麼日本縣比市大?
為什麼日本人叫中國人叫支那人 ?
閱兵儀式各國都來參加,為什麼日本人不來參加?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