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唸佛是誰”是什麼意思 ?

General 更新 2024-06-05

念“唸佛是誰”是什麼意思

和念阿彌陀佛不同,唸佛只要保證念念相繼就行,唸到佛號突然斷掉,真心就現前了。唸佛是誰是要參的,看這一念阿彌陀佛是從什麼處來的,找到這一念的起處(話頭),那個就是生命的本源。用力的地方在那個“誰”字上。

誰在念佛是什麼意思

禪宗人在修法的時候就參:‘唸佛是誰?’,這個佛究竟是誰唸的呢?是你念的,把什麼東西稱作你呢?把身體稱作你還是把思想稱作你?這個身體不是你,因為身體只是你住的房子。佛性一走,離開身體以後,你的身體就不會念了。那麼,思想也不是你,因為思想是外界客觀環境在人腦中的反映。沒有外界的客觀環境,就沒這個思想了。身體不是,思想也不是,那麼究竟是誰呢?把這個話頭在心裡思索,就起了疑情,就把你的妄念割斷了。就在能所雙亡的時候,回光自見,就看到這個無相的佛性。這個佛性雖然是無相,但是它有功能。還是有啊!所以我們研究來研究去還是佛法講的是真理。為什麼呢?因為它必須經過實證,才得真實受用。我們做功夫做到妄想斷了,妄念絕了,即前念已斷,後念未起的真空時,它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但是了了分明,非同木石。這個‘了了分明’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知覺性,就是我們無所不能的效能!也就是大家時刻想念明心見性的佛性呀!我們如果在這上面著眼,明悟了,體會了,再能在境上鍛鍊,順境不喜,逆境不惱,對境無粘染、愛嗔、取捨之情,就叫‘開悟’!

佛教中的“唸佛”是什麼意思?

佛經中說:“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不是指的那一尊佛,而是無量無邊的佛,念就是口唸、耳聽、心想。而阿彌陀佛與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因緣最殊勝,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更容易現前當來見佛。因此現在很多人說“唸佛”的意思,就等同於念“南無阿彌陀佛”了。南無阿彌陀佛!

唸佛是誰到底怎麼參!他們講……

不能用心意識去參,因為心有善惡之分。在“誰”字上追下去,怎麼個追法呢!能不能想具體的形象或抽象的思維,我問某某,他無言以對。參唸佛是誰,我的難題是:不能思維具體或抽象的形象;一心在“追”字上追又上火;不追不思維,又根本逮不住或持不住“誰”,所以便妄想紛飛!答:唸佛是誰呢?要在念頭上參,一個字一個字要清清楚楚明明瞭了單單的的字字分明。“唸佛是誰呢?”是自己問自己,這一句問下去,“唸佛是誰呢?”這一念是清清爽爽的,疑情是釐釐明明的,整個身心處於疑情的狀態。這一句問過了,若沒有妄想,可以停一會再問第二句,停的時間長短自己掌握,太猛了會受不了,會上火,太緩了效果不好,也容易打妄想,自己要掌握好。要身心放鬆心平氣和自然而然地參,千萬不能用力氣來參,心不要急,念念分明心心清徹地參。參禪是不懂想弄懂,不明白想弄明白,從而追究審問。也就是說,參禪就是以追究審問為主的,追究審問就是參禪。追究審問的基礎是什麼?就是不懂不明白不清楚。若懂了明白了清楚了,也就不用追究審問了。通常所說的思維,是要思量分別比較東想西想的,念頭是一個接一個很多的。追究審問是隻追一個問題,只有一個念頭,比如參唸佛是誰,就只有唸佛是誰的一個念頭,若有第二個念頭就是妄想了。當然,這個唸佛是誰的追究審問的念頭,是可輕可重可緩可急的,這要看具體的情況自己掌握。我們還要知道,這個唸佛是誰的念頭是以不明白唸佛的是誰為基礎的,好比高樓大廈是建在地上的,是以地為基礎的。唸佛是誰是以不明白為基礎的。若唸佛的是誰不追究了,剩下的是什麼?是不明白。我們同時還要知道,不明白本身不是禪。若光是一個不明白,不追究審問唸佛的是誰,剛停下來的時候工夫還在,時間久了工夫就退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追究審問才有禪,才叫參禪。對於不實實在在用功,把參禪當成做學問的,在此就不多講了。關於心意識的問題,其實,對於剛開始參禪的人來說,離開了我們這個每天二六時中都在用的妄想執著的心意識,你用什麼去參?離開了心意識的大概只有兩種,一種是已經死了的人或磚頭瓦塊泥土等類物質,再就是已經大徹大悟的人。簡單講,我們一個人就一個心,一天到晚用的就是這個心,一個人沒有兩個心,用功當然也是在這一個心上用。若離開了這個心,就與自己沒有關係了,還談什麼用功!當然,對於凡人來說,心與身是聯絡在一起的。用功的過程中,身心都是會不斷變化的,用功的過程,也就是身心得到不斷轉化的過程。最根本的,是要不斷用功就行。開悟的人也並不是就沒有心了,他的心是去除了塵垢的真如佛性的心。關於能不能想具體或抽象的形象的問題,我們要知道,打妄想是一個念頭,參唸佛是誰也是一個念頭。不同的是,參禪的念頭是專一的,妄想的念頭是雜亂紛飛的。參禪的狀態是身心處於疑情的狀態,妄想的狀態是身心處於喜怒憂思……等種種的狀態。參禪是不明白唸佛的是誰,但又一定要弄明白,自己問自己:唸佛是誰呢?這樣一追問,整個身心就處於疑情的狀態中。要把住疑情的這個“場子”。心不外馳,要“看”住自己。若有妄想或心不專一,就再問一句。總之,心是在話頭疑情上面搞,當然也要知道自己的工夫是對是錯是進是退,要知道自己身心的狀態是好是歹,心是在“自己”這方面搞。另外想一個形象是無中生有是向外馳求是打妄想,絕對是錯誤的。話頭一追究,整個身心就處於疑情的狀態中,也就是說,這時,身心的狀態就是疑情的狀態,疑情的狀態就是身心的狀態,不需要別的形象。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身心的狀態,心中有數,否則,禪也是沒辦法參下去的。關於“誰”字,說來話就長了,在此只簡單講一講。1.單參一個誰字是不行的。2.‘誰’字前面是一定要加......

