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外企? ?

General 更新 2024年4月15日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外企?

從內,也就是學生的角度看,選擇外企基本上是出於一種思維定式,總覺得外企就意味著豐厚的薪金、舒適的環境和晉升的機會,人際關係似乎也沒有國企那麼複雜。從外,也就是企業的角度說,外企的“造勢”能力也比國企強得多。有人曾經在國企裡工作了將近十年,對國內企業中存在的弊病深有體會,而外企獨特的魅力,卻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在外企日常的工作中,老闆的管理格言是“給人以充分發揮自由的自由”。同事之間的關係很融洽,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大家相互之間似乎更加遵守“國際慣例”。而閒暇時可以討論各自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不知不覺中增長了見識。很多人的感受是外企分工明確,做的事情很小,但看的範圍廣,這是由整個公司的決策眼光促成的,因為外企不是急功近利地想獲得一個月的利益,而是依照“先投入後產出”的原則,計劃未來10年的發展藍圖。所以大多數人覺得在外企的工作經驗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鍛鍊一種眼光和能力。聽君一席話,令愚弟茅塞頓開!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外企

選擇外企,無外乎為了名利二字。

可能還有人選擇外企實屬無奈……沒地方去了,只能去那裡了……

你會選擇外企還是國企,為什麼?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外企,並不是什麼崇洋媚外,不支援國企,首先外企的日常企業經營管理制度較國企相比很具人性化,無論什麼工作我想重要的是工作時自己的心情,這樣就象你說的才能作好,人性化的制度能使人在工作有種積極進取樂觀的心態,時時保持積極的一面,同時能感受到集體的意義,而且外企有各種各樣的激勵制度,及休假和外出旅遊.其次外企比國企的工資高,這是顯而易見的,同時有著很多額外的獎金,現實一點的話,這些都是國企無法相比的(簡單的說一下)

外企與國企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選擇國企

就待遇來講,當然是中外合資企業最好。我在2003年東北某石化的年薪是不到1萬五。目前在中外合資企業的待遇很好,可以有房有車。也有養老保險和公積金等,有商業醫療保險和統籌醫保。加班工資是平時的三倍。尤其是醫療保險很好,大小病全包,孩子半包,老婆如果沒有工作也半包。

國企只有當官的才能出差坐飛機睡軟臥,民企只要老闆同意就能坐飛機睡軟臥,中外合資企業大家都能坐飛機睡軟臥。國企當官的能分大房子,一般人分小房子,年輕人沒房子。中外合資企業沒有房子,國企過節年終分水果和油(採購這些東西的人少不了要撈回扣),中外合資企業很少分,但是有年終獎(一到兩個月的薪水)。

大學生就業:為什麼選擇外企

外企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各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的投資、經營方式也不盡相同,各個國家的企業管理風格差異很大。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管理風格的認同感存在著顯著差異,對美國公司的管理風格認同度最高。而且與其它國家地區的認同程度差距較大。以下其次為日本、德國、香港、英國、法國,排在最後的是韓國、臺灣。 表:對各國公司管理風格的認同度 公司風格 認同人數 百分比% 美國 181 57.8 日本 49 15.7 德國 31 9.9 香港 24 7.7 英國 7 2.2 法國 6 1.9 臺灣 3 1.0 韓國 3 1.0 其它 8 2.6 研究人員認為,大學生對港資、臺資、韓資企業的管理風格認同度較低,說明在企業如何管理方面,華人企業仍需要向西方企業學習。對於有長遠眼光的外企來說,投資中國,不僅是看中了這塊龐大的產品市場,也是看中了儲備豐厚的人才市場,如微軟公司投資80億設立中國研究院。

會計之家解讀: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外企

正規,福利好,不會隨意不發工資,萬一無故被解僱或者公司倒閉也能拿到賠償金

醫藥代表面試問到為什麼選擇外企

有競爭力。能發揮自己的個人能力。而且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壟斷國企和大型外資企業如何選擇,為什麼?

