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風能豐富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英國為什麼風力資源豐富

1英國處於北緯40度到60度的西風帶,終年受西風影響

2地形因素:西面為大西洋,並且沒有高山阻隔西風

地理:英國倫敦一年中風力最大的時間

冬季。此時高低緯度之間氣壓差異大,西風強勁。

古今中外,人們是怎樣利用風能的?

世界各國對風能的利用

英國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英國風力發電支持家庭供電。英國貿工部2003年宣佈了一項發展近海風力發電事業的大型計劃,擬在近海新建數千座風力發電機,力爭2010年前達到向六分之一家庭供電的能力。

德國風力發電冠歐洲,在歐洲國家中,德國的風力發電最為發達,到2003年年底,裝機容量已達到875.4萬千瓦,佔全歐總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就前景而言,歐洲風力發電的發展勢頭仍將繼續下去。在德國,風力發電目前佔其電力生產的3.5%,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將這一比重提高到至少25%。

日本是一個島國,有豐富的風能可利用。日本風能利用有兩大基礎優勢。首先,風車的規模已達到單臺1000千瓦以上,而且防噪音技術也有很大改進。其次,為了防止地球溫室效應,針對大型企業動力系統向可再生能源轉移的“綠色電力制度”,對風力發電也是很大的推動。據預測,到2010年日本全國風力發電的總功率將達到目前的10倍,達300萬千瓦。

美國風力發電飛速發展,美國風力資源十分豐富。由於環境保護和對未來能源的需要,美國十分重視風能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美國是世界上風力機安裝容量最大的國家,約230萬千瓦。到2006年,計劃安裝420萬千瓦。

我國目前已建成的風電廠達27個,到2005年,全國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50萬千瓦左右。有關專家認為,上海的南匯、崇明、奉賢以及長興島、橫沙島都具有海風利用價值。具體到這一項目,折算下來年滿載運行時間將達2000小時以上,發電總量可達4000多萬千瓦時。由於整個發電過程不需任何能源投入,因而相當於每年從海風中“淘”到3200萬元人民幣。

中國目前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風力發電目前在全球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將繼續通過特許權等方式促進風電建設快速發展,到2010年,擬建成總裝機容量400萬千瓦的風電場。

中國風能資源豐富,儲量32億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53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具有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潛力。目前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僅佔全國電力裝機的0.11%,風力發電潛力巨大。

倫敦什麼時候開始發展低碳

英國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並積極倡導低碳經濟的國家。前任倫敦市長利文斯頓於2007年2月發表《今天行動,守候明天》(Action Today to Protect Tomorrow),宣佈到2025年將二氧化碳減排降至1990年的60%。

倫敦市低碳城市建設採取主要的措施有:

幫助企業減少碳排放。幫助企業提高減碳的意識,並提供改變措施的信息。鼓勵所有企業的新投資都要向低碳一體化過渡。

綠色交通。通過引進碳價格制度,徵收二氧化碳稅,根據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向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徵收費用等激勵機制,降低地面交通運輸的碳排放,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將倫敦打造成為歐洲電動汽車的首都。

綠色建築。改善現有和新建建築的能源效益。推行“綠色家居計劃”,向倫敦市民提供家庭節能諮詢服務;要求新發展計劃優先採用可再生能源。

智能電網。推行智能電網,發展低碳及分散的能源供應。在倫敦市內發展熱電冷聯供系統,發展小型可再生能源裝置(風能和太陽能)等,代替部分由國家電網集中供應的電力,從而減少因長距離輸電導致的損耗。

政府綠色採購。市政府嚴格執行綠色政府採購政策,採用低碳技術和服務,改善市政府建築物的能源效益,鼓勵公務員養成節能習慣。

英國倫敦汙染後,企業是怎麼轉型,經歷了什麼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倫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霧霾問題的城市之一.20世紀50年代,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讓“霧都”之名舉世皆知.現在倫敦已經基本拋掉了“霧都”的帽子,其中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一、倫敦霧霾的發展歷程

19世紀,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和工業中心的倫敦進入工業急速發展期,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斷增加,使得倫敦大氣汙染愈演愈烈,工廠產生大量廢氣,形成了極濃的灰黃色煙霧,倫敦的空氣汙染形勢漸趨嚴峻.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的100多年間,倫敦在冬季發生過多起空氣汙染案例,最早的記錄甚至可追溯到1813年.隨後的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和1952年等年份又多次發生大氣汙染事件,其中1952年12月的一次嚴重大氣汙染事件最為典型 .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範圍高濃度的霧霾籠罩倫敦.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裡,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其中,48歲以上人群死亡率為平時的3倍;1歲以下人群的死亡率為平時的2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增加.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這起事件總共造成12000人死亡.這就是後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空氣汙染不僅損害人體健康,而且嚴重地腐蝕了建築物,還使土壤貧瘠,水質惡化,鳥類遠闢他鄉,並影響植物生長.

