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宿亦被古人稱為什麼 ?

General 更新 2024-05-31

虛宿亦被古人稱為什麼

1.虛宿又被古人稱為“天節”。

2.虛宿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一,源於漢族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此星宿屬於秋夜星空,位於女宿的東方,危宿的西側。虛宿位於現在的寶瓶座和小馬座。虛宿又名“天節”,因附近有哭星,泣星,敗臼等星座,頗有不祥的意思,遠古虛宿主秋天,含有肅殺之意。

劍網三科舉考試答案虛宿亦被古人稱為什麼

虛宿又被稱為“天劫”(天節?)

中國古代 星 名(名稱)

★二十八宿★

【簡介】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龜和蛇):鬥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二十八星宿傳說】

當天地初現之時,傳說天帝派下四獸守衛著人間,它們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獸完成使命獻身於人間以聖獸之血,血祭。從此四方之獸傳說開始,舉天下之間王者誰也?得四獸之寶物者天下。何為四獸之寶物?天下間無人知曉,然一本四獸天地書記載了四獸如何獻身於天地,以血祭祀,其中記載:天下四分五裂之時,天地意象,星相大變,人間四獸之靈重現。拖身於世間二十八人,身上現出二十八星宿字樣之人將開啟天地靈氣之門,得到四獸之寶物。

★【東方蒼龍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為,《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蒼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角宿】

有星二,屬室女座(α,ζ),角宿一(Spica, αVir)即此座α,一等星,色白。史記天官書:『左角李,右角將。』星經:『角二星為天門。』又云:『左角為天田,右角為天門,中間名天關。』觀象玩佔:『角二星為天關,蒼龍角也,一曰維首、天陳、天相、天田,金星也。』

【亢宿】

有星四,皆室女座中三等星(κ,ι,φ,λ),禮月令:『仲夏之月,昏亢中。』

【氐宿】

有星四,均屬天秤座(α,η,γ,βZubenescham),氐宿一(Zubenelgenubi, αLib)即天秤座α,禮月令:『 季冬之月,旦,氐中。』爾雅釋天:『天根氐也』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星經:『氐四星為天宿宮,一名天根,二名天府,木星。』

【房宿】

有星四,即天蠍座之π,ρ,δ,β(Graffias, βSco),房宿三西名為Dschubba,晉書天文志:『房四星為明堂,天子佈政之宮也。』

【心宿】

有星三,即天蠍座σ,α,τ。又名三星,詩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朱傳:『三星,心也,在天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劉瑾曰:『心宿......

二十八星宿各代表什麼?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鬥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就星宿而言,每個星宿都有自己的屬性和代表物,這也許是中國人對自然萬物的一種信仰,但同時也是對天文觀測的一種手段,偶在此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劃分天區的標準上,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這個標準的準繩,這一點和西方的十二星座是向吻合的,西方的十二星座不過多已人文為主而。 四神在古代中國中另一個主要表現就在於軍事上,在戰國時期,行軍佈陣就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佈陣的方點陣圖而已。 二十八星宿最早萌發於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觀測天文和氣象,這對於當時的農業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就是可以劃分當時的時節,也就是當成現在的日曆使用,西方的歷法最早的記載就是古代巴比倫時期。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詩歌中來看看古人對一個星期的劃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萁 鬥午女虛危室壁 奎婁胃昂畢嘴參 井鬼柳星張翼軫 由此可見,所謂的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的日曆而已。在嵩山有一座我國最早的天文臺——觀星臺,它建於元初時期。郭守敬曾經在這裡重新觀測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恆星的位置,並編制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 道教的興起是星宿學的一個轉折點。道教對二十八星宿有了個新的解釋。他們認為,二十八星宿是保護四神獸的天神,而四神則是保護天地四方的神靈。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四神。他們認為朱雀代表的是天,所以至高無上;而青龍和白虎則是權力和威望的象徵,玄武最特別,相傳玄武是黃帝的九個兒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怪的,因為它既象龜,又象蛇,但是它卻能活上萬年,用現在的觀點去看,就是龜而已,所以玄武就代表長壽。道教又根據四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編排了許多圖陣,比如“九曲黃河陣”等等。後來,這些就演變成了風水學。 二十八星宿,是古人推論日時吉凶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執行座標的二十八組恆星(或稱星座)。古人覺得恆星相互間的位置恆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誌來說明日、月、五星執行所到的位置。經過長期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座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古人還把二十八宿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各宮分別將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的形象,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東宮蒼龍所屬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雀所屬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白虎所屬七宿是:奎、婁、胃、昂、畢、觜、參;北宮玄武(龜蛇)所屬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 二十八宿不僅是觀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座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古人測定歲時、季節的觀測物件。如初昏時參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環繞在天體大氣象裡面,周而復始的執行不停,分別主掌東、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晝夜、寒暑的交替和陰陽氣數的變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賦予了不同內容的吉凶寓意,以附會民間大千世界的風起雲湧,於是便成為古人擇日選時又一重要理論依據。 二十八宿的說法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古印度、古羅馬等文化古國都有,只是名稱和意義不盡相同。二十八宿輪流值日以斷吉凶的淵源,現已難詳考,南宋的歷書就......

