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夢令意思 ?

General 更新 2024-05-28

李清照的如夢令意思

宋·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

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

盡興之後很晚才往回划船,

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怎麼渡,怎麼渡?

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稀疏,晚風急猛,雖然酣睡了一宵,還是餘醉未消。試探地問那捲簾的侍女,她卻告訴我說,海棠花還跟原先一樣。唉,你知道嗎,知道嗎?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的爭渡是什麼意思

爭渡:“爭”與“怎”相通,如何的意思。渡,在水面前行。如何尋找歸途的意思。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 溪亭日暮 ,沉醉 不知歸路。

興盡 晚 回舟,誤入 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驚 起一灘 鷗鷺。

白話譯文

時常記起遊溪亭的那天傍晚,

太過沉醉而忘記回家的路。

玩到盡興天卻黑了,劃小舟回去,

卻不小心進入藕花塘的深處。

怎麼出去,怎麼出去,

卻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宋代著名女詞人。她也擅長詩、文創作,但最為人們稱道的,還是她的《漱玉詞》。其詞帶有婉約清新的風格,被稱為“易安體”。

李清照的詞,以宋朝南渡為界,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由於她出身於名門世家,早有詩名,婚後又與丈夫趙明誠伉儷情深,唱和相隨,生活比較美滿,所以,其早期的詞作大多表現一位處境優裕的少女、少婦,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即使偶有青春閒愁或夫妻別緒,也不過幾縷淡淡的感傷,無妨其歡快明朗的基調。從金人入侵的“靖康之變”起,她在突然之間接連遭受到國破、家亡、夫喪的慘痛鉅變,自己也不得不顛沛流離,過著長期的流亡生活,內心充滿悽楚哀怨之情,所以,其後期的詞作充滿了家國之痛、滄桑之感,基調趨於孤寂而悲涼。總的看來,李清照的詞,主要繼承了宋詞中婉約派的風格,而又兼有豪放派之長,故能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幟,並對後人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李清照的《如夢令》意思

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我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試問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她說海棠花依然如舊。是嗎?是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如夢令的意思

《如夢令》李清照1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今譯: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迷醉那種快樂而不知道回來的路。遊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卻錯誤地划進了蓮花塘的深處。怎樣劃出去,怎樣劃出去,搶著劃呀,驚得這滿灘的白鷗和白鷺,都飛起來了。 註釋: 常:常常;時常。 溪亭:溪邊的亭子。 日暮:太陽落山的時候。 沉醉:陶醉。 回舟:乘船而歸。 興盡:遊興得到滿足。 誤:不小心。 藕花:荷花。 爭:搶渡,加緊划船。 灘:群。 鷗鷺:水鷗和白鷺的總稱。 【賞析】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這首《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時間是“日暮”,作者飲宴以後,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一連兩個“爭渡”,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飾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這首詞在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中題為“酒興”。 玩詞意,似為回憶一次愉快的郊遊而作。詞人命舟備酒,暢遊於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靄中,回舟誤入曲港橫塘,藕花深處。這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繽紛的,幽杳而神祕的世界。它給詞人帶來的是巨大的驚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顯現出她開朗、活潑,好奇、爭強要勝的少女的天性。於是有爭渡之舉。當輕舟穿行於荷花之中,看著棲息在花汀漁浦的鷗礌驚飛,她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種活力就從詞短促的節奏和響亮的韻腳中洋溢而出。 這首詞楊金本《草堂詩餘》誤作蘇軾詞,《詞林萬選》誤作無名氏詞,《古今詞話》、《唐詞紀》誤作呂洞賓詞。從“誤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詞之放逸已超出了“閨秀詞”的範圍,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黃升的《花菴詞選》、曾慥的《樂府雅詞》都把它作李清照詞,應當是可信的。

《如夢令》李清照2

昨夜雨疏風驟②, 濃睡不消殘酒③。 試問卷簾人④,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⑤。 【註釋】 ......

相關問題答案
李清照的漁家傲的意思?
李清照的一剪梅的意思?
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什麼?
李清照的詞是什麼?
李清照的字是什麼含義?
近期照的是什麼意思?
如夢令春思翻譯?
如夢令李清照賞析?
如夢令興盡的意思?
如夢令三四兩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