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危害因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態勢,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估計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至少2億;但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心血管因素

  影響動脈血壓的主要因素是心臟搏血量、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液動力學變數。故凡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心輸出量或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因素,都可導致動脈血壓的升高。持續的動脈血壓增高必然加重心臟和動脈血管壁的負荷,造成心肌肥厚、血管平滑肌變性增厚的一系列改變,從而形成惡性迴圈,加重病情。

  此外,大血管的順應性、血容量等也對血壓的高低有影響。在年輕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以高血流量--正常阻力型為主,即心搏出血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正常。老年患者則以低流量--高阻力型為主,即心搏出量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這與老年人大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有關。

  2、體液、神經因素

  血壓的高低,與本身體內的體液、神經調節密切相關。腎臟是水、電解質及若干代謝產物的排洩器官,又是多種升壓和降壓活性物質的發源地。腎臟通過兩種分泌細胞控制動脈壓力水平。

  一種產生血管緊張素Ⅱ,能直接收縮動脈血管,也能刺激腎上腺素能神經釋放收縮血管活性產物,使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還能刺激調節體液的醛固酮系統及腎臟的腎小管,引起水、鈉瀦留,使迴圈血容量增加,增加外周阻力。

  另一種產生前列腺素和中性脂質,能擴張血管,促進水、鈉排洩,使迴圈血容量減少,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腎臟通過上述兩類細胞分泌作用來控制水鹽代謝和血壓平衡。但腎臟對血壓的調節作用並非毫無限度,若鹽攝入量超過一定的限度,則不論人或動物,終將產生不同程度的高血壓。鹽和應激是高血壓的重要環境因素,鈉瀦留被認為是原發性高血壓的啟動因素。

  另方面,過度的疲勞及精神緊張,也可刺激腎臟產生血管緊張素Ⅱ增多,通過上述的神經、體液調節而導致血壓的升高。老年人腎臟排鈉功能減退也是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危害一:心臟

  ***1***高血壓的危害表現在對心臟血管的損害方面。高血壓對心臟血管的損害主要是冠狀動脈血管,長期的高血壓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狹窄,使供應心肌的血液減少,稱之為冠心病,或稱缺血性心臟病。

  ***2***高血壓的危害表現在對心臟的損害方面。高血壓累及心臟時,往往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由於血壓長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負擔,使其長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形成了高血壓性心臟病,最終可導致心力衰竭。

  高血壓危害二:腦

  高血壓對腦的危害主要是影響腦動脈血管。長期的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容易形成腦動脈瘤,從而發生腦出血。高血壓促使腦動脈粥樣硬化,可併發腦血栓的形成。腦小動脈閉塞性病變引起腔隙性腦梗塞。腦出血是晚期高血壓病的最常見併發症。腦出血的病變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緊急處理情況對病人的預後關係極大,一般病死率較高,即使是倖存者也遺留偏癱或失語等後遺症。所以防治腦出血的關鍵是平時有效地控制血壓。

  高血壓危害三:腎臟

  高血壓對腎臟的危害情況:長期持續的高血壓使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以及腎動脈硬化,因腎實質缺血和腎單位不斷減少,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隨著病情的不斷髮展,腎臟的表面呈顆粒狀,皮層變薄,由於腎單位的不斷破壞,腎臟出現萎縮,繼而發生腎功能不全並發展為尿毒症。

  高血壓危害四:視網膜

  高血壓使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中心反射變窄,動脈管徑狹窄;如血壓長時間增高,視網膜動脈出現硬化改變,動脈發生銀線反應,動靜脈出現交叉;隨著病情的發展,視網膜可出現出血、滲出、水腫,嚴重時出現視神經乳頭水腫。時間長久,這些滲出物質就沉積於視網膜上,眼底出現放射狀臘樣小黃點,此時可引起病人的視覺障礙,如視物不清,視物變形或變小等。

  高血壓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其引起的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的第一殺手。儘管目前治療手段很多,但大多數患者並沒有達到推薦的血壓控制目標。如果不進行治療,高血壓將導致腦卒中、動脈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腎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壓患者應做到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壓的飲食調理

  飲食宜清淡:飲食清淡有利於降低血壓。

  戒菸、限制飲酒:研究證明,尼古丁可迅速增加動脈血壓。

  控制熱量:降低體重,保持理想的標準體重。控制體重要注意熱量攝入,可根據勞動強度而定,建議每千克體重供給 25~30 千卡的熱量或更低一些。

  脂肪限量: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取,並減少攝取含豐富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內臟、魚子及帶魚等。應多攝入不飽和脂肪,常吃新鮮水果、蔬菜。

  攝入鉀、鈣、鎂:低鉀、低鈣、低鎂也是高血壓發病因素之一。

  防止胰島素分泌的增加:防止暴飲暴食,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勿過度飢餓等,以防進食後誘發胰島素分泌增加而導致高血壓。

  無鹽飲食:外國醫學機構研究認為,人們日常食物中鈉的攝入量已足夠維繫人體對鈉的需要,食鹽只應作為一種調味品,每人每日應控制在6克以內。而國人每日平均攝入鹽量為 25 克左右,這是國內高血壓患者較多的原因之一。
 

高血壓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高血壓的危害知識
相關知識
高血壓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高血壓的危害因素
高血壓的危害性與哪些因素有關
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與危害有哪些
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與危害有哪些
高血壓的危害與發病原因
熬夜對高血壓的危害
誘發高血壓的致病因素
高血壓的危害很大
長期得高血壓的危害