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乒乓球厲害? ?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為什麼中國乒乓球厲害?

乒乓球是中國的傳統強項,稱霸於乒壇已有幾十年.這項運動設施簡單,並且是一項全民性的運動,上至八十歲老人,下到5歲小孩,無論男女,都可參加,而國家也非常重視,中國有一批優秀的運動員、教練員,也推動了中國乒乓事業的進步和發展.中國是乒乓球王國,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

為啥中國乒乓球這麼厲害啊

上面說的都是廢話,因為乒乓球在中國有群眾基礎,中國有1.5億人會打乒乓球,會打乒乓球的人比許多國家的總人口還多,你說能不厲害嗎?就像足球在巴西一樣,人人都會踢兩腳,人多了自然高手也就多了,國際比賽中的二流球手也就中國的乒乓大省的省隊水平,中國人多了好多球手很優秀,但是打一輩子就是出不了頭,省隊的到歐洲有些國家隊就能當陪練

為什麼中國人打乒乓球這麼厲害?

因為是我們的國球啊!!!

而且我最喜歡的運動也是兵乓球哦!!!

好想揣哦!!!好久都沒玩了...幾年了...

為什麼中國人乒乓球打得好呢

這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拙見。

這個和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傳統思想有很大關係。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在傳統封建思想的薰陶下,我們中國人最擅長的是什麼:“內鬥”。內鬥講究的是勾心鬥角,需要經常施點小技巧,耍點小手腕,抖點小機靈,搞點小陰謀。而乒乓球這項運動恰恰很好地迎合了中國人的這些特點。

首先,乒乓球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運動,它的場地不大,對體能,力量,爆發力要求不算高,但對靈活性,技巧性卻要求較高。

其次,乒乓球打法變換多樣,同時技戰術變化也很重要,講究一個揚長避短。通過對不同對手打法的分析,採取有針對性的打法,往往可以抑制對手長處。

其三,臨場的技戰術變化也十分重要,常能起到反敗為勝的效果。例如:外國球員反映中國教練十分厲害,常有和中國球員交手失利的歐洲球員賽後說,往往比賽中比分領先,快要贏下比賽時,中國球員要求暫停接受場外教練指導,而暫停結束後,中國球員變換打法,反敗為勝。

再者,一些小技術,小技巧等一些手腕技術的運用和變化,往往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在一些場合下甚至可以快速解決戰鬥。

最後,乒乓球運動在世界範圍來看,是一項小眾運動,且其商業價值不高,觀賞性也不如網球。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在中國舉辦的一些乒乓球賽事,以及乒超聯賽都退居國內二三線城市舉辦。同時國內的乒乓球俱樂部也是都是由大型國企贊助扶持,例如煤礦等能源型國企。而國外的乒乓球俱樂部基本都是市場化運營,根本不可能得到這樣雄厚的資金贊助。這些都是中國在這項運動中的領先的一些客觀有利條件。

乒乓球的上述特點,基本上符合了中國人的特點。同時中國對乒乓球帶有倒貼性質的國家資金支援的國情,造就了當前的局面。

乒乓球是小球,中國小人又多,所以小人玩小球。

中國乒乓球到底有多厲害 看完後秒懂

中國乒乓球國家隊的對手從來只有一個,那就是國際乒聯。從高拋發球,到紅黑膠面,再到改變球的大小和21分制改到11分制。都是為了削弱中國這個bug!中國還是強到令人髮指……最後,連中國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搞了個養狼計劃……就是培養外國選手打自己……無敵就是寂寞啊。

哎,好擔心以後奧運會會取消乒乓球這個專案啊!

為什麼中國乒乓球這麼強,足球這麼差?

首先,我覺得細節決定一切,足球水平的提高就是建立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上。中國足球的發展是十分混亂的:

大到足協方面,足球制度落後(“馮瀟霆的以自由球員轉會”的事件就是一個警鐘),足球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看看歐洲各聯賽綠茵的球場、現代的電子廣告牌,誇張的說,光看球場就是一種享受),不知道國家投資足球的資金都用的哪裡去了???另外,中超聯賽裁判的水平也很低,本來一場正常的比賽被吹得“斷斷續續”,挺煩人!

