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禁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想要有效地達成老人養生的目的,就應該清楚在追求養生的過程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人養生5大禁忌

  一忌久坐,久坐者傷肉。

  坐是消除疲勞的一種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與萎縮。故老人應多參加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加強肌肉鍛鍊,以增強體質。

  二忌久立,久立者傷骨。

  老年人氣血運動全靠動靜結合調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動,就會影響氣血執行,使人體部分組織和細胞營養失調,出現氣滯血凝,從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視,久視傷血。

  人到老年,如果久視就會傷血耗氣,產生頭暈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報或看電視、電影應控制在一至二小時之內,不宜連續觀看。

  四忌久臥,久臥傷氣。

  適可而止的睡眠對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則身體軟弱。要順應四時,春夏季晚臥早起,秋季應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

  五忌久靜,久靜傷神。

  過分安靜、寂寞、無聊、孤獨的處境,會使老人變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喪失生活信心,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另外,優美的音樂使人輕鬆愉快,精神煥發。故老年人應有適當的良性聲刺激,以增進身心健康。

  中老年養生保健知識

  1、發要常梳:古人稱櫛發浴頭,能明目祛風,可使落髮重生,變硬變黑。 2、面要常擦:古人稱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氣,使諸陽上升,血氣不衰,人老而面紅潤,皺紋減少。

  3、目要常運:古稱運睛,能去內障外翳,糾正近視、遠視、老年花眼等。 4、耳要常彈:古人稱鳴天鼓、掩耳彈枕等。能增強聽覺神經功能,防治耳聾、耳鳴。

  5、口要常漱:古稱唾液為胎食,又稱金漿玉液,是人身體內不可缺少之寶。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隨時嚥下,以提神被氣養心,開胃健脾。

  6、齒要常叩:民間諺語云:“清晨叩齒三十多,到老牙齒不會脫”。

  7、濁要常呵:古人稱為鼓呵,能消積,去胸膈滿塞,排除濁氣,吸收清氣,加大肺活量。

  8、胸要常擴:古人稱擴氣,認為經常擴氣能保護心肺,使氣機通暢。 9、腹要常揉:古人稱揉臍腹,能增加胃腸運動、消積、順氣。 10、腰要常活:古人認為活腰能強腰固腎。

  11、穀道常提:古人認為提肛能提升陽氣,排除濁氣。 12、肢節常搖:古人云:“常搖肢節百骸,關節日趨靈活”。

  13、腿膝常壓:俗語說:“人老先老腿”,經常壓腿按揉膝蓋,常點足三裡,是中醫防老延壽之法。

  14、肌膚常摩:按摩,古人稱為幹沐浴,認為這種方法適用於全身各部肌膚,能使氣血流暢,肌膚光滑、榮潤。

  15、足心常搓:古人認為,湧泉為人之海底,常搓湧泉,能固腎暖腰,使諸陽上升,濁氣下降,提神健腦。

  16、二便常禁言:古人認為便中應閉目禁言,守神入舍,氣不能散。

  老年人夏日要點

  注意護陽防病。

  古代醫書《素問集註》告誡人們春夏要注意養陽。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也說:“老年人所以多疾患,皆因春夏取涼過多,飲食太冷”。因此老弱者度盛夏冷飲要少吃;用電風扇取涼宜輕柔微風,最好是以用手搖扇取涼;使用空調的家庭,空調不可調得過低,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室內宜經常通風換氣,以保持空氣新鮮。

  若出汗太多***特別是勞動鍛鍊之後***,切記不可洗冷水澡。

  因為盛夏季節,人的體表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全部開放,突然遇冷,體表血管和汗腺會收縮關閉,使體記憶體在大量餘熱散發不出來的而導致中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應先讓其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採取清涼措施。據測定,盛夏洗溫水澡其排汗量約為正常排汗量的25倍,能使汗腺更加通暢,更好地發揮散熱功能,並能把面板洗得更乾淨,有利於防止暑溼並襲而生瘡。

  不宜睡磚石上。

  夏天,有人喜歡睡在磚地或水磨石地上,諧稱“地面空調”。然而,因磚石地陰冷潮溼,有較強的滲透性與聚溼性,易使人體受寒受潮而誘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注意科學補水。盛夏宜飲溫白開水。晨起空腹飲水500毫升,不但能沖刷胃腸利於通便,更能將已經濃縮了的血液稀釋,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飲水半小時後,水已經吸收入血,此時進食會吃得更香。據美國生理學博士約翰研究發現:200C至250C的白開水與生物體內細胞中的水性質很相似,極易被肌體所吸收、代謝速度也快,並能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量增加,這不僅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還能促使體內的脫氫酶活

  性增強,及時清除肌肉中的乳酸,消除疲勞。

  豆漿、淡茶水也為盛夏補水佳飲。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腎功能,故應少喝飲料多飲水。

  注意情感調理。

  在炎熱的夏季,大約有16%的人會再現情緒和行為異常,特別是中老年人。醫學上稱之為“夏季情感障礙”,其表現為:情緒煩躁,愛發脾氣;心境不佳;行為古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其發生與氣溫、出汗、睡眠時間和飲食不足有密切關係。當環境溫度超過30C,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情感障礙發生明顯增多。加上出汗多,人體的電解質代謝障礙,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從而產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異常。

  古代夏季養生學倡導:“調息靜心,常如兆雪在心。”在人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是有科學道理的。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態,不要過於激動,更不要發怒急躁。這是心理調節,除此之外,還真的需要注意休息和睡眠。

  注意早睡早起。

  盛夏白天時間長,夜晚睡眠時間短,老弱者應早點睡早點起,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晨起後在初升的陽光下戶外鍛鍊,以順應陽氣的生長。中午氣溫最高,適當午睡能彌補夜間睡眠時間的不足。據科學研究調查,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

  夏季晝長夜短,又因躁熱,一般睡得晚,因而可用午睡補充。

  打瞌睡有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者發現,午睡可使體內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塞等發病率減少30%左右。午睡只需小憩片刻,不宜坐著或伏案而睡。

老人養生長壽保健方法老人養生的禁忌事項
如何去除老年斑有什麼偏方
相關知識
老年人養生禁忌
老年人養生禁忌事項
中年人養生禁忌事項
中年人養生禁忌
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_老人養生禁忌有哪些
中年男人養生禁忌
老年人養生素食
老年人養生抗衰老食材
春季老年人養生飲食誤區
老年人養生護眼的食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