形成倫敦煙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汙染.燒煤的工廠排放的大量濃煙、汽車排放的機油廢氣和從歐洲大陸飄過來的汙染雲,都令倫敦的空氣質量變得很差.當年的倫敦,工業排汙量非常大,每天都有1000噸的濃煙從煙囪中飄出來,排放2000噸二氧化碳(CO2)、140噸鹽酸和14噸氟化物.更為嚴重的是,燃煤粉塵中含有三氧化二鐵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種來自燃煤的汙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進而與吸附在粉塵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霧滴,混合了水蒸氣之後,就形成了800噸的硫酸.家庭燒煤也加劇了大氣汙染.在集中供暖時代之前,寒冬的倫敦,數以萬計的家庭只能燒煤取暖.由於戰後經濟困難,政府將優質煤出口國外,而倫敦人則燒劣質煤,汙染更為嚴重.當空氣不流通的時候,這些汙染嚴重的黃煙就被“困在倫敦上空”,便形成了濃霧.這些硫酸霧滴吸入呼吸系統後會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使體弱者發病甚至死亡.倫敦煙霧事件的間接原因是開始於12月4日的逆溫層所造成的大氣汙染物蓄積.

隨後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等倫敦又連續發生了多達十二次嚴重的煙霧事件.20世紀70年代中期,倫敦的“霧日”逐年減少,1980年則進一步下降.目前,倫敦有毒煙霧已銷聲匿跡,併成為全球的生態之城.

二、倫敦霧霾的治理過程

1952年倫敦的嚴重煙霧事件,促使英國人民開始深刻反思.英國政府開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治理效果.1953年以來倫敦60多年的煙霧治理,按照其空氣質量的改善趨勢可劃分成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1953-1960).英國政府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領導的比佛委員會(the Beaver Committee),專門調查煙霧事件的成因並制定應對方案.在比佛委員會的推動下,1956年英國出臺專門針對空氣汙染的《清潔空氣法》.該法提出禁止黑煙排放、升高煙囪高度、建立無煙區等措施,並且在控制機動車數量、調整能源結構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時,清潔空氣委員會(Clean Air Council)成立,負責監督空氣汙染的改善情況,並從對空氣汙染治理有經驗、有學識或有責任的人那裡獲取空氣汙染治理建議.具體的管理措施包括由地方政府......

風能幫人們做些什麼

界各國對風能的利用 英國以倫敦為核心的城市群,英國風力發電支持家庭供電。英國貿工部2003年宣佈了一項發展近海風力發電事業的大型計劃,擬在近海新建數千座風力發電機,力爭2010年前達到向六分之一家庭供電的能力。 德國風力發電冠歐洲,在歐洲國家中,德國的風力發電最為發達,到2003年年底,裝機容量已達到875.4萬千瓦,佔全歐總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就前景而言,歐洲風力發電的發展勢頭仍將繼續下去。在德國,風力發電目前佔其電力生產的3.5%,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將這一比重提高到至少25%。 日本是一個島國,有豐富的風能可利用。日本風能利用有兩大基礎優勢。首先,風車的規模已達到單臺1000千瓦以上,而且防噪音技術也有很大改進。其次,為了防止地球溫室效應,針對大型企業動力系統向可再生能源轉移的“綠色電力制度”,對風力發電也是很大的推動。據預測,到2010年日本全國風力發電的總功率將達到目前的10倍,達300萬千瓦。 美國風力發電飛速發展,美國風力資源十分豐富。由於環境保護和對未來能源的需要,美國十分重視風能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美國是世界上風力機安裝容量最大的國家,約230萬千瓦。到2006年,計劃安裝420萬千瓦。 我國目前已建成的風電廠達27個,到2005年,全國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50萬千瓦左右。有關專家認為,上海的南匯、崇明、奉賢以及長興島、橫沙島都具有海風利用價值。具體到這一項目,折算下來年滿載運行時間將達2000小時以上,發電總量可達4000多萬千瓦時。由於整個發電過程不需任何能源投入,因而相當於每年從海風中“淘”到3200萬元人民幣。 中國目前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風力發電目前在全球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將繼續通過特許權等方式促進風電建設快速發展,到2010年,擬建成總裝機容量400萬千瓦的風電場。 中國風能資源豐富,儲量32億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53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具有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潛力。目前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僅佔全國電力裝機的0.11%,風力發電潛力巨大。

政治題:霧霾為什麼成為討論話題

淺析環境的熱門話題—“霧霾”

【摘要】“霧霾”這兩個字想來大家都不耳生,尤其是今年我國大範圍、長時間的嚴重霧霾汙染,霧霾肆虐,關乎於己的親身體會引發了大量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從我國環保部門給出數據可以得知,我國大氣汙染物的排放總量遠遠超過大氣環境的容量,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問題相當嚴重,空氣環境質量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今年我國中東部地區連續出現大範圍的重度汙染霧霾天氣,人民群眾反應十分強烈,也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按照國家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全國達不到標準的城市約佔七成,空氣環境質量離廣大人民群眾所期盼的還有很大差距。據此,文章將通過文獻研究法和綜合分析法的科學研究方法,從霧霾的概念及其產生原因等角度出發,分析其帶來的危害與影響以及借鑑其他國家治理霧霾的經驗尋求治理方法。

