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什麼要進行內部審計 ?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內部審計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企業的所有者與管理者產生分離。隨著企業的經營業務的增長,管理者不能對所有的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需要有一個部門幫助他們瞭解企業的經營和治理情況,那麼內部審計出現了。

企業內部為什麼還要設審計部?

財飢部只涉及財務會計方面的工作,是公司日常職能執行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內審是對公司各職能部門行為的整體監督,旨在提高公司運營的有效性、經濟性和效率。它的觸角伸至公司的各個角落,不僅限於財務部門的內容。另外,內審部門原則上應有獨立性,直接接受公司董事會下屬的審計委員會或類似部門領導。

企業內部審計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有內部審計呢?是老闆對會計不信任嗎?

內部審計是由各部門、各單位內部設定的專門機構或人員實施的審計。內部審計主要監督檢查本部門、本單位的財務收支和經營管理活動。目前世界各國內部審計部門設定因領導關係不同而大體分為三種類型:(1)受本單位總會計師或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領導;(2)受本單位總經理領導;(3)受本單位董事會領導。從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來講,領導層次越高,越有保障。我國目前的內部審計部門一般由本部門、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領導,業務上接受當地政府審計機構或上一級主管部門審計機構的指導。

內譁審計是由各部門、各單位內部設定的專門機構或人員實施的審計。它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內部分級管理的出現而逐步形成的。早期的內部審計誕生於19世紀中葉的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市場經濟競爭更加激烈,促使企業更加重視內部經濟管理,內部審計得到迅速發展。

內部審計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所開展的一種評價活動;內部審計為組織內部服務,接受總經理或董事會的領導,獨立性較弱。內部審計是代表總經理或董事會實施的組織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位內部的組織必須接受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內部審計人員遵循的是內部審計準則;內部審計通常對單位內部組織採用定期或不定期審計,時間安排比較靈活。

內部審計是單位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部的經濟監督機構,雖然不參與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但主要對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是否遵循了單位的規章制度等進行監督,屬於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企業為什麼要開展內部控制審計

1.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內部審計人員應對企業管理風格、企業文化、會計核算、控制程式等各方面非常熟悉,清楚各項業務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加之其相對獨立並在企業內部有較高的地位,使其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成為可能。

2.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是監督內部控制的執行

為了確保企業相應管理制度措施與程式得到全面準確地執行,必須要有監督。內部審計在企業中並不直接參與相關的經濟活動,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但又時時處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比較熟悉、對發生的事件比較瞭解,是實行內部監督的最好選擇。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規定:“單位應當重視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由專門機構或者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貫徹實施。”儘管沒有明確提出由誰宋實施監督檢查,但從理論或實踐來看,由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擔任此責是較合適的。

3.內部審計工作者可以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由於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相關部門或員工提供管理諮詢便成為內部審計人員的一項自然“服務”。尤其對於那些擁有眾多二級、三級子公司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母公司或總公司)難於有效實現對下級公司的管理與控制時,更需要這種“服務”。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職能是為以下兩者提供有關內部控制的諮詢服務:一是母公司或總公司的職能部門 (比如房屋銷售部門希望對貸款的回收進行有效管理,可從內部審計人員處得到中肯的意見);二是下級公司的管理當局(比如分公司的經理就如何在分公司內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諮詢上一級內審機構)。

為什麼要重視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高企業領導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儘管內部審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利益,是國家為監督與控制經濟活動而採取的一個手段,但其在更大程度上則是企業自身發展

的需要。因此,要切實加強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唯有企業自身的重視,而企業自身的重視又表現為企業所有者的重視,企業所有者的重視是做好內審工作的根本保證。

2.增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要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組織管理的角度說,企業應該在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的組織、指導下開展工作,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擾,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否則,內部審計工作無法獨立地開展工作,勢必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和高質量地完成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靈魂。只有保證其獨立性,才可以體現其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法規制度

目前我國審計監督體系已基本建立起來,從政府審計角度說,有國家審計法;從社會審計角度看,有註冊會計師法,對支援和保證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但企業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不是很完善很健全,現在還沒有內部審計法,只有國家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發布的《內部審計準則》和《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及一系列具體準則,層次較低,法律效力不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內在要求,特別是《企業內部基本控制規範》的出臺,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國家應儘快出臺內部審計的有關法規,與其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也應進一步完善。

4. 提高企業內審工作人員的素質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目前企業的內審人員普遍素質不高,不能適應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需要。為此,一方面應加強審計機構,充實審計人員。應當注意從各方面抽調年輕同志充實內部審計機構,以保證人員結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培訓,包括對內部審計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明確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和工作任務、工作方式,以及新形勢下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等等,同時,還要督促內部審計人員學習和掌握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以適應新形勢下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隨著審計工作的計算機化,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計算機的培訓,充實網路、軟體開發專家,以新的方式開展內部審計,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5. 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審工作自身考核辦法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及時地進行修正和調整,是完善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重要一步。內審人員的行為規則、紀律、業務標準均應納入內審部門負責人的日常考核之中,並與個人的薪資掛鉤,同時接受全體員工的監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內審人員工作的自覺性。

