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身體發白怎麼回事 ?

General 更新 2024-05-26

鸚鵡魚身體發白怎麼回事

看看溫度,鸚鵡屬熱帶魚最好恆溫30度左右低於28度顏色明顯發白,當然水質太生也會導致此情況,水一定要有強大的生化濾材養十天以上才可以下魚,如果水沒養好或者直接自來水養魚發白是輕的時間長了會逐漸死亡。水質溫度自己找原因。

鸚鵡魚身體發白

如果那條魚的活躍度和攝食都比較好的話,那麼退色的可能性極大.這種情況隻影響觀賞效果,不影響魚支的健康.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可能:1,受到驚嚇.2,水溫及水質把握不好.3,魚自身的遺傳基因造成的.4,奸商為了讓魚好賣,在出售前注射增紅針劑,回家養養就退色了.

解決方法:1,由於血鸚鵡天生膽小,可以要避免在魚缸前的突然大動作.2,水溫保持在28度,正負1度最佳.水質的把握可以通過換水保持.換水方法為:三至五天左右換三分之一左右的水,注意不要用剛接出來的自來水,自來水接出來後,最好放上兩三天,再給小魚換.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大量對魚有害的物質.再一個就是注意換水的水溫控制,新水和原缸內的水,水溫不要差正負1度最宜. 3,這種情況無法改變其顏色問題.4,這需要大量的經驗才能避免選魚的時候不出問題.

如果長白毛,那麼就是得了我們俗稱的"感冒"!!這是由於水溫急劇變化引起的,通常是換水時沒注意新水與原缸內水的水溫溫差造成的.

治療方法:

建議先換一半左右的水(注意水質及水溫溫差),然後到魚市去買"黃粉",按藥上的說明及用藥量,直接倒入缸中.三天後換三分之一的水,再補點藥,之後每隔三天換三分之一的水,每次補藥,直至魚好為止.

這裡要注意:

1,提高2度的水溫,好了後別忘了再調回來.

2,換水時不要用剛接出來的自來水,自來水接出來後,最好放上兩三天,再給小魚換.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大量對魚有害的物質.再一個就是注意換水的水溫控制,新水和原缸內的水,水溫不要差正負1度最宜.

3,藥浴期間停止投喂.

還有一種藥,但要謹慎使用,因為屬於巨毒藥,但也是治你魚這種病的特效藥.

它叫"硝酸亞汞",這種藥的藥量一定不能多放,1.2米的魚缸也只能放礦泉水的瓶蓋一蓋而已. 而且最多隻能用藥兩次.

第一天下一蓋藥,第二天如果沒有好,換二分之一水(注意水質及水溫溫差),再下一蓋藥,第三天就算沒好,以後也不能再下藥了.不過一般情況下,一蓋就能好.

如果是長白點,那麼是得了白點病,這種病是由於小瓜蟲引起的.

治療方法:

小瓜蟲在30度以上的水溫中無法存活,所以只需要將水溫升到32度左右,三天內應該就會好.不用下任何藥物,如果往水中投點大粒鹽,效果更佳.

鸚鵡魚突然全身變白了怎麼回事?

如果是顏色比之前淡了很多,魚再沒有其他反常的情況

可能是你的飼料不屬於增色飼料

顏色會越來越淡

如果你還在繼續喂著增色飼料,顏色逐漸變白

那就是得病了

需隔離

鸚鵡魚兩隻眼睛向外突出並且全身變白,怎麼辦呀?

生老病死 自然現象 呵呵 開玩笑的 養魚蠻累的 我也在養

鸚鵡魚身上發白是什麼原因

熱帶魚的白點病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是由孢子蟲或微孢子蟲引起的;由真菌引起的一般較容易治癒,但由孢子蟲或微孢子蟲引起的病症卻難以治癒。

病魚體上有白色的斑點,傳染的速度很快,如果置之不理,魚體就像灑滿了白粉似的一直到死去。這是因為病原菌孳生在魚的面板下,吸取魚體的營養,成熟後就離開魚體而分裂,每個原生動物可分裂為500個以上,這些原生動物在水中浮游,再度孳生在魚體上,當它們寄生在魚體身上時,就像什麼東西叮上去一樣,不注意以為是魚的斑紋,對其體表塗藥也無濟於事,只有等它們離開魚體再施藥才有效力。

防治方法:

必須儘快使其離開魚體,常用方法是加熱法,提高水溫,病原蟲就會快速成熟而離開魚體。

白點病的特效藥是奎寧。缸中水每10千克使用奎寧0.1克,奎寧不易在冷水中溶解,必須先用熱水溶解。將缸中的水溫提高至28-30℃時,大約4天左右就能完全治癒,當治療未能奏效時,可再加入同量的奎寧。必要時將魚放在1%的食鹽水內,也可消除白點病。

平時在水族箱中新增細銅絲(每100升水體加入10克),抑制真菌的生長,發現有熱帶魚患有白點病,先將水溫緩緩升至30℃左右,在升溫的過程中,一定要向水中進行充氧,啟動過濾系統,然後結合藥物綜合防治,往水族箱中潑灑福爾馬林,並同時加入孔雀石綠,使水體濃度達到足夠的濃度,隔天后換水1/3,連續3-4個療程,邊用藥邊換水。

在水族箱中潑灑硝酸汞,並同時加入碘粉末,隔天換水1/3,連續3個療程即可。 以上是給你的建議,祝你養魚成功。

鸚鵡魚全身發白不動怎麼辦

突發性的變白凶多吉少,仔細觀察外觀,找不到在看看兩腮裡面,我就犯過這樣的失誤,全身沒毛病,等魚死了肚皮朝上才看到腮裡有爛的地方,要是都沒有事,內部出問題只能聽天由命

我的熱帶魚紅鸚鵡身上變白了,怎麼辦?