誰在念佛? 唸佛是誰?

祖師 袾巨集說:

只輕輕舉佛一聲,即住了,看他“是誰唸佛?”

若妄念生起,再輕輕舉佛一聲看他“是誰唸佛?”

若妄念不起則只看著,四個字是當話頭來使用,不是當佛號來念誦

話頭是為起疑,有疑才叫參,方才有悟,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所以是對話頭起疑、起參究,無疑就成了念,成了念話頭,不是參話頭,不是參究唸佛。

祖師 德清說:

若當參究時,在一念不生,

若雲唸佛,則念又生也,

如此不無兩橛

祝您一切吉祥圓滿!

.

解釋唸佛是我我是誰,佛我究竟何為體什麼意思

這是佛教裡常聽到的一個問題,也是很多學佛人不敢面對的問題,是驗證佛教徒是否開悟的極限問題。

提問者處於兩極,不是悟極就是迷極。

這個問題,無論任何人用語言回答的再好,也打不了滿分。這個問題的答案,對開悟者來說有意義,對於不開悟人來說錯對也沒啥意義。

你放下雜念集中注意看好了——————注意看的那個就是………

佛我,以心為本體,心也非心,不得已名為心,為引導人覺悟真理方便說心。

真理非意思知,唯悟能知。

不知到哪位修行高深的人解釋一下“唸佛是誰”是什麼意思?

禪宗的話頭,本來就是讓人蔘的,所以,不同的人,參悟的程度,肯定不同。

不可能出現一種“標準答案”,否則,那就不是話頭了。

我是這樣理解的:

唸佛是誰,是我,我又是誰,是身體嗎,

而身體又在不斷變化的,也就是說:膽我”是不固定的。

而不固定的,肯定就不算是“我”。

“我”是靈魂嗎,靈魂在手上,還是在頭上。

如果在頭上,在頭的那個部分,是大腦,還是小腦。

如果是大腦,而大腦又是有多部分組成的。

最終只能得出結論:沒有靈魂。

參到最後,發現“諸法無我”,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存在,也沒有靈魂存在,

再進一步參,發現不但無我,而且也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從而證悟。

唸佛號是什麼意思

淨土論壇

[ 開示 ]

(1) 淨空法師 - 唸佛阿彌陀佛就是灌頂

1 天接受佛法的薰陶,這是佛力的加持,也就是俗話說的“保佑”。

2 心求佛,佛菩薩時時刻刻保佑你。力的加持,也就是俗話說的“保”。

3 佛力加持,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精進不退。

4 佛加持,我們一般人講求佛保佑,要“精誠”,自然就得感應,你的智慧就開了。

5 菩薩加持,保佑那個有信心的人。沒有信心,佛菩薩雖然有威德、有智慧神力,幫不上忙。

6 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果報是自己修的,自作自受,不能怪佛菩薩不保佑。你要怪佛菩薩不保佑,你是罪上加罪,大錯特錯!

7 心清淨、慈悲,我們的心也清淨、慈悲,就能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冥冥當中,佛菩薩自然會保佑你。

8 正是發利益眾生的心,佛菩薩沒有不保佑的,沒有不加持的。

9 如是為自己或為家庭求佛菩薩加持,這就比較難!那是另有因緣,才真正能求得到。如果沒有另外的因緣,不太容易!

