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麻木是怎麼回事? ?

General 更新 2024-06-12

面部麻木是怎麼回事?

發麻引起的原因有: 1.上肢神經卡壓: 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有時在舉手拿電話、梳頭或拿報紙時均可使手麻加重。當症狀加重,則出現精細動作受限,如手拿硬幣、系鈕釦困難、編織時手不靈活等,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徵”;二是無名指、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無名指、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動作。出現手部乏力、握力減退、手部活動笨拙、抓不緊東西等症狀,常常在屈肘活動時症狀加重。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徵”。 2.頸椎病 多見於中老年人,特別是長期姿勢不正者易發生頸部脊椎退行性改變或椎間盤病變形成邊緣骨質增生(俗稱骨刺),同時伴有頸肌勞損或痙攣。以致椎動脈和頸神經根受壓,引起頭部和肢體供血不足,肢體肌肉萎縮和肌力減弱,導致一過性眩暈和手麻腿痠。 3.動脈硬化 多見於老年人,腦動脈硬化同時有頸內動脈硬化狹窄。出現大腦供血不足,感覺中樞和運動中樞發生功能性障礙,一側上下肢或半身麻木、乏力和暫時性頭痛或眩暈。病情遷移加劇而突然發生缺血性中風,說話困難和癱瘓。此時不應緊張和悲觀,應立即臥床(無枕)休息,按醫囑服用溶栓、擴血管藥中醫鍼灸治療,可望逐漸好轉並恢復正常活動。 4.營養不良 多見於貧血、腸寄生蟲感染、骨腸病變或缺乏維生素B1和鉀鹽的人,發生肌體供血不足和供能不足,出現神經以致使手中感覺和運動障礙。有手麻腿痠、乏力頭昏或心慌等症狀。需要按醫囑酌情服藥驅蟲、調理腸胃,選吃富含鐵質、鉀鹽、維生素B1、B2及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血、瘦肉、豆製品、雜糧、綠葉蔬菜和禽蛋等。 5.神經類 可由猩紅熱、傷寒、感冒、麻疹、帶狀皰疹、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鉤端螺旋體病、梅毒、瘧疾、急性血吸蟲病、白喉、破傷風和菌痢等引起,細菌或病毒分泌的神經毒素多發性神經炎或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 6.中毒性疾病 某些化學品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苯胺、有機磷農藥、氯苯乙烷,重金屬如砷、鉛、汞、銅、錳等及慢性酒精中毒都可以造成肢體麻木痠痛,並伴有以上各種病因的特殊症徵。 7.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如難已控制的憂鬱、煩躁、失眠、納差、周身不適、麻木、乏力。需要及時進行心理諮詢和精神撫慰,適當鍛鍊、加強社交、增加情趣及對症治療。 8.糖尿病中老年人感到手足發麻、疼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木或疼痛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之一。40%的糖尿病人,除表現為四肢麻木,還伴有面板蟲爬感、灼熱感。治療糖尿病關鍵在於降低血糖,平時要控制飲食,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手足麻痛感就會逐漸減輕或消失。 9.高血壓血壓升高後血管收縮,全身小血管痙攣,管腔變窄,致使肢體遠端的肌肉血供減少,出現末梢迴圈障礙,營養暫缺,就可使肢體麻木,尤其是指、趾更為敏感。麻木可僅在幾個指、趾發生,持續短暫後又可緩解。 10.中風先兆 突然感到肢體麻木或半側面部麻木,或舌麻、嘴脣發麻,或一側上下肢發麻;動作不靈、突然說話不清楚或聽不懂他人說話的意思;嘴角歪斜、流口水、頭暈或站不穩甚至要暈倒;嗜睡及無法解釋的頭痛等。這是中風的先兆。遇到上述情況,應立即讓病人安靜平臥且頭偏向一側,不要驚動或搬動患者,儘快請醫生出診。 11.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是中老年人,特別是中老年婦女常見病,發作時表現為拇指、食指、中指、半側無名指麻木疼痛。這是由於腕部過度運動,使包繞腕部肌腱、神經的腕管變得狹窄,若壓迫支配拇指、食指、中指、半邊無名指的正中神經,可出現手指麻、痛,並常在夜間因麻痛而驚醒。有的人還表現為拇指、食指無力,拿東西時抓......