小到俱樂部方面,經營管理方式差,沒有一個長期的戰略規劃,有的俱樂部還拖欠球員工資,不擅於發掘和培養有潛力的年輕球員,有條件的應該把這些球員多送到國外低階聯賽去鍛鍊;另外,應該多向歐洲聯賽學習系統的球隊訓練方法,講求科學訓練,強調跑動中一腳觸球的基本功,提高球隊整體攻防轉換的速度,培養球員無球跑動的意識等等。。。。。

總之,如果中國各俱樂部都一心一意地對待比賽,打得精彩。恐怕不會擔心球市的低迷吧!當然,國家隊也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被國人唾棄。。。。。。。。。。。

中國乒乓球什麼時候開始強的 5分

首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原為“第一屆歐洲乒乓球錦標賽”,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英格蘭乒協制定了最早的乒乓球比賽規則,並舉行了盛大的全英錦標賽。然而,冠軍卻被印度人納達獲得。納達隨後訪問德國。由德國的勒赫曼博士提議,首次國際乒乓球邀請賽1926年1月在柏林舉行。比賽期間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會上作出歷史性決定:成立臨時國際乒聯,並確定當年12月召開第一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並委託英格蘭乒協主辦第一屆歐洲錦標賽。

德國、匈牙利、奧地利、印度、威爾士、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國七個隊應邀參加團體賽,上述七國和瑞典、丹麥的運動員還參加單項賽,運動員總數為男子64人,女子16人。

印度代表對比賽名稱提出異議,國際乒聯立即決定改名,並在賽後追認這次比賽為世乒賽。

比賽在倫敦符林頓大街的梅摩沃爾大廳舉行,共設男子團體、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5個專案,採用英國的規則,一局21分。男、女選手都沒穿運動服、運動鞋,而是穿西服和長裙,執粗重的球拍出戰。觀眾數以百計,免費觀戰。《泰晤士報》派記者報道賽況。

五天鏖戰,結果是匈牙利囊括全部五項冠軍,男子團體以下名次是:奧地利、英國、印度、威爾士、捷克斯洛伐克、德國。雅科比和梅德揚斯基分別成為第一個男子和女子單打世界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覆日期:2006-4-29 5:53:32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十三屆世乒賽

首屆世乒賽後,乒乓球運動在更廣的範圍內引起重視。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法國和日本(50—51年度重新入會)和埃及在二十年代末加入國際乒聯,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於三十年代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乒聯有會員和會友共28個。

但是,參賽的協會多是歐洲國家,最少的一次僅7個,最多的才18個。獲獎者侷限在歐洲,其中匈牙利成績最顯赫,捷克斯洛伐克次之。其他洲參賽的僅美國和印度,運動員多是住在英國的學生。1939年.世乒賽舉辦地首次移出歐洲,乒乓球運動擴充套件到中東地區。

女子團體賽於1933—1934年度才開始,僅匈、捷、英、荷、德、法六國的隊伍參加。

這一時期,器材、規則和乒乓球技術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首屆國際乒聯代表大會採取了兩種試行記分法,一是網球記分法,一是21分記分法。1928年確定一律採用21分記分法,直到今天。1936年,對一局的比賽時間和球檯的彈性作出規定,還把球網降到15.25釐米。

硬球及膠皮拍的出現,增加了球的速度和旋轉,有的選手採用了遠臺削球,並嘗試正、反手攻球,技術水平不斷向前邁進。當時美國選手發球時,利用不執拍手的手指的動作加大球的旋轉,這種方法受到了規則的限制。

原來的臺窄網高,運動員戰術單純,多靠近球檯,以平擋穩守為主。以致出現了“馬拉松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世乒賽中斷了8年。

從比賽成績看,男子團體除第六、十、十一、十三屆以外,其餘九屆均是匈牙利獲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兩次、奧地利和美國各獲一次冠軍。捷克斯洛伐克獲三次女團冠軍,德國獲兩次、美國獲一次冠軍。個人最突出的是匈牙利的巴納,獲五次男子單打冠軍,八次雙打、兩次混雙冠軍;最突出的女選手是梅德揚斯基,她包攬前五屆女子單打冠軍和六次女雙、六次混雙冠軍。

作者:dalong_mhl618 回覆日期:2006-4-29 5:55:26

第十四至十八屆世乒賽

第二次大戰後,乒乓球運動重新活躍起來。1947年8月在巴黎舉行了戰後第一次——第十四屆世乒......