【關鍵詞】 霧 霾 成因 危害 影響 治理

【引言】中央電視臺《新聞1+1》1月15日報道,我國中東部的大部分地區被霧霾籠罩。截至14日零時,在全國74個監測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部分監測站點,檢測數據都超過了300,這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空氣質量,已經達到了嚴重汙染。北京甚至口罩兜售一空;多地的PM2.5瀕臨“爆表”,山東、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閉,北京至武漢的動車被霧霾“攔停”等等。對此,國外媒體聲稱這是“最嚴重霧霾”,“霧情令人窒息”;新聞聯播頭條也罕見地就霧霾說了8分鐘。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在11月1日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介紹,10月以來,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中部和北部、華南中西部及四川東部、重慶等地霧霾日數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江蘇、浙江中北部、安徽北部、湖北中北部、四川中東部、湖南中部、廣東西部和廣西東部、北京、天津達10-15天;山西東南部、河南大部、江蘇大部分達15-20天,部分地區超過20天。而伴隨著12月來臨出現的這場霧霾,也已在我國的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中肆虐。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中央氣象臺分析,此次大範圍霧霾過程令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都未能倖免。河北中南部、天津、山東、河南中東部、湖北東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江蘇、上海、浙江、安徽中部及四川盆地西部和東南部等部分地區出現的霾日數達6至7天。

如此驚人的數據,如此嚴重的情況,空氣汙染治理已成為中國全民熱議的最大內政之一。解決霧霾問題迫在眉睫。那霧霾究竟是一種什麼物質呢?它又是怎樣在我國形成的呢?它給我們國家人民帶來了一些什麼樣的危害與影響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理呢?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深思。

【正文】一、霧霾是什麼?

霧是氣溫低於露點時,近地面空氣中水汽凝結而形成的,如果霧升高離開地面就變成了雲。它是一種由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組成的乳白色的懸浮體系,空氣相對溼度接近100%,在工廠附近等懸浮顆粒物濃度較大的地方,則會呈現出土黃灰色。霧的產生會使空氣的水平能見度降低,據此又可以區分為輕霧、霧、大霧和濃霧。輕霧通常在早晚產生,水平能見度在1~10公里;霧的能見度在0.5~1公里;大霧的能見度在100~500米;濃霧時能見度小於100米。

“風而雨土為霾”,在史書中霾這個字是用來表示帶有風沙的天氣。在氣象學中霾是一種天氣現象,是指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均勻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霾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溼度增大時,霾就會轉化為霧。霾的形成與......

指出古今人們關於孝認識的異同

世界各國對風能利用

英國城市倫敦為核心的集團,英國風力發電來養家。英國貿易和工業在2003年宣佈了一項重大計劃,為海上風電業務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數以千計的新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力爭到2010年達到產能至第六家用電源。德國風力發電

冠歐洲,在歐洲國家中,德國最發達的風電到2003年底,裝機容量已達8754000千瓦,佔比超過一半的總裝機容量歐洲。的前景,風電在歐洲的發展勢頭將繼續下去。在德國,風力發電目前佔發電總量的3.5%,政府的目標是,到2025年比例將提高到至少25%。

- 日本是一個島國,有提供了大量風能。日本風能利用兩個基本優勢。首先,一個風車的規模已經達到1000多萬千瓦,抗噪技術,大大的提高。其次,為防止全球氣候變暖,轉移到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大型企業,“綠色電力系統”,風電是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據預測,2010年日本全國風電總功率將達到目前的10倍,達300萬千瓦。

美國風電的快速發展,美國的風力資源非常豐富。由於需要對環保和能源的未來,美國非常重視風能的開發和利用。美國目前安裝量最大的國家的風電機組產能,在全球約230萬千瓦。到2006年,計劃安裝4200000千瓦。新聞中國目前的風力發電廠已建至27日,到2005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50萬千瓦。專家認為,上海的南匯,崇明,奉賢,長興,橫沙島在使用海風值。具體到這個項目,折算下來完全運行時間達到2000多小時,最多不超過40億千瓦時的總功率。由於整個發電過程不需要任何能量輸入,這相當於每年從海風,“淘”到3200萬元。目前安裝

中國風電場的500000千瓦總容量。風力發電是目前世界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中國將繼續通過其他方式促進風電特許權建設的快速發展,到2010年,計劃建設400萬千瓦風電場的總裝機容量。中國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

保留3.2十億kilowatts可開發約2.53萬千瓦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位,商業,規模化發展的潛力。目前,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僅佔0.11%的全國電力裝機中,巨大的風力發電潛力。

巨大的地熱能是寶貴的清潔能源,世界各國正在努力開發利用。地處北極圈附近的冰島國擁有溫泉、熱泉、蒸汽

1、C2、D3、B

相關問題答案
倫敦風能豐富的原因?
新疆風能豐富的原因?
內蒙古風能豐富的原因?
荷蘭風能豐富的原因?
我國太陽能豐富的原因?
黃河水能豐富的原因?
礦產資源豐富的原因?
河流泥沙豐富的原因?
動植物物種豐富的原因?
森林資源豐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