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是否為雌雄同體 ?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泥鰍是否為雌雄同體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是世界上現存魚類中最多的一類,有2萬種以上,大部分生活在海水域,部分生活在淡水中。其主要特徵是: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為硬骨。②體表被硬鱗、圓鱗或櫛鱗,少數種類退化無鱗。面板的粘液腺發達,③鰓間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鰓絲直接長在鰓弧上,鰓裂四對,一般鰓不直接開口於體外,有骨質的鰓蓋遮護,從鰓裂流出的水,經鰓蓋後緣排走,多數有鰾。④魚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⑤大多數體外受精,卵生,少數在發育中有變態。尾多為正型尾。

泥鰍屬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鰍科,,是日本、朝鮮河東南亞諸國常見的小型淡水魚類。中國除青臧高壓外各地均有分佈,而以長江和珠江中下游產量高。

泥鰍是一種身體細長的魚,渾身上下一般粗細。它的全身滑溜溜的,富有粘液。泥鰍身上沒有大片的硬鱗,只有一層幾乎看不到的細小鱗片。它的尾巴上長著圓形的鰭。這樣的體形非常適合在水中泥底鑽來鑽去。泥鰍雖然是魚,但離開水照樣能生活。因為它除了像一般魚一樣有鰓,可在水中自由呼吸以外,還有更好的呼吸器官——面板和腸子。泥鰍的腸子通常前半段用來消化食物,後半段用來呼吸。觀察泥鰍在水中的活動情況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當你看到泥鰍上下翻騰不時躍出水面,很可能就要下雨啦

黃鱔 泥鰍有雌雄嗎 怎麼分辨?

黃鱔不像其它動物那樣終生屬於一個性別,是前半生為雌性後半生為雄性,其中間轉變階段叫雌雄間體,這種由雌到雄的轉變叫做性逆轉現象.一般體長20~24cm以下的個體均為雌性,24~30cm的個體雌佔90%以上,30~36cm的個體雌性佔60%左右,36~38cm的個體雌性佔50%,38~42cm的個體雄性佔90%左右,42cm以上則幾乎全部為雄性,53cm以上則全部為雄性.(不同作者所列性逆轉全長差異的原因是地域,水溫,食物組成和內分泌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反映.)

1) 雌性時期 卵巢外有一層結締組織形成的被膜,可分為五個期. Ⅰ期:卵巢白色,透明細長.肉眼看不見卵粒.解剖鏡下可見透明細小的卵母細胞,核大,胞質少,卵徑0.08~0.1m.體長8.2cm以下的幼鱔卵巢內充滿細小的卵母細胞. Ⅱ期:此期的卵巢比Ⅰ期稍粗,卵徑為0.13~0.17mm,全長15cm以下幼鱔的卵巢多為 期.Ⅲ

期:卵巢已由白色透明轉變為淡黃色,肉眼可見卵巢內有很多細小的卵粒,解剖鏡下可清晰地看到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卵母細胞.細胞內已沉積較多的卵黃顆粒.卵徑為0.15~2.2mm.同時,卵巢記憶體在著少數 , 期的卵母細胞,一般處在 期性腺的幼鱔全長為15~26mm.

Ⅳ期:卵巢明顯粗大,卵母細胞亦明顯增大,卵粒大小較一致,顏色也由淡黃色變為橘黃色.解剖鏡下可見卵黃顆粒充滿整個卵母細胞,核也逐漸邊移.卵徑2.2~3.4mm,此期的黃鱔全長10~30cm,極少數可40cm以上.發育到 期末的卵巢長佔鱔體長的44.6%~59.2%,平均為53.2%(從生殖孔到頭部為止). Ⅴ期:卵巢粗大,內充滿了橘黃色卵粒,呈圓球形.卵徑3.3~3.7mm.卵母細胞內充滿了排列緻密的卵黃球,細胞核邊移到卵的一端,卵在卵巢內已成遊離狀.

2) 雌雄間體階段 多數黃鱔在2齡後,全長24.5~37cm,性腺被膜加厚.解剖鏡下可見少數殘留的細小卵粒,但不會發育成熟,而是逐漸退化吸收,以及分解成橘黃色的絮狀物,同時可看到剛形成不完整的曲精小管.

3) 雄性階段 多數黃鱔在3齡以上為雄鱔.未成熟的精巢細大,灰白色,表面有色素斑點.顯微鏡下可見曲精小管及不活動的精子,性成熟的精巢較原先粗大,表面有黑色斑紋,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的活動精子.

4)繁殖季節及環境條件 黃鱔每年繁殖1次,且產卵期較長.在長江流域,一般每年5~9月是黃鱔的繁殖季節,繁殖盛期在6~7月,隨氣溫的高低而提前或推遲.繁殖季節到來之前,親鱔先打洞,稱為繁殖洞.繁殖洞一般在埂邊,洞口通常開於埂的穩蔽處,洞口下緣2/3浸於水中,繁殖洞分前洞和後洞,前洞產卵,後洞較細長,洞口進去約10cm處比較寬,洞的上下距離約5cm,左右距離約10cm.