為什麼中國乒乓球能有這麼好的發展

首先要說的是奪冠就是奪冠,冠軍多就是硬道理,和用了幾年,從什麼時間開始,都沒有關係,出道有早晚,技術成熟期也不同,也沒有可比性,拿出這個來比本身目的就是不純正的,這是兩人不公平的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運動生命長其實是是優勢, 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比較這是個別楠黑鄧粉為了壓別人而有意為之,沒有公平性可言。 即使是這樣,讓我們做一下公平公正公開對比,結果也不是有些人想當然認為的那樣。

太強大 中國乒乓球為什麼這麼厲害

乒乓球運動對人的身體要求——不需要特大的力量,特強的體力

乒乓球運動在中國的群眾基礎——玩的容易,器械要求低,普及

乒乓球運動在中國良好的傳統——高水平人多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重體育發展,而乒乓球又為熱門.所以......

2.中國人的心理

3.中國人的身體條件

4.訓練有方

5.有許多優秀隊員為國人開好頭

為什麼說乒乓球為中國的國球

乒乓球為什麼叫國球: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從來沒有得過世界冠軍。參加過三次奧運會,一塊獎牌也沒拿到。外國人嘲笑中國人為“東亞病夫”。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運動在全國開展比較好。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世界矚目!國人振奮!此後,中國的乒乓運動長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賽事中金牌數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獲冠軍143.5枚,其中世錦賽100. 5枚,世界盃賽27枚,奧運會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攬世錦賽全部7個金盃,兩次包攬奧運會全部4枚金牌。可以斷言,這樣的成績,任何外國都不可能超過。

二、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十分普及,得到國人喜愛。

乒乓球運動開展的條件不苛刻,可參與性強。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內室外都能打,有錢沒錢都能打。條件好的可用高階球檯打,條件差的水泥球檯也能打,沒有球檯用幾張桌子拼起來也能打。天氣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風大雪在一間不大的房間裡就可以打。而且,乒乓運動又是一項全身運動,健體健腦又健心。相對於足球籃球等運動,它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自己可控制運動量,非常有利於普及……。總之,這項運動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了國人的普遍喜愛,普遍水平比較高,因此就可以稱作國球。

三、乒乓球為中國的長治久安做出過貢獻。

現在報紙上關於紀念“乒乓外交”的報道不少。說的是1971年第31屆世界乒乓錦標賽期間,中國選手莊則棟與美國運動員科恩邂逅,毛澤東主席抓住這一契機,因勢利導,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一舉打破國際敵對勢力對中國的封丹,成就了“乒乓外交”的歷史佳話。1949年到1971年與我國建交的只有34個國家,“乒乓外交”後,1971年到1979年與我國建交的達到了100多個。尤其是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通過了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稱讚為中國的“小小銀球轉動了地球乒乓球這個專案適合中國人長期的歷史淵源,再加上這

個乒乓球專案投資很少,場地要求也少,球檯也便宜,

沒有球檯在地上劃線也能打,條件要求不高,投資不

大,又經濟實惠所以老百姓又玩的起,對身體和腦子的

訓練都有好處,所以大家都很容易開展。再加上它有一

個很大的特點,從小孩到70、80歲的老人都可以參

加,它不是體能專案,它是一個智力專案,這又是很大

的人群都可以參加,很適合中國的特點,經濟實惠,又

可以鬥智,很適合中國人的特點、性格跟經濟水平。為

什麼成為中國的國球,我覺得是有內在的因素。

1,政治:承認中國 獲得尊重

應該說,國際乒聯對中國的態度,是乒乓球能夠成為中

國國球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1935年,中華全國乒乓球協會成立。當年,國際乒聯

主席蒙塔古曾電邀中國加入國際乒聯,並參加第7屆世

乒賽,但由於經費無著落而罷手。

說到國際乒聯,不得不提到英國人蒙塔古(1905-1

984年)。蒙塔古出生於英國貴族家庭,是“國際乒聯

奠基人”。1926年,22歲的蒙塔古當選為國際乒聯主

席後,在任時間長達41年之久。國際乒聯技術委員會主

任姚振緒說:“他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人,曾獲得過列寧

獎,被稱為英國的共產黨。他對中國人特別友好。他認

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後,國際乒聯

是第一個邀請中國成為其成員的國際單項體育組

織。”

當時的新中國,希望在各個方面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與

認可。既然國際乒聯如此友好,我們就把乒乓球作為體

育的一個突破......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中國叫華夏?
為什麼中國不打臺灣?
為什麼中國貧富差距?
為什麼中國的稅這麼高?
為什麼中國偽科學橫行?
為什麼中國勞動力廉價?
為什麼中國人口多?
為什麼中國恐怖襲擊少?
為什麼中國不能持槍?
為什麼會流汗特別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