面部一側總感覺麻木,沒感覺,身體一側也不太舒服,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最好到醫院看看神經內科醫生,做頭部CT或頭部磁共振,看看有沒有腦溢血或者其他病變。

臉部發麻,到底是怎麼回事

概述 三叉神經支配著面部覺凡損傷三叉神經覺支及其傳導纖維病變均產面部覺麻木 突起病者般提示腦血管疾病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數持續數鍾至數24內完全恢復約1/4~1/3病例症狀初發2~5內發腦梗塞治療經服用抗血板聚集藥:潘丁25mg每3;腸溶阿斯匹林0.15g每1;藥丹蔘、川芎亦抗血板聚集作用另外患者應飲水稀釋血液助於預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2)腦血栓形除側面部覺麻木外同側面部肌肉癱瘓即口向側牽引露齒更明顯口角垂能吹口哨同側肢覺運障礙同側偏盲即三偏症狀應採取措施: ①稀釋血液低右旋糖酐500ml或706代血漿500~1000ml靜脈滴注持續7~14 ②口服抗血板聚集藥(同前) ③減輕腦水腫腦血栓形區域性血流暢缺血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導致區域性血管擴張滲透性加強肯定存腦水腫用20%甘露醇250ml靜滴(半滴完)2~4/般應用1周 二病前發熱史提示能染致三叉神經變性應用神經營養藥維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1;維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1;療程7~10 三面部麻木趨加重尤其合併疼痛須要考慮顱內、顱底腫瘤、鼻咽癌藉助CT、磁共振等確診便早期發現早期做手術 。 2臉部麻木什麼原因 產後臉部麻木分為四種不同的型別,每種型別表現的症狀也不相同,下面介紹一下產後臉部麻木的四種不同型別及症狀表現,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介紹,看看自己屬於哪一型別的產後臉部麻木。 臉部麻木是面神經疾病的一種症狀。面神經疾病包括面癱、面神經麻痺、面神經炎、面肌痙攣、面肌萎縮、三叉神經痛等,屬常見多發病,所以目前您的情況可到醫院去做相關檢查,查明病因後再對症治療, 所謂面癱,就是面部肌肉癱瘓。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經中風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面部肌肉運動受到障礙。 面癱的臨床表現臨床主要為雙側一重一輕型面肌癱瘓,表現為不能蹙額與皺眉,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畏光,流淚及Bell現象。口角歪向較健側,鼓腮時從重病側漏氣,漱口時從重病側漏水,流口水,進食時食物停留於重病側牙頰之間。單側型面癱較少見,其臨床症狀和雙側一重一輕型相似。中醫稱之為口歪眼斜,俗稱吊線風、瞄準風(就像木工吊線,士兵瞄準一樣)。如雙側同等程度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時,則面無表情,不會笑,雙眼不能閉嚴,口脣不能閉嚴,進食時腮記憶體留食物,言語不清。中醫稱之為全面癱,俗稱植物癱、傻癱。此三種周圍性面癱起病中國,多數是在清晨洗漱時或與他人交談時發現,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尤其是單側型和雙側一重一輕型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其輕重程度會相互轉換;或原發病側肌肉已萎縮,較健康一側開始癱瘓。這就是常見的口角先歪向一側,後來又歪向另一側的道理。另外,還有慢性外中風,不屬於周圍性面癱,面肌並不癱瘓,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現為頭疼、頭緊、耳後疼、耳後緊、頸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腳手發涼、背涼、半身涼、半身緊、面涼、面疼、面緊、面麻、面癢、面抽搐、面痙攣、怕涼、怕風等不適感。也屬外中風範疇,要比中國性面癱好治的多,但如治療不當會遷延多年不愈或導致慢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以上就是產後臉部麻木的四種不同型別及症狀表現,專家溫馨提示大家,產後臉部麻木對患者的危害很大,一定要及時的預防和治療,以免終生受其影響 面神經麻痺病因是面神經受損以後不能正常帶動面部的肌肉,所以出現面癱.只要積極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意見建議: 正確的治療方式應通過整體修復啟用面神經末梢,從而達到痊癒的效果.選擇比較好的中藥治療也是還行的,鍼灸治療這個病效果也是可以的,這段時間應注意避免受風

右半邊臉發麻,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你這樣的情況需要到醫院檢查。

意見建議:

可能是面神經炎、佔位性疾病等導致的單側或雙側面神經麻痺、表情肌癱瘓的一種疾病,多發生於單側。做頭部CT或MRI,血管造影檢查!根據不同的病症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

相關問題答案
面部浮腫是怎麼回事?
腳拇指麻木是怎麼回事?
腳容易麻木是怎麼回事?
面部抽筋是怎麼回事?
腳麻木是怎麼回事?
胳膊腿麻木是怎麼回事?
腰部刺痛是怎麼回事?
起尋麻疹是怎麼回事?
右胯部痠痛是怎麼回事?
下腹部難受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