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地球? ?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為什麼會有地球?

地球形成於幾十億年以前,初期的痕跡在地面上已很難找到了,以後的歷史面貌也極為殘缺不全。若想從現在的地球面貌往前一步一步地推出它的原始情況,困難極大。任何地球起源的假說都包含有待證明的假設。正由於此,不同的假說常常分歧很大。200多年來,地球起源的假說曾提出過幾十種。到了人造衛星時代,可直接探測的領域已擴充套件到行星際空間。這個問題的探索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活躍階段。

總之,關於地球的起源有很多假說,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

為什麼地球會突然出現人類

地球上人類的出現不是突然的,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而來的。

時代

事件

45.7億年前

地球從環繞早期太陽旋轉的吸積盤之中形成。

45.33億年前

依大碰撞假說,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1]

41億年前

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2]

40億年前

主條目:生命起源

最早生命的出現,可能是源於能夠自我複製的RNA分子。這些生命的繁殖所需要的資源有限,所以不久之後便開始競爭。由於天擇青睞在複製上更有效率的分子,因此DNA逐漸成為最主要的複製物。之後它們開始在膜內發展,這些膜擁有更穩定的物理與化學環境,形成了原始的細胞。此時大氣中尚未有自由的氧氣存在。

39億年前

後期重轟炸期:地球、月球、火星及金星受到小行星及彗星(微行星)撞擊的高峰期。連續的干擾可能誘發生命的演化(參胚種論),海洋被完全煮沸。[3]

細胞以及原核生物出現。這些都是化能生物:以二氧化碳為碳源及氧化無機物來抽取能量。後來原核生物演化了糖酵解,從如葡萄糖的有機物釋出能量。糖酵解產生了現今所有生物都用到的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來臨時儲存能量。

太古宙

主條目:太古宙

時代

事件

35億年前

最後共同祖先出現,細菌及古細菌分裂。細菌發展了光合作用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梯度產生三磷酸腺苷。

33億年前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出現,它們以水為還原劑,並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

元古宙

主條目:元古宙

時代

事件

25億年前

一些細菌演化到有能力去使用氧來有效的從有機物中抽取能量。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三羧酸迴圈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 icehouse"效應[4]造成休倫系冰期。[5]

21億年前

更多複雜的細胞出現,包括有細胞器的真核生物。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古細菌。大部分有細胞器的都可能是從共生細菌衍生而來:粒線體會用像現今立克次體般從有機物抽取能量,而葉綠體則從光及有機物合成能量。這是共同演化的例子。

12億年前

出現有性生殖,引發更快的演化。[6]大部分的生命于海洋及湖中出現,一些藍菌已經生活在溼潤的泥土中。

10億年前

多細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7]

11-7.5億年前

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8]

9.5-7.8億年前

斯圖爾特冰期:這個時期是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覆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9億年前

每年共有481日,每天18小時。地球的自轉及公轉因潮汐力逐漸變慢。

7.5-5.8億年前

根據雪球地球假說,前寒武紀成冰紀的冰河時期非常嚴重,連海洋亦完全結冰,只有在熱帶的海水仍保持是液態。

6億年前

多孔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及其他多細胞動物在海洋出現。(但亦有研究顯示最早的動物生活在湖泊的環境中[9]。)刺胞動物及櫛水母是最早有神經元的生物,神經元只是一個簡單的網,沒有腦部或中央神經系統。

6-5.4億年前

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10]

5.8-5.4億年前

......

地球為什麼會有四季

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和地球自轉的軸心之間有個夾角,所以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川時候,地球上陽光的角度將會產生差異,這個差異在6.22日和12.22日左右的時候達到最大,而在3.21日和9.23日左右的時候基本處於中間。不同的位置地球上相同地方吸收的熱量不同,由此產生了周而復始的四季。

地球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人?為什麼?

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了關於地球形成的假說--"星雲假說"。他推測,46億年前,宇宙間有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大星雲。這星雲內如火球,外面濃煙滾滾,並在宇宙間強烈地旋轉著。在快速旋轉中,因引力作用,星雲中大而密的部分,把周圍小而稀的部分吸收進去逐漸形成了大而密的球體--太陽;又由於太陽周圍的稀疏質點的相互碰撞,並逐漸向太陽赤道面集中,形成了圍繞太陽運轉的各個行星,其中一顆行星就是地球。

地球由於距太陽的距離適中,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所以有適宜的溫度,有適宜的引力,有適合呼吸的大氣存在,有液態水的存在,於是就有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加上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各行其道,地球執行安全;太陽光照穩定;地球自轉週期適當,晝夜更替週期適中,這些都為地球存在生命創造了重要條件。

地球(英語: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運動軌跡與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是目前發現的星球中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為什麼會有人

這要從幾個方面來講:一。地理環境適宜,地球上的水和空氣是生命所必不可少重要條件。二。氨基酸、蛋白質、原始生命的產生,使得地球從此有了生機。三。無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的轉變,使得物種的進化加快了腳步。物種的快速分化從此進入了快車道。四。人類是自然發展的偶然產物(因為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基因偶然變異開始和累積而成的)。同時也是自然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最終創造出了人類)。五。總之,人類之所以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不是人類選擇了地球,而是地球選擇了人類。這有點象我們每一個人出生在這個地球上很相似——我們自己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們都是事後才知道自己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整個人類也是如此。我們並不知道我們進化中的每一步為什麼會發生。我們只知道最終地球還是有了人類。六。思考題1:地球選擇了人類是地球之福還是地球之禍?(1)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瘋狂掠奪,使得地球環境日益惡化,今天的輝煌必將是明天的慌涼(發明狂語)。這不是發明狂危言聳聽,遠的不說,就說我們中國吧,曾經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輝煌這地的黃河流域,才多久?如今已變成最不適宜人類居住之地,今天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大都市,要不了多久(不會太遠了,當能源危機真正到來之時,你能走路去幾十公里之外上班嗎?,當電梯不再運轉,你願走到幾十層的高處去僅僅為了睡一個晚上的覺嗎?)必然是最沒人願住的不毛之地,其下場一定比現在的黃土高原更慘。(2)現在大家只注意到的是地球環境的急劇惡化,而沒有看到來自人類本身的危險。當人類真正到了資源最後枯竭時,就象一群獅子爭奪地球上最後一隻兔子那樣,其場面會何等的慘烈?最後誰都無法存活下來。思考題2:人類是不是該到了放棄那些不合實際的野心,返樸歸真的時候了?例如人類妄想著將來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後可以到外星球去住等等之類的計劃,當這些希望難以實現,而此時地球又已不適人住了時,人類有後悔藥吃嗎?我敢斷言,類似這些不符實際的夢想的執行只會更快的把人類送上那條不歸路。我在這裡以微溥之力呼喊:我們是不是該到了好好反省的時候了?我們今天所追求的這些所謂的繁榮會不會只是泡沫而已呢? 每一次人類所謂的重大發明會不會是把人類送上斷頭臺的加速器呢?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
地下面為什麼會有水?
三亞為什麼會有霧霾?
炒雞蛋為什麼會有腥味?
鬼壓床為什麼會有幻覺?
為什麼會有生理需求?
為什麼會有匯率?
為什麼會有中華臺北?
為什麼會有海浪?
電腦為什麼會有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