10 們曉得自己有福,還要努力來種福,希望這個福報增長,這是三寶加持,龍天保佑。

11 們今天唸佛,是希望佛菩薩保佑我們升官發財,這個動機不好!這是搞貪嗔痴,搞貪嗔痴就是搞六道輪迴。

12 是正神都不接受賄賂的,你巴結不上的,更何況是佛菩薩?

13 魔鬼怪他接受賄賂巴結,嘴巴裡說會保佑你,到你該害病還是害病,該死的時候還是死,他才不保佑你!這些妖魔鬼怪不會來找你。

14 唸佛法門,你信心清淨,阿彌陀佛保佑你,觀世音菩薩保佑你,這些妖魔鬼怪不會來找你。

15 這一句佛號,諸佛護念,護法神保佑,一切鬼神不敢靠近你身邊。

16 正修行人,心中沒有一個惡念。這樣的修行人,決定得到諸佛菩薩和龍天善神的護念、保佑。

17 顛倒的人,心中惡念一個接一個。這樣的人,善神遠離,妖魔鬼怪就會跟著他。

18 佛,決定不能把佛像當作偶像來看待。佛菩薩泥塑木雕,自身難保,它怎麼能保佑你?

19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要向自性裡面求,那的確是有求必應,向外面求未必會應。

20 人修行是真正從自性裡面用功夫,我們現在人學佛是專門作表面功夫,作形式上的功夫,沒有向自性裡面求。

21 佛,決定不能把佛像當作神明來看待。把他當作神明,以為他會保佑你,沒這回事!

22 佛菩薩當作神明,我做錯了事情,在佛門裡修點供養,大概佛菩薩就保佑我,赦免我的罪了,那是打妄想!

23 天干壞事情,幹回來之後一懺悔,罪就消滅了,沒有這個道理,這講不通!

24 果這個道理要能夠成立,那壞人儘管做壞事,然後請法師天天在家裡給他拜懺消罪,那不就可以了嗎?哪有這種道理!

25 法是破除迷信,破迷開悟,你要認真努力修學,才會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26 只要我們真正以至誠心、清淨心念佛菩薩名號,佛菩薩立刻就有感應。

27 自己身心清淨、一塵不染的時候,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就是你自己保佑你自己。

28 佛菩薩當然也保佑你,你自己都不保佑你自己,諸佛菩薩想保佑你也保不住。

29 所以我們要以至誠心、清淨心來拜佛,這是最恭敬的!

30 面拜佛、一面心裡還在那裡禱告,“佛菩薩你要保佑我”,那就不靈了。為什麼?不恭敬,心不誠了。

31 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菩薩在哪裡?無處不在。

32 要我們真正以至誠心、清淨心念佛菩薩名號,佛菩薩立刻就有感應。

33 們的心不清淨,天天拜,“佛菩......

唸佛是誰 誰在念佛

和念阿彌陀佛不同,唸佛只要保證念念相繼就行,唸到佛號突然斷掉,真心就現前了。唸佛是誰是要參的,看這一念阿彌陀佛是從什麼處來的,找到這一念的起處(話頭),那個就是生命的本源。用力的地方在那個“誰”字上。

網路用語唸佛是什麼意思?

真修淨土真唸佛!

三藏十二部。讓與別人悟。

八萬四千門。饒與別人行。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外。不用一字。

各自去掃淨室一間。供佛像一尊。

每日燒清香一爐。換清水一碗。

夜來上明燈一盞。

紙畫木雕。即同真佛。

愛如父母。敬如君王。

早晚朝參。必誠必敬。

拜如山倒。起似雲升。

出而問訊。入而問訊。

五里十里。常如佛前。

一飲一食。先須供養。

舉目動口。無不是佛。

一串數珠不離手。

一句彌陀不離口。

高聲念。低聲念。

六字念。四字念。

緊念。緩念。

朗念。默唸。

合手念。跪膝念。

面佛念。朝西念。

敲魚念。掏珠念。

行道念。禮拜念。

獨自念。同眾念。

在家念。在外也念。

閒也念。忙也念。

住也念。 坐也念。臥也念。

連夢中也念。才是真念。

念得心酸淚下。

念得火滅灰寒。

念得神號鬼哭。

念得天喜地歡。

一聲佛振動了魔王宮殿。

一聲佛粉碎了劍樹刀山。

一聲佛為百劫千生消業障。

一聲佛為四恩三有啟因緣。

正是:

榨到油來。擊撞之聲益很。

船當浪起。搖棹之聲益悲。

鑊湯在後。蓮池在前。

雖有千萬人阻我不念。不可得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問題答案
佛跳牆是網絡什麼意思?
迥是代表什麼意思?
男的是青龍什麼意思?
黑胡椒是代表什麼意思?
今朝是何夕什麼意思?
沒有人是孤島什麼意思?
不是很觸什麼意思?
粉色是代表什麼意思?
你是海綿什麼意思?
三劍客是比喻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