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潤肺補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秋高氣爽,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從“天人相應”來看,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中秋過後,天氣乾燥,晝熱夜涼,稍有不慎,容易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發,秋天堪稱“多事之秋”。若能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潤肺補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感冒咳嗽爆發多源於肺燥氣虛

  “秋季感冒、咳嗽的病人是最多的!往往跟肺燥氣虛有關。”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體檢保健科主任、中醫師陳瑞芳告訴新快報記者,秋季乾燥的氣候容易傷損肺陰,很多人會出現口乾咽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大便乾結等症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

  隨著晝夜溫差拉大,燥氣中還暗含秋涼。“涼風襲來,身體好的人會覺得很舒服,因為他們的毛孔會適度收縮護住自身熱量;而肺‘氣’不足者,毛孔沒辦法關攏,自身熱量流失的同時,外面的風寒暑溼還很容易進入身體致病。這類人往往又愛出汗又怕冷,也很容易感冒。”陳瑞芳建議,易感冒族和“老咳蟲”,在秋季要特別注重潤肺補氣。

  潤肺補氣要溫和多吃銀耳五指毛桃西洋參

  陳瑞芳提醒市民,秋季潤燥,不需要急著去喝清熱解毒的涼茶。在沒有病的情況下,以潤為主,最簡便一招就是多喝水,喉嚨痛者可以喝點淡鹽水。

  至於秋季潤肺燥的美食,陳瑞芳特別推薦市民多吃點銀耳。“銀耳既能潤燥又可養顏,用溫開水泡個把小時,再燉兩三個小時,口感很有膠質,還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普通市民可以用銀耳燉冰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改用銀耳燉肉。”另外,紫菜湯、紅蘿蔔馬蹄水、青橄欖燉豬肺或瘦肉,都有溫和的清熱潤肺的作用。若身體有些火氣,則可將“燉”改為“滾湯”,如青橄欖滾湯,生吃雪梨等。

  她還特別指出,由於嶺南地區氣候燥熱,補氣也要注意清潤養陰。太子參、西洋參、五指毛桃這些潤而不燥的中藥,就是市民煲湯補氣的首選。

  “這邊要補,那邊要動!秋季應儘量早睡早起,到戶外走走動動。早起並適當運動,舒展身體,有利於肺氣的宣發,不然,只顧著進食補氣的食物,忽略了運動,不但不能達到補氣的目的,反而會變成火熱而誘發感冒咳嗽。很多市民老說自己氣虛,又補不進去,就是這個原因。”陳瑞芳說。

  ■潤燥

  ●生地麥冬排骨湯——明顯感覺大便乾燥,或痔瘡患者,則可用生地15克、麥冬15克和半斤排骨一同熬湯1個小時,主要起到潤腸通大便功效。

  ●墨魚粥——墨魚洗乾淨後,先浸泡兩個小時,然後連同浸泡的水一起加米熬成粥。對於容易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經常熬夜一族者很適合。

  ■補氣

  ●五指毛桃/太子參/西洋參煲雞——五指毛桃30克***或者用西洋參15克、太子參15克煲肉***煲雞或瘦肉,清潤補氣。

  人為什麼要補氣

  氣是人體一切生理功能的動力,是由水谷的精氣與吸入的自然界大氣合併而成的。《黃帝內經》認為人體正氣充盛,邪氣就不會侵襲使人致病。

  食補是一種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然而,補氣時,應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應吃不同的補氣食物。陰虛之體質者應多吃些補陰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而蔥、姜、蒜、椒等辛味則應少吃。氣虛之體質者在飲食上要注意補氣,藥膳“人蔘蓮肉湯”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這些都有補氣的作用,應該多食。

  血虛之體質者應多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甲魚、羊肝、海蔘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功效。陽虛之體質者應多食用溫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等。溫陽的食物有助於補陽。陽盛之體質者平素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蒜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 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熱上行的,故應戒酒。血瘀之體質者要多吃些具有恬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酒需長飲,醋可多食,二者均有活血作用。氣鬱之體質者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平素應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香櫞、火腿等。痰溼之體質者應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紫菜、海蜇、洋蔥、扁豆、白果、赤小豆等,對於肥甘厚昧之品,則不應多食。

補氣的中藥有哪些
春天吃什麼魚好
相關知識
秋季如何潤肺補氣
秋季如何養肺潤肺有哪些竅門
秋季如何養肺潤肺有哪些方法
秋季如何保溼補水有哪些方法
秋季如何潤燥的方法簡單又實用
秋季如何養肺
秋季如何養肺有什麼妙招
秋季如何養肺的祕方簡單效果好
秋季如何養肺的祕方簡單效果好
女性秋季如何補氣血和氣血兩虛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