古代星名神名

★二十八宿★   【簡介】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 畢月烏 觜火猴 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龜和蛇):鬥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獝。   【二十八星宿傳說】   當天地初現之時,傳說天帝派下四獸守衛著人間,它們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獸完成使命獻身於人間以聖獸之血,血祭。從此四方之獸傳說開始,舉天下之間王者誰也?得四獸之寶物者天下。何為四獸之寶物?天下間無人知曉,然一本四獸天地書記載了四獸如何獻身於天地,以血祭祀,其中記載:天下四分五裂之時,天地意象,星相大變,人間四獸之靈重現。拖身於世間二十八人,身上現出二十八星宿字樣之人將開啟天地靈氣之門,得到四獸之寶物。   ★【東方蒼龍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為,《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蒼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角宿】   有星二,屬室女座(α,ζ),角宿一(Spica, αVir)即此座α,一等星,色白。史記天官書:『左角李,右角將。』星經:『角二星為天門。』又云:『左角為天田,右角為天門,中間名天關。』觀象玩佔:『角二星為天關,蒼龍角也,一曰維首、天陳、天相、天田,金星也。』   【亢宿】   有星四,皆室女座中三等星(κ,ι,φ,λ),禮月令:『仲夏之月,昏亢中。』   【氐宿】   有星四,均屬天秤座(α,η,γ,βZubenescham),氐宿一(Zubenelgenubi, αLib)即天秤座α,禮月令:『 季冬之月,旦,氐中。』爾雅釋天:『天根氐也』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星經:『氐四星為天宿宮,一名天根,二名天府,木星。』   【房宿】   有星四,即天蠍座之π,ρ,δ,β(Graffias, βSco),房宿三西名為Dschubba,晉書天文志:『房四星為明堂,天子佈政之宮也。』   【心宿】   有星三,即天蠍座σ,α,τ。又名三星,詩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朱傳:『三星,心也,在天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劉瑾......

古代的四個方位分別叫什麼

現在人們一般用東、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詞表示地理方位,而古代則複雜得多,除了用東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還有以下10種方法。

1.以陰陽表示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轂樑傳·僖公廿八年》:"水北為陽,山南為陽。"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南曰陰。"帶有"陰"或"陽"的地名,正是體現其地理方位,如:"華陰"在華山之北,"衡陽"在衡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淮陰"在淮水之南,"漢陽"在漢水之北"洛陽"在洛水之北……

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認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到了漢代,五行與地理方位組成了配合關係。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

3.以五色表示

古人以青、赤、白、黑、黃五色與木、火、金、水、土五行相配,又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對應。許慎《說文解字》:"青,東方色";"赤,南方色";"白,西方色"。在"黑"字下,段玉裁補註"北方色也"。《論衡·驗符》說:"黃色為土色,位在中央。"明代楊慎說得明白:"木色青,故青者東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黃,故黃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

4.以四季表示

在古代,春夏秋冬四季也被納入五行體系,與東西南北地理方位相對應,可互為替代,"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詩文中常把"西風"稱作"秋風"或"金風"。東風

5.以四獸表示

古人以蒼龍(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即"四方四神"。班固《白虎通義》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蒼龍(青龍),以一條騰龍為圖案。朱雀,以一隻飛鳥為圖案;白虎,以一隻躍虎為圖案;玄武,以一條蛇纏著一隻烏龜為圖案。我國古代宮城的四方城門以及橋樑、湖泊等也常用四神獸來命名,如青龍鎮位於東海之濱。長安、金陵等,其北門稱玄武門,南門稱朱雀門。"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南京朱雀橋,東晉鹹康時所建,為橫跨秦淮河的浮橋,又稱南航。南京的玄武湖位於鐘山之北,東晉初年曾被稱為北湖。

6.以左右表示

古人習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東西與左右常可互相替代。魏禧《目錄雜說》雲:"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自江北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幹曰:'丞相放心,幹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會蔣幹中計》)江左即江東。&quo......

關於天地靈氣中國古代最早的定義說法是什麼時候? 10分

關於天地靈氣中國古代最早的定義春秋戰國時期。比日本早!

