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論文 ?

General 更新 2024-05-22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論文

我國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最重大、最壯觀、最令人矚目的事件之一。改革開放的30年,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最迅速、綜合國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實惠最多、國際地位提高最顯著的30年,使我國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由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轉變。我國改革開放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進行的,具有鮮明的特點。深入研究我國改革開放的特點,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具有重要意義。

在改革的性質上,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改革開放是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的,這個基本國情就是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它包含兩重含義:一是我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我們必須堅持這個制度,走社會主義道路;二是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還很不完善、很不成熟,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去努力奮鬥。改革開放就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戰略舉措。我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但不是要改變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改革開放,使生產關係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在改革的方向上,堅持市場取向

我國的改革是從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的。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改革原則。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性質作出了基本判斷。1987年,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新型經濟執行機制。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我國的改革堅持市場取向,逐步加強市場機制的作用,最終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肯定市場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在改革的目標模式上,選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上的,既具有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由企業制度、市場體系、分配製度、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巨集觀管理五大支柱支撐: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發展商品市場以及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市場,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形成有效的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強調效率與公平相結合;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構建完備的社會安全網;政府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調控經濟,必要時也可採用少量的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管理,使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健康發展。此外,還及時總結改革經驗,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

在改革的方法上,堅持先易後難、逐步深化、漸進式推進

我國的改革開放無先例可循,沒有現成經驗可資借鑑。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承受改革風險的能力較弱。同時,改革開放又是在遭受“文化大革命”嚴重破壞、國民經濟處於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開始的。這種環境和條件使我國的改革開放只能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在探索中前進。先推進見效快的改革,再推進見效慢的改革;先推進難度小的改革,再推進難度大的改革;......

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黨中央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之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起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從而成為黨領導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是什麼?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ppt

推介您看看

百度文庫。

那裡有不少文章。

也有ppt格式的。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理論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理論。

結合改革開放實際,談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科學含義和重大意義

一、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重要內容。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主要內容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二、改革開放為初級階段特徵所必須的戰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而是特指我們中國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因為我們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後、生產力不夠發達等因素,因此,我們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必須要經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過程,以大力發展生產力等,為社會主義以後階段作好準備。這不是一個簡短的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說明我們中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了,但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大創造性貢獻。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一) 含義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特指(未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直接從半半社會過渡而來),而非泛指(任何社會主義進入的階段)。

2.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

3.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貧窮落後的不發達狀態,我們必須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二) 特徵

1.生產力不發達,社會主義不完善。

2.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不能包容一切領域,還需要發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和多種分配形式。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

4.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不健全。

5.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和小市民習慣勢力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

(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意義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對我國基本國情的科學判斷,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們解決矛盾,澄清疑惑,反對各種錯誤傾向的思想武器。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們理解、認識、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基礎。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對社會主義再認識的理論成果,是我黨對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改革開放的前提和動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對我國基本國情的科學判斷,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過渡?
如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社會主義改革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
社會主義改革的目的是?
如何踐行社會主價值觀?
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
為什麼要社會主義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