5)在整個生殖期是雌多於雄.7月份之前 雌鱔佔多數,其中2月份雌鱔最多佔91.3%,8月份雌鱔逐漸減少到38.3%,雌雄比例0.6:1,9~12月雌雄鱔約各佔50%.

6)產卵與孵化 產卵前,雌雄親鱔吐泡沫築巢,然後將卵產於巢上.受精卵黃或橘黃色,半透明,卵徑(吸水後)一般為2~4mm.雄親鱔有護卵的習性.新鱔吐泡沫作巢,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敵害發覺,二是使受精卵託浮於水面,水面一般溶氧高,水溫高(鱔卵孵化的適宜水溫為21~28℃),有利於提高孵化率.黃鱔的胚胎髮育特點是:其一,卵徑大,卵黃多,胚胎髮育時間長,仔魚出膜時個體大,對環境的耐受能力強.其二,同一條親鱔產的同一批卵,在相同條件下孵化,仔魚出膜時間不一致,相差48h左右.其三,神經板出現在原腸早期動物極細胞下包至卵的1/......

泥鰍雌雄同體嗎?

不是

www.yuanlin365.com/yuanyi/73344.shtml

泥鰍性別怎麼區分有圖片嗎

方法一:觀察外部形態。主要觀察其胸鰭戶泥鰍胸鰭雄尖雌圓,其胸鰭的大小也有差別,雄性大,雌性小。

方法二:解剖觀察內部特徵。解剖後觀察泥鰍性腺,白色精巢的為雄性,微黃色卵巢的為雌性。

從外部形態鑑別泥鰍雌雄,然後解剖驗證,熟練後鑑別率可達到100%。

泥鰍怎麼分公母???????????我要讓他們生小泥鰍!!!!!!

最簡單的方法,看它們的鰭,公的的尖頭的,母的是圓頭的

魚是不是雌雄同體

呵呵,看是哪種魚了,大部分魚類不是雌雄同體的。鯡、鱈、黃鯛、鰈等魚類中都有雌雄同體現象。鱸形目屬中,有幾種魚是永久性的雌雄同體。能進行自體受精的,目前僅見於海鱸。據說墨西哥灣有一種鱸科雌雄同體的小石斑魚,也是自體受精。脊椎動物中,僅在魚類中才有這種罕見的現象。

除了自體受精的海鱸外,雌雄同體魚類的交配方式,就像蚯蚓那樣,受精作用需要兩個個體才能完成。

黃鱔也是魚,黃鱔的性別常常使人產生疑問。小黃鱔體內都是卵子,而大黃鱔體內都是魚白。幾乎全部黃鱔的性腺,從胚胎期到成熟時都是卵巢,即黃鱔小的時候都是雌性的,產卵後卵巢就發生改變,慢慢地變成了精巢。也就是說,黃鱔由雌變成了雄的,而且至死都為雄性,性別上不再發生變化。生物學上把黃鱔這種由雌變雄的特殊生理現象,稱之為性逆轉。黃鱔的性逆轉,並非某一個體發生的變異,而是整個種族的發育規律。由卵孵化成的幼鱔,第一年產卵後,到第二年即變成雄鱔,跟下一代的雌鱔交配產卵。這樣,每年都有一批變性的雄鱔,每年都有一批新長成的雌鱔,所以黃鱔的婚姻全部為“老夫少妻”。

泥鰍和鱔魚是一種東西嗎?

泥蚯屬於魚棵,有腮.黃善沒有.屬於水中的半蛇科.泥蚯不能脫水,黃善只要是群體一起幾在一起,就能激長時間.分別抓住泥蚯和黃善,你就看的出來.絕對不是.

泥鰍是不是分解者嗎

你好,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柱形,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蚯蚓在中藥裡叫地龍(開邊地龍、廣地龍),《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中文學名:蚯蚓

拉丁學名:Earthworm

別稱:地龍、曲蟮、堅蠶、引無、卻行、寒欣、鳴砌、地蟲、地起翹

二名法:Pheretima

界:動物界

門:環節動物門

綱:環帶綱

亞綱:寡毛亞綱

目:單向蚓目

亞目:單向蚯亞目

族:地蟲

屬:環節動物

種:爬行類

分佈區域:亞洲南美洲

希望能幫到你。

鱔魚與泥鰍有什麼區別

泥鰍小一些,短,細,嘴比鱔魚的略尖一點,而且還帶須。鱔魚長一些,大於泥鰍,嘴不帶須。粗,而且鱔魚的血可入藥。當然泥鰍也有大的粗的。

相關問題答案
鯉魚魚是不是雌雄同體?
鱔魚是雌雄同體嗎?
海馬是不是雌雄同體?
黃鱔是不是雌雄同體?
蟑螂是不是雌雄同體?
哪些動物雌雄同體?
什麼魚雌雄同體?
人雌雄同體什麼意思?
雌雄同體什麼意思?
判斷是否為同源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