1、最早可以從《道德經》和諸子百家的記錄中,看到“靈氣”的說法。

2、“靈氣”多在佛教、道教中記載,而日本的佛教律學、道教的發展都來源於中國。

1、衝氣:《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2、在靈氣上提出了精氣:《管子·內業》:“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過知失生”。

3、晉 傅玄 《鴻雁生塞北行》:“退哀此秋蘭,草根絕,隋化揚。靈氣一何憂(優)美,萬里馳芬芳。

4、天寶元年(742),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他去日傳戒,鑑真欣然應允,從當年開始至天寶七載,12年中,先後五次率眾東渡。鑑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餘人授戒;為80們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鑑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756年孝謙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

5、中國最早的古書《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結果是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當半夜時虛宿居於南中正是什麼節令

虛宿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一,源於漢族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此星宿屬於秋夜星空,位於女宿的東方,危宿的西側。虛宿位於現在的寶瓶座和小馬座。虛宿又名“天節”,為北方第四宿,古人稱為“天節”。當半夜時虛宿居於南中正是冬至的節令。冬至一陽初生,為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如同子時一陽初生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一樣,給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虛宿多吉。

古代星宿名稱

中國古代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星官中,有31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星空劃分體系,類似現代天文學中的星座。

三垣

1-紫微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區,如大熊、小熊、天龍、仙王、仙后等。中國古代多 以皇家貴胄命名,如:天皇大帝、太子、太尊。

2-太微垣:太微垣包括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多以大臣官職命名,如:三公、九卿、虎賁、從官、倖臣等。

3-天市垣: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鷹等星座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多以市井商賈命名,如:鬥、斛、肆、樓等。

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排列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青龍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玄武七星宿:鬥、牛(牽牛)、女(須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

西方白虎七星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星宿:井(東井)、鬼(輿鬼)、柳、星(七星)、張、翼、軫。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東方蒼龍,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紅色。

如果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追問

我國古代把星期一——星期日都稱作什麼?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詩歌中來看看古人對一個星期的劃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萁

鬥午女虛危室壁

奎婁胃昂畢嘴參

井鬼柳星張翼軫

由此可見,所謂的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的日曆而已。在嵩山有一座我國最早的天文臺——觀星臺,它建於元初時期。郭守敬曾經在這裡重新觀測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恆星的位置,並編制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

道教的興起是星宿學的一個轉折點。道教對二十八星宿有了個新的解釋。他們認為,二十八星宿是保護四神獸的天神,而四神則是保護天地四方的神靈。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四神。他們認為朱雀代表的是天,所以至高無上;而青龍和白虎則是權力和威望的象徵,玄武最特別,相傳玄武是黃帝的九個兒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怪的,因為它既象龜,又象蛇,但是它卻能活上萬年,用現在的觀點去看,就是龜而已,所以玄武就代表長壽。道教又根據四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編排了許多圖陣,比如“九曲黃河陣”等等。後來,這些就演變成了風水學。

二十八星宿,是古人推論日時吉凶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執行座標的二十八組恆星(或稱星座)。古人覺得恆星相互間的位置恆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誌來說明日、月、五星執行所到的位置。經過長期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座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古人還把二十八宿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各宮分別將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的形象,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東宮蒼龍所屬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雀所屬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白虎所屬七宿是:奎、婁、胃、昂、畢、觜、參;北宮玄武(龜蛇)所屬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

二十八宿不僅是觀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座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古人測定歲時、季節的觀測物件。如初昏時參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環繞在天體大氣象裡面,周而復始的執行不停,分別主掌東、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晝夜、寒暑的交替和陰陽氣數的變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賦予了不同內容的吉凶寓意,以附會民間大千世界的風起雲湧,於是便成為古人擇日選時又一重要理論依據。

二十八宿的說法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古印度、古羅馬等文化古國都有,只是名稱和意義不盡相同。二十八宿輪流值日以斷吉凶的淵源,現已難詳考,南宋的歷書就已採用這種值日法。後來,民間術士又配以二十八種禽獸,進一步發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內涵。對二十八宿分別與二十八種禽獸相配附會事物之吉凶,民間流行的擇吉通書有很詳細的記載,現將以通俗歌謠形式表述的有關內容附錄於後,以備參考。

一、東方蒼龍七宿

1、角宿:

屬木,為蛟。為東方七宿之首,有兩顆星如蒼龍的兩角。龍角,乃鬥殺之首衝,故多凶。

角宿值日不非輕,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還逢此日,三年之內有災驚。

2、亢宿:

屬金,為龍。是東方第二宿,為蒼龍的頸。龍頸,有龍角之護衛,變者帶動全身,故多吉。

亢宿之星事可求,婚姻祭祀有來頭,葬埋必出有官貴,開門放水出公侯。

3、氐宿:

屬土,為貉(即狗獾)。氐,為根為本,如木之有根始能往上支天柱、往下扎深根,但當其根露現時即是冬寒草木枯黃之時。《史記》記載:“氐,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氐宿是東方第三宿,為蒼龍之胸,萬事萬物皆瞭然於心。龍胸,乃龍之中心要害,重中之重,故多吉。

氐宿之星吉慶多,招得橫財賀有功,葬埋若還逢此日,......

相關問題答案
安徒生被世人稱為什麼?
天空古人稱為什麼?
夜古人稱為什麼?
諸葛亮被後人譽為什麼?
蘋果被醫生稱為什麼?
兢兢業業的人稱為什麼?
西遊記被魯迅稱為什麼?
王安石被世人譽為什麼?
每週五被米粉稱為什麼?
上學在古代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