Universum調查將全球華人學生作為獨立的目標群體加以調研,生成一份獨特的全球華人學生理想僱主排行榜。這份獨家授權《環球》雜誌釋出的榜單,清晰直觀地為我們展示了當代海內外華人學生的擇業觀。

榜單的中國特色

作為全球理想僱主榜的一項傳統特色,榜單運作仍將調查物件鎖定為兩年內即將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今年的調研在全球30多個國家、逾20多萬畢業生中進行,調查的中國內地部分,涉及70 所重點高校的16815 位學生。與去年一樣,中國內地的排行榜體現了較好的穩定性,上榜企業大起大落的現象不多。

相比去年過半的比例,今年國內理想僱主的調研中首選外資企業的學生總數明顯下降,而選擇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學生數量都有較大增幅,分別排在學生最嚮往僱主的第二和第三位。

在國內理想僱主排行榜中,內資企業走強形勢依舊,佔據了前二十位的半壁江山(表1),除了中國移動連續第四年拔得頭籌外,中石油和中國電信再次穩居前十,而中國銀行和百度竄升迅速,首次進入前十,分列第四和第八。此外,榜單前百名中逾七成的上榜內資企業都有幅度不一的增長。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儘管國有為主的內資企業在國內的認同度在不斷上升,但在榜單上仍然沒能“走出”國門。在其他國家的排行榜上,許多跨國公司的名字反覆出現,如Google在各國前十名的綜合榜單和華人榜單中都出現過6次,其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相比之下,中國前十名中的5家本土企業沒有一家出現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榜單的前十名中。

Google大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鄧濤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理想僱主應該具備三個方面的因素:提供一個和諧寬鬆的企業環境和人才培養機制、有較穩定和強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和良好的創新機制。他認為,中國企業可以資本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卻依然沒能夠切實吸引到外國人才,這說明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而Universum中國區首席僱主品牌管理諮詢顧問高穎介紹,在其他國家進行調研的過程中,還是有許多華人學生表露了對國內企業的嚮往,雖然屬意於一些知名跨國外企,但也並不妨礙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成為他們未來就業的首選。

“大多數學生認為他們在外企中只能升職到一定的層次,不能進入管理層,”鄧濤認為,一些留洋的華人學生普遍認為,跨國公司存在“玻璃屋頂”,也就是說高階管理層的職務,比如執行長、首席財務官和副總裁,只會由西方人擔任,而國內企業的成長空間卻相對要廣闊許多。

近年來許多大型國企業績持續向好,企業品牌知名度和形象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其行業壟斷色彩、較高的利潤率和工作穩定性等優勢也為他們在吸引人才方面構建了相當的競爭力。

但對於那些更有勇氣,不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的大學生來說,大型跨國公司仍是他們證明自己、開拓國際化視野的好地方。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接受調查的華人學生在被問到“畢業後最希望去哪種型別的公司工作”時,仍有42%的人選擇了“外企”。

次貸危機無礙華人學生青睞金融企業

在今年首次亮相的全球華人學生理想僱主榜上,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是,儘管身處世界不同角落,各國華人學生的選擇還是趨於一致。在歐美和新加坡等5個國家的華人商科學生榜單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出現5次,高盛和麥肯錫出現了4次(見表2),而在另一份華人工科學生榜單中,寶馬出現4次,IBM、微軟各出現3次(見表3)。

這一趨勢更集中地體現在行業性的選擇上,銀行和金融服務業則尤為突出。華人學生選擇的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的上榜公司數量總會高於同一國家的綜合排名,如在英法兩國的綜合榜單前......

外企和民營企業該怎麼選擇?

1 外企的待遇好,五險一金都按國家要求交,而且每年還有漲工資的可能性。但是在那裡就是搞按上司的要求做工作,不管你是否會、不管時間是否夠,上司要求就得完成。除了美國企業外,其他外企不會讓你當負主要責任的領導。在外企,能夠體會到嚴格的管理和工作體制,能夠享受正常假期,但是學不到多少真正的技術,過一個技術門檻而已;

2 在民營企業中,一切都是老闆說了算,再好的員工也會捱罵,是不是願意捱罵,就看老闆給的錢值不值捱罵。民營企業的生存壓力大,需要不斷地加班,沒有正常的公休,也不會有加班工資。老闆需要的是利潤,而利潤是從所有員工的工作中颳去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不可能提供研究環境,一切都是抄襲,能夠儘快地獲取利益是所有的動力。一旦企業失去市場或者活力,老闆就會關閉企業,另尋出路。至於下面的員工,絕對不是其考慮的範圍。

3 剛參加工作,不一定看工資和待遇,主要看能夠提供一個多高的平臺,平臺越高,以後往下跳的範圍越大。所以到上海安費諾是正確的,利用一個較高的平臺,適應工作環境,瞭解工作內容,熟悉工作方法,幾年後從這個平臺相其他單位轉移,比起那個民營企業,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人事部門是否要你,是看你的以往單位的,如果以前在國務激工作(即便是掃地),和在街道企業當老闆不能同日而語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很多人罵河南人?
為什麼很多人考公務員?
為什麼很少人養羅威納?
為什麼很少人移民中國?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很醜?
為什麼有些人朋友很多?
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
為什麼有的人口臭很重?
人醜為什麼要多讀書?
為什麼害怕人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