好多人都在問紅色鸚鵡魚,為什麼在魚店裡是紅色的。回家後慢慢變成白色。我也回答過好多類似這樣的問題。現在我總結下你不妨實驗下,應該能緩解。1.鸚鵡魚食物最關鍵,不要貪圖便宜買成袋的食料。如果發現發白請及時更換食料,一桶在40元左右的小顆粒浮上水面,增紅的就可以。餵食一天早上只需要喂1次。一次5分鐘內吃完就可以,剩下的及時撈出來。養幾天就可以總結一天該喂多少。2.水質問題,過濾泵要24小時開著,過濾泵一定要配置有打氧功能的(就是往外吹氣泡的那種)換水一定不要全部換了。最多換一半的水。水需要暴晒2天才可以換。如果換的比較勤,比較少,不困也是可以的。(一天一小盆)但建議還是需要困過的水最好。3.魚缸裡一定要一條清道夫魚,這種魚抗藥低。如果水質有毒它死的最快。也是給你一個提前的預警換水。而且這種魚是清理糞便和缸壁最理想的。4。適當的去魚店買一瓶淨水劑,和無碘鹽。因為有些時候水汙濁後無法清澈,唯一省事的辦法就是放點淨水劑。但最好不要常使用,對魚的危害極大。無碘鹽是為了魚有爛尾爛鰭的時候放的,如果發現魚有白點或者爛尾,白點的毛病。就可以使用。不要放太多。換水時候放一小把在過濾棉上即可。5.溫度一定要控制好,25-30是最佳的溫度。

只要掌握好這些,你的魚就會慢慢變好。如果想快速的把魚的顏色變回來,建議喂蝦。把蝦剪碎就可以了餵了。希望我給你的建議,得到你的採納。純屬個人經驗,如有不對也請諒解。純手工打字。絕不復制。希望能幫助你。

為什麼鸚鵡魚越養越發白了

一般鸚鵡魚的體色是全身通紅的,然而,有的魚友會發現家中的鸚鵡魚在養了一段時間後會有褪色的情況,顏色漸漸褪成白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探究吧!

1、注射色素:其實鸚鵡魚並非全部擁有豔麗的體色,有相當一部分魚兒天生體色較淡。但是,不少鸚鵡魚當初在商家那裡被注射了色素,回來後色素逐漸消失,所以鸚鵡魚漸漸變白。

2、飼料:有的鸚鵡魚從小就是靠吃加了增紅素的飼料才能變紅的,但魚友將其買回家,很少會繼續投喂原飼料,所以體色變淡。若要保持,主人要買那些帶有增紅效果的飼料餵它們,但要選擇無化學成分的,避免傷及魚兒健康。

3、環境:鸚鵡魚剛到一個新的環境,會有一段時間顏色變白的,等它們都適應了就會漸漸變回來的。

4、水質問題: 在給魚換水時溫差大,換水量大,或者換水太勤也會對鸚鵡魚的體色造成影響。最好保持三至四天或者一週換1次水,每次換水3分之一或者4分之一。

5、魚病:如果鸚鵡魚得了病,可能會引起褪色,甚至變成白色。

6、溫度:雖然說鸚鵡魚對溫度的適應力強,但其實它們對溫度也是相當敏感的。鸚鵡魚在低水溫和水溫劇烈變動的情況下,體色也會變白,失去豔麗的光澤,甚至會在魚鰭跟尾部出現黑色的條紋或者斑紋。因此要將魚缸放在室內溫差較小的地方,最好使水溫保持在25~28℃範圍內,每次換水前後水溫差不宜超過0.5℃。此外,在冬季還要注意給魚缸加溫加氧。

7、受驚:鸚鵡魚受驚嚇後會出現褪色或出現黑斑的現象,一段時間後便會恢復。

8、燈光問題:養鸚鵡魚應該配紅色的燈光,每天開兩小時有誘色的作用,如果用白燈照的話,鸚鵡魚也會出現褪色現象。

為什麼鸚鵡魚的顏色突然變白了?

鸚鵡魚一般由紅變白有幾中可能。

有不法商人為鸚鵡魚打激素,使它看起來很紅。當鸚鵡魚大點時紅色就會減退。

還有就是你的水質不適應,水質也會對魚的色彩產生影響。

最好後就是餵食了,如果你只喂普通的飼料,魚的色彩一定會變得不好看。

早期的坊間流傳:“血鸚鵡要吃蝦子,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現在已經不用這麼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蔔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豔紅色的情況下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1661199.html?si=1

鸚鵡魚反覆出現身體發白蹭缸該怎麼處理

鸚鵡魚基因不穩定,沒用增色飼料,水質差受驚嚇換水溫差大等都會發白,寄生蟲水黴病會蹭缸,建議原缸徹底消毒,重新養水,養水期間另用一缸給魚治療,寄生蟲可以用鑷子拔掉,塗雙氧水消毒,水中加敵百蟲粉,每天照6 小時紫外線燈,孔雀石綠寖洗一次,水溫28度,打氧,少餵食一段時間後可恢復正常。放入原缸,喂增色飼料,用黑布遮缸,每天開啟2小時並用紅色燈光誘色,就可以慢慢恢復紅豔了。

相關問題答案
金魚身體發黑怎麼回事?
出汗身體發抖怎麼回事?
身體發熱怎麼回事?
財神魚發白怎麼回事?
金魚身上髒是怎麼回事?
嘴幹舌苔發白怎麼回事?
手指甲上發白怎麼回事?
感覺身體老冷怎麼回事?
嘴脣皮發白怎麼回事?
頭髮發黃發白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