望樓主採納

瀋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

執行內部審計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一般來說,內部審計目標要5E:經濟性(economy)、效果性(effectiveness)、效益性(efficiency)、適當性(equity)、環境性(environment)。

幫助管理層改善財務管理,以及發現財務舞弊和錯誤,都是內部審計的職責和目的。

從選項來說,A有點怪。董事的財務責任好像沒有這個提法。應該是公司管理層吧。比如說獨立董事,他的財務責任是什麼?很難說。

做內部審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計劃,包括詳細的日程計劃及人員安排計劃。

2、注意使用過程方法,按過程進行稽核,如果是初次進行稽核,應編制檢查表

3、提問分開發式提問等提問方式,要注意對方回答問題的方式。

4、如果是業務相關部門要注意,即不能認為自己清楚而不提問,驗證也不能趁機打擊報復。

5、與職位高於自己的管理者談話時,要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

內部審計做事要衝在第一位,執行力必須是最高的,和老闆的關係要如戴笠與介石般。但是所依據的東西必須不是自己制定的,這樣就有人替我們擋在前面,我們是拿著別人的東西在審計,我們也是執行部門做內部審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做內部審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從一個角度講,最大化的轉移矛盾,借力打力,才能讓自己受到的傷害最小,才能讓我們長久的生存下去;從另一個角度講,內審部門要做橋樑要做紐帶,要承上啟下要上通下達,把上峰的意圖宣貫執行下去,把下面的問題和建議反饋上來。這就是太極的精髓。

內部審計要想做好,必須要發揮威懾力,有了威懾力,對方才能重視,在公司裡地位才能上來,否則,連最基本的查錯糾偏都沒有人重視,何談更高層次的發展。沒人重視,再好的意見都是空談。長此以往就沒了方向。所以,審計審計,在國內,在現階段,必須要以查錯糾偏為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做什麼都有效果,走到哪都受重視。一個有威懾力的審計部門,對老闆來說,是不出鞘的寶刀,出鞘就要見血,目的是為了執行,尤其是越大的公司,執行力層層弱化,到了頂上,就難受的不得了。為什麼這麼說?管理者不希望聽到下屬說他錯了,管理者願意看到執行力,內部審計要有保駕護航的職能,先要執行,再提建議。因此在充確保公司上下執行力的基礎上,依據實際情況提出審計建議,是較容易被接納的。

審計人員也可能會陷入職業病的怪圈,看誰都有問題,看什麼都可能不對勁。這是思想認識沒上來,長此以往發展會受限。因此,無論和誰共事,和誰打交道,永遠看著人家的優點和長處,看到好的才能學好,總是看陰暗面,我們的思想也會變得陰暗。

溝通,應貫穿於完整的審計流程的始終。溝通在內部審計中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

質量,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生命,一份報告,基本的要求是:沒有錯字,連標點都需要認真核對,什麼時候該用逗號,什麼時候該用句號;用詞需要經過認真仔細的推敲;格式需要上下一致。審計報告的形式必須是專業的,內容必須是簡練易懂的,給管理層看的東西不可有太多的專業術語,要學會深入淺出,幾句話就能說明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把複雜的東西通俗易懂的說出來,才見真功夫。

為什麼要研究企業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

公司內部審計是公司進行有效內部管理所必須實施的一種獨立、客觀的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經營規範保證與服務諮詢活動,其根本目的是為公司增加價值並提高經營效果與效率。

內部控制審計為什麼重要

內部控制是現代和國內推行的旨在加強單位內部管理的一種手段,其中,審計是內部控制重要環節,也是審計發現內部控制缺陷和漏洞的必修科目和捷徑之一。簡單說,內部存在漏洞是單位健康循序發展顧忌。加強內控審計就成為單位審計埂重要課題。有時候,為了證龐雜明經濟事項規範性,需要藉助內控審計解決證據問題。

請問內部審計需要具備審計資格嗎?

呵呵,你的問題應該是:“如果推掉上級要你去搞審計職位的要求?”才對吧,現在國家新頒佈了企業內部控制規定,今年7月1號執行,而且現在內審已經有崗位資格制度了,不過還沒有強求一定要證書,你可以說現在根據內審協會遵循的內審工作實務標準,內部審計人員三年內不得對其原崗位或部門進行審計活動,你說如果我調過去,短時間內不能對我們公司的財務進行審計,不然就違規,以後新實行7月1號生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果查起來會有風險,呵呵!不過這是找個說法,其實還沒有具體規定,不過你可以試一下,一般來說不是對內審特別懂的人,不是特別會分辨,而且如果你們是上飢公司,像你這樣從財務調到審計部門的情況,是肯定有風險。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要進行內部審計?
為什麼要進行理財?
企業為什麼要制定制度?
為什麼要進行組織變革?
為什麼要進行文化創新?
為什麼要進行精準扶貧?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改革?
為什麼要進行因子分析?
為什麼要進行因子旋轉?
為什